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戲四大聲腔
2024-10-04 04:58:47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明代時,在元代偃旗息鼓的南曲戲文重新崛起,再次出現在戲劇舞台上。東南幾省及上海地區的南戲發展興盛。因受當地語言的影響,相繼演化出不同腔調的南戲腔種來,並以迅猛的速度向南北各地擴張。因各地方的語言和音樂特色有所不同,南戲的聲腔唱法也呈現更加多樣化的花式,由此產生了不同唱腔的南戲變體,共有15種: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杭州腔、樂平腔、徽州腔、青陽腔(池州調)、太平腔、義烏腔、潮腔、泉腔、四平腔、石台腔、調腔。其中崑山腔、弋陽腔影響最大。
崑山腔又簡稱「崑腔」,誕生於元末明初。元代末年,南戲在江蘇崑山重新興起。南戲演藝中原有的樂曲和當地的民間曲調互相結合,形成了富有當地特色的聲腔。戲曲家顧堅在此基礎上繼續推動兩者的融合,使這一獨具特色的聲腔在當地得到了長久的發展。因此顧堅被視為崑腔和崑曲的創始人。
崑腔的進一步改良和繁盛發展,有賴於明代戲曲音樂家魏良輔。
嘉靖後期,繁榮的經濟使得江蘇成為當時的戲劇中心。著名樂曲家魏良輔週遊江蘇,鑽研流傳於崑山一帶的傳統戲曲唱腔。他「以文化樂」,不滿足於南戲原有的聲腔,又被崑腔通俗、婉轉的音樂特點所吸引,於是聯合了崑山地區的音樂家、戲劇家等對崑腔進行改良。改良後的崑腔吸收了當時流行的海鹽腔、餘姚腔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加入了三弦、提琴、笛子、洞簫等管弦樂器,具有細膩婉轉的特點。因為它是經由許多人共同鑽研精造的,下了一番「水磨功夫」,又被稱為「水磨調」。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水磨調演唱中按照字的聲音來發腔,以崑山腔的語音確立南北曲調的宮調旋律,「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轉喉押調」「字正腔圓」,這種融南北曲為一體的唱腔就是現在的崑腔。在音樂結構上,崑腔同時吸收了雜劇音樂的嚴謹性和南戲音樂的靈活性,使一折戲中若干曲牌既有宮調的變化,又依照一定的宮調運用法則來加以規範,戲劇中的音樂更加豐富,所呈現的人物表演更加生動。
崑腔優美的曲調和豐富的戲劇音樂特色征服了廣大民眾,尤其是在戲劇家梁辰魚用該唱腔演出《浣紗記》後,這一腔調更是得到了迅速傳播。在明代萬曆以後,崑腔更是成為「官腔」,很多傳奇劇本都是為了崑腔演出而寫的。這些以崑腔為主要唱腔的戲劇,被稱為「崑曲」。崑曲在明清兩代盛極一時。
明初對雜劇的限制
1368年,明王朝建立。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他深知「民急則亂」,農民力量能夠顛覆一朝政治。因而為了安定社會,他十分注意通過在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宣揚封建倫理道德。在他一手欽定的《大明律》中,就明確規定嚴格禁止在戲劇中涉及古代聖賢、明君帝王、忠臣義士等內容。否則輕則「杖百」,重則連知情的官員也要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