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毛澤東詩傳> 上 創作與人生

上 創作與人生

2024-10-03 19:34:55 作者: 胡為雄著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五月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愁殺芳年友,悲嘆有餘哀。

  衡陽雁聲徹,湘濱春溜回;感物念所歡,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淚侵雙題;采采餘孤景,日落衡雲西。

  

  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永訣從今始,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汗漫東皋上;冉冉望君來,握手珠眶漲。

  關山蹇驥足,飛飈拂靈帳;我懷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菁且茜,願言試長劍;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

  蕩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朱華春不榮;後來有千日,誰與共平生。

  望靈薦杯酒,慘澹看銘旌;惆悵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詩賦人生

  毛澤東的同窗、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第八班學生易昌陶因身患疾病,不得不休學在家養病。1915年3月,易昌陶病重不治,病逝在衡山家中。易昌陶病逝的消息傳到學校,一師校長張干、學監王季范、教員楊昌濟等發起為他開追悼會。5月23日,易昌陶追悼會在第一師範學校舉行之時,師生或送輓詩,或送輓聯,以表悼念思惜之情。作為交誼甚厚的同學,毛澤東對易昌陶的病逝甚為悲痛。他不僅送有輓聯,還送了一首五言悼詩。毛澤東所送的輓聯是:「胡虜多反覆,千里度龍山,腥穢待湔,獨令我來何濟世;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這次追悼會,師生共送有輓詩輓聯256首(副)。會後,這些輓詩輓聯都收錄在《易君詠畦追悼錄》中。1919年6月25日,毛澤東在給同學湘生寫信時,曾將自己的輓詩抄錄信中,並云:「同學易昌陶君病死,君工書善文,與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詩,乞為斧正。」 不過,《易君詠畦追悼

  錄》中收入的毛澤東的這首輓詩,與毛澤東在致湘生信中抄寄的有四字不同:「方期沆瀁游」的沆字為沅字,「子期竟早亡」的期字為淵字,「後來有千日」的日字為里字,「飛飈拂靈帳」的靈字為雲字。這種不同,多有可能是收錄到《易君詠畦追悼錄》中時抄寫有誤。

  這首詩,《中央檔案館叢刊》1987年第2期曾以《毛澤東學生時代詩文三篇》為題發表。1990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早期文稿》將之收入,列為一篇。

  注釋

  ?易昌陶 (?—1915),即易詠畦,湖南省衡山縣人。時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第八班學生,於1915年3月在家中病逝。

  ?去去 急速離去。此謂死者猝然永離。蘇武《詩四首》中有句:「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衡陽雁聲徹:?衡陽市南不遠處有山名回雁峰,為南嶽七十二峰之首,傳秋天大雁至此不再南飛。故宋代范仲淹《漁家傲》詞中有句:「衡陽雁去無留意。」衡陽雁聲徹,意謂雁叫聲傳遍衡陽,這將是春雁北飛的信息。衡陽鳴雁將北飛自然春天將至,「湘濱春溜回」。衡陽,湖南省南部城市。1943年由衡陽縣析置市,向為湘南水陸交通和物質集散中心。

