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申遺是我們的業務
2024-10-03 21:00:11
作者: 楊東明
打開《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嵩山歷史建築群申遺工作任務分解表》,不難發現幾乎此次申遺的所有業務工作都列進了這份詳盡的表格中。談起這一點,文物局的同志們都自豪地說,任務重一些多一些是必然的,申遺其實就是我們文物局的業務嘛。不是我們去幫別的部門做,而是全市人民都在幫我們做。
由於業務性太強,8處11項申遺項目的維修保護方案、規劃和文物本體維修,文物保護範圍內的環境整治等等都由文物局直接負責或者指導負責。有一些工作,雖然市申遺指揮部分解給了別的單位,但是都少不了文物局的參與,有的最終還是由文物局接手處理了。
8處11項歷史建築群在申遺期間的文物修繕和內部環境整治任務既多又重。雖然多年來文物部門多次維修多次整治,但是與世界遺產委員會所要求的標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例如此次申遺的重點項目之一中嶽廟,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要求完成的修繕項目就有:
一、遙參亭的挑頂維修和亭體扶正;二、天中閣的牆體和女兒牆的維修;三、崇聖門、化三門的挑頂維修,更換已經損壞的門、窗;四、日柏亭挑頂維修;五、禦書樓挑頂維修,更換已經損壞的樓闆、門窗,整修牆體和地面;六、順山房挑頂維修,拆換已經損壞的牆體;七、四嶽殿油漆彩畫,安裝天花闆;八、龍王殿挑頂維修,更換已經損壞的牆體。
除了文物修繕,內部環境整治要求完成的項目有:
一、中軸線上的甬道要修補加固;二、名山第一坊至崇聖門院內的擋土牆要更新;三、鐵人院和無字碑亭的四周要用青石整鋪;四、大殿前後院用青磚鋪地;五、禦書樓院的地面整修,拆除現代匾額、石碑,並進行歸整;六、拆除道德經幕牆,並使牆體恢復原貌;七、天中閣至大殿後院進行整體綠化,去除院內過於密集的樹木,對空閒地面種植名貴樹木;八、對廟院路面、地面、建築物牆體剷除水泥物體,剔除酥磚並進行修補;九、對廟院大多數古柏進行復壯保護;十、對廟院多年堆積的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進行清運;十一、對廟院所有草坪重新翻土種植。
除此之外,需要新增的消防和監控系統有: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一、天中閣、崇聖門、化三門、四嶽殿、大殿院、中嶽大殿、寢殿和禦書樓均要鋪設消防管道,安裝消防栓,在大門入口管道增設加壓泵,除解決消防用水,還能夠對古樹名木、綠化草坪及時澆水;二、在小樓宮設置監控室,全廟院安裝18個攝像頭,可以實時進行監控。
中嶽廟道長黃至傑先生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政協常委、河南省道教協會會長、登封市中嶽廟民主管理委員會主任。在申遺工作中,登封市文物局與市宗教局相互配合,充分發揮了黃至傑先生的模範帶頭作用,在全廟人員中宣傳申遺,認識申遺,使全廟道職人員提高了對申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投身到廟院內的環境整治行動之中。
他們按照市申遺指揮部的部署,集中精力、人力、財力,全力以赴。黃至傑道長親臨一線,和設計部門共同研究設計方案,並深入施工現場實施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他經常帶病堅持工作,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中嶽廟根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在廟內建立了檔案室,並且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按照有關規定,他們還收集整理了文字資料、音像資料和實物資料這三大類共計500餘份檔案資料,及時上報給了登封市申遺辦的檔案組。
登封市文物局還和市宗教局協調配合,共同完成了少林寺的院內環境整治任務。他們對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內不符合「申遺」要求的設施進行了整改,重建了觀音庵院落,恢復了歷史上的「接官廳」。對山門外的廣場實施了打毛做舊處理,對倒塌的八字牆進行了恢復,並且將山門內兩側小甬道的水泥磚更換為了仿古的毛石地面。寺內所有的水泥設施和水泥圍縫都做了仔細的剔除,同時還改造了寺內所有的裸明線路,做了入地處理。大雄寶殿兩側的八座配殿,慈雲堂、西來堂、千佛殿全都重新進行了油漆和彩繪。
對塔林及廣場進行了全面整修。拆除了塔林的前牆,剔除了地面所有的水泥磚並重新規劃鋪設了砂石路面。新修了環塔林一周的仿古青磚步道和通往塔林的自然石仿古步道,並且對步道及砂石路兩側進行了必要的綠化和美化。對所有古塔採取了鋪設散水的保護性措施。新修了廣場上的防自然土丘並加以綠化,達到了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
按照市申遺指揮部的要求,他們對初祖庵的內外部環境進行了全面徹底的整修和改造,使初祖庵的環境面貌、硬體設施和品位都得到全面提升。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少林寺、塔林、初祖庵三個申遺工作小組中擔任副組長,與各部門有效地保證了少林寺的內部環境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占據了整個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項目的近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少林寺的三處申遺(包括環境治理和文物本體的維修保護)既要結合少林寺的實際情況,又必須尊重申遺專家的意見;既要組織各方面的施工隊伍進寺,又要籌集大量資金,並且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既要每天開會研究施工方案,又要親臨現場查看施工質量、督促工程進度……這些繁重的工作給釋永信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作為少林寺方丈和少林寺申遺工作的主要責任人,釋永信將寺院繁重的日常事務和申遺任務一肩挑起,從不叫苦叫累。
由於寺院剛剛經歷了大規模的全面整修,資金方面十分短缺。許多人向他建議:「申遺是市政府的事情,為什麼不向市政府申請資金呢?」
釋永信總是這樣解釋:「市政府為了申遺,前期已經投入了不少資金。市政府現在也在向上一級政府申請資金,我們不能再給政府增加負擔了。少林寺是我們僧人的家,申遺成功了,是我們所有僧人的驕傲,也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我們有責任為申遺竭盡全力!」
為了解決申遺工程的資金需求,釋永信想盡辦法,充分發揮他的社會影響力,從銀行爭取到了6000萬元的信貸資金,為申遺任務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
上級領導和專家經常來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視察申遺工作,每次釋永信都親自陪同,並且認真地聽取領導的指示和專家的意見。過後,釋永信還及時地組織施工隊認真研究領導的指示和專家的意見,讓他們調整施工思路、改善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質量,加快施工進度。
釋永信對申遺工作抱有高度的責任心,在申遺「百日沖剌」期間,他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個工程現場查看問題,親自指揮。初祖庵施工期間,他不畏辛苦,每天兩次登上崎嶇的山路,親自到初祖庵查看工程質量。他對申遺工程一絲不苟,對於出現的質量問題,他不但提出嚴厲批評,還會責令施工人員立即返工。
有一天深夜,瓢潑大雨突然從天而降。釋永信擔心工地發生意外,他撥通了施工隊的電話,並且親自和施工隊一起冒著傾盆大雨趕往初祖庵施工現場,去查看還在施工中的擋土牆是否會被大雨沖毀。擋土牆一旦沖毀,就會直接威脅到初祖庵大殿的安全。
釋永信在大雨中帶著施工隊來到初祖庵施工現場。他親眼看著工人們把未完工的擋土牆用塑料布蓋好,並且確認擋土牆是安全的,不至於發生問題,這才轉身下山。因為當晚淋了雨,第二天釋永信得了感冒,但是他仍舊抱病起床,出現在申遺的工地上。他的模範行為感動了大家,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