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記事的散文
2024-10-04 04:54:31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種文學體裁,不講究音韻,也不講究排比,可以說不存在任何束縛。中國的散文出現得很早,最早誕生的敘事散文,商朝時期就已經開始萌芽。商朝人經常用龜甲和獸骨占卜,之後他們會把占卜的時間、地點、人物、事由和結果都記錄在龜甲、獸骨上,稱為甲骨卜辭,這種記錄就是先秦敘事散文的萌芽。
商周時期又出現了銅器銘文,也叫金文、鐘鼎文。這些鑄刻在銅器上的銘文,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祭典、征戰、賞賜、盟約等,記錄的篇幅有長有短。商朝的銅器銘文篇幅較短,進入西周后,出現了篇幅較長的銘文。現存最長的銘文鑄刻在西周晚期的毛公鼎上,共計497字。這些銘文的敘事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散文的形態初具雛形。
春秋戰國時期,《尚書》問世,這是一部古老的史書,也是中國最早的散文總集。《尚書》的語言文字水平超過了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而且每一篇都結構完整,直接推動了中國敘事散文走向成熟。
後來,《春秋》經孔子修訂後問世,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間的歷史。書中全都是按照時間順序編排的歷史事件,不過,每個事件都記錄得很簡略,長的不過四十餘字,短的甚至只有一個字。雖然每一篇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很明確,但事件的具體過程和人物性格卻絲毫沒有涉及,因此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敘事散文。
先秦敘事散文的真正成熟,始於《左傳》。《左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改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它是一部為《春秋》做註解的史書,相傳是左丘明所作,但後人對此存有異議。現在一般認為,《左傳》是由某位儒家學者編訂的,大約成書於戰國初年。
和《春秋》相比,《左傳》將簡短的事件記錄發展成了完整的敘事散文,其中描述了眾多歷史事件和性格各異的歷史人物。在敘事時,《左傳》不光採用了最常見的正敘手法,還穿插了倒敘、預敘、插敘等手法。倒敘就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重要片段提到最前面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順序敘述。預敘就在敘述過程中把將要發生的事預先描述出來。插敘則是在敘述中心事件時暫時中斷,插入一段和主要情節相關的敘述。多種敘述方法的應用,使《左傳》各章節顯得更加錯落有致,精彩紛呈。
另外,《左傳》並非單純敘述事件,還在敘事過程中或敘事結束後加入了一些議論的語句,對事件或人物做出評判,從而表明作者的態度,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嘗試,使得敘事的感情色彩變得更加濃厚。
在敘事中,人物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左傳》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這些人物的言行散布於各個年代,要將他們在不同時期、不同事件中的行為、言談聯繫起來,才能形成完整的人物形象,比如晉文公、晏嬰等。
除《左傳》外,《國語》和《戰國策》也是先秦敘事散文的代表作。《國語》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記錄了齊、魯、晉、越等八國的歷史。它以記錄人物的語言為主,對歷史事件的敘述不如《左傳》完整,文學成就也遜色於《左傳》。《戰國策》同樣是一部國別史,記錄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等國的歷史。《戰國策》有著很高的文學成就:其中塑造的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人物語言凌厲、深刻,並引用了大量寓言、逸聞,頗有說服力;行文中很多對偶、排比,極盡誇張渲染之能事,氣勢磅礴,文采斐然,先秦敘事散文的語言運用由此登上了一個新高度。
《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對後世文學,如史傳文學、散文、小說等的創作影響深遠。北宋史書《資治通鑑》直接繼承了《左傳》的編年體裁,西漢史書《史記》則將《左傳》等的編年體和《國語》等的國別體融合起來,創造了全新的紀傳體。先秦敘事散文中既敘述史實,又刻畫人物,並加以評判的文學藝術特色,也被之後的史學家司馬遷、班固等人繼承。而後世的散文創作也深受先秦敘事散文的影響,唐宋很多散文大家,像韓愈等人都十分推崇《左傳》,甚至將其作為散文創作的範本。《戰國策》中大量應用對偶、排比,對之後漢賦的誕生也發揮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另外,中國古代小說的創作同樣受到了先秦敘事散文的影響。中國古代小說對順序、倒敘、插敘、預敘等敘事手法的靈活應用,注意藉助富於個性的語言、動作和生動的細節刻畫人物,都是從先秦敘事散文那裡借鑑來的。
「春秋」的由來
在中國歷史上,東周分為前後兩段,前半段稱「春秋」,後半段稱「戰國」。「春秋」這一說法,源於孔子所作《春秋》一書。
孔子之所以給這本史書取名《春秋》,是因為在古代,春天和秋天是最好的季節,國家大事大都會在這兩季舉行,長此以往,「春秋」就成了史書的代名詞。在孔子所處的時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史書《春秋》,只是除了魯國,其他國家的《春秋》都沒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