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毛澤東詩傳> 虞美人 枕?上

虞美人 枕?上

2024-10-03 19:35:10 作者: 胡為雄著

  一九二一年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詩賦人生

  這首詞是詩人贈給戀人楊開慧的,詞題《枕上》,是寫思戀之情,夜長之苦。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期間,曾常去倫理學教師楊昌濟寓所請教,討教學問上的種種問題。毛澤東的謙虛好學和敏捷才思,很得楊昌濟的賞識。1918年,楊昌濟應聘到北京大學任文科教授後,毛澤東因組織赴法勤工儉學和領導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活動,曾兩次到北京並曾住在楊昌濟家中。這期間,毛澤東與楊昌濟的女兒楊開慧在相互接觸中產生了傾慕之情。1920年1月,楊昌濟在北京病逝,毛澤東全力幫助楊家料理喪事。後楊開慧及楊母扶柩南下,將楊昌濟歸葬於長沙板倉故里。楊開慧隨母親回到長沙後,在李淑一父親李肖聃先生的幫助下,進入長沙私立福湘女中讀書。李淑一當時也在這所學校就讀,楊開慧與她關係很好,後來成了莫逆之交。

  這期間,楊開慧和毛澤東二人相戀正深。毛澤東的英俊瀟灑,遠大的志向,兄長般的關愛,日益培育著他們之間的真摯愛情之花。儘管當時還有另一位女性陶毅也眷戀著毛澤東,但毛澤東最終還是選擇了楊開慧。共同的情趣志向,親密無間的生活,確立了楊開慧在毛澤東心中難以動搖的地位。毛澤東與楊開慧之間的戀情,楊開慧也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李淑一。有一天,她們在留芳嶺下散步,楊開慧在向李淑一談起毛澤東的為人和品質之後,後告訴李淑一說,她最近收到毛澤東贈給的一首詞。李淑一問什麼內容,楊開慧即原原本本地念給她聽,並讓她看了詞稿。李淑一見了詞稿,甚是喜愛,便把它背了下來。1957年1月,《詩刊》創刊號發表毛澤東《舊體詩詞十八首》,李淑一見到後,回想起毛澤東早年的這首詞,遂於2月7日向毛澤東致信,說自己只記得該詞的前兩句,請求毛澤東寫出全詞以作留念。5月11日,毛澤東回信李淑一,說「開慧所述那首不好,不要寫了吧。」不過,他在信中另寫了一首詞《遊仙》(參見本書《蝶戀花·

  答李淑一》注釋)贈給李淑一。李淑一雖然未得到《虞美人》這首詞,但後來還是憑記憶把它寫了出來。

  《虞美人》這首詞,最早由1983年5月22日《解放軍報》王謹所寫《從〈虞美人〉到〈蝶戀花〉》一文披露。1989年9月19日,《湖南廣播電視報》亦刊登過它。多年來,毛澤東這首情詞流傳極廣,曾被許多書刊轉載和引用。由於未經毛澤東審定,這首非正式發表的詞稿經輾轉抄錄,難免有誤訛。從這首詞的寫作和修改過程看,它歷時半個多世紀。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公開發表的題為《虞美人·枕上》一詞,是「根據作者審定的抄件刊印」的。然而,該報同時刊登的該詞的手跡則「是未經修改的原搞,有幾處與發表文字不同」。但從手跡看,它明顯是毛澤東在1960年代留下的。故它同時記錄了毛澤東在60年代對的進一步修改。1961年,毛澤東曾將這首詞書贈衛士長張仙朋,並說「這個由你保存」。後來毛澤東又作了幾處修改,於1973年冬交保健護士長吳旭君用毛筆抄清。

  那麼1920年的原稿又是怎樣的呢?根據李淑一的記憶,從以往披露的非正式發表流行稿來看,原詞是這樣的:

  虞美人

  一九二○年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曉來百念皆灰燼,倦極身無憑。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在流傳過程中,有的書刊在詞牌後加上題目「贈楊開慧」,有的將「總」作「怎」,「憑」作「恁」,「鉤」作「勾」。

  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登的毛澤東原稿手跡是:

  虞美人·枕上

  一九二一年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江浪。夜長天色總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曉來百念皆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原稿手跡第二句「江海翻江浪」中的第二個「江」字應為「波」,似是毛澤東手書時的筆誤。《人民日報》正式發表的毛澤東的審定稿對之作了改正。這整首詞如本篇開頭所登載。只是手跡中原句為「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抄清稿為「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通過對這三個版本的文字對照,可以看出半個多世紀來毛澤東對這首詞所作的修改精之又精,全詞八句,修改了三句,即第四、五、六句。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寫作時間。以往流行稿說明的寫作時間是「一九二○年」,故許多論者多以為是婚前熱戀之情詞。流行稿的最初來源,可能是出於李淑一的回憶記錄稿。但毛澤東的手跡稿所標明的時間卻是「一九二一年」。據此,國內研究者和注釋者確定此詞並非毛澤東熱戀時的情詞,而是新婚別離後的相思之作,因為毛澤東與楊開慧已於1920年冬結婚。但是,若以陽曆計,則1921年初是陰曆1920年的冬末。那麼,這首詞極有可能成之於婚前而不是婚後,並且極有可能成之於毛澤東與楊開慧結婚前夕。李淑一的回憶應該是可信的。但毛澤東在20世紀60年代以及70年代離世前仍對這首詞所作的修改是精之又精的。

  注釋

  堆?愁臥在床狀。

  離人?指楊開慧。楊開慧(1901-1930年),號霞,字雲綿,湖南長沙縣人,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楊昌濟之女。1920年底與毛澤東結婚,生有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子。1921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湘區委員會負責機要兼交通聯絡工作,後隨夫到上海、武漢等地短居。1927年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上井岡山後,楊開慧留居長沙板倉。1930年10月被國民黨湖南反動當局下令逮捕,獄中數遭刑罰,但她堅貞不屈,拒不同意宣布同毛澤東脫離婚姻關係。同年11月,壯烈犧牲於長沙瀏陽門外。

  殘月?宋代柳永《雨霖鈴》詞中有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意會

  莫約是愛神的無端戲擾?還怕是求婚時遭挫有難言苦衷?有著海一般心胸的偉人丈夫,還從來沒有如此憂愁過。本來,在你記憶的字典中,極難找到諸如堆、愁、翻、夜長、難明、無奈、灰燼、倦極、殘月、眼淚等字眼。一首寄愁詞,定能夠敲開霞姑那掩而半開的心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