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024-10-04 04:54:39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司馬遷編纂《史記》,源起於他父親司馬談的遺願。司馬談生前在朝中擔任太史令,負責編寫史書,監管天文曆法、祭祀等。他一直想編寫一部偉大的史書,可惜還沒來得及將願望付諸實踐,就已與世長辭,幸而有司馬遷子承父志。司馬談去世後,38歲的司馬遷接替他做了太史令。42歲那年,司馬遷開始編纂《史記》。
司馬遷編纂《史記》的第五個年頭,漢武帝派李陵攻打匈奴,李陵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漢武帝遷怒於他,將他關進獄中,並處以宮刑。司馬遷忍辱負重,在獄中繼續編纂《史記》,《史記》有差不多一半都是他在獄中完成的。3年後,漢武帝宣布大赦天下,司馬遷這才被釋放出來,最終在55歲時完成了《史記》。
司馬遷生活的年代,正是散文蓬勃發展的年代,而《史記》正是一部歷史散文集,代表了中國古代歷史散文的最高成就。
《史記》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統治時期共計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共130卷,分為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部分」,「本紀」記載的是歷代帝王的興衰和重大歷史事件;「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現的各歷史時期的大事記;「書」是經濟、文化、天文、曆法等方面的專題史;「世家」是歷朝諸侯貴族的傳記;「列傳」是歷朝各階層中有較大影響力的人物的傳記,也有少數幾篇記錄少數民族的歷史,如《匈奴列傳》。
人物傳記是《史記》中文學價值最高的部分。《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以人物為綱、時間為緯,這是司馬遷首創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他在人物傳記的編排上,創建了自己獨有的順序,實現了時間和邏輯的統一。
《史記》的人物傳記基本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同時又兼顧了各個人物的內在關聯,使同類型人物的傳記前後相連,不至於彼此孤立,聯繫中斷。以西漢的人物傳記為例,李廣、衛青、霍去病都是討伐匈奴的名將,他們的傳記是相連的,中間還穿插了《匈奴列傳》。而公孫弘和主父偃這兩位大臣都曾上書勸阻討伐匈奴,所以他們的傳記排在了衛青、霍去病的傳記之後。另外,他們還曾上書勸阻招撫西南夷,因而他們的傳記之後便是《西南夷列傳》。接著是司馬相如的傳記,這樣排序是因為他曾奉漢武帝的命令招撫西南夷。
有了清晰的脈絡,接下來就要開始敘事了。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敘事不滿足於只描述表面現象,一定要追溯到源頭,找出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比如在《項羽本紀》末尾,他就這樣分析項羽兵敗的原因:「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意思就是:(項羽)炫耀自己的軍功,一味張揚自身才能,卻不能效仿古人,以為所謂的霸業就是用武力奪取天下。結果五年內他就亡國身死,臨死前還不覺悟,竟說「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的罪過」,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司馬遷在敘事的同時,也刻畫了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在《項羽本紀》鴻門宴的故事中,寫到了很多人物,每個人物的性格都躍然紙上:圓滑善變的劉邦,足智多謀的張良,忠心勇猛的樊噲,光明坦蕩又剛愎自用的項羽,還有老謀深算的范增,都讓人過目難忘。
另外,司馬遷很注意豐富人物的性格,有時會在多篇傳記中,從多個角度描述同一個人物,將此人優點、缺點全面展現出來,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貼近真實。以魏公子信陵君為例,他在《魏公子列傳》中的形象完美無瑕,但在《范雎蔡澤列傳》中,他卻因畏懼秦國,不肯幫助走投無路的魏齊,導致魏齊自殺。這樣的情節讓人了解到,原來完美的魏公子也有如此貪生怕死的一面。
因為在人物傳記方面取得的極高的文學成就,《史記》成了後世傳記文學的典範。它不光為後世史學家提供了效仿的對象,還為後世的小說、戲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明末著名小說《東周列國志》就有很多內容是從《史記》中得來的,元代的雜劇和之後的京劇也有很多劇目都取材於《史記》。而《史記》作為中國歷史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其寫作技巧、風格等都對後世散文創作影響深遠,從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清代的桐城派,在這些散文大家的作品中都能見到《史記》的影子。
記錄歷史的人——史官
與其他文明古國相比,中國的歷史書可謂「汗牛充棟」,這全要歸功於中國歷史上存在了幾千年的史官制度。
所謂史官,就是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中國的史官產生得很早,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在夏朝時就已經有了記言的「左史」和記事的「右史」。周朝時,周王室諸侯各國均設有史官,分為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和御史。秦漢時設置太史令,司馬遷父子是這一時期最著名的史官。司馬遷死後,漢武帝又在宮中設置了記錄皇帝起居的女史,從此以後,各朝各代的史官雖然稱呼會有所變化,但職責被固定下來:隨侍在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的被稱為「記注史官」,專門編纂前代王朝歷史的被稱為「史館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