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竹菊君子畫

2024-10-04 04:48:46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竹痴兄弟」文同與蘇軾

  文同與蘇軾是表兄弟,二人年紀雖然相差十幾歲,但性情相近,十分投緣,堪稱忘年之交。文同非常喜愛竹子,更愛畫竹子,蘇軾也深受他的影響,以畫竹為樂趣,他們兩個被稱為「竹痴」。

  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先生。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著名畫家、詩人。他於宋仁宗皇祐元年中進士,元豐初年赴湖州任太守,世人稱他為「文湖州」。他學識淵博,詩文書畫樣樣精通,深得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文同還善於繪畫,尤其在墨竹方面表現突出。

  文同開創了墨竹畫法的新局面。米芾曾稱讚他的墨竹「以墨深為面,淡為背,自與可始也」。其實自唐代開始,畫墨竹的名家就不在少數。吳道子曾畫竹,蕭悅愛畫竹,王維因畫竹而有「唐人竹品誰第一,精妙獨數王摩詰」的讚譽。唐代的壁畫以竹為題材的更是數之不盡。到了五代,黃筌、程凝、李坡等高手均愛畫竹。然而以「濃墨為面、淡墨為背」法畫竹的,唯有文同一人。這種自成一派的墨竹畫法賦予了他「墨竹大師」的稱號。

  文同酷愛畫竹,常對竹子進行細緻入微的觀察。為畫好竹子,文同還在他的住所廣栽竹木,就連住所的名字都與竹子有關,如「墨君堂」和「竹塢」等。文同到洋州出任太守,因那裡是窮鄉僻壤,別人都為他擔心,只有文同十分珍惜這個機會,因為那裡漫山遍野都有竹林。

  文同的傳世作品很少,《墨竹圖》為其真跡,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圖中畫有懸崖上垂下的竹子一枝,竹的枝幹彎曲,如同垂楊柳,竹葉茂盛,相互交錯,葉末端微卷,墨色濃淡適宜,充分顯示出竹子屹立險峰而不倒的精神。

  文同的這種愛好也影響了表弟蘇軾。蘇軾可謂北宋全才,詩詞書畫無所不能,畫竹是受文同感染,並且從文同處習得畫竹技巧。他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據米芾記載,蘇軾畫竹「從地起一直至頂」,便問他為何不分竹節,蘇軾回答——竹出生的時候,何嘗是一節節生出來的。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蘇軾作畫重視神似,認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他主張作畫要寄託於情感,反對形似,拒絕束縛,他高度讚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他的畫風為後世「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他的作品有《枯木竹石圖》《瀟湘竹石圖》等。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常被用來比喻做事一定要熟練、有把握,才能把事情做好。而其來源就是文同。文同為了畫好竹子,特意在自家房前屋後種上很多竹子,堅持每天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再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日積月累,竹子的各種樣子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也無不逼真傳神。後來,有個青年想學畫竹,當他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就前往求教。晃補之當即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就有「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這就是成語「胸有成竹」的出處。

  揚無咎、趙孟堅與筆墨花卉

  揚無咎善畫墨梅,趙孟堅善畫墨蘭,他們二人都開創了以筆墨書寫花卉的先河,為宋代的水墨繪畫注入一絲新的活力。

  揚無咎,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清江(今江西樟樹)人。他喜愛吟詩作畫,尤在繪畫上取得了頗高成就。

  揚無咎在繪畫初期學的是華光長老仲仁的畫藝。仲仁酷愛梅花,擅長用筆勾畫其形狀。徐沁在《明畫錄》中記載:「古來畫梅者率皆傅彩寫生,自北宋華光僧仲仁始,以墨暈創為別趣。」而揚無咎領悟其方法,並加以發展和創新,用「畫中有我」的意境,創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一改以彩色或水墨暈染梅花的畫法,用墨線勾畫花的輪廓,不以彩色暈染,重點在於突顯花蕊那一點。他用筆沾濃墨畫樹梢,樹幹直接一氣呵成,而墨跡則有的地方潤澤,有的地方乾燥,更體現出一種黑白相間的自然之感,絲毫不覺得刻板。這種有虛有實的畫法,把樹皮的蒼老表現得形象而生動。

  兩宋時期,工整精細的勾畫一直在繪畫藝術上占主導地位,而揚無咎則擺脫了這種風氣,他更注重形象與筆墨結合的妙處,從不刻意描繪精細,但也不放縱,而用溫和簡練的筆墨、形神兼備的畫風把梅花的清雅之韻表現出來。《四梅花圖》和《雪梅圖》是揚無咎的代表作。

  《四梅花圖》為紙本筆墨畫,內容分為四段:未開、欲開、盛開和將殘的梅,作者下筆工整灑脫,體現出文人畫的風格。他用雙勾與沒骨兩種畫法勾勒出梅花,生氣盎然又清淡雅致。《雪梅圖》布局新穎自然,下筆遒勁雅秀,更顯示出其畫梅的成熟技巧。以上兩圖皆配有詩詞,使書畫為一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揚無咎生性光明正直,不貪慕名利,因此能作出「孤標雅韻」之梅。相傳徽宗趙佶見其梅畫,戲稱他畫的是「村梅」,因此他就以「奉敕村梅」為作品署名。

  在揚無咎的眾多追隨者中,趙孟堅是較知名的一位。趙孟堅字子固,號彝齋,能詩能文,還善畫水墨畫,在南宋末年兼具貴族、士大夫、文人三重身份。

  趙孟堅梅蘭竹石樣樣精通,尤擅長作水仙畫。他的《水仙圖》以白描手法創作,用筆流暢挺拔,風格雅致,深受文人歡迎。其作畫風格與自身帶有的文人名士之雅興是分不開的。

  趙孟堅師法揚無咎,筆鋒細勁俊秀,花葉紛雜但條理清晰,有生機勃勃之感,可謂「清而不凡,秀而雅淡」。他的作品《墨蘭圖》,以墨寫蘭花,為其首創之作。該圖畫有兩株蘭花,在雜草叢生的草地中綻放,其花朵清新淡雅,如蝴蝶起舞般令人愜意。

  趙孟堅的作品還有《歲寒三友圖》。該圖為紈扇作品,清雅秀麗,充分顯示出宋代末期文人畫在書法與畫技上的結合。元代著名畫家趙孟頫的《蘭蕙圖》則明顯傳承了趙孟堅的畫法,筆調自由舒暢,表達出一種奔放而灑脫的氣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