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范兒的皇帝及其代表作
2024-10-04 04:51:36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和社會動亂,人們多將注意力轉移到文學藝術領域。佛、道思想流行,玄學興起,哲學思想活躍。而且亂世中的戰爭、死亡等也深深觸及了人們的心靈,文人多感受到人生的無常、生命的脆弱,創作出了許多關於生死和隱逸主題的詩文。因此,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藝術十分發達,在美學上亦是如此。不僅產生了許多重要的美學觀點,還出現了許多有關藝術的專著。魏文帝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文學專論,也是一篇著名的文藝美學專著。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他不僅是一位皇帝,擅長軍政,而且在文學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典論》是曹丕所著的一部政治、社會、道德、文化的論集,其中大部分文章都已失傳。《論文》是其中的一篇,因為被選入成書於南朝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而得以保存下來。曹丕在《典論·論文》中對建安文學做了總結,論述了不同文體的特點、作家修養與作品風格的關係等問題。
首先,曹丕從文人相輕這一現象入手,指出不同的人會擅長不同的問題,不能拿自己擅長的去輕視別人不擅長的,由這引出了對四種不同文體風格的分析。曹丕認為,文章的本質是相同的,體裁和形式有所不同。上奏給朝廷的文章應該文雅,論述文體的文章應該說理,記錄死者經歷和功德的文章應該崇尚事實,詩歌、賦體則應該華美。在這四種文體中,詩賦是純文學,曹丕認為文學的風格應該「麗」,這與儒家要求文學應該具有教化作用,應該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不同,他更重視藝術本身的特性。
分析了四種文體的不同特點,曹丕指出,「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文章是以「氣」為主導的,「氣」分為清氣和濁氣兩種,不能夠用強力而獲得。就像音樂,雖然曲調和節奏是有固定標準的,但是不同的人在彈奏時,所運用的「氣」不同,技巧也就不一樣,父親、哥哥掌握了其中的「氣」與技巧,也不能夠直接傳授給兒子、弟弟。
「氣」是中國哲學中的重要範疇,不同人對它的解釋不同。曹丕在這裡所說的「氣」,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它可以指作家的先天的才氣、稟賦,也可以指在先天稟賦基礎之上經過後天的學習、培養而形成的人的氣質。另外,作家長期以來形成的對世界的體悟,影響著人對藝術的理解和看法,也是一種「氣」。不管是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曹丕在這裡是強調人的主觀精神對於文學藝術創作的影響。因為藝術畢竟是由人創作的,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創作者主觀精神的影響,創作者的天賦不同,後天的經歷不同,在各種複雜條件影響下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也不同,性格、氣質不同,這些反映在作品中,就會使作品帶有創作者的影子,各具特色。
接著,曹丕又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也就是說,文章是關係國家治理,可以流傳後世的不朽事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看重「不朽」,並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曹丕對文學的這一極高評價也反映了魏晉時期文學藝術地位的提高。
建安以前,中國沒有文學評論的專著,人們對文學的論述大多是夾雜在《詩經》《論語》《史記》等這類著作中。《典論·論文》是第一篇,也是從多個方面論述文學的專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