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荷塘」與「背影」
2024-10-04 04:57:15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後改名為朱自清。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在江蘇揚州長大成人,所以他常說自己是揚州人。
朱自清的散文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寫實議論的,如《生命的價格——七毛錢》《航船中的文明》《白種人——上帝的驕子》等;第二種是描寫個人經歷的,如《背影》《給亡婦》《擇偶記》等;第三類是寫景記游的,如《荷塘月色》《綠》《春》等。
朱自清的散文很有特色,無論是敘事、寫景還是抒情,都融合了自身對人生的真實感受,淳樸自然,真切感人。而且他的散文講求美感,特別是寫景抒情散文,對景物觀察細緻、精確,對色彩、聲音十分敏感,並擅長運用賦、比、興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語言艷麗,滿滿的都是詩意和生活情趣。比如他的《荷塘月色》,描繪月下荷塘,多次運用比喻、通感、疊字等手法,遣詞造句幾乎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如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使用通感手法,將嗅覺轉化為聽覺,十分跳躍、傳神。寫靜態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連用三個比喻,將荷花在月光映照下的晶瑩剔透、在荷葉掩映下的閃閃爍爍、自身純潔無瑕的美態完全呈現了出來。除了這種艷麗的語言風格外,朱自清的散文之美還表現為清新平實的語言運用。這些語言是他從日常口語中提煉、加工出來的,樸素、精煉,娓娓道來,比如他在《背影》中運用的就是這種語言。
《背影》是朱自清所有散文代表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一篇,寫的是他在北大讀書期間的事。當時國內局勢動盪,百姓生活艱難。朱自清的父親丟了差事,先是賦閒在家,後又為找差事東奔西走。偏偏禍不單行,朱自清的祖母又去世了,朱自清趕回家奔喪,與父親碰了面。而《背影》主要講述了朱自清奔喪後回京,父親去火車站送他的情景。散文敘事平實,語言不事雕琢,渾然天成,卻能從新穎別致的角度出發,寫出朱自清父子間含蓄的深情,極為打動人心。通常作家在寫人物時,都會從正面著手,《背影》卻獨闢蹊徑,極力刻畫父親的背影。雖只是寫背影,卻用極為精煉、傳神的筆觸,給讀者留下了無盡想像的空間:想像父親的正面形象,父親的艱難、痛苦,父親為兒子、為家庭奔波的隱忍等,遠比正面描寫更具藝術魅力。
《背影》問世時,中國文學作品中的父親多是思想保守、與子女針鋒相對的「壞父親」形象,《背影》卻塑造了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好父親形象,引來很多讀者的共鳴,頓時從眾多文學作品中脫穎而出。
朱自清的散文被譽為「白話美文的典範」,為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樹立了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