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愛情傳奇

2024-10-04 04:56:35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傳奇原本是指唐代的短篇文言文小說,到了明代,卻成了對雜劇以外各類中長篇戲劇的總稱明傳奇由宋元的「南戲」發展而來。明人大都將「南戲」稱為「傳奇」,並將元人南戲佳作如《拜月亭》《琵琶記》列入「傳奇」之中。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明代出現了上百種傳奇,其中最知名的,要數湯顯祖創作的《牡丹亭》。

  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江西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他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文采出眾,精於詩文,可惜屢試不第,蹉跎到34歲才考中進士,入朝為官。為官期間,湯顯祖眼見朝中官僚腐敗,憤而寫下《論輔臣科臣疏》呈獻給萬曆皇帝,抨擊朝政,彈劾朝廷大員,結果被貶到廣東、浙江等地為官。在浙江遂昌擔任知縣期間,湯顯祖政績極佳,聲名遠揚。

  5年後,湯顯祖見朝政腐敗一如往昔,地方惡霸難以壓制,再加上幾位親人相繼離世,最終心灰意冷,辭官歸隱,在臨川玉茗堂中潛心於文學創作。

  歸隱期間,湯顯祖完成了《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三部戲劇作品,加上之前寫成的《紫釵記》,合稱為《臨川四夢》,也稱作《玉茗堂四夢》。其中,文學成就最高的是《牡丹亭》。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原名《還魂記》,講述了柳夢梅和杜麗娘離奇的愛情故事,塑造了多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杜麗娘尤其顯得光彩照人。杜麗娘出生在官宦人家,本是安守本分、溫順軟弱的閨閣小姐,墜入愛河後,卻變成了甘於為愛而死的深情女子。其後,她又為還魂而在閻羅王面前據理力爭,歷盡千辛萬苦,才死而復生。如此勇敢、執著,完全不像當初唯唯諾諾的大家閨秀。在與柳夢梅私訂終身後,她還要與父親和老師對抗,特別是父親杜寶,強勢而頑固,簡直到了絕情的地步。杜麗娘復生後,他堅決不認她,因為她的無媒苟合損害了他所謂的尊嚴,他寧願相信女兒已經死了,也不願接受這樣一個不「貞潔」的女兒。可是杜麗娘並沒有放棄,她再三向父親解釋,無論如何不肯屈服於父親的淫威。最後鬧到朝堂上,面對高高在上的天子,杜麗娘也能不慌不忙,將自己與柳夢梅生死相許的愛情娓娓道來,連皇帝都為之動容,下旨成全他們。杜麗娘的性格生動、飽滿,富於流動性,在一次又一次轉變中得到升華,最終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經典的女性形象,可與《西廂記》中的崔鶯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媲美。

  除人物塑造外,《牡丹亭》的文學價值還表現在華麗、奇巧、抒情的語言風格上,其中一些名句至今仍為人所熟知,例如題詞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句。不過,最出名的還要數《驚夢》片段中,杜麗娘在花園發出的傷春感嘆:「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這不只是對春色之美無人欣賞的感嘆,更是對自己的美麗無人愛慕的嘆惋。

  《牡丹亭》是繼王實甫的《西廂記》之後,最具影響力和文學價值的愛情戲劇,反響極大,當時有這樣的記載:「《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女主角杜麗娘更成了無數人心目中青春、美麗、深情的象徵,她與柳夢梅對自由愛情的追求,顯示出要求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向,《紅樓夢》就明顯受到了這種思想傾向的影響。

  湯顯祖與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且在同一年去世,再加上湯顯祖在中國戲劇界的崇高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在西方世界媲美,所以人們也稱湯顯祖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桃花扇底送南朝

  清代的戲曲發展迅速,康熙年間出現了一部成就極高的傳奇《桃花扇》。

  《桃花扇》的作者是著名戲曲家孔尚任。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岸堂、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的64代孫。年輕時,孔尚任一心想步入仕途,如願後卻又對官場腐敗、宦海浮沉心生厭倦,人到中年時忽然被罷官,原因不明,很有可能跟《桃花扇》有關。

  孔尚任創作《桃花扇》的念頭始於他在淮陽為官期間。當時,孔尚任常在聚會中聽遺老們感嘆興亡,追憶往事,其中有些故事孔尚任童年時期就曾聽長輩提起過。後來,孔尚任被調到京城為官,正式開始創作《桃花扇》,歷經十餘年時間,苦心孤詣,三易其稿,最終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定稿,第二年上演,引來巨大轟動。

  《桃花扇》雖然是一部戲劇,卻非常接近於真實的歷史,其中描繪的弘光政權從建立到滅亡的全過程,都是對歷史的真實再現:福王昏庸無道,馬士英和阮大鋮結黨營私,史可法孤立無援,政權迅速滅亡。只有描寫清兵進軍的部分與史實有些出入,畢竟當時清廷已經一統天下,孔尚任不能不有所避忌。可儘管如此,他還是在這部戲上演後被罷官。

