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六朝人物> 4?一個洋菩薩

4?一個洋菩薩

2024-10-03 19:25:21 作者: 陳書良

  在現實社會中,西晉高僧竺佛圖澄可以說是維摩詰的翻版。

  西域竺佛圖澄,本姓帛氏,以姓氏論,極有可能是龜茲人。九歲在烏萇國出家,清真務學,兩度到罽賓學法,西域人都稱他已經得道。晉懷帝永嘉四年(310)來到洛陽,時年已七十九歲。他能誦經數百萬言,善解文義,雖未讀中原儒史,而諸學士與他論辯疑滯,都不能難住他。他知見超群、學識淵博並熱忱講導,有天竺、康居名僧佛調、須菩提等不遠數萬里足涉流沙來從他受學。中國名德如釋道安、竺法雅等,也跋涉山川來聽他講說。《高僧傳》說佛圖澄門下受業追隨的常有數百,前後門徒幾及一萬,堪稱盛況空前,庶幾可以類比維摩。

  佛圖澄的學說雖闕諸典籍,但從他的弟子如釋道安、竺法汰等的理論造詣來推測佛圖澄的學問,一定是很高超的。尤其是釋道安,博學多才,通經明理。其所注佛經典雅淵富,妙盡深旨。其撰《綜理眾經目錄》一卷,後人稱為《道安錄》或《安錄》,這是中國第一部佛經目錄學的著作。《高僧傳》說,道安初到洛陽,入中寺遇佛圖澄,澄一見大加賞識,相語終日。僧眾見道安其貌不揚,疑惑不解。佛圖澄將道安收為學生,說:「此人遠識,非爾等可比。」後來,每當佛圖澄講經後,就安排道安復講。眾人紛紛提出責難,道安挫銳解紛,行有餘力,四座震驚,可見佛圖澄對道安慧眼相識,授以心傳。《魏書·釋老志》說,道安所證的經義和後來羅什譯出的經旨符合,因而使佛法大顯於中土。這也足以證明,佛圖澄是佛學的一代宗師。

  《維摩詰經》中說維摩神通廣大,能憑空向燈王佛遙借寶座,連諸佛菩薩都要受他的三昧力的調動。而《高僧傳》中敘述佛圖澄的神通事跡頗多,說他志弘大法,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神,徹見千里外事,又能預知吉凶,兼善醫術,起死回生,為人所崇拜。簡直是維摩轉世!

  維摩詰結交權臣后妃,參與宮廷政治,以處世間為出世間,「跂行喘息人物之土,則是菩薩佛國」。佛圖澄在這一方面更是出奇的相似。

  佛圖澄到了洛陽之後,本想在洛陽建立寺院,適值劉曜攻陷洛陽,地方擾亂,因而潛居草野。永嘉六年(312)二月石勒屯兵葛陂,準備南攻建業。這時佛圖澄因石勒大將郭黑略的關係,會見了一代梟雄石勒。

  

  石勒,字世龍,上黨武鄉(今屬山西)羯族人。石勒出身奴隸,深目高鼻,強悍健碩,視貴族如仇讎,開始以「十八騎」縱橫天下,曾一舉攻下鄴城,殺死了所有逃到鄴城的世家大族,使西晉貴族聞風膽寒。後為劉淵大將,率領十萬鐵騎,打敗了東海王司馬越率領的晉軍主力二十萬,司馬越憂憤而死。西晉又以大名士王衍為統帥,又被石勒騎兵擊潰,將晉軍團團圍住後,用箭射殺,被圍者無一倖免。襄陽王司馬范、任城王司馬濟以及太尉王衍等眾多王公大臣在被俘後全部遇害。晉朝將軍何倫、李惲聽說司馬越死了,就同司馬越的妃子裴氏以及世子司馬毗撤出洛陽,石勒又將他們全部追殺。這樣,西晉的軍事力量實際上全部喪於石勒之手。太興二年(319),石勒終於建立了後趙,控制了黃河流域大部分土地,基本統一了北方,咸和五年(330),石勒稱帝。因此,對於中原的士族來說,石勒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

  然而,佛圖澄以一域外老僧,竟能遊走於鋼刀斧鑊之前,竟能相機弘法行善,將處世間變為出世間!

  世間凡事都有緣分,石勒雖以殺戮起家,一見佛圖澄即感覺投緣,且由投緣而禮敬之。這當然是咄咄怪事,但歷史演進並不排斥怪事。石勒稱帝後,對佛圖澄更加恭敬,有事必諮而後行。佛圖澄勸石勒少行殺戮,當時將被殺戮的人,十有八九經佛圖澄的勸解而獲免。俗語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佛圖澄能在石勒的刀下救出許多生命,真是無量功德!

  咸和八年(333),石勒逝,子石弘繼位。不久,石勒從子石虎廢石弘,自稱天王,遷都於鄴。石虎生性荒淫殘忍,是一個有名的暴君。然而奇怪的是,石虎對佛圖澄卻奉若神明。石虎命令司空李農每日前往佛圖澄處問候起居,太子諸公每隔五日去拜見。佛圖澄平日穿綾錦,乘雕輦,過著富貴的生活。朝會的日子,只要佛圖澄來,太監叫一聲「大和尚到」,群臣都要起立,常侍以下幫忙抬轎,太子諸公扶著佛圖澄上殿。

  石虎的尚書張離、張良家富奉佛,各自修造了巍峨的寶塔。佛圖澄指斥他們貪吝積聚,早晚將會受到現實的罪罰,還祈求什麼福報。他對石虎說:「暴虐恣意,殺害非罪,雖復傾財事法,無解殃禍。」由此可知佛圖澄注重從厲行慈濟方面感化石虎。

  佛圖澄還充分利用這樣的大環境,在後趙推行佛教,所經州郡,建立佛寺計八百九十三所,較之唐代詩人杜牧慨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要多得多!建武十四年(348),佛圖澄卒於鄴宮寺,年一百一十七歲。

  從另一個角度看,佛圖澄也可以說是一個「政治和尚」,而且,以後這種和尚代不乏人。如南朝梁高僧寶志,又稱志公,《南史》說他常常被發徒跣,語默不倫,身披錦袍,飲食同於凡俗。每當他遊行街市時,錫杖上都懸掛剪刀一把、尺一支和麈尾扇一柄。本文前引李白《志公畫贊》描述的就是此公。如果要溯其根源,都可以從《維摩詰經》中找到答案,「入諸淫種,除其欲怒;入諸酒會,能立其志」,佛圖澄以及志公之流就是維摩經義活生生的體現。

  維摩詰,魏晉六朝士人痴狂效仿的精神領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