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近代畫家> 第十三章 山脈的刻蝕:——第二,中央山峰

第十三章 山脈的刻蝕:——第二,中央山峰

2024-10-03 21:32:28 作者: [英]約翰·羅斯金著;張璘等譯

  在上一章的第二十段中,我們注意到通常岩層的最不規則的扭曲或折斷都是在海拔最高的山區發現的,因此看起來似乎像是在海拔升高時形成的。而且前面還陳述過,材料的硬度和結晶結構隨著地面的山地化特徵增加而增加,所以我們發現岩石的硬度,它的扭曲度和高度幾乎毫無例外地一致;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它的柔軟度、規則度和低矮程度之間。因此在英國開放高地中的岩層線,那是由手指頭一碰就碎的柔軟的白堊組成的,將是一條位置低和連續的線,如圖16a所示(第142頁);侏羅山中的岩層由堅硬的石灰石組成,需要一枚鐵錘猛擊才能打碎它,將是b處那樣的又高又有波紋的線;阿爾卑斯山脈是由板石結晶體構成的,只有用鋼釺或炸藥才能把它打破,將是c處那樣的又高又崎嶇的線。沒有材料的硬度跟高度的仁慈聯繫,山脈要麼不可能存在,要麼不適合人住。它們不可能生成現在那樣的雄偉形式;不管它們是什麼樣的形式,岩石是怎樣不斷滑落和風化掉,對黑斯廷斯、多佛或萊姆的低矮山崖都沒有多大意義;然而,對下面的村莊裡的人們來說,當那些石頭從八千到一萬英尺高度下落的時候,它們是致命的。

  但是這種材料的硬化本身還不足以確保居民的安全。除非讀者已經熟悉了地質事實,他肯定曾對前面各章中給出的,說明山的形式的例子中分層結構的明顯而感到吃驚;他一定曾問過自己,山脈為什麼總是以這種泥瓦工技術的方式,而不是以緊密的團塊造成?現在,按照當前的地質學理論,說分層結構是材料聚集方式的必然結果是正確的;但是說這種分層結構現在是確保整體穩定的主要手段,是應該被看成一種帶著這種特殊視角的仁慈的神諭,這樣說也不算錯。那種結構迫使每一座山脈都呈現出,在特定的地殼隆起的情況下能呈現的最安全外觀。如果它整個是由一塊如圖19 a所示的沒有形狀的石塊組成的,在a中x點

  從頂部產生的一條裂縫可能會像b中那樣漸漸向下沿xy延伸,直到用陰影表示的整塊岩石自我分裂並落下去。但是當整個山脈以分層方式組成,像c圖,頂部開始的裂縫到最上層的岩石處就會停止,或者如果延伸到下一塊,它將換了一個地方,分開的石塊(用陰影部分表示)當然仍會像分裂發生以前一樣安全。實際上,如果岩層朝著懸崖傾斜,危險就更大;但是如果讀者注意,到目前為止所給出的任何一個有關山的形式的例子,他就會發現拔高方式的普遍趨勢使岩層以離開懸崖的方式傾斜,使整座山以c圖的形式來構造,從而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安全性。幾乎所有直接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拔地而起的山脈,儘管好像生成了孤立的山峰,事實上只不過是一層層絕對安全的扁平的岩層,到懸崖邊就嘎然而止了;我們在接下來的幾章中的部分任務是,用一些篇幅考察那些自身如此簡單和安全的山脈排列,是怎樣幾乎總是虛假地呈現著崇高和恐怖的形式的。

  然而,它正符合偉大的造物主的目的,賦予山脈的最高峰以比適合人類福祉的任何仁慈結構還要奇異的和壯觀的形式範例。而且,更可怕又不太安全的,其它方式的拔高的允許發生,完全與當地不斷產生的這種條件成正比,在其它地方則會使人類無法居住,或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在土壤肥沃、氣候宜人的地方,山脈既低矮又安全[83];因為土地越貧瘠、空氣越刺骨,山脈形成的形式越危險和傲慢;它們最可怕的地方正在於它們的碎片落在空無人跡的冰上,而且摧毀它們的雷聲只有野山羊和鷹才能聽到。

