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別?友
2024-10-03 19:35:13
作者: 胡為雄著
一九二三年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淒清如許。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憑割斷愁絲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像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
詩賦人生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這首詞最初作於1923年。自1978年這首詞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後,國內毛澤東詩詞研究界即認為它是毛澤東寫給夫人楊開慧的。但近年彭明道先生調查考證,這首詞可能是毛澤東寫給好友陶毅的。首先,這首詩的題目是「別友」而非「別妻」,楊開慧甚至從未見到過這首詞;其次,毛澤東的生活中確實有一位女友,這就是陶毅。陶毅,字斯詠,1896年生,湘潭人。她於1916年考人朱劍凡先生創辦的周南女子中學師範二班,與著名的女革命家向警予同窗。陶斯詠是一位思想激進的女性,也是新民學會中的一員出色的女將,被稱為「周南三傑」之一,與毛澤東過從甚密。毛氏創辦文化書社時,她是三個拿出10塊銀元的資助者之一。她也支持毛澤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口號。在1921年元旦一次集會時,陶毅和毛澤東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冒著漫天風雪,在周南的院子裡攝影留念。在1918年和1919年毛澤東兩次離開長沙的期間,毛曾給陶毅寫過一些信,現在能查到的就有5件(只是片斷)。陶毅留周南女校任教後,1921年去南京金陵女大進修過一次。毛澤東在上海參加「一大」後返長沙的途中,還曾經專程到南京停留探望她,情誼之深可見。此後,毛澤東走上了專職革命家的道路,而陶毅則仍回周南任教,兩人從此便少有機會相見。陶毅在周南教書時,文化書社的另一重要成員彭磺曾追求過她,然而遭到她的拒絕。陶毅後來終身未婚,不幸於1931年早逝。
彭明道還說,自己曾經有幸在1980年代見過易禮容老先生。易老是當年在長沙和毛澤東一起創新民學會,辦文化書社的重要人物,對昔年的掌故逸事,了如指掌。易老在說到毛主席詩才橫溢時提起了這首詞。除了由於年代久遠因而有個別字句的差異外,確實就是這首《賀新郎》。易老說,這可能是贈給陶毅的。當然,易禮容等當年的舊友是怎麼知道這首《賀新郎》的故實的,已無從查考了。並且,這首《賀新郎》詞的創作,究竟是在這個時候,還是在稍前的「半淞園集會」抑或是稍後的「1923年12月底」,也無從考查。不過,在延安時,毛澤東曾將此詞寫下,送給了丁玲。而丁玲1920年代初期也是周南女中的學生,當年也是毛澤東的崇拜者。
國內毛學界的通行說法是,這首詞是寫給楊開慧的。1923年6月,毛澤東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央局委員,後又被推為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9月,毛澤東隨中共中央機關遷上海,不久又奉命離開上海到湖南。他到湖南的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共「三大」關於國共合作的決議,指導中共湘區委員會籌組國民黨湖南地方組織。其時,毛澤東的愛妻楊開慧仍住長沙小吳門外清水塘22號。楊開慧上奉老母,下養少兒,自己還有身孕,又因毛澤東曾遭趙恆惕通緝,常有敵特監視和兵警搜擾,日子過得極為艱難。此次毛澤東回湘,楊開慧孤苦之情一掃而光。11月13日,楊開慧產下二兒毛岸青。然而,11月底,毛澤東又要離開長沙赴廣州,準備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離別
時,一彎冷月斜掛在西天,門外清水塘邊,楊開慧淒切切道別,與毛澤東淚眼相對。毛澤東則感慨萬端,在清淒的月光下揮手告別。
對於國內毛學界認為這首詞是寫給楊開慧的通行說法,彭明道不予認同。他說,這首詞是一幅古典的「長亭送別圖」。誰都想像得出,此中的男女主角,應是一對年輕的戀人,或情人,要不便是一對新婚夫婦。而毛楊兩人,卻已經結婚四年,生有兩個孩子了。至於這四年中他們夫婦的聚合分離,由於毛澤東為革命奔波,居無定所,已是十分尋常之事。從1920年1月間楊昌濟先生在北京病逝,毛楊相愛算起,到「1923年底」毛氏寫此詞時止,他們或長或短的分離,就有14次。可以斷言,無論是獻身革命的毛澤東,還是知書識禮同時也是共產黨員的楊開慧,對於他們的革命生涯和家庭生活,都已經非常適應。何況「1923年底」毛的上海之行,正是他邁向政治生活的一個高峰。假如開慧真為毛澤東送行,她怎麼會作出「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的那種少女般的嬌羞之態呢?
