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到小篆的見證:石鼓文
2024-10-04 04:45:06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唐代初年,在今天的陝西鳳翔,發現了10個花崗岩制的石墩,每個高約60厘米,形狀像鼓,所以也被稱為「石鼓」。起初關於這些石鼓的製作年代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作品,但是經過後來長期的考證,大家公認這些石鼓是秦襄公時期的作品。每個石鼓上都環刻有一篇韻文,記載了秦國國君出遊打獵的事情。因為這些文字刻在石鼓上,所以被稱為石鼓文。
據推算,石鼓文最初應有600多字,但是歷經千年風吹雨打,顛沛流離,如今只殘存了272字。石鼓文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在多個領域都有開創性。在石鼓文出現之前,甲骨文和金文雖然也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但終究是實用性的文字,更注重記述,或者只是器具上附屬的一種裝飾。但是石鼓文是純粹用來觀賞的文字,並且不是觀賞的附屬物,而是主要對象。書法在這時候變成了一種單獨的藝術形式,正因如此,石鼓文的藝術性高於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
石鼓文的筆法挺拔、渾厚,明顯是繼承自甲骨文和金文,但是筆畫間的粗細變化要比金文小,整體看上去更均勻,筆畫間藏著一股力道,圓潤且凝重,每個字都能讓人感受到重心所在,穩重踏實。從布局上講,因為石鼓文是刻在相對平整的石面上,比之前的甲骨和青銅器更為方便,所以更好規劃布局,也更能體現書法的藝術性。石鼓文對空間留白非常注重,甚於金文,布局規整、均勻,視覺上講究對稱,給人以穩重感。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石鼓文在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大篆和小篆之間的過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統一了文字。在此之前,甲骨文和金文的字體統稱為大篆,此後文字進入了小篆時期。小篆是大篆的簡體,筆畫更簡單、規範和工整。大篆到小篆的轉變可謂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事件,而石鼓文正是這一事件的見證者和記錄者。在石鼓文中,異體字已經大大減少,這正是小篆的風格;而也有個別字在不同地方會以不同字體出現,寫法多達三四種,這是典型的文字統一前的大篆風格。
石鼓文自從被發現起便備受關注,歷代文人不惜筆墨,寫文章讚嘆石鼓文的精妙,其中不乏大家,比如杜甫、韓愈、韋應物、蘇軾、康有為等等。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若《石鼓文》如金鈿落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截,自有奇采。體稍方扁,統觀蟲籀,氣體相近。《石鼓》既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近代很多大書法家的篆文也都明顯繼承自石鼓文,其中最典型的要數吳昌碩,據說他數十年如一日,臨摹石鼓文。
石鼓的前世今生
在唐代,石鼓一經發現便立刻引起了重視,韓愈為此專門作了一篇《石鼓歌》,希望這些石鼓能夠得到保護和妥善的安置。鄭餘慶將這些石鼓從野外移到了鳳翔孔廟,使其免遭風吹雨打。五代時期,兵荒馬亂,十個石鼓丟了一個,直到宋代的時候才從民間找回來。傳說宋徽宗非常喜歡這些石鼓,讓人用黃金將上面刻的字填滿,使其免受反覆拓印的損壞。但是後來金人攻占汴京,不僅將石鼓上的黃金挖下來,還將石鼓運到了燕京。抗戰時期,為了避免這些石鼓落入日本人手中,石鼓被南遷,抗戰勝利後才重新回到北京(當時稱北平),如今被安置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