  正如剛才注意到的那樣,低矮山脈的安全性依賴於它們自己分裂成層的傾向。但是很容易理解,包括安全性在內,這種結構還牽涉到某種形式的單調性;像在上面一幅圖中指出的那樣一條裂縫,毫無阻擋地自我延伸,把山脈的某一大塊一下子分下來,是獲得更可怕的偶然形式的一種手段。因此,我們發現分層結構是從中央山峰出發的;它們實際上天生具有這種能力,或者說,如果我們特意去觀察的話,它們受這種缺陷的影響,會向下撕裂形成完全垂直的岩層;要達到這一目的,它們通常是由那種沒有結構的大塊岩石構成的,我們已經用「緊密結晶體」這個術語概括了它們的特徵。

  實際上這不是普遍適用的。有時情況是在通向龐大的山系中心時,黏合族的普通分層岩石結合的力量變得比平常更緊密;最硬的一塊形成一座山峰、或一系列山峰,就像從一個單塊岩石中切割出來的一樣。因此,著名的貝克斯的杜米第山,英國旅行者最感興趣的一座山脈,現在他們蜂擁而來,擁擠在閃爍在日內瓦湖沿岸的維威,克萊倫斯和蒙特勒等城市的各種旅店和膳食公寓中,該山是從水平岩層中切割出來的,就像石工砌成的路一樣,在傍晚的光線中岩石仍然可以從邊上黑亮的線中看出;山脈的真正形式是那種垂直的屋頂的屋脊式的,頂部呈鋸齒狀,有缺口,所以從聖莫利斯教堂的附近觀察,山脊的最高處像尖尖的金字塔。默克來山峰,位於貝克斯的杜米第山的對面,已經被觀察到了,畫在插圖29圖(4)中。以同樣的方式,馬特合恩山也是從一大塊幾乎是水平分層的片麻岩中切割出來的。但是在所有這些情況中,材料都是如此得硬,結合得如此緊密,以至於不管什麼意圖和目的,它們都組成了一個堅硬的整塊;當形式呈現出最陡峭的特徵時,這種大塊岩石是不分層的,是由緊密結晶體岩石組成的。

  在早晨的光線中,從日內瓦往外看,當勃朗峰和它的夥伴山脈在晨光中黑魆魆地聳立時,幾乎所有的旅行者都一定會被把地平線和勃朗峰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顯眼的鋸齒狀系列山峰吸引住。在一般的天氣下,它們看起來就像一列山脈,但是如果碰巧有雲或霧飄到了群山的懷抱中,它就自己分成了兩列,一高一低,如插圖29圖(1)所示,最上方和最遙遠的一列是阿爾卑斯山脈真正的頂峰,較低和黑色的一條線是由構成查莫尼山谷南側的次要山脈組成的,因此通常叫作「查莫尼尖峰。」

  

  儘管兩座山脈之間實際上被分開八到九英里遠,但它們都是同一岩石體系的一部分。它們又都是緊密結晶體山峰結構的非常顯著的例證,如圖所示,站在相對扁平的山脈的兩個長坡上,就在日內瓦附近,每一次所看見的這兩座山脈的鋸齒狀和盤旋狀的外觀都會變得更壯觀。這些山脈中間的最高峰是一座分層石灰岩山脈的脊背,大約在二十五英里的遠處,它的最陡峭處似乎在向聖馬丁教堂所在的小村莊點頭致意,它眾所周知的名字是瓦刃斯劍峰。比較近的那條線是另一座石灰岩山脈的邊緣,叫作小沙里夫,離日內瓦不超過五英里,因此我們有兩列結晶體岩石山脈,相對應的還有兩列粘合體山脈,各自有不同的顯著特徵。一組是垂直斷裂形成的,另一組是水平延續結構,範圍都特別大。我意識到在歐洲沒有任何其它景觀像這樣緊密地、生動地展示這種構造的本質特徵。

  我也不能想像任何人在認真觀察遠方的山脈時,會絲毫不對山脈的第一次刻蝕的方法感到強烈的好奇,不管形成的過程有多神秘,不用費太大的力氣就能夠大致設想出大片成堆的岩石,應該是成斜坡狀抬起,然後在邊緣處分裂形成懸崖。然而從不知道有多堅硬的岩石中刻出方尖石塔和尖峰,在那座大教堂的無法逼近和靜謐的高空,雕刻出所有那些帶細格子的尖頂,——這一切又是怎樣和什麼時候創造出來的呢?只有更加全面解釋正在討論的這些山峰的大小和特徵,才能感受到這一問題的廣度和難度。

