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喜聞捷報
2024-10-03 19:36:43
作者: 胡為雄著
一九四七年
中秋步運河上,聞西北野戰軍收復蟠龍作。
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佳令隨人至,明月傍雲生。
故里鴻音絕,妻兒信未通。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
詩賦人生
1947年秋,由於西北野戰軍奮勇作戰,陝北戰場的形勢已經在好轉,全國各大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亦相繼轉入戰略反攻階段。1947年9月23日,毛澤東同周恩來、任弼時等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幹部離開陝北佳縣張家崖窯,遷移至佳縣神泉堡,此時中秋佳節臨近。8月20日,西北野戰軍在沙家店包圍了胡宗南的主力部隊36師,不到一天時間即全殲守敵。接著,彭德懷把作戰目標選擇在延川和清澗。他命令野戰軍第二縱隊南下、第四縱隊北上直搗黃龍,截斷清澗、子長、綏德國民黨軍隊與延安的聯繫,造成圍攻清澗的有利條件。10月、11月開始攻取清澗、榆林……在這隆隆炮聲中,毛澤東在陝北度過了1947年。中共中央前委轉移到陝北佳縣神泉堡後,儘管陝北的軍事形勢已較為穩定,但毛澤東等人的工作仍非常繁忙。不過,在9月29日(陰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天他們一起度過了這一傳統佳節。
但《喜聞捷報》這首詩可能不是一天吟成的,即不是賦就於中秋節這天,而是在中秋時節這段時間醞釀而成。毛澤東留駐神泉堡期間,曾帶著隨從沿黃河調查、考察。10月16日,毛澤東對葉子龍和汪東興說:準備出去到佳縣城內城外去看看。10月17日,毛澤東率少數隨從人員來到佳縣,在縣委書記張俊賢的陪同下,遊覽了城外黃河邊上的香爐寺。香爐寺建於明代,位於縣城東北端、距城牆200米的香爐峰項,東臨黃河,三面空絕,僅一條小路與城相通。香爐峰前有直徑5米、高20餘米的巨石兀立,形似高腳香爐,其頂端建有觀音廟。巨石與香爐寺之間懸著一座3米長的木橋,稱為斷橋,人行其上,驚險導常。毛澤東看過香爐寺後,從容越過斷橋,站在巨石上俯瞰黃河,遠眺對岸山西的群山。10月18日清晨,毛澤東將江青一直送到黃河邊,讓她東渡黃河到山西接女兒李訥。毛澤東自己則率少數隨從離開佳縣城,沿黃河調查、考察。江青過河到山西臨縣三交鎮雙塔村後,照顧李訥的鄧穎超已往別處,李訥已交給別人照看。江青母女在離開雙塔之前,曾爬上城牆,眺望西方的延安。也就是在送別江青的這一天,毛澤東在給蘇聯學習的兒子毛岸英的信中說:「你給李訥寫信沒有?她和我們的距離已很近,時常有信有她畫的畫寄的。」
毛澤東離開佳縣城後,即經南河底村,登上白雲山觀賞廟宇建築,後又到達峪口鄉譚家坪村。他在譚家坪住下不久,轉往臨近黃河的南河底村,在那裡住了9天,並於10月29日到達佳縣西郊的呂家坪。毛澤東到達呂家坪的次日,江青也帶著李訥從山西過來了。10月31日,毛澤東一行離開呂家坪,又返回神泉堡。在歷時14天的對黃河一帶的調查、考察中,毛澤東心身愉悅。轉戰陝北一年多來,戰局已發生重大轉折。他有時步行河邊,仰望明月,回想起人民解放軍尤其是西北野戰軍所取得的重大勝利——從撤出延安後的第一仗青化砭戰役的勝利,到羊馬河、蟠龍戰役的勝利,再到中秋節前夕的沙家店戰役的勝利,西北戰場的戰爭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解放軍手裡。這位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其思緒從中秋佳節凱歌高奏的喜悅中,轉化為對遠在他國異鄉兒女的思念,對暫時離開自己的妻女的惦念。於是,一首《喜聞捷報》的五律詩便在這黃河邊上誕生。
詩的小序中收復蟠龍一說,也是個需深入探究的史實。9月中旬收復蟠龍等鎮並不算大的勝利。西北野戰軍於8月20日在沙家店一舉殲滅胡宗南集團的精銳部隊整編第36師主力後,扭轉了西北戰局,開始由內線防禦轉入內線反攻。9月25日至10月21日,西北野戰軍向黃龍地區挺進,先後攻占白水、石堡(今黃龍)、韓城、宜川等城鎮。在此期間,西北野戰軍主力發起延清戰役,殲國民黨軍8000餘人,收復延長、 延川、清間、子長、綏德等城及延安東北廣大地區。不過,西北野戰軍挺進黃龍,軍史上並不叫黃龍戰役。
這首詩作者沒有留下手跡,它最早發表在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的《毛澤東詩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中。
注釋
步運河上?步行河上,在河邊散步。步運,徒步運輸,步行。《宋史·劉蒙正傳》:「溯流至南雄,由大庾嶺步運至安南軍。」
蟠龍?延安城東北70餘公里處的一個鎮子,在青化砭北邊5公里左右。1947年5月,西北戰場的解放軍在此打了第三個大勝仗,全殲敵守軍一個旅。
度?通渡。過或越過的意思。
佳令?美好的節令,此處指中秋節。
故里鴻音絕?故鄉的音信斷絕。鴻,鴻雁。《漢書·蘇武傳》載有西漢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在匈奴19年堅貞不屈,牧羊時利用鴻雁帶書信回國的故事。
意會
秋風、川流、原野、蒼穹,如畫如詩。中秋佳節,明月與雲彩相伴,更令人倍思念遠在他國的親人。雖得前軍捷報,但聞而不喜。凱歌高奏之時,卻在翹首環顧。顧盼與牽掛的文字中,隱藏著一顆沉重的心。心中真有所系者,是戰場另一方仍在負隅頑抗的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