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國文學史> 士大夫筆下的散曲與民歌

士大夫筆下的散曲與民歌

2024-10-04 04:56:38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散曲

  明朝年間,散曲有了較大發展。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朱有燉(dùn)是明初有名的散曲家,創作了散曲集《誠齋樂府》。不過,受皇室貴族身份所限,朱有燉的散曲題材比較狹窄,多為遊玩、慶祝、賞景、詠物之作。

  朱有燉之後,明代的散曲創作逐漸走向興盛,湧現出大批優秀作家。弘治、正德年間,北方的散曲作家主要以王九思、康海為代表。

  王九思出身於書香之家,自幼擅長詩文。他的散曲多半是為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同時也深具北方作家慣有的豪邁雄壯,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價值都比較高,在當時深受文人和百姓喜愛,被廣為傳誦。

  康海的人生經歷和王九思十分相像,同樣是青年時考中進士,入朝為官,中年時被當作劉瑾的同黨免去官職。因此,康海的散曲創作也多憤世嫉俗,但整體而言文風豪放爽朗,情感濃厚,有很多都稱得上佳作。

  

  同一時期,南方的散曲作家主要以王磐和陳鐸為代表。王磐一生對功名毫無興趣,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常帶有隱士的清高與瀟灑。而批判現實的作品中,最出名的便是至今傳頌的《朝天子·詠喇叭》: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甚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陳鐸的散曲多寫男女愛情和閨怨相思,題材狹窄,但勝在語言清麗、雅致,傳唱甚廣。

  明代中後期,散曲更加繁榮發展,名家迭出,北方以馮惟敏等作家為代表,南方以金鑾、梁辰魚、沈璟、施紹莘等作家為代表。

  民歌

  詩文戲曲之外,明代也曾民歌盛行,因此民歌也是明代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時,國內出現了四種民歌集,其中以婚戀題材為主的《新編四季五更駐雲飛》比較引人注目,部分作品表現出的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的思想,在當時頗有進步意義。

  明代中期,城市商業經濟不斷發展,市民階層不斷壯大,民歌這種直接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學形式也日趨繁榮。在當時很多文人編輯的戲曲、散曲選集中,也出現了民歌,這反映了士大夫文人對民歌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學的重視。其中,收錄在陳所聞《南宮詞紀》中的《汴省時曲·鎖南枝》在當時和後世流傳甚廣:

  傻俊角,我的哥,和塊黃泥兒捏咱兩個。捏一個兒你,捏一個兒我,捏的來一似活托,捏的來同床上歇臥。將泥人兒摔碎,著水兒重和過。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這首民歌語言通俗,想像奇異,情真意切,民間色彩濃厚。

  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對民歌的收集、整理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整理出了《童痴一弄·掛枝兒》和《童痴二弄·山歌》兩部民歌集。

  《童痴一弄·掛枝兒》多是對民間時調「掛枝兒」的收錄、匯總。「掛枝兒」在北方稱為「打棗竿」,後來流傳到南方,改名為「掛枝兒」,也叫「倒掛枝兒」「掛枝詞」。「掛枝兒」興起於明代萬曆年間,到天啟、崇禎年間盛極一時,一直流傳到清朝初年。明代文學家沈德符曾在自己的筆記《萬曆野獲編》中提及,「掛枝兒」在當時「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

  「掛枝兒」語言大膽潑辣,風格清新質樸,帶有濃厚的市井俚俗氣息,真實再現了當時平民階層的世情百態。馮夢龍曾盛讚其「最淺,最俚,亦最真」。

  《童痴二弄·山歌》收錄了大量吳中地區的山歌,多用吳語寫成。馮夢龍對這些山歌評價頗高,曾在《山歌》卷首說:「山歌雖俚甚矣,獨非鄭、衛之遺歟(yú)?且今雖季世,而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則以山歌不與詩文爭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這段話在肯定山歌文學價值的同時,也說明了馮夢龍編錄山歌時的態度:去偽存真。

  值得一提的是,《山歌》原本久已失傳,直到1934年才在徽州找到原書,重新出版,於是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珍貴版本。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