  查莫尼山谷,粗看起來不考慮小的裂縫和不規則的地方,只不過是一個深溝,挖在幾乎連續的兩列山脈之間,——挖得又直又平,使它的景色在某些方面,比阿爾卑斯山的任何別的山谷都更單調。在每一側都有長長的草皮帶,在松樹林映照下變得更黑,沿著幾乎平坦的斜坡上升到大約3000英尺的高度,以至於最好把它想像成一種乾燥的護城河,如果從中間切開,將顯示出圖20中的典型形式;

  每一側的傾斜河岸大約都有3000英尺高,或者說這條護城河的垂直高度有五分之三英里高。在河岸的頂部,每一側河岸的邊緣稍微靠後的地方,就是大山升起的地方,形式表現為破碎的山峰和灑滿雪的荒涼的岩石金字塔。那些

  在河谷南側的山脈比所在的河岸還要高3000英尺,所以這些彼此超常疊加的大塊岩體,(如圖21所示)最好是被描述為一種埃及金字塔的結構[84],有斯諾登峰或本?洛蒙德峰那麼高,是從堅硬的岩石中劈出來的,架在處於山谷邊緣的河岸的兩肩上。再者,勃朗峰,一座更高更重的這種山峰的集合體,壓滿了厚厚的積雪,結束了整個山系。或大或小的冰川滑過岩石金字塔之間,其中一塊來自它們最大的凹陷處,甚至翻越河岸進入河中。圖22粗略地展示出了山脈的真實外觀,包括在它南側的勃朗峰自身。山峰b, p, m,組成

  的山系是已經提到過的,叫作「查莫尼尖峰」。它們只是構成勃朗峰山系的相似的、在絕大部分上較大的山峰的山系群落的很小一部分。而且薩瓦人給它取了尖峰、或針尖這個名字,因為它們那些異常尖的山頂。這些尖峰的形式,自身非常精彩,然而仍然被旅行者的想像,和那些所畫的這些山脈輪廓大受歡迎的藝術家們永恆地誇大著。插圖30中的圖(1)(在168頁)是最近在日內瓦出版的一幅插圖中對這些山脈中的一座的形象的真實複製。同一幅插圖中的圖(2)是山脈自身的一幅真實的輪廓圖。至於其它圖中的誇張,我不久還會做更多論述。此刻我提到它只是為了證明,在用圖22[85]來展現這些山峰的一般特徵時,我自己並沒有誇大之處。

  這就是即將考慮的問題,——外觀這樣粗糙和陡峭,高度至少有3000英尺的山脈最初是怎樣從最硬的岩石中刻蝕出來的、又是怎樣放置在支撐它們的綠色、傾斜的河岸上目前的位置上的。

  「純屬偶然所為,」是讀者的回答。「始終如一的河岸很容易成為當時的最高處,斷裂的花崗岩山峰從它的兩側或底部崛起。這僅僅只是查莫尼河谷可能的形成方式。

  不,情況不是這樣。儘管通過把風景誘人的地方的結構標記清楚,似乎有利於把問題更清楚地展現在人們面前,但是山脈的構成在查莫尼這兒比在阿爾卑斯山系的任何其它地方都更清晰;然而,支撐那些參差不齊或金字塔式山峰的圓形河岸的總體情況,或多或少還能從巨大的山脈形成的整個區域中看出來。緊鄰著查莫尼山谷的最顯著的一點,是伯爾尼高地的中心;所有旅行者都不會忘記,在它的一條主要的山谷中,即格林德瓦爾德的那條中,不僅偉特洪峰包括一個聳立在巨大山岬前突的肩膀上的一個尖金字塔,還包括伯爾尼阿爾卑斯山的最著名頂峰,分別叫作斯瑞克峰和芬斯特臘爾霍恩峰,從山谷中根本看不見它們,向後遠遠地甩在一塊隆起的高原上,只有向前伸出的頭或肩,名字叫梅騰伯格 的山峰在村莊中是可見的。真正的頂峰,每一個都包含一道從這塊隆起的高原出發的陡峭的山脊,好像是出於山脈的一時憤怒或一時興起,只有登上弗爾峰山對面的一塊山體的側翼相當高的一個地方才能看見。

