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天地之中> 三 生逢其時,幸哉幸哉

三 生逢其時,幸哉幸哉

2024-10-03 21:00:14 作者: 楊東明

  鄭建偉是登封市文物局的一員得力戰將。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作為一個有26年文物工齡的老文物工作者,從申遺正式啟動那一天起,他就像聽到了發令槍響的賽馬,一往無前地奔馳起來。「生逢其時,幸哉幸哉」,這是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人生難滿百歲,一生的事情做下來,值得一提的也就是那麼幾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這種千載難逢的大事盛事讓他趕上了,這還不是人生的大幸嗎?

  登封市文物局承擔的申遺任務十分繁重,局長靳銀東給搭班子的幾位副局長每人都分了一份。鄭建偉分到的任務是8處11項申遺項目中的古樹名木保護;會善寺環境整治;遺產管理中心的整體設計、裝飾裝修、設施配置和文化展示;申遺匯報大廳的設計和布置;漢三闕的文化展示等。

  這五項工作中,最麻煩最繁重的要數古樹名木的保護。

  漢代以前的樹種實行特級保護;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一級保護;樹齡在300至499年的實行二級保護;樹齡在100至299年的實行三級保護。登封市文物局把鑑定為古樹名木的這些「活文物」統一登記、編號、造冊、建檔,統計出申遺點內需要保護的古樹名木竟有769棵!

  設想一下,一所小醫院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要為769位「老人」做手術,會是多麼艱巨的任務。

  這些「老人」的病症如下:

  一、由於古樹大多數分布在景區,地面經遊人長年反覆踩踏,土壤嚴重板結,密實度很高,透氣性很差。古樹的根系在這樣的土壤環境中受到抑制,嚴重地影響著古樹的生長存活。

  二、大多數古樹的樹幹周圍是用水泥磚或者青石板鋪裝的,留下的樹池面積很小,制約著地下空氣與地上空氣的交換,易使古樹根系萎縮。

  三、古樹周圍堆放建築垃圾,傾倒生活垃圾和各種污水,使古樹周圍的土壤含鹽量過多,理化性質惡化,嚴重地威脅著古樹的存活。

  四、局部區域之內古樹的種類單一,數量過大,造成某種元素嚴重失衡。例如中嶽廟內側柏數量較大,造成土壤中鐵元素失衡。側柏樹因此樹葉灰化,顏色暗淡,樹體干萎。

  五、有些古樹當初是栽植於建築物的奠基廢土之上,只在樹坑中填墊了有限的好土。樹體長大之後,根系延展困難,營養缺乏,致使古樹衰老加快。

  六、遊人在古樹上亂刻亂劃,甚至釘砸異物,使樹體受傷,腐爛。

  七、由於缺乏防護措施,有些古樹曾多次遭到雷擊、雹打、雪壓、風折等自然界的外力損害,危害了古樹的長勢。

  八、古樹越是衰老,越容易招致病蟲害。病蟲害越是肆虐,越使古樹衰老。這種惡性循環將加速古樹的死亡。

  ……

  對這769棵古樹名木如何維護,必須先拿出整體規劃,再作出具體方案,儘快予以施行。

  請誰制訂規劃和方案,這是一個大難題。

  經過調研,鄭建偉了解到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專業機構去做古樹名木的維護規劃。性質相近的一些城市園林保護單位,其業務主要是城市的園林美化。由於沒有相應的資質,也就可能產生各種無法預料的風險。

  他們試探性地聯繫了國內幾家城市園林保護大單位,請他們提出報價。其中一家報價最低,但僅僅是設計費就要30多萬元。接下來,還要請這家單位施工,費用竟高達500多萬元。

  鄭建偉向靳銀東局長匯報了這個情況,兩人思慮再三,躊躇難決。花費如此之大,已經讓人難以接受了;何況設計施工單位沒有資質,萬一出了問題,這風險更難承擔!

  忽然間,一個大膽的想法跳進了兩個人的腦海:何不自己設計規劃,自己干?

  自己來做,絕非異想天開。1996年和2004年,他們曾經兩次對4500多歲高齡的「將軍柏」成功地進行了維護。其難度堪稱國內絕無僅有,其技術當數國內頂尖。

  正是在對「將軍柏」的維護實踐中,登封市文物局培養和鍛鍊了隊伍,豐富和積累了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難得的自信。因此,他們才能自己動手,拿下此次申遺工作中古樹名木的維護規劃與項目施工。