  ?湘濱 湘江之濱。湘江,見本書《沁園春·長沙》湘江注釋。

  ?躑躅南城隈:躑躅(職竹),徘徊不進。隈(威),彎曲處或角落。

  ?涔淚侵雙題 涔(岑),淚落不止貌。題,頭額。《楚辭·招魂》:「雕題黑齒。」

  ?采采餘孤景 采采:茂盛,眾多。景:影的本字。

  ?沆 猶汪洋,水深廣貌。左思《吳都賦》:「鴻溶沆瀁,莫測其深,莫究其廣。」

  ?匪 通非。

  ?鳴雞 雄雞。

  ?汗漫東皋 汗漫,漫無邊際。《淮南子·淑真訓》:「徒倚於汗漫之宇。」東皋,泛指高地或田野。陶潛《歸去來辭》:「登東皋以舒嘯。」

  ?冉冉 漸進貌。

  ?蹇驥足 蹇(簡),跛足。此作動詞。驥(計),千里馬,常用以喻傑出人才。

  ?飈 飈悠,此指銘旌受風飄動貌。

  ?列嶂 高險的山。

  ?菁且 菁(精),華,茂。[蒨](倩),草盛貌。

  ?長劍 宋玉《大言賦》句:「方地為輿,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

  ?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 東海,海東。島夷,指日本,日本國土由三千多個島嶼組成。島夷原為中國古族名(見《尚書·禹貢》),先秦時分布在中國東部沿海及海域中的島嶼上。南北朝時,島夷為北朝對南朝人的輕侮稱呼。北山,山北。北山作實解,即河西走廊北側山地的總稱,在甘肅西北部邊境。又指天山,以在塔里木盆地北邊得名。但這裡北山系虛指或泛指,用以借稱北方的俄國。詩中之所以提到日本和俄國,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在歷史上和在當時都是侵略中國最瘋狂的國家。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中國戰敗後,日本政府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內容主要是: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賠償日本軍費2萬萬兩白銀;日本在中國增開通商口岸及設立工廠等等。1915年1月,日本政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機,通過其駐中國公使向袁世凱政府提出旨在獨占中國的秘密條款,共有5號,21條,其主要內容是: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享有的一切權利,並加以擴大;延長旅順、大連的租借期限及南滿、安奉兩鐵路的期限為99年,並承認日本在「南滿」及東部內蒙古的特權;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得租借或割讓給他國;中國政府須聘用日人為政治、財政、軍事顧問等等。5月7日,日本提出最後通牒,限48小時內答覆。5月9日,袁世凱除聲明第5號一部「容日後協商」外,承認了該條款。日本帝國主義強盜般的行徑和袁世凱的賣國,引起全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也引起作者的極大憤慨。作者曾謂「五月七日,民國奇恥」。在1916年7月25日致同學蕭子升的信中,他這樣寫道:「思之思之,日人誠我國勁敵!感以縱橫萬里而屈於三島,民數號四萬萬而對此三千萬者為之奴,滿蒙去而北邊動,胡馬駸駸入中原,況山東已失,開濟之路已為攫去,則入河南矣。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存,而國人猶沉酣未覺,注意東事少。愚意吾儕無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孫,止有磨勵以待日本。」1858年5月28日,在武力要挾和外交訛詐下,沙皇政府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黑龍江北岸中國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歸俄國,烏蘇里江至海所有地方為中、俄「共管之地」。1860年11月14日,俄國稱調停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有功,迫使清政府新訂立中俄《北京條約》。《北京條約》除確認《璦琿條約》外,還規定烏蘇里江以東地區40餘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割讓給俄國。1861年至1864年,俄國通過幾個勘界條約,又侵占了中國土地面積44萬多平方公里。總計起來,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和一系列勘界條約,侵占中國領土144萬多平方公里。1912年7月,俄、日簽訂第三次《日俄密約》,把中國內蒙古分為東西兩部分,俄國以「承認」日本在東部內蒙古的「特殊利益」為條件,換取日本對它侵略西部內蒙古和外蒙古的支持。1915年6月,《中俄蒙協約》簽訂,俄國「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宗主權」,北京政府承認俄國在外蒙古的各種特權。俄國在策動中國的外蒙古「獨立」的同時,還強占了其西北部的唐努力烏梁海地區,和中國東北部呼倫貝爾地區大片領土。故作者謂「北山盡仇怨」。

  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 子期,鍾子期。牙,俞伯牙,傳為春秋時代人,善彈琴,又傳琴曲《水仙操》為他所作,《高山流水》亦是他的作品。據《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後子期早亡,知音已失,伯牙遂絕弦不鼓。詩人用此典描寫失去知己的苦痛心情。

  華 同「花」。

  銘旌 即明旌,亦作旌銘,豎在柩前以表識死者姓名的旗幡。

  泓(hóng 洪)水深而廣。

  意會

  外侮內患,憂及莘莘學子。日本妄圖獨霸中國的橫蠻行徑,使悲憤、屈辱攪盪著青年志士的心海;北疆大片國土被沙皇俄國侵吞的可恥歷史,化作為一種永恆的記憶。國家的羸弱,民族的恨事,生靈的塗炭,袁世凱封建軍閥政府對外的無能和對內的恃武,催生出一個中華民族應雄立東方的夢想。對國家民族命運之憂心如焚的心情,凝結在對學友不幸病逝的一片悲惜痛楚中。悲憤既起,便有撼人心旌的詩。於中更露拯民濟世的英雄豪氣。大任當肩,不辭浮賤。腥穢待湔,欲試長劍。從此,反抗帝國主義列強構成斯人畢生的事業之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