  這也可能是羅莎山和勃朗峰之間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那些巨大山峰的更顯著、更突出的情況。看一眼任何一張瑞士地圖,就會發現構成瓦來行政區的區域實際上只是六十英里長的一條裂縫,位於那條中央山系和弗里堡和伯爾尼行政區的阿爾卑斯山脈之間。這條裂縫在一般結構中,也只是一條比已經描述過的構成查莫尼山谷的那條深和寬一點的壕溝。它以同樣的方式位於山脈的兩岸之間;而主要的山峰恰好是以同樣的方式向後坐落在這些山岸的頂部;如此顯眼的後傾,以至於在整個山谷中看不見任何一座主山系的山峰。通常呈現給旅行者的,叫作羅莎山的山脈是一條山系,儘管是了不起的大個頭,叫作薩斯山;這是在它的領域內從山谷中看見的唯一一座比較大的山峰;從伊沃萊納等邊緣山谷中的入口處可以見到一兩處積雪,不在任何顯眼的地方。

  這也不僅僅是中央山脊的長距離造成的結果。山脈理應漸漸向著山系中央升起,這是再容易理解不過的,所以在圖23的上圖中位於a點的山頂,在從d點的山谷中觀察時,應該會受到中間的b,c點

  的山峰的遮擋。然而這決不是引發遮擋的方式。巨大的山峰,如下圖中的a點所示,又不齊又尖利,突然從相對較平坦的突起的山體中挺立起來,山體被羅納河切出一條深谷,如c點所示。在b點的山體被幾千條裂縫分割,不時有些地方上升為較顯著的山峰,使粗心的觀察者看不到真實情況。但是我在阿爾卑斯山中待的時間越長,我對它們的觀察越仔細,就越為一個明朗的事實而打動,事實上存在有一個巨大的阿爾卑斯高原,或者叫隆起的地塊,在其上幾乎所有的高峰都像一群孩子站立在桌子上,大多數山峰從高原的邊緣使勁向後傾,好像生怕摔倒一樣。阿爾卑斯山最壯麗的風景與其說是由於對這一規律的破壞造成的,不如說是由於其中一座高峰走到桌子的邊緣去俯視,突然把自己高大的身軀傾向山谷造成的。這就是偉特洪峰和格林德瓦爾德的艾格峰以及在費利特谷上的大約拉塞的形成情況。但是抬高的山岸或桌子可以理解為總是存在的,甚至在這些明顯帶特殊性的個案中;而且巨大山峰中的大多數不被允許來到邊緣上,而是像城堡要塞那樣使勁向後傾斜,被相對平坦的山地團團圍住,上面重重疊疊的冰川扭動迸流,在黑暗的中央山峰的山腳下,就像巨大的海洋破壞者的波濤,甩上一塊圓圓的岩石上,只留下中間孤零零的一小塊。這樣一種排列的結果把整個阿爾卑斯上分割成上部山區和下部山區;下部山區包括富饒的山谷,兩邊是陡峭但仍然很容易進入的、綠樹成蔭的山岸,或多或少被裂縫分開,從中隱約可見上部阿爾卑斯山脈;上部山脈,伸展在第一批陡峭的山岸之上,高度為3000到4000英尺,也包含有相對比較平坦的、卻有著沼澤和岩石的極其荒涼的特徵,上面部分覆蓋著冰川,一直延伸到山系的真正頂峰的腳下。

