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保守為智
2024-10-03 19:24:47
作者: 陳書良
關於三國鼎立的天下大勢,用當時的曠世智者諸葛亮的話來說:「自董卓以來,群雄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那麼,如何保住由父兄衝鋒陷陣九死一生打下的江東之地,應該是擺在孫權面前的第一要務。
孫權採取了與父兄截然不同的立國方略。孫堅出身寒族(劉義慶《幽明錄》中說孫堅父親「種瓜為業」),靠英勇作戰勉強成為多少有些獨立性的地方統治者,但他去世很早,且戰事多在中原,並沒有直接參與制定孫氏家族開拓江東的戰略。孫堅死後,其部屬為袁術所有,孫策歷盡艱辛將這支舊部拉出來,進而擴充人馬,擺脫袁術,轉攻江東。孫策文韜武略,生命雖然短暫,卻十分輝煌燦爛。他白手起家,打下了江東六郡,開創了吳國基業,是江東基業的奠基人。
在群雄並起,刀光劍影的形勢下,無立錐之地的孫策的方針是開拓的、擴張的。按陸機《辯亡論》云:「(孫策)將北伐諸華,誅鉏干紀,旋皇輿於夷庚,反帝座於紫闥,挾天子以令諸侯,清天步而歸舊物。」陳壽《三國志》本傳云:「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陸、陳所述都明確指出孫策有覬覦中原、劍指北方的野心。
孫權於建安五年繼承兄位,其時天下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鼎立之勢初現,因此他異於乃兄,採取的是保守江東的方略。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凡亂世都是方略盛行,三國猶然。劉玄德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有名的「隆中對」,《三國演義》所謂「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諸葛亮為劉備貢獻的方略是先取荊州,後取西川,再伺機分兵北伐。其實在此七年前,孫權與魯肅有一次榻上對。
據《三國志·魯肅傳》載,建安五年,孫權因周瑜的舉薦,第一次與魯肅相見,「與語甚悅」,感到非常相投。在眾賓客告退之後,孫權單獨把魯肅留了下來,引入內室,「合榻對飲」。席間,孫權對魯肅說:「漢室傾危,四方干戈不息,我秉承父兄基業,意欲建立齊桓晉文那樣的霸業,不知足下有何良策助我成功?」於是魯肅說: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事實證明,孫權完全聽取了魯肅「保江東」「觀成敗」的方略,在三國的三角戰略里,孫吳是三方中最靈活的一方,時而聯劉抗曹,時而聯曹擊劉,最後又結盟蜀漢,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地位。
先談與蜀漢的關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軍南下,東南震動。孫權卻力排眾議,果斷地借荊州給劉備,給曹操樹立一個敵人,借劉備屏障東吳。據說這一消息傳到北方,曹操正在寫文章,聞訊大吃一驚,竟把寫字的筆掉在了地上。
建安十九年至二十年,劉備取得益州,孫權索討荊州,劉備帶兵以武力相持。曹操乘虛奪了漢中,直接威脅巴蜀。劉備腹背受敵,遂提出和解。孫權顧全大局,與劉備達成協議,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孫權之所以強者示弱者以謙恭,目的是鞏固江南,建立江北防線,分散強大的曹魏對東吳的壓力。沒有卓識明睿的戰略眼光,是難以做到的。及至建安二十二年(217),孫權派徐詳為貢使,到許都向曹操請降,兩家修好後,孫權立刻騰出手來爭奪荊州。於是關羽被斬殺,孫吳奪回了荊州。
至於對曹魏,孫權一直是避其鋒芒的。兩方要有戰事,也是曹魏先動手,孫權抵擋而已。為防備曹魏攻擊,孫權在大江以西修建水上要塞濡須塢(今安徽巢縣境內)作為據點,不僅有效地扼制了曹軍南侵的勢頭,而且促使廬江、九江、蘄春、廣陵十萬戶渡江,充實了孫吳的兵員和勞力。最有意思的是建安十八年(213),曹操攻至濡須口,孫權致書給曹,告訴他:「春水方生,公宜速去。」並在另一紙書寫:「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閱信後說:「孫權不欺孤。」果真下令撤軍了。及至斬殺關羽,奪回荊州後,曹操表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孫權派使入貢稱臣,稱說天命。曹操對左右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可見曹操對孫權稱臣的別有用心是洞若觀火的。
後來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稱帝,建魏。孫權預料劉備會為關羽復仇,於是加緊靠近魏國,遣使稱臣,接受曹丕加封的吳王稱號。東吳群臣都認為不應該接受魏官爵稱號,孫權卻不以為意,笑道:「當年劉邦也受項羽的漢王稱號,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曹丕派人求索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鬥鴨、長鳴雞等,孫權一一照辦。東吳大臣深以為恥,徐盛等甚至痛哭流涕。孫權多方勸解,說:「這些玩意,我看來如同瓦石,有什麼可惜的!」
對於孫權向曹魏俯首稱臣,歷來受人非議,清人黃仲則《滿江紅·吳大帝廟》就冷峭地慨嘆道:「只幾封降表落中原,生平恥。」
倒是宋代學者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頗具史學家眼光,其卷一「六朝保守」條云:
知權之志,未嘗不在於天下;然以傳考之,亦未嘗求逞於中國。曹公來侵,則破之拒之而已,治艦立塢,築堤遏湖,作塗塘,明烽燧,始終所以備魏者至矣……嘉禾中,因蜀寇魏,一攻淮南,聞明帝東行,則遽斂避。諸將之攻樊城,司馬懿救之,亦引軍亟退。自後世觀之,謂之怯可也,而權不以為恥,豈非天下之勢,既未有可投之隙,與其力爭而取敗,不若退守而待時也耶?史稱權繼父兄之業,有臣以為腹心股肱爪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此權之所以為智也。
張敦頤的這一段史論是非常精彩的,「以保守為智」確實是東吳立國後採取的基本方略。發人深思的是,東吳是三國中存在最久的朝廷,而孫權從建安五年(200)實際掌握江東,到神鳳元年(252)去世,當權五十二年,是三國當權最長的君主,他也是中國皇帝中死後唯一被諡為「大皇帝」的帝王。至於「以保守為智」是否影響到以後東晉及宋、齊、梁、陳的立國之策,見仁見智,又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