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外戲劇史> 京劇成熟於光緒年間

京劇成熟於光緒年間

2024-10-04 04:59:2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京劇的成熟始於光緒六年(1880)左右,當時,它已經形成特殊的演出制度。

  與宋元南戲和元雜劇表演完整的劇目不同,京劇以演折子戲為主,即從某個劇目中截取精彩的片段進行表演。通常是一個單位時間裡會上演五六個到十幾個不等的折子戲。這種短小精練的表演方式,為表演者提升藝術水平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加速了京劇的成熟。

  京劇成熟後,《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榜》等流行小說中的精彩片段,被大量改編成折子戲,以京劇形式演出。崑曲劇目如《望江亭》《西廂記》及元雜劇《趙氏孤兒》等也被改編成京劇。京劇舞台上的故事包羅萬象,有講述家國情懷的、公案審判的、神魔鬼怪的,以及英雄史詩、兒女情長等,與過多局限於男歡女愛的崑曲有所不同。

  清末,劇壇上出現了三位實力派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汪桂芬和孫菊仙。他們擅長演老生,被稱為「老生後三傑」,又被譽為「新三鼎甲」。

  1860年汪桂芬生於一個梨園世家,他的父親汪連寶是春台班有名的武生。汪桂芬從小耳濡目染,又具有極高的表演天分,最為令人稱道的是他的唱腔。一次,程長庚因病未能演出《天水關》。據說,汪桂芬救場,他從容上場後,只一句「代理山河掌絲綸,運籌帷幄」的引子就鎮住了台下觀眾,待他正式開唱後,活脫脫的「大老闆」程長庚的聲音讓觀眾無話可說,人人稱奇。程長庚死後,汪桂芬得「長庚再世」之譽。

  孫菊仙比汪桂芬早出生20年,曾拜程長庚為師,又受過張二奎的影響,他的唱腔同時兼具程、張二人的風格,聲音磅礴如雷、古樸自然。孫菊仙在「新三鼎甲」中屬守舊類型,不過他的表演也有所創造。他善於通過調節聲調、音量和聲音的緩急節奏、氣勢等,來製造鮮明強烈的劇場氣氛。在《逍遙津》《李陵碑》《烏盆記》等劇目的大段演唱中,孫菊仙就是以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戲劇取得了感人的效果。

  譚鑫培是清末最具有影響力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之一。他兼采「三鼎甲」的藝術之長,又借鑑崑曲以及梆子、大鼓等「亂彈」特色,還在實踐中將京劇各行當的表演藝術融入自己的演唱,形成了他獨具特色的唱法。譚鑫培的嗓音粗放,飽含悲天憫人的情懷,十分適合表演悲劇英雄。他演出了許多劇目,如戲劇電影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的《定軍山》,以及《秦瓊賣馬》《烏盆記》《四郎探母》等,都以蒼涼感人的唱腔表現出了身處末路的英雄故事,打動了許多觀眾。

  當時京城流行一句詩:「國自興亡誰管得,滿城爭說叫天兒」,其中的「叫天兒」來自譚鑫培的藝名「譚叫天」。人們傳唱譚腔,就是因為他的許多唱段抒發了他們的亡國恨。

  譚鑫培獨具特色的唱腔,開創了中國戲劇嶄新的一面,當時有「無腔不學譚」的局面,由此形成了戲曲演唱藝術風格自成一派的「譚派」。「譚派」是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後來著名的京劇藝人如余叔岩、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等,都不同程度地受過「譚派」影響。

  「新三鼎甲」的出現,是京劇成熟的重要標誌。三人之中,藝術造詣最高的譚鑫培被稱為「伶界大王」,被視為清代同治、光緒年間最具影響力的京劇演員之一。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