善演猴子的楊小樓
2024-10-04 04:59:39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民國時期,京劇的地位日益提高,影響越來越大,出現了更多的流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楊小樓、余叔岩和梅蘭芳,這三人在當時被稱為「京劇『三賢』」。
楊小樓出生於1878年,自小學藝,因擅長演猴子,有「楊猴子」之稱。
楊小樓得到譚鑫培的扶掖,成為同慶班挑大樑的武生演員。他博採眾長,在經過不斷的舞台實踐後,演技越發爐火純青。他的唱腔,吐字清晰,直腔直調,嗓音高亢洪亮,鏗鏘爽朗。他比此前的京劇武生都更擅長用唱念結合動作來傳達角色的感情,突出人物性格。這一「武戲文唱」的表演特點,也正是「楊派」的主要藝術特徵。1912年,楊小樓在上海大舞台演出後,《申報》評價他為「獨一無二之著名武生」。之後,楊小樓又被人讚譽為「武生宗師」。
除了演技高超,楊小樓還編創、排演了許多新劇目。《楚漢爭》是楊小樓於1918年和京劇「四大名旦」中的尚小雲合作創排的。1922年,他又與梅蘭芳合演此劇,兩人在原有基礎上做了改動,改名為《霸王別姬》。據《申報》記載,此劇在北京演出時,呈現萬人空巷的盛況;在上海首演時,「盛況更當十倍王城(北京)也」。
余叔岩1890年生,湖北羅田人,年幼時曾用藝名「小小余三勝」在天津下天仙戲院演出,獲得盛名。變聲後他改學譚派唱腔,全面繼承了譚鑫培的表演藝術,又豐富了原有的演唱技巧,以號稱「雲遮月」般的掛「味兒」嗓音演出了大量的老生劇目。
他的表演自成一家,世稱之為「余派」。余叔岩的代表作有《搜孤救孤》《審頭刺湯》《定軍山》《擊鼓罵曹》《四郎探母》《打漁殺家》等。精雕細琢卻又自然空靈,不顯雕琢痕跡,抑揚頓挫卻又灑脫優美,不會給人跌宕造勢的感覺,這正是余叔岩唱腔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