不過,吳正裕主編的《毛澤東詩詞全編鑑賞》對此說法不贊成。該書說,《毛澤東詩詞選》和《毛澤東詩詞集》的注釋,都將《賀新郎·別友》一詞解釋為作者寫給夫人楊開慧的,其根據是:一、作者曾說過或者他的行為表明是寫給楊開慧的。如史沫特萊在《中國的戰歌》中記述毛澤東有時背誦自己所作的詩詞,有一首是懷念他第一個妻子的。儘管沒有說明是哪首詞,但可以判斷是《賀新郎·別友》。因為史沫特萊在1937年春是由丁玲陪同從前線回到延安的,當時毛澤東曾將這首詞書贈給丁玲。丁玲當然知道毛澤東與楊開慧、陶毅的關係,難道毛澤東會向丁玲表示這是對陶毅的懷念?1961年毛澤東將這首詞與《虞美人·枕上》一起書贈張仙朋,要他保存,張仙朋當時就認為這兩首詞都是寫給楊開慧的。二、最早說明這首詞是寫作者與夫人楊開慧離別的是《毛主席詩詞》外文版。1979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補入這首詞時作了一個題注,說這首詞寫的是毛澤東同志與夫人楊開慧離別時的情景。三、《毛澤東詩詞選》註明這首詞「是作者寫給夫人楊開慧的」,出於胡喬木的手筆,而胡喬木對毛澤東詩詞多數作品寫作過程比較了解。四、這首詞的內容也表明是寫給夫人楊開慧的。因此,否認作者這首詞是寫給楊開慧的,既不符合歷史真實,又誤導廣大讀者。
不管怎樣,毛澤東對於這首詞是十分珍愛的。目前見到的這首詞的手跡就有六件。首件為作者1937年在延安書贈楊開慧在周南女校就讀時的同學丁玲的手跡,它首次公開發表於《中國風》1992年12月創刊號上,題為《賀新涼》。其中異文有多處:「慘然無緒」,「曾不記:倚樓處」,「我自精禽填恨海,願君為翠鳥巢珠樹。重感慨,淚如雨」。建國後的一個重要手稿是作者1961年書贈衛士長張仙朋留下的,它標明了創作時間是一九二三年。該詞又有一些修改,如詞中的「慘然無緒」改為「滿懷酸楚」,「書語」改為「詩句」,「曾不記:倚樓處」改為「重感慨,淚如雨」,「我自精禽填恨海,願君為翠鳥巢珠樹。重感慨,淚如雨」改為「我自欲為江海客,更不為昵昵兒女語。山欲墜,雲橫翥。」20世紀60年代的另一幅手跡則又有改動,如將「詩句」改為「書語」,將「重感慨,淚如雨」改為「人有雨,天知否」,將「山欲墮」改為「天欲墮」;划去「滿懷酸楚」,改為「苦情重訴」,划去「我自欲為江海客,更不為昵昵小兒女。天欲墜,雲橫翥」,改為「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象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這一副手跡是作者留下的抄正手跡,但其上有三處筆誤,即「眠梢」、「前
翻」、「環宇」。
儘管這首《賀新郎·別友》詞寫成的精確時間無從考查,但從建國後毛澤東對它的多次修改和精心推敲看,足見毛對之確實珍惜非常。毛澤東的這些手稿表明,它差不多是一次再創作。
注釋
揮手從茲去?李白《送友人》中有句:「揮手自茲去」。又,南朝宋南平王鑠《擬行行重行行》中有句:「揮手從此辭」。前句是送友人的,後句是寫夫妻離別的。茲:此,現在。
恨?離愁別恨。秦觀《鵲橋仙》中有句:「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病?此指心病、苦衷。
東門?《詩經》中有《東門之墠》、《出其東門》、《東門之枌》、《東門之地》、《東門之楊》等五首詩,盡寫男女愛情。古樂府相和瑟調曲中有《東門行》,首句為「出東門,不願歸;來入門,悵欲悲。」全詩敘一貧士因「盎中無斗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出門,被其妻阻之。古詩中借東門之行寫夫妻男女間的離愁別恨者甚多。南宋鮑照有擬樂府《東門行》詩,中藏「離聲斷客情,賓御皆涕零」的傷情。宋周邦彥《浪淘沙》的「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句,亦是寫離別情景。
橫塘?古堤塘名。三國時吳國建築於都城建業城南秦淮河南岸,一稱南塘。用於詩中,橫塘多指代婦女居住的地方。如崔顥《長干曲》中有句:「君家住何處?妾住在橫塘。」作者以「東門」、「橫塘」入詩,與當時的居住地長沙東門外清水塘實合,虛中寓實,虛虛實實,用字講究來歷。
憑?請。唐代杜牧《贈獵騎》詩:「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要似崑崙崩絕壁?詩人用來比喻自己想要徹底摧毀舊世界的偉大政治抱負和堅強革命決心。
重比翼,和雲翥?(在將來的革命勝利之中相逢),重又雙雙比翼,和雲翔飛。比翼,白居易《長恨歌》中有句:「在天願作比翼鳥」,比喻愛情牢固。比翼鳥,傳說中一目一翼、雌雄相比而飛的鳥。翥(注),《說文解字·羽部》:「翥,飛舉也。」
意會
悽然、苦情、似恨、熱淚、人病、霜重、殘月、淒清、腸斷、孤旅、愁絲、恨縷……一首悵恨綿綿的寄思詞,一曲魂失天涯的難忘歌。「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何等懇切的肺腑語。畢竟是志士仁人,儘管離別是那麼痛苦、殘酷,但還是揮手從茲去了。為的是去掀起革命颱風,使舊的社會制度似崑崙崩絕壁,從而帶來千家萬戶的幸福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