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國繪畫史> 畫在布上的畫——帛畫

畫在布上的畫——帛畫

2024-10-04 04:47:57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戰國帛畫

  截至目前,戰國時期的帛畫一共發現了三件,分別是《龍鳳人物圖》《人物御龍圖》和《楚帛書》。

  194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陳家大山的戰國楚墓中發掘出了帛畫《龍鳳人物圖》。這幅帛畫距今大概2300多年,平紋絹質地,畫高約28厘米,寬約20厘米。圖中的女子梳著髮髻,楊柳細腰,身著長裙,側身朝左站著。女子兩手向前上方伸出,作合掌狀。在婦人頭部的左上角,畫了一條龍和一隻鳳。龍、鳳在古代有引道升天的意思,這在屈原的詩中也有反映。這幅畫畫的是楚人當時的一種習俗,表達的是巫女在為墓中的死者祈福。因此有人認為圖中的婦人是「巫祝」,不過也有人認為是墓主。

  這幅畫主要用墨線勾勒,造型簡練明快。在人物的嘴唇、衣袖上,還可以看見起裝飾作用的紅色。這幅畫雖然線條顯出早期繪畫的稚拙,但從中也可以看到在戰國時代,中國畫以線造型的獨特風格就已經形成了,並且在用筆和設色上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不過,這幅畫在人物面部刻畫上還比較粗略,帶有一定的裝飾意味,顯露出早期繪畫的稚氣。

  1973年5月,《人物御龍圖》在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出土。《人物御龍圖》的創作時間比《人物龍鳳圖》要稍晚一些,大約在戰國中晚期。《人物御龍圖》是細絹質地,長方形,高37.5厘米,寬28厘米。畫的正中是一個身穿長袍、留著鬍鬚、側身站立的男子。男子腰掛長劍,手執韁繩,駕馭著一條巨龍。巨龍的頭高高昂起,龍尾上翹,龍身平伏,看起來就像一隻彎舟。在巨龍的尾部站著一隻圓眼、長喙、昂首向天的鷺鳥。畫的左下角還有一條鯉魚。面中人、龍、魚都朝左,可知行進的方向是左。這幅帛畫表現的是死者乘龍升天。相傳龍是「鱗蟲之長」,在古代的神話中,提到乘龍飛升情節的有很多。帛畫描繪御龍,當然是希望死者的靈魂能夠升天。

  《人物御龍圖》人物神情刻畫生動,線條剛柔並濟,在設色上,兼用了平塗和渲染,龍、鷺以及輿蓋等地方還加了金、白粉。迄今為止,在所有發現的古代繪畫作品中,《人物御龍圖》是最早使用這種畫法的。可以說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有了工筆重彩畫。

  《楚帛書》據說是1942年9月在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墓盜掘出來的。這幅畫現在已經流傳到了外國。繒書呈方形,長38.7厘米,寬47厘米。中間寫有墨書,某些斷片中也有朱書,筆跡工整勻稱。帛書四周畫著12個模樣怪異的月神像,每邊繪3個,有的有腳沒頭,有的人面獸身,有的人面鳥身。此外,還有雙角、三頭、銜蛇、鳥身等神像。每個神像旁邊配有一段文字,寫著各月的宜忌;錦書四角分別用青、赤、白、黑四種顏色畫著樹枝狀的植物。這種隨葬的繒書,可能是為死者「鎮邪」用的。

  這3幅來自先秦的帛畫,都是用墨線勾畫的,由此可以證明,我國傳統繪畫在技法上是以線條為基礎的。這幾幅帛畫與近年來發現的戰國漆器、陶器上的彩繪,都有同時代的藝術特色,作者都是民間畫工。

  捲軸畫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捲軸畫是畫在絹或紙上的繪畫,為中國所獨有。捲軸畫分為卷與軸兩種裝裱方式。卷,即長卷、手卷,適用於橫幅畫的裝裱,主要由天頭、引首、畫心和尾紙等四部分組成;軸,即立軸,戰國、漢代的帛畫都屬於立軸,方便懸掛和收起。可見早在戰國,中國畫的裝裱形式就已經確立。

  漢代非衣

  漢代的帛畫作品很多,不過絲帛物品不易保存,能歷經千年、留存到現在的非常少。非衣是古代出殯用的一種旌幡,是當時墓葬儀式的一部分。這類祈求死者升天的帛畫在當時已經有了基本的格式,例如都是從上到下分別畫著天上、人間、地府三段,中間畫雙龍穿壁;天上要畫日、月、升龍,地上要畫地祇托地等等,不但內容一致,連各部分的安排也都一樣。不過因為死者在性別、身份等方面存在差異,在細節上也會稍有不同。

  目前重要的發現有長沙馬王堆1號墓葬出土的T型非衣。T型非衣原本放在辛追的棺木上面。非衣所描繪的世界,充滿神話想像,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信仰、對宇宙的解釋。非衣從上到下分別畫著天上、人間、地府。天上為橫幅,人間和地府是豎幅。天界有扶桑樹、九個太陽、新月、嫦娥,以及象徵長壽的蟾蜍、白兔;日、月之間有一個人首蛇身的形象,應該是人類的創造者和守護者女媧。此外還有闕門及守門人(帝閽)等。在天地之間,畫的是馱侯妻緩緩升天的畫面。人間上層部分,畫著一個衣著華麗,手扶拐杖的老婦人,這個婦人雖然步履蹣跚,但看起來雍容華貴,應該是墓主人。老婦身後並排站著三個侍女,身前是兩個舉案跪迎的侍女,由此可以看出老婦高貴的地位。人間下層部分描繪的是廚房的情景,有廚師、一些食物和器皿。地下部分畫的是怪獸及龍、蛇、大魚等水族動物,實際上是表示海底的「水府」,或名為「黃泉」「九泉」的陰間。遊動於全畫上下的龍蛇,將三部分聯繫成一個整體,空隙間還補充了魚、龜、飛禽、猛獸等形象。對於這幅帛畫的含義,一般認為是「引魂升天」,但也有人認為是「招魂以復魄」,使死者安土。

  這幅非衣以線描為基,敷以濃彩,在紅白的基調外,夾雜著青藍,璀璨奪目。在造型上既寫實又誇張,且富有裝飾特色。在肖像的刻畫上,仍沿襲戰國帛畫側影式,雖然簡略樸拙,但動作神態生動。

  素紗襌衣

  馬王堆漢墓位於湖南長沙,是西漢初期長沙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該墓葬出土了絲織品、帛書、帛畫、中草藥等遺物達3000餘件,還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濕屍——辛追。在辛追的陪葬品中,堪稱國寶的要數直裾素紗襌衣。這件襌衣由精繅的蠶絲織造,以單經單緯絲交織的方孔平紋而成,通身重量僅49克,可謂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證明在西漢初期,我國的養蠶、繅絲、織造工藝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