  關於這部戲的主旨,孔尚任曾說:「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通過寫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愛情故事,展現明末清初動盪的社會現實,將兩人的愛情波折與國家興亡緊密聯繫起來,以表達深沉的亡國之痛,讚頌對國家忠貞不渝的英雄人物和底層民眾。

  《桃花扇》塑造了多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其中既有史可法這樣的民族英雄,又有李香君這樣的底層民眾,後者的形象尤其突出。

  李香君身為秦淮名妓,在當時的社會堪稱最卑賤的階層,然而,她卻擁有高尚的品格,善良、正直、不慕富貴、不畏強權、對國家忠心不二。在光彩奪目的李香君面前,男主角侯方域的形象倒顯得有些遜色了。

  除李香君外,《桃花扇》中還塑造了民間藝人柳敬亭和蘇崑生這兩個底層民眾形象。戲中寫道,他們兩人在阮大鋮家中做客,得到了優厚的待遇。後來得知阮大鋮的真面目,深受震撼,恥於再留在阮家,「不待曲終,拂衣散盡」,並表示「寧可埋之浮塵,不願投諸匪類」。

  《桃花扇》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功力,得到了時人和後世的認可。王國維對元雜劇讚不絕口,卻認為它們全都比不上《桃花扇》,原因就是,《桃花扇》在刻畫人物上的功力之高,堪稱中國戲曲史上一絕,他曾說:「元人雜劇,辭則美矣,然不知描寫人格為何事。至國朝之《桃花扇》,則有人格矣!」

  《桃花扇》在康熙年間上演時反響熱烈,連康熙皇帝都對其很是關注,並引以為鑑。此後,《桃花扇》廣為流傳,並被改為京劇、黃梅戲等戲劇形式傳唱至今。

  願此生終老溫柔,白雲不羨仙鄉

  《桃花扇》之外,另一部不得不提的名劇便是《長生殿》。「縱使元人多院本,勾欄爭唱孔洪詞。」「孔」便是《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洪」則是《長生殿》的作者洪昇,足見當時人們對這兩部戲劇的追捧。

  洪昇是與孔尚任齊名的戲曲作家,《長生殿》也與《桃花扇》並列成為康熙年間最具影響力的戲劇作品。

  洪昇,字昉思,號稗畦、南屏樵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出身名門望族,自幼接受正統教育,少年時已有詩名。康熙十八年(1679),洪昇的父親遭到誣陷,從此家道中落。這段經歷讓洪昇開始關注社會現實,體味民間疾苦。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歷經多年、三易其稿的戲劇《長生殿》問世,很快引來巨大轟動。

  《長生殿》講述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這一題材的作品此前已出現多部,最出名的莫過於白居易的詩《長恨歌》和白樸的雜劇《梧桐雨》。洪昇在創作《長生殿》時,就以《長恨歌》和《梧桐雨》為基礎,並做了不少改動,最主要的改動是結局。無論是《長恨歌》還是《梧桐雨》,最後都以悲劇收場,洪昇卻將結局改成了唐玄宗和死去的楊貴妃獲得神仙恩准,到天上團圓,長相廝守,永不分離。

  洪昇認為《長恨歌》和《梧桐雨》都寫得太過悲傷,他不願在自己的作品中重複這種悲傷,索性給兩位主角一個大團圓結局。因此,他在寫到楊貴妃死後時,一方面極力渲染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另一方面又寫楊貴妃雖已做了神仙,但仍對唐玄宗眷戀不舍,甚至說:「倘得情絲再續,情願謫下仙班。」最終,他們獲得了長生,把當初在長生殿立下的長相廝守的誓言變成了現實,而洪昇將這部戲取名為「長生殿」,原因正在於此。

  不過,洪昇寫的結局雖然美好,卻令《長生殿》的上下兩卷呈現出兩種不同的手法與風格:上卷採用現實主義手法,貼近於現實;下卷採用浪漫主義手法,接近於虛幻,而中間的轉變顯得不夠自然。並且洪昇在下卷中將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處理得太過理想化,不符合真實的歷史,很難讓人信服,只能反映出作者對這種理想愛情的嚮往和追求。這成了《長生殿》的一大缺憾,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也成就了《長生殿》獨有的特色。

  除了愛情故事,《長生殿》中還描繪了同時期的大量歷史事件和民間疾苦,賦予了這部戲更多的諷刺意味和現實意義。

  作為藝術成就很高的戲劇名作,《長生殿》的語言十分清麗、細膩、感人,洪昇將唐詩和元曲的特色都糅合在其中,並化用了很多名句,且用得非常巧妙,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博採眾長,相當成功。自問世後,《長生殿》始終在戲劇舞台上長盛不衰,其中如《定情》《驚變》《罵賊》《彈詞》等很多精彩片段,至今仍是舞台上的常演劇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