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改魯迅詩
2024-10-03 19:37:56
作者: 胡為雄著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曾警秋肅臨天下,竟遣春溫上舌端。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高官。
喜攀飛翼通身暖,苦墜空雲半截寒。
悚聽自吹皆聖績,起看敵焰正闌干。
詩賦人生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這是毛澤東用魯迅詩原韻及原句加以改寫而成的作品,是一首感時舒懷詩,成之於1959年12月,當時作者在杭州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1935年12月5日,魯迅曾賦詩一首贈老友許壽裳,題為《亥年殘秋偶作》。當時,正值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中國東北領土後,開始南侵華北。當時,日本侵略軍無理提出將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的華北官員一概罷免。在華北危急之秋,國民黨官員紛紛南逃。面對強敵入侵,國勢危弱,軍政腐敗,魯迅悲憤難忍,遂賦寫出這麼一首悲壯沉痛之詩。其詩云: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
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雲齒發寒。
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詩友許壽裳云:「此詩哀民生之憔悴,狀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俯視一切,棲身無地,苦鬥益堅,於悲涼孤寂之中,寓熹微之希望焉。」(《〈魯迅舊詩集〉跋》)
毛澤東愛讀魯迅的詩作,有些詩能隨口背誦。他在杭州召開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期間,針對國際局勢,不僅寫了一些讀報詩,也巧妙借用魯迅詩加以改作,使之成為寓有新意的政治諷刺詩,以抒發自己的感慨,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在1959年12月4日至6日會議期間,毛澤東曾指示將這首詩印發給與會者徵求意見。
這首詩原題為《改魯迅》,後在定稿時改為《改魯迅詩》。1963年,作者擬將此詩收入《毛主席詩詞》,並曾印出清樣,但在付梓前決定「緩發」,從集中刪去了。這首詩最早發表在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出版、李林達著的《情滿西湖》。2003年,中央文獻研究室吳正裕研究員主編《毛澤東詩詞全編鑑賞》時,將這首詞根據毛澤東審定的清樣首次正式發表。
注釋
魯迅?(1831-1936年),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童年時家道破落,曾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後從文,歸國後事教育和文學活動。1918年5月用「魯迅」筆名發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抨擊封建社會是人吃人的制度。從1918年至1926年間,他開始接觸馬列主義,並創作了《吶喊》、《熱風》、《徨》、《阿Q正傳》等許多名作,表現出了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
秋肅?《漢書·禮樂志》:「秋氣肅殺。」
竟遣春溫上舌端?當時的蘇聯共產黨總書記赫魯雪夫曾說他在1959年9月訪問美國期間,同艾森豪總統的會晤「在國際關係的氣氛中引起了轉暖的某種開端」,使「冷戰」的冰塊開始融化。他讚揚艾森豪總統是「明智派」,「真誠希望和平」。春溫,春天的溫和氣候。
金風?秋風,西風。舊有五行之說,秋季、西方屬金。
飛翼?喻指飛機。
闌干?縱橫之意,引申為囂張。
意會
在西方國家的「冷戰」氣氛有如秋風肅殺之時,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卻說什麼蘇美首腦會晤在國際氣氛中引起了轉暖的某種開端,使「冷戰」的冰塊開始融化。世局動盪多變,赫魯雪夫作為共產主義世界的「高官」卻在瑟瑟秋風中訪問美國。他飛往美國時「通身暖」,而在巴黎四國首腦會談之後飛回時卻是「半截寒」。赫魯雪夫在訪美期間曾吹噓「蘇聯發展國民經濟的七年計劃完成以後,不折不扣地將使蘇聯達到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蘇聯的原子破冰船「不僅劃破海洋中的冰層,並且要劃破『冷戰』冰層」。這些自我吹噓的「聖績」聽起來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然而帝國主義者擴充軍備、鼓吹冷戰的氣焰正囂張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