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六朝人物> 1?初領江東

1?初領江東

2024-10-03 19:24:44 作者: 陳書良

  建安五年(200)四月,吳郡丹徒縣,獨霸江東的孫策遇刺受傷,生命垂危。東吳局勢隨之山雨欲來,波譎雲詭,險象環生。此時,孫策的摯友、手握重兵屯駐巴丘的周瑜在沒有得到任何指令的情況下,親率精騎,日夜兼程向丹徒疾馳。周郎鐵騎,執銳披堅,當然其意不僅是探友,而是有關東吳繼位大計。

  的確,孫策的繼承人問題還是一個謎團。在此之前,一代梟雄才二十六歲,春秋正富,談何繼位呢?然而,現在猝然遇刺,繼位問題當然擺到了小霸王及東吳軍政重臣的面前。況且繼位的候選人又不止一人。孫策有子孫紹,不管父執周瑜是否有擁立之意,孫紹其時畢竟尚幼。孫策還有三個弟弟,其中四弟孫匡最得喜愛,孫策曾將父親的爵位相讓。而三弟孫翊在性情上與孫策最相投。孫策似乎直到生命之火即將熄滅時才做出抉擇。從典籍看來,孫策的這個抉擇連重臣張昭、周瑜都無從預知。

  據《三國志·孫翊傳》注引《典略》:「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即孫翊),而策呼權,佩以印綬。」也就是說,這一刻之前,謎底尚未揭開,以致重臣張昭等產生誤判。《三國志·孫權傳》載,彌留之際,孫策對張昭等人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然後將十九歲的二弟孫權叫過來,將會稽太守、討逆將軍、吳侯印綬交與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策交代完後事,到晚上就辭世了。

  十九歲的孫權手足無措,惶恐異常,只有號啕大哭。這時,身為託孤大臣的張昭挺身而出,斷然地對孫權說道:「孝廉,此寧哭時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師,非欲違父,時不得行也。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張昭的話如一聲棒喝,孫權立即認識到他面臨的險惡的環境,於是他強忍悲痛,脫去喪服,與張昭等一起陳兵而出,騎馬巡視軍營,安定軍心。

  事實證明,孫策臨終的抉擇是英明之舉。

  孫權,字仲謀,生於漢光和五年(182),十五歲在吳郡舉為孝廉,同年出任陽羨縣長,行奉義校尉。所謂「行」或「領」都是未經朝廷正式下文而暫攝之意。十五歲當縣長,縱然在亂世,也算是少年卓犖早據要津了。經略地方三年後,於建安四年(199)隨孫策開始戎馬生涯。攻打江夏黃祖時與周瑜、程普、黃蓋、韓當諸將並肩英勇作戰,受到孫策的誇獎。甚至在宴會上,孫策常對孫權指顧諸將說:「此諸君,汝之將也。」(《三國志·孫權傳》注引《江表傳》)不過,雖然作戰衝殺在前,孫權馭將統兵的才能似乎欠缺,如建安五年孫權第一次獨立統帥兵馬攻打廣陵太守陳登,就連戰連敗,鎩羽而歸。大概因為這個緣故,此後直至他當上吳主以後,很少親自掛帥出征。僅有的幾次親征,都是被打得灰頭土臉,狼狽而歸。

  既然如此,既然血緣關係比不上孫紹(古時帝王傳位以父子相傳為最常見),血緣關係相同而與長兄的情誼又比不上老三、老四,既然孫策素來看重橫行天下的武力,那麼,為什麼孫權能在坐領東吳上勝出呢?

  我以為,起決定作用的是孫權的長相與當時風行的品目。這樣說,現代人難以理解,斥為迷信,譏為荒誕,但古人確實是迷信的,更何況品目是漢末的時尚,朝野都趨之若鶩。《後漢書·黨錮傳》云:

  逮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核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所謂「品目」,亦稱「題目」或「目」,就是清談中對人物德行、儀表等品評鑑定,給予概括的考語。自古以來,「知人」就是一門莫測高深的學問。《後漢書·郭泰傳論》引莊子的話說:

  人情險於山川,以其動靜可識,而沉阻難征。故深厚之性,詭於情貌;「則哲」之見,惟帝所難。

  意思是說,了解人極難,雖然他在做什麼可以看見,可他想什麼則難以知道。尤其是那些城府深沉的人,所想的與所做的往往不一致。所以,若要說有知人之明,連英明善察的堯皇帝也難做到。有趣的是,這一門連帝堯都感到困惑的學問,到東漢末年及魏晉六朝,卻大行其道,郭泰與許邵就是此中的頂尖高手。《後漢書》說郭泰死後,有數以萬計的人來弔喪,「自弘農函谷關以西,河內湯陰以北,兩千里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途!」許邵當時就有「月旦評」的盛名,評曹操的十一個字「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僅概括了曹操的一生,而且幾乎成了歷史的定論,是許邵流傳千古的絕唱。