  他們又一次請來了叢生教授,將這位已經73歲的老專家聘做顧問。

  加班加點,廢寢忘食,鄭建偉和他的助手們在電腦前整整幹了一周,終於完成了8處11項所有古樹名木的保護方案。

  第一,復壯。針對古樹衰老的原因,採取埋樹條或者換土的方法為古樹復壯。埋條法就是在樹冠的陰影外側挖掘幾條放射狀的土溝,先在溝內墊放鬆土,然後把剪好的紫穗槐、山荊條等樹枝捆成捆,平鋪在土溝內。上面要回填配好的古樹營養土。必要時接種菌根,補充微量元素和古樹助壯劑等。

  做復壯井及安裝透氣設施。由於古樹長期生長在一個地方,土壤里營養有限,使古樹呈現缺肥症狀。加上人為踩實,土壤通氣不良,排水不暢,對古樹的根系生長極為不利。具體維護辦法是:在適當位置做復壯井,或者裝設透氣花管。酌情使用古樹助長劑和腐熟的有機肥料。適時澆水,建立動態灌水機制。當古樹下的土壤含水量低於10%,應及時澆水。當雨季來臨時,要及時排水。根據古樹名木立地的不同形式,採用相應的材料鋪裝透氣設施。

  第二,給古樹名木安裝各種護欄。例如,少林寺山門前廣場,給古樹名木安裝防腐木棧道。它適合遊客密集的區域,格調也與環境相協調,而且透氣透水性強。少林寺天王殿前的古樹名木安裝木柵欄和木棧道,格調與環境協調,能防止遊客接近踐踏。大雄寶殿前的古樹名木安裝木棧道加金屬篩網,造價較低,能防止遊客傷害樹身。鼓樓前的古樹名木安裝座凳式木柵欄,既可防護樹木,又利於遊客休息。初祖庵院內古樹名木,用老石條安裝座凳式護欄,造價低,易操作。嵩陽書院古建築相對集中的區域,給古樹名木安裝鐵質仿古木式柵欄,並根據不同場合,製作成六角或八角形。嵩陽書院、會善寺千年以上古木,安裝石雕護欄。它們外觀古樸、大方、莊重,格調與自然環境協調,而且經久耐用,抗侵蝕能力較強。觀星台院內較小的或成片的樹木採用竹籬笆護欄,外觀自然大方,格調與環境協調,且造價低廉,易操作。

  第三,給古樹名木設置標牌。設置標牌可以使遊人知曉古樹名木的價值,使遊人在增加知識的同時,增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標牌內容主要是介紹樹木的有關信息,如:樹名、科屬、樹齡、編號、有關歷史軼聞和典故傳奇。以中英文做對照說明。

  方案一,材料採用黃色和墨綠色花崗岩,雙色套嵌,將標牌成45度角立於樹池內。

  方案二,材料用墨綠色花崗岩做成樹葉形,將標牌成45度角立於樹池內。

  方案三,用黃色花崗岩做成代表「和諧」的H形,然後嵌入墨綠色花崗岩,90度立於樹池。

  方案四,採用黑色花崗岩,做成仿古型古書式,直接放於地面。

  第四,支撐。凡是樹體不穩或者樹體傾斜的,都採取加固或支撐措施。支撐時加墊橡膠墊,以防止支撐物損傷樹皮。支撐物做仿真處理,以使之與周圍環境協調。

  第五,樹體修補。用鋒利的刀子刮除樹體上的腐朽層,直至露出新鮮的木質部,然後清除掉木屑。在除朽後的樹體上塗抹專用殺菌殺蟲劑。在消毒後的木質部上塗3遍甲熟桐油或者其他防腐劑,塗抹過程中要避免傷及活組織。

  第六,樹洞填充。開放法:如果樹洞很大,但還沒有危及到樹體的牢固時,可以採用這個方法。首先把洞內腐爛的木質部徹底清除乾淨,直到露出新的組織。然後用2%到5%的硫酸銅藥劑消毒,並塗抹桐油做防腐處理。同時要注意改變洞形,使之利於排水。也可以在樹洞最下端插入排水管,做排水處理。

  封閉法:用鋼筋和鐵絲編成不規則形狀,放入樹洞裡做內支撐。然後將發泡劑異氰酸酯和聚醚兩種液體按1∶0?郾5~1?郾5的比例混合攪拌後,倒入樹洞中。或者用其他填充材料處理,外面再用預製模具固定成形。

  半開放半封閉法:這種方法更有利於樹體傷口的癒合。在修補樹體時,洞口的活組織與填充材料交接處必須用專用密封材料處理。密封后的樹洞要採用仿真處理,以提高古樹的觀賞價值。

  第七,地面鋪裝。由於古樹分布在遊人密集的景區,所以地面必須採用透氣鋪裝。在古樹圍欄以外的地面上鋪置上大下小的特製梯形磚塊,磚塊與磚塊之間不使用泥砂勾縫,而是直接碼放。磚塊的下面留置通氣洞道。磚塊下面的墊層可以用石子、砂子、鋸末混合搭配。在墊層上面還可以鋪設木棧道。

