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2024-10-03 19:48:17 作者: 黃濟人

  張同元的棚子也搭建在院子邊上。不過,他養的是肉雞。由於數量多達三千到四千隻,所以他搭建了三個棚子。四十出頭的張同元來自雲陽人和鎮民和村,和上文寫到的張才仲雖然同鎮不同村,但同在廣東打過工的緣故,彼此認識而且成了朋友。張同元落戶在南匯彭鎮北勒村,與張才仲落戶的地方相距十幾公里,好在家裡都安裝了電話,有什麼事情也可以互通信息。那日張才仲來電話說,他老婆已經安排就業了,每月可以拿個七百來塊錢張同元用祝賀的口吻道:「好呀,我們雲陽縣委書記也就是這個數的工資哩!我老婆還在家裡,她沒有打工掙錢的福氣……」其實,張同元的老婆是自己不願意打工,張同元也不同意她打工,因為她要照料兩個讀書的孩子。正由於她只能呆在家裡,張同元也放棄了在村上打工的計劃,用他的話來說,上海的生活水平這麼高,靠他打工掙來的那點錢是養不活老婆和孩子的,那麼,當地農民又是如何拖家帶口的呢?張同元開始睜大眼睛,觀察和留意別人。進入他眼帘的是馬路對面的當地農民吳福才,這位身材比他矮文化比他低的鄰居,竟有著一幢三層樓的房子,房子雖然款式不新有點兒像舊時代的碉堡,但那大大小小上上下下十幾間屋子依然被當地人視作財富的象徵。吳福才致富的秘密卻是公開的。一天,他對比自己小了整整十歲的張同元道:「老弟,我每月有一萬多塊錢的進帳,靠的就是種瓜養雞兩件事情。這兩件事情人人都會做,可是做到我這種熟悉的程度也不容易。你剛來上海,恐怕最大的困難就是不熟悉這裡的一切。慢慢來吧,只要你們肯學,我就肯教,來我這裡學種大棚西瓜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呢。」是的,除了自己,還有自己的兄弟張同清,還有移民老鄉鄭發明,他們都像自己這樣,與吳福才有過單獨的會晤。不謀而合也罷,英雄所見略同也罷,張同元在心裡想,吳福才的生產模式能夠為大家接受,總是有他的道理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單是衝著這個,自己也可以動手了。製作大棚的材料鎮上就有,張同元租了輛農用車把買好的材料拉回來,可是快到北勒村的時候,馬路對面駛來一輛摩托車,農用車上用來捆綁材料的繩索早有松落,這時候不偏不倚地有一根繩子掛上了摩托車的踏板,於是摩托車人仰馬翻,坐在材料上面的張同元也從農用車上滾落在地。腿部骨折的張同元住進鎮醫院,背上背下、端茶送水的事情由村支書和村主任輪流進行,大棚的搭建以及瓜苗的栽培則由吳福才全權處理。傷筋動骨一百天,當張同元回家看見自己的西瓜和甜瓜都開花結果時,他感動得熱淚盈眶,久久說不出話來。

  我在張同元家裡見到他的時候,正是西瓜和甜瓜上市的季節。茶几上堆滿了他種的瓜,也堆滿了他說的話。健談的張同元以為我這個老鄉第一次來上海,竟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他的第二故鄉來:「重慶人都曉得浦東,很少有人曉得南匯,其實,南匯就在浦東的範圍內,不過更靠近東海罷了浦東的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我和我老婆都上去過,門票是貴了點,但是值得去看。特別是站在金茂大廈八十八層觀光廳去看黃浦江畔的外灘,你可以看見一個和我們老家完全不同的世界。要想在這個世界體體面面地過日子,就必須掙錢,亡命地掙錢……」從張同元充滿神奇的語態里,我感到他在命運的遷徙中承受著某種強烈的刺激,與同來上海落戶的有些移民不同的是,在這種刺激面前他沒有畏縮,沒有迴避,而是咬緊牙關硬著頭皮走過來了。當然,張同元在觀察外部世界的同時,也對上海人的秉性進行過窺探。他很快發現,吃苦耐勞並非山里人的專利。比如上海農民中午絕不睡午覺,而且從早到晚都是精神抖擻的。於是他央求吳福才,每天中午到他家來一趟,只要發現他在蒙頭大睡,就打他的屁股把他從床上打起來。這樣連打幾天之後,張同元果然不睡午覺了,只是吳福才「起來幹活」的聲音過於尖利,以至在好長一段時間內,他常被這迴響在耳畔的聲音從夢中驚醒。有位前輩對我說過,如果一個人連晚上都在思考他白天思考的事情,那麼這件事情是可以做成的。張同元正是做成了這件事情的那個人。去年他種了三畝地的西瓜和甜瓜,由於質量上乘,售出價位也高。三千七百多隻肉雞分三批出棚,一批僅需要兩個月時間,就按市場最低收購價格計算,一隻肉雞賺兩塊錢,半年創造的純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去年冬天,我利用農閒季節還搞起一個占地兩畝八分的魚塘。因為錢不夠,想找銀行貸款,銀行要人擔保,我又找不到人……」張同元與我說話的時候,眼睛忽地轉到了金龍冠那邊,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卻看見了這位移民辦副主任示意他不要再講下去的手勢。我大惑不解之餘,越發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找不到擔保人又怎麼辦呢,莫非你要金主任給你擔保?」張同元不得不把目光轉過來,繼續對我道:「你猜對了,正在這樣的時候,金主任來了,他問我準備向銀行貸多少錢?我說一萬塊錢就夠了。他說這一萬塊錢我借給你,這要比貸款還便捷些。說完就拉著我去鎮上的銀行刷卡取錢。我接過錢,要不是銀行里人多,真想給金主任磕頭作揖,結果只是給他打了張借條了事。」金龍冠用埋怨的口氣對張同元道「黃同志是來看望你的,你把我推出來幹什麼?再說亮相就要亮得光彩,我只是借錢而不是送錢給你,你這樣反而把我搞得灰溜溜的。」我朝滿臉通紅的金龍冠笑笑,仍然和張同元聊天:「我想知道借條是怎麼寫的。」「借條屬於應用文,我在中學學過,所以寫得很規範,除了借款金額,還寫了保證兩年還清。」張同元有問必答地道:「可是金主任又在上面加了兩句話。一句是不收利息,一句是沒有時間限制,有能力就還,我不會上門逼債。」金龍冠對張同元道:「你還記得這樣清楚,借條我都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嗯,言歸正傳吧,今天怎麼沒有看見你弟弟張同清?還有你隔壁的鄭發明呢?」「唉,人比人,比死人,我們不敢與上海人比,總能與自己人比吧。」張同元恨鐵不成鋼地道,「我那個弟弟就比不上鄭發明,雖然他們同歲,但是我弟弟容易滿足,今年西瓜剛剛賺了點錢,他就去買了輛摩托車,現在帶著弟媳到鎮上兜風去了。鄭發明就很有頭腦,大棚西瓜甜瓜沒有少種,養了肉雞又開始養肉鴨。他有個親戚外遷落戶在奉賢區,是個養雞專業戶,他今天去那邊請人家過來幫他搭建鴨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