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外戲劇史> 「不登大雅之堂」的高腔

「不登大雅之堂」的高腔

2024-10-04 04:58:5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弋陽腔比崑腔出現得早。南宋末年,南戲衰退,南戲藝人們從興起地浙江輾轉至江西,在弋陽地區紮根下來。藝人們將弋陽的方言和民間音樂融入南戲原先的樂曲之中,開創了另一種不同的唱腔,為之取名「弋陽腔」。弋陽腔的音樂風格粗獷豪邁,演唱時運用一唱眾和的「幫腔」手段,類似現在的大合唱。運用該唱腔來演繹戲劇時,劇中的人物感情和劇情的表現主要靠人的聲音力量來傳達,舞台上的氣氛經常是激越明快、熱烈而感染人的。相對於崑腔,弋陽腔音高氣足,因此它又被稱為「高腔」。

  弋陽腔更多地採用各地民間音樂進行整合,有點「不登大雅之堂」,但它具有「徒干歌唱,不事管弦」的自由性,更為社會底層民眾所喜好。在各地流傳的弋陽腔得到民間藝人的加工改造,呈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最為重要的變化就是衝破了南戲音樂受曲牌連套體制的束縛,在演唱中增加樂句,使得音樂的戲劇性和表現力得到了更為自由的發揮,從而增加了舞台戲劇效果。在這一變化的基礎上,弋陽腔繼續在各地繁衍出不同種的變體。

  弋陽腔盛行於明末清初。乾隆時期,弋陽腔已經成為「遍滿四方」的戲劇表演中的主要唱腔之一。它標誌著中國戲劇進入了「地方戲時代」。後來的京劇、川劇、越劇等各地戲劇都不同程度地受弋陽腔的影響,在表演中呈現高腔表演形式。高腔因此成為中國戲劇的四大聲腔之一,與崑腔、弦索腔、梆子腔並列。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