  作為保護高山地區居民安全的措施,這種排列的完美智慧和仁慈幾乎不言自明。如果巨大的山峰從幽深的山谷筆直伸高,從尖頂上掉下來的每塊石頭,從岩架上滑落的每一圈積雪,都將直接掉在居住地上,以至於每年都會有土塊或山崩傷害人的記錄;然而,在它們下落的過程中,石頭和積雪都會把山崖上的樹木扯斷,只留下光禿禿的毀滅的通道,而實際上這些地方現在是傾斜的山坡和栗子林地。除此之外,當大塊的積雪直接掉入溫暖的空氣中時,在春天時將會迅速融化,造成每一條大河長達一個月到六周的泛濫。除了最高峰上那些幾乎是永恆冰凍的地區以外,積雪既然全部融化,河流在夏季只能由山泉和高處的積雪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形成的涓涓細流提供水源。在這種狀況下的羅納河在里昂那兒,將幾乎不會比在什魯斯伯里那兒的塞汶河大,許多瑞士山谷將幾乎連一點濕氣都沒有。所有這些災難在上面描述過的阿爾卑斯山結構下都避免了。高峰上斷裂的岩石和下滑的積雪不是直接衝下山谷,而是被圍繞在中央山峰周圍的荒涼的山架或山肩所捕獲。這些山架尾部柔軟的山岸上面沒有下落的碎片光顧,自己披上了非常濃密的樹林;而大塊的積雪堆積在上面的山架上,在不是像春天那樣溫暖足以融化積雪的天氣里,或者不是太冷足以使其抵禦夏日威力的天氣里,或者仍然保持冰川的本色,或者常年保持著緩慢荒廢的原野狀態,——在每一種情況下都能夠源源不斷地為下面的村莊和草場,以至於整個歐洲崇高的和可供航運的大小河流,提供充沛水源。

  現在,既然這種結構是最好的和最明智的[86],實際上也充分證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對很多人來說進一步探討它的起源似乎已無用途。但是我幾乎不能設想人面對任何一座這種中央岩石塔時,會不問自己,我目睹的東西真是神聖的造物主最初造出的模樣嗎?偉大的懸崖有沒有被他的手指改變過呢,就像從泥土中造出亞當一樣?它的山峰和岩架是造物主刻出來的嗎,就像字母刻在法典中,留下來永恆證明在這天堂的雲中他的仁慈的呢?或者說這是山脈的漫長家族史中的一代,按照既定的出生和生存、死亡和衰老的規律延續呢?

  答案是毫無疑義的。岩石本身通過一些下落的或分裂的山頂的低語清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它不同於一開始造出的樣子。那些圍繞在山腳周圍數里格的廢物中裝滿了它過去的結構的殘餘物。也許,在所有的山脈中,在這些東西上,腐朽的特徵書寫得最清晰;在這些東西周圍沉悶地散落著它們驕傲的回憶,它們屈辱的印記。

  「那麼過去它們又是怎樣的呢?」

  唯一的答案還是,——「請看天空。」

  就人類的視覺可以察覺的範圍來說,它們的形式是一種永恆的腐朽。沒有什麼追溯可以把它們從崩潰中拉出來,或者使它們擺脫最終命運的規律。現存的科學竭盡全力也只能以最微弱的可能性色彩,勾畫出結晶體山脈最初的面貌:然而卻跟不上它升高的腳步,也搞不清它跟臨山的聯繫。沒有一雙眼睛曾「看見過它的物質,然而它卻是完美的;」它的歷史是忍耐和毀滅的單調曲:我們唯一確知的是它曾經比現在高大,在它墜入未知的深淵時,它只積聚數量,而且現在仍在積聚。

  然而這唯一確定的證據也不能一古腦地接受;當我們帶著無限的謙卑,避免構建有關被掩蓋的形成過程的理論時,也不應該拒絕追尋,在它引導我們到達的範圍之內,那些明顯和一致的現象似乎標誌出來的思想脈絡。正如底部山脈似乎是由它們先前平坦的岩床的某種抬升和打彎產生的,那些高處的山脈的形式似乎是由它們先前拔高的山體的某種破裂產生的。如果這一過程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有疑問的話,對於高處山脈的疑問則少一些。我們不可以輕易相信,山谷一側垂直的石灰石懸崖,現在明顯是安全和穩定的,曾經是跟另一側懸崖相連的;但是我們會毫不猶豫地承認,我們看見的向四周抖落花崗岩碎片的山峰,就像玫瑰抖落自己的葉子,曾經比現在高大,目前的形式特徵主要應歸功於它縮小的方式。

  緊緊抓住這一線索,我們接下來必須考慮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事實,——在底部山脈的圓形山岸的整體之上,仍然可以看見古代冰川的痕跡,儘管在這兒它們曾受到保護、未被時間傷害。我這兒不想詳細談論這些冰川可以看見的方式。冰川的足跡似乎正如任何動物的足跡一樣容易辨認,表明這一點就足夠了;就像我們在聲稱一匹馬曾經穿過一條柔軟的路,現在仍然留下了它的足跡時感受到的那樣,我們可以同樣自信地做出結論說,阿爾卑斯山的冰川的幅度是現在留下的三倍或四倍;所以不僅底部山脈的山岸曾經被冰原覆蓋,甚至羅納河本身的巨大山谷也曾是大「冰海」的溫床,它越過日內瓦湖一直延伸到汝拉山的山坡[87]。

