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帶頭搞「運動」
2024-10-04 04:52:22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韓愈,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政治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文學成就很高,與柳宗元、蘇軾等人被譽為「唐宋八大家」,與柳宗元並稱「韓柳」。
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他們都身體力行,在自己的創作中實踐自己的主張,並寫出了很多優秀的文章。韓愈還利用他的政治地位、影響大聲疾呼,對古文運動理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
古文運動主張學習古文,反對講究聲律、辭藻、排偶的駢文,要恢復古代儒家傳統,寫文章要符合「道」,表現「道」。這裡的「道」並不是指道家的自然之道,而是儒家的人倫之道。韓愈認為,儒家的道統,最初由堯、舜、禹、湯代代相傳,湯又傳給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又傳給了孔子,孔子傳給了孟子,從孟子之後就失傳了。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正是要恢復失傳了的儒家道統。
儒家道統最重要的就是文道合一,注重文藝的社會教化作用,也就是強調文藝作品的內容要對社會或政治有益。因此,儒家往往重視文藝家的道德修養,主張文章要內容充實,文風質樸。
在古文運動中,韓愈除了提倡恢復儒家道統,強調「道」,還強調了「文」。韓愈認為「文」雖然可以明「道」,但兩者畢竟不同,並不是說明了「道」,「文」就不重要了。韓愈對「文」的追求體現在他對文體的探索,從語言來說,他從用詞和語法兩個方面進行論述,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和「文從字順各識職」兩個要求。「惟陳言之務去」,是指寫文章不能一味模仿古人,說古人說過的話,而是應該要有所革新創造,這樣語言才能新鮮活潑,具有生命力。「文從字順各識職」是指文章字句要通順,表意要清楚,這樣文章讀起來才能明白而自然。從文體風格來說,韓愈是崇尚奇異的,他特別重視獨創性,作詩有意追求意象的不平凡,含義的深刻。但是這種奇異和對文體的追求是建立在符合儒家之道,符合事理之真的基礎上的。
另外,韓愈在詩文的創作方面還提出了「不平則鳴」的論斷。韓愈指出,事物都是遇到了「不平」,才會發出聲音,草木、水等,本身是不會發聲的,但是,風吹動它們時,就會發出聲音。金石本身也不能發聲,人們打擊它們時,也會發出聲音。不管是風的吹動還是人的打擊,都能使兩者之間發生衝突、矛盾,因此才能發聲。由此,韓愈引申到人的表達方面,他指出,人之所以要寫文章,要說話,也是因為生活中出現了矛盾,使人不得不說。心中有所「不平」,具有充沛的情緒,要藉助語言來表達和宣洩出來,這就形成了文章。
韓愈對古文運動的倡導及親身實踐,在當時及後來都產生了積極而巨大的影響。古文運動是利用復古的氣質而從事文學的革新,在事實上推動了文學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