  第八,病蟲防治。清除原發病蟲害,對已經病死的枯枝,進行殺滅病蟲害的處理,徹底清理枯枝枯葉及樹體蟲卵,以杜絕其蔓延。藥物防治時以無毒和低毒農藥為主。古樹樹體衰老,容易招蟲致病,較大的樹冠又給病蟲害的防治增加了難度。採用枝幹液體施肥施藥的方法,能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方法是在樹木新梢旺盛生長初期,在樹幹及較大主枝上以斜向鑽孔,然後用專用噴霧器把藥液和營養液注入孔內,再把鑽孔封好。

  ……

  在保護規劃方案的實施階段,鄭建偉事必躬親,他的身影每天都出現在最緊張最關鍵的施工現場。從挖復壯溝到樹體修復,從病蟲害防治到樹體根部土壤的養護,從四周防護欄的巧妙設計,再到遊客觀光的人性化設置……每一步他都要親自過問,一一檢查。他不辭辛苦,奔波於會善寺、中嶽廟、初祖庵等8處11項申遺的戰場,和大家一起完成了「臥龍柏」、「猴柏」、「盤龍柏」、「六祖手植柏」、「五祖秦槐」等眾多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

  一些長期以來困擾著大家的難題,在這次維護中都得到了解決。例如少林寺院內有一株千年古銀杏,是導遊講解時必講的一個講點,也是遊客觀光時必定駐足的一個景點。導遊講解時,總要用手指點搗著樹幹上的一個樹疤,說少林寺武僧就是這樣練習「一指禪」的。於是,遊客們也都跟著用手指在樹疤處點搗。天長日久,那樹疤就被搗出了一個傷洞,對古銀杏樹危害極大。

  在此次維護中,按照鄭建偉他們設計的保護方案,在銀杏樹周圍設置了與四邊環境十分協調的防腐木圍欄,並且在樹身上加裝了金屬篩網。如此一來,導遊還可以在這個景點處向遊客講解「一指禪」的故事,遊客們還能直觀地看到那個樹疤,但千年銀杏樹卻再也不會受到傷害了。

  申遺初檢的時候,驗收團的領導和專家看到這個獨出心裁的設計,都禁不住發出了會心的笑聲。

  鄭建偉和助手們自己設計規劃,自己組織隊伍施工的古樹名木保護方案,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他們以幾十萬元的開支,保質保量地如期完成了所有的任務。僅此一項,就為國家節約了數百萬元的資金。

  申遺地外部環境整治工作的一個重點是環境綠化。拆遷後的垃圾必須清運,接著就是平整土地,然後再栽樹植草。鄭建偉3月份接受會善寺外部環境整治任務之後,思路敏捷的他立刻想到了植樹種草的時令問題。3月正是植樹的最佳時間,到了5月樹就很難成活了。如果不儘快組織招投標,將會錯過最佳栽種時間。招投標工作按照通常的程序走下來,起碼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如果這樣,苗木的成活率會成大問題。

  顯然,這項招投標工作必須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另闢蹊徑,特事特辦。鄭建偉仔細查閱了《招投標法》的相關規定內容,研究出了一套新的辦法,即變網上「招標」為「邀標」。不再發什麼公告,而由市申遺辦直接發布文件,邀請幾家有資質有口碑的綠化施工單位參與投標。在招標法規定的相關單位參與評定之後,立即投入施工。

  時間已經刻不容緩,不僅是會善寺一處綠化工程如此辦理,8處11項申遺地的綠化工程都應照此辦理。

  鄭建偉向登封市有關領導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同意和採納。於是,所有申遺地的綠化工程都得以提前展開,為這些工程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申遺項目的外部環境整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電腦上製作出的那些規劃和設計方案,到了實際的施工現場未必行得通。辦公室里的設計和施工現場總是有一定的差距,只有相機行事,做出某種改變,才能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對文物遺址進行整修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整舊如舊」,這也就是說舊東西經過整修之後,必須看起來還是一個舊東西,而不能露出「新」來。鄭建偉發現如果機械地按照設計規劃施工,他所負責的會善寺東院就會整出一個新院子來。於是,他請教了省里來的古建築專家楊煥成和張家泰。大家研究之後,發現整修要用的主要材質是石條和石塊。現代的石材都是用現代機械切得方方正正,然後像磚塊一樣整整齊齊地砌好,看上去很精細。而古建築的石材都是石匠手工鑿打,外觀很粗糙。