  從已經談到的冰川作用中,讀者只能意識到它的普遍作用是是受其影響的山脈的外觀變圓、變軟;結果一塊冰川可能被看成是一個巨大的摩擦工具,一張白砂紙,慢慢地又不可抵制地被用來抹去它覆蓋的山脈的稜角。而且,理所當然的,這種作用在冰移動得最快時、在內部包含的石頭最多時最大,也就是說,在滑向山脈的底部時比頂峰附近要大。

  假設現在一座山系以任何偶然的形式抬升,當然僅僅是在力量最大的最高山脈上,——也就是說在山系的中部,——圖24 a中顯示著任何一種輪廓;

  也許會被一座次要的山崖折斷,整個被一層厚厚的冰川覆蓋著,用帶班點的空間表示,沿著箭頭所指的方向移動。當它磨蝕山脈時,並非全部在山頂,而總是越往下力量越大,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把山脈的側面磨成了b處的形式。但是在這一點上,積雪將開始從中央山峰下滑,並使岩石暴露在大氣的作用中。假設那些岩石被受到指示,要分裂成垂直的條狀,頂峰不久將自己分裂成x處的這種形式;而且碎片又一次分裂、下落,我們就看到了諸如y處的形式。與此同時,冰川仍然不停地在底部山脈上起作用,不斷地把山脈變成c和d處的輪廓,其中x 和y的形式這時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遠處的山峰。但是整個山脈的側面消減掉得如此之多,冰川也使自己的作用轉變成了溫暖的氣候,完成自己毀滅的過程。它也漸漸地變薄、消失掉,在很多地方完全消失,僅僅留下了荒涼的圓頂山脈,高處的山峰仍然在向下吐著冰舌。

  這就是阿爾卑斯山脈當時的實際狀況。我不敢說它們實際上曾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但是我認為把這種假設呈現在讀者面前是正確的,這樣做更多的是為了解釋事物的實際面貌,而不是希望讀者接受任何這樣或那樣的有關這一主題的理論。說羅蘭罅山實際上很像一位貴族一劍劈開來的,可以使對它的描述更容易;但是要做出結論,說描述者認真希望這種假說應該被接受為對裂縫起源的解釋就不公平了。同理,跟從我提出的這一理論腳步的讀者,將會對阿爾卑斯山這時的面貌和結構有一個更清晰的概念,這是我用其它方式辦不到的。但是他會怎樣嚴肅地接受這一理論全隨他的心愿[88]。只是我確信一個人對阿爾卑斯山系越熟悉,不管情願與否,認為它們僅僅是大塊岩體殘餘物的這種觀念,就越會強加在他的觀念中,——裂片和碎片,好像擱淺的船隻殘骸,大部分都被海浪沖走了;而且他也會更多地相信存在兩種明顯不同的地區,其一好像是在冰下,另一個在冰上,——一個是從屬的岩石,另一是突出的岩石組成的;底部被冰川和雨水的作用磨蝕了,上部通過自然分解分裂墜落成碎片。

  然而,我並不強行進行任何假設和探討;我已經陳述了能使讀者對山脈形式作不同劃分,形成一個全面觀念必需的一切,接下來我將更詳細地考察生動的趣味性方面的要點;而為了更方便地做到這一點,在描述中我將採用自然形成似乎曾採用過的順序;首先探討中央結晶體神秘的硬度,接下來探討我們發現的,在某種程度上由力量較小的作用生成的、較柔軟、位置較低的岩石。我們因此將考察:一,中央山峰的生動性現象;二,周圍那些較低山脈的山峰的生動性,那些我們將比較容易用Crests給予區分的山峰;三,懸崖(這樣叫一點都不錯)的形成;以及山岸和山坡的總體面貌,它們是由水或下落的殘骸的作用形成的,位於山脈的側面或底部。最後,如果可能的話,將解除人們對我們熟悉的僕人、石頭的幾點不應該的嘲笑。對每一個主題我們發現都必須用一個專門的章節來闡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