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國繪畫史> 刻在石頭上的繪畫——畫像石和畫像磚

刻在石頭上的繪畫——畫像石和畫像磚

2024-10-04 04:47:59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畫像石的氣魄

  畫像石是雕刻著不同畫面,用於構築墓室、石棺或者石窟等建築的石材,萌發於西漢,興盛於東漢。漢代畫像石,在繪畫技法上較為稚拙凝重,只看重形體的大致勾勒,卻不注意對細節的刻畫。在風格上,平實自然、質樸粗獷;在構圖上,獨立、簡單,黑白分明,裝飾味道極濃。漢代畫像石所表現的內容極為廣泛,從女媧、伏羲、龍飛、鳳舞這樣的神話題材到忠臣、孝子、鬥雞、舞劍這樣的現實題材應有盡有。從這些內容中可以看出漢人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的社會景象和大漢「氣魄深沉宏偉」的社會風貌。畫像石涉及的地區十分廣泛,山東遺存最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嘉祥武氏祠和沂南畫像石。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武氏祠位於山東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是漢代祠堂和墓地,全石結構,始建於東漢桓帝、靈帝時期。武氏祠共有四個石室:武梁祠、武榮氏、武斑氏和武開明祠。祠內遍刻畫像,東西中三壁上部,羅列40多個歷史故事,從伏羲到夏商等朝代的帝王,還有藺相如、荊軻等忠臣義士,閔子騫、老萊子、丁蘭、梁高行等孝子賢婦。三壁下部是祠主的車馬出行、家居、庖廚等畫像。東西壁頂端刻著東王公、西王母等仙靈故事,在那些仙靈故事中,還有神鼎、黃龍、比翼鳥、比肩獸等各種祥瑞圖像。《庖廚圖》細緻刻畫了殺雞、宰牛、烹飪的畫面。在廚房中還能看到懸掛著的鯗魚、醬鴨,放在架子上的牛頭和牛腿,有的畫面還能看到鼎下熊熊的烈火,鼎上蒸騰的熱氣。

  沂南畫像石墓位於山東中部地區,分為前、中、後三主室,共有42塊畫像石,73幅畫像,分布在墓門和前、中、後三室的橫額、過梁、柱、藻井、隔牆等處,總面積442平方米。

  沂南畫像石分為四組,墓門上描繪的是墓主生前帶兵打仗的場景,前室描繪的是墓主身後的哀榮,中室描繪的是墓主生前安逸的生活,後室描繪的是墓主人夫婦生前的生活。沂南畫像石在大場面的處理上十分出色,把眾多的人物、器具、建築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動有靜,構成的畫面豐滿而生動。如墓中室的《百戲圖》,各組技戲雖然是平列的,但主次鮮明得當,最突出的焦點是戲竿、伐鼓、樂隊和戲車的畫面,四周交雜著飛劍、跳丸、七盤舞、走繩等畫面,裡面還穿插點綴著小隊奏樂和送酒漿的人,在一個橫而長的布局中,完成了對「百戲」這一熱鬧場面的刻畫。

  畫像磚的動感美

  畫像磚是模印或捺印出來的有圖畫的磚,興起於秦代,發展到東漢時進入了鼎盛期。東漢時期的畫像磚,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徵和典型意義。雖然不同地區的畫像磚有著不同的風格,但整體來說,都是以大輪廓、大動作來表現強烈的氣勢,形成緊張的動感,從而構成了秦漢畫像磚所特有的動感美、豪放美。

  秦代的畫像磚分為大型空心磚和實心扁方磚兩類,主要發現於陝西臨潼、鳳翔和咸陽。秦代畫像磚多用於裝飾宮殿府舍等地上建築,畫面以寫實為主要手法,同時兼顧情緒的表達,通常畫滿全磚,不留餘裕。秦代的畫像磚發展了線條的表現魅力,豐富了線條的表現技法,能讓線條自如地表現速度和力度,使得秦代繪畫在氣勢上更有表現力。

  漢代畫像磚是一種表面有模印、彩繪或雕刻圖像的建築用磚。在題材上,涉及漢代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各個方面,對研究漢代歷史幫助極大。漢畫像磚多數以模印為主,雕刻的很少;在雕刻的同時,還保留彩繪的更加少見,以繪畫為主的大型空心漢畫像磚就已經是國寶級的了。漢代畫像磚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等地。

  河南出土的多是西漢和東漢早期的作品,多為空心畫像磚,上面的花紋除幾何紋外,還有人物、鳥獸、樹木等圖像。東漢中期以後,畫像磚興盛的中心地區主要在南陽,在這一地區,既有空心磚,又有實心磚。在題材上,和當地的畫像石類似,多為對現實的描繪,如河南南陽新野出土的《迎客拜謁圖》《獸斗圖》等。《獸斗圖》畫像磚,畫的是一頭牛和一頭老虎朝一頭熊撲抓過去的場面。牛低著頭,揚著蹄,用雙角猛力向前衝刺;虎揚著頭,張牙舞爪地沖向熊;熊站在中間,它的旁邊還有一隻振翅欲飛的鳥雀,讓緊張的爭鬥場面顯得趣味十足。

  相比於其他省份,四川成都一帶出土的東漢後期畫像磚一般為實心磚,內容豐富,刻畫細膩,是鑲嵌於墓壁間、裝飾壁畫用的。四川一帶的畫像磚和河南一帶的畫像磚截然不同。河南一帶畫像磚上的圖像要經過多次模印,而四川畫像磚上的圖案是在磚成型的過程中一次模印到磚上的。

  四川畫像磚在題材上很有特點,所描繪的畫面大部分都是現實生活,如表現墓主生前社會地位的車馬出行、待客迎謁、門闕儀衛、宴飲歌舞、六博、講學等場面,也有些展現封建莊園經濟生產活動的畫面。如成都揚子山漢墓出土的弋射收穫畫像磚,長458厘米、高40厘米、厚5.2厘米。畫面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弋射場面:荷花池邊的枯樹下,兩個人正在拉弓射箭。左側的射者仰身向後,右肘著地,看起來正在用力拉弓。右側的射手坐在地上向遠處瞄準。從畫面上可以看到人沉著的神態和彈力十足的肌肉,給人一種蓄勢待發的緊張感覺。下層是收穫場面:左邊的兩個人正拿著鐮刀收割稻子,在兩個人後邊的三個人在拾稻捆束,再後邊是一個手提竹籃、肩挑稻束過來送飯的人。畫面生動地再現了蜀地收穫季節的繁忙景象。整個畫面上下雖然是兩種活動,卻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上層弋射的枯樹、蓮蓬,暗示我們這時是深秋時節,正和下層收割的畫面相呼應,整幅畫洋溢著親切而濃郁的生活情趣。

  畫像石和畫像磚

  畫像石和畫像磚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原料材質、圖案風格、雕刻技法上。畫像石的原料一般為青色的石灰石或者紅砂石,雕刻線紋後將空白處磨掉一層,使圖案凸出。而畫像磚則要製作磚坯和印模,趁著磚體未乾時,將圖案印上去,所以更多是淺浮雕的風格樣式。這些畫像石和畫像磚的圖案被人們拓印在紙上,也被稱為「漢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