  經過反覆研究,大家商量出一個辦法:建築材料採用農村修地堰的毛石。這種石頭未經打擊,沒有規整的打擊面,直接壘砌起來,看上去就顯得古樸而自然了。

  鄭建偉採用了這種方法,果然使會善寺東院的修繕達到了「整舊如舊」的效果。

  按照設計規劃,會善寺要重新修建停車場。新修的建築物如何與會善寺主建築的古舊風格相協調,也是一個擺在鄭建偉面前的難題。停車場建築物的設計風格雖然與古建築相近,但它們的木質窗戶卻很難「做舊」。依照通例,新做的木質窗戶要先刷桐油,經過一年以上的時間干透之後再刷漆。可是這樣一來,白花花的木質新窗就顯得格外惹眼。鄭建偉苦思冥想,終於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生桐油裡邊添加適量的黑色和黃色,讓新木窗直接變「舊」。經過反覆試驗,找到了最佳的配合比。白色的新木窗一下子變成了歷經滄桑的舊窗子。

  這些窗子居然騙過了「老文物」們的眼睛,有一天老專家老顧問楊煥成先生和張家泰先生到會善寺檢查申遺工作,當他們看到停車場新建築物安裝的這些木窗時,都驚奇地問:「咦,建偉,這些舊木窗你是從哪兒搞來的呀?」

  鄭建偉就笑著講了自己的做法。

  兩位老專家聽了,齊聲誇獎道:「喲,你可真會動腦筋呀!」

  鄭建偉善於動腦筋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整治會善寺東面的小水庫的時候,工人們挖出了很多泥土。按照設計規劃的要求,這些泥土必須運走。運送這些泥土既費錢,又費時費工。鄭建偉現場觀察之後,發現小水庫的旁邊有一塊自然空地,於是他就相機行事,用這些泥土做成了一座土丘。土丘上面鋪植了一種當地人稱做「疙芭皮」的結絡草,這種當地的野生草抓固力極強,經過處理的土丘就變成了一處頗為自然的景觀草坪。

  在會善寺綠化工程中,鄭建偉奔波數百里親自挑選苗木,對樹種、樹貌和草皮的種類等等都做了精心的選擇和配置,以與整體的文物古蹟相契合。他還利用不規則的自然石,在會善寺周圍的綠化草地和綠化樹之間鋪設了許多休閒遊道。這些休閒遊道既與古蹟的環境十分協調,又顯得格外別致和美觀。

  會善寺的任務既繁重又瑣碎:綠化、內外環境整治、停車場建設、水庫加固及防滲漏工程、遊人行道和消防通道規劃建設、會善寺東院方丈室僧房齋堂及管理房工程等等。如此多的任務,這麼緊的時間,要想如期完成不能不加大每天的工作量。當時正值盛夏,長期的超負荷工作,使施工隊伍產生了倦怠情緒。看到這些,鄭建偉心裡既焦急,又諒解。他決定自己搬到工地上吃住,和工人們一起勞動,一起生活,一起談心。他多次安排下屬把蔬菜、肉和水果送到工地慰勞,並且在休息的間歇,潛移默化地給工人們做政治思想工作。他讓大家認識到,此刻的辛苦勞累是在完成一件千秋功業,世界遺產項目上有我們灑下的汗水,以後親朋好友和子孫後代來到這裡,也會為我們驕傲和自豪。

  這位文物局的領導用他的行動和話語感動和鼓舞了大家,工人們幹勁十足,晝夜加班,終於使各項工程任務都得以提前完成。

  有兩件事最能說明鄭建偉負責的會善寺外部環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那就是登封市申遺指揮部曾經兩次將會善寺作為樣板工程,在此召開了申遺工程現場會。

  第一次是綠化工作現場會,所有申遺景點的負責人全部到齊。登封市申遺指揮部明確地提出要求:各個申遺景點的綠化工程都要以會善寺為標準。有些地方模仿城市公園的做法,栽植景觀樹種,還弄出各種造型,那樣做全都不符合要求。

  第二次是全市申遺地外部環境整治工作基本結束的時候,指揮部又在會善寺召開了現場觀摩會。與會者觀摩了會善寺管理房、隱蔽性的廁所等建築物。會善寺「整舊如舊」做得十分到位,寺內外的台階全部都是用老石條鋪裝,停車場用的是「穿甲石」——這種石頭帶有傳統石料的「穿甲紋」,即石匠用鏨子鑿出的一道一道的豎紋。

  時任登封市長吳福民拍著鄭建偉的肩膀說:「建偉,啥事兒只要是你負責,我就放心了。」

  此後,登封市申遺指揮部果然把遺產管理中心的整體設計和裝飾裝修、申遺匯報大廳的設計布置、漢三闕的文化展示等重要任務又都交給了鄭建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