  話題再回到孫權。當時的典籍記載,孫權出生後的長相是「方頤大口,目有精光」,孫堅覺得奇異,以為有貴相。後來,漢獻帝為表彰孫策對朝廷進貢方物,派遣特使劉琬到江東給孫策加錫命。所謂加錫,亦即授予九錫(九種特權。古時天子賜予臣下的最高規格的賞賜)當中的一種或幾種。這當然是皆大歡喜的美差。而特使劉琬恰恰以相面知名,從東吳回來後他曾對人說:「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成年後孫權更呈兩大異相:紫髯,長上短下。所謂紫髯,即紫紅色的鬍鬚。所謂長上短下,應指其上身長於腿腳。《三國志·先主傳》注引《山陽公載記》說,赤壁之戰後,劉備到京口找孫權商借荊州,回到住處後,對左右說:「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於是晝夜兼程離開東吳。劉備對孫權「長上短下」的解釋是「其難為下」,這位「漢帝玄孫一脈流」的當世英雄由此對孫權產生了敬畏和惶恐,以至避讓。又《獻帝春秋》記載,建安十九年,孫權征合肥時被張遼所困,後逃脫。「張遼問吳降人:『向有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是誰?』降人答曰:『是孫會稽。』」可見紫髯和長上短下是孫權異於常人的兩個特徵。至於《三國演義》所謂「紫髯碧眼」,其二十九回所謂「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恐怕是羅貫中的時代西方、中亞的洋人往來中原,而一般人目之所見,對孫權由紫髯聯想到碧眼所致。我遍查魏晉六朝的正史和野籍,是找不到「碧眼」的記載的。孫權的異相就是兩點:紫髯,長上短下。

  既然孫權生有異相,孫策又有明確指示,孫權在權位爭奪中勝出也就順理成章了。羅貫中概括為「坐領江東」是極見文字功力的。

  於是,在母親吳太夫人的堅強支持下,在以張昭、周瑜為首的文臣武將的盡力輔佐下,孫權定軍心,討不臣,平山越,殺黃祖,鞏固並擴大了父兄的基業。《三國志·吳志·孫權傳》注引《吳書》及《通鑑》卷七十一雲,魏文帝黃初二年,趙咨建議孫權「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天順民」,於是當年十一月就吳王位。後七年至魏明帝太和三年夏即皇帝位。孫策臨終對孫權「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的評價終於得到體現。約六十年後,吳人陸機在《辯亡論》中描述了這種輝煌:

  於是張昭為師傅,周瑜、陸公、魯肅、呂蒙之儔入為腹心,出作股肱;甘寧、凌統、程普、賀齊、朱桓、朱然之徒奮其威,韓當、潘璋、黃蓋、蔣欽、周泰之屬宣其力;風雅則諸葛瑾、張承、步騭以聲名光國,政事則顧雍、潘浚、呂范、呂岱以器任干職,奇偉則虞翻、陸績、張溫、張敦以諷議舉正,奉使則趙咨、沈珩以敏達延譽,術數則吳范、趙達以禨祥協德,董襲、陳武殺身以衛主,駱統、劉基強諫以補過,謀無遺諝,舉不失策。故遂割據山川,跨制荊吳,而與天下爭衡矣!

  總之,孫權十九歲承接父兄基業,執掌政權五十二年,是三國歷史人物中主政時間最長的一位。他經營江東,開疆拓土,招賢納士,建國圖霸,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入主江南的第一位皇帝。更彪炳歷史的是東吳擁有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航海術,船隊往來北至遼東,南及台灣和交趾(今越南北部),並遠航天竺(今印度)、波斯(今伊朗),甚至大秦(羅馬)。正如清人王友亮《吳大帝陵》詩云:

  金湯半壁起雄圖,畢竟孫郎與眾殊。

  繼業父兄仍手創,資材文武悉心輸。

  這裡,我有興趣探究的倒不是「與眾殊」,而是與父兄殊。孫權既能繼承光大父兄之業,那麼他有哪些異於或優於乃父乃兄之處呢?我以為孫策所謂「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諸語,實落皮相。孫權與父兄之異,有資質之異與方針之異。

  本節先談資質之異。眾所周知,孫堅、孫策從小就是孤膽英雄,十幾歲就殺人越貨,一路腥風血雨殺來,在中原大地掀起陣陣戈林箭雨,兩人都堪稱「戰神」。然而,他們都生性急躁冒進,似乎習慣了險象環生,以命相搏,而忘記了肩上的重大使命。因此,孫堅、孫策之死都帶有一定的可以避免的偶然性,正如陳壽《三國志》所總結的:「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凡事物都有兩方面,前面已敘及,孫權不善率兵打仗,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又持重、平穩、工於心計一些,擅長坐鎮後方後勤補給。

  《綱鑑合編》卷十三載吳主孫權派中大夫趙咨入謝,與魏王曹丕有一段關於孫權評價的問答:

  魏主丕問咨曰:「吳王何等主也?」對曰:「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也。」魏王問其狀,對曰:「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州虎視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丕曰:「吳王頗知學乎?」咨曰:「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似書生尋章摘句而已。」

  趙咨當然是吹噓之詞,策士余臭,但其中也透露了一些孫權的資質特點,其異於父兄者僅擇兩點以敘之。

  一曰讀書。《綱鑑合編》卷十二載,孫權對愛將呂蒙說,你現在主掌要職,不可以不學習。呂蒙卻以軍務煩冗為藉口推脫。孫權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嘗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於是呂蒙聽從孫權的建議努力學習,到後來魯肅過潯陽,與呂蒙交談,大驚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回答:「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

  這是一個有名的成語故事,「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語彙中,但我以為孫權的話最精彩。咀其蘊義,一者要在多務的情況下擠時間學習;二者是不要求成為治經博士,而是涉獵經史。聯繫到前面趙咨說孫權「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似書生尋章摘句而已」,雖有譏諷以風雅自詡的曹氏父子的弦外之音,但也可知孫權讀書是目的鮮明、頗有品位的。怪不得林之奇在這段文字後評曰:「帝王之學與書生異,書生所學尋章摘句而已,若夫帝王之學,以成天下之務。」就這一點而言,我以為孫權是遠勝乃父乃兄,力壓劉備,而能與曹操匹敵的。

  二曰用人。孫策說自己選擇孫權的理由是孫權「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並承認在這一點上「我不如卿」。典籍所載,孫策以至孫堅在用人上都鮮有長處。而孫權確實在用人上頗具特點。

  孫權敢於破格用人,大膽起用年輕將領。如赤壁之戰,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年齡上的較量。周瑜當年三十四歲,魯肅三十七歲,而對方主帥曹操已是年過半百了。又如夷陵之戰,孫權任用年僅二十多歲的陸遜為總指揮,當時許多元老重臣如張昭、顧雍,都極力反對陸遜掛帥,說陸年輕望淺,非老謀深算之劉備的對手,必誤大事。但孫權知人善任,力排眾議,起用陸遜,終於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

  孫權常常恩威並施,駕馭武將。東吳是一個領兵制的政權,大領兵既是將軍,又是郡守。孫權對武將戒心尤深,用刑嚴峻。針對不少武將因畏罪投魏,他甚至命令將在外則妻子作保質。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懂得恩威並施。如周泰是一員勇將,孫權命他留守要津濡須,因周泰出身寒門,諸將不服,於是在一次宴會上,命令周泰脫去衣裳,露出身上的幾十處瘡痕,孫權令眾將觀看,手指瘡痕,一一詢問戰鬥負傷的情況,並親自把盞敬酒,一處瘡痕敬酒一觥,抓住周泰的手臂,流淚說:「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被創數十,吾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第二天又賜周青羅傘,令其出入張蓋。這樣一來,周泰感激涕零,眾將也十分感奮,表示效忠吳王。

  孫權還能充分聽取臣下的意見。如曹操命孫權送一個兒子為人質,周瑜反對,說將軍擁有六郡,兵精糧足,將士用命,開礦煮鹽,經濟富裕,為什麼要送人質給曹氏呢?只要人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如此見制於人,豈與南面稱孤同哉?」於是,孫權聽從了周瑜的建議,沒有將兒子送去魏國作人質。又如張昭反對孫權封公孫淵為燕王,孫權不聽,張昭就稱病在家不再上朝。後來公孫淵果然反叛了,事實證明張昭的意見是對的。孫權多次向張昭致歉,張昭仍堅持稱病。孫權趁路過張府時呼喚張昭,張昭仍不出。無奈之下,孫權火燒張昭家門,想以此逼他出來,不想張昭乾脆連窗戶也關上了。於是孫權只好命人滅火,自己一直在門前站立著,張昭的兒子們這才一起扶張昭出見孫權。孫權和他同乘一車回到宮中,再三致歉,張昭沒辦法,只好又上朝議政了。

  孫權卓越的用人藝術和識人之明,保證了東吳較長時期內人才層出不窮。特別是「江東四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呈接力賽選手一樣交替崛起,幫助孫權渡過難關、雄踞江東。南宋洪邁《容齋隨筆》云:

  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自古將帥,未嘗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孫權初掌事,肅欲北還,瑜止之,而薦之於權曰:「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後瑜臨終與權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呂蒙為尋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蒙遂亦代肅。蒙在陸口,稱疾還,權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四人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為所挫,雖更相汲引,而孫權委心聽之,吳之所以為吳,非偶然也。

  對「江東四傑」惺惺相惜,為國薦才,孫權用人不疑,江山相托,君臣同心,終成江東大業給予了高度評價。

  總之,孫權在三國創始人中,是個不大追求表面轟轟烈烈,比較講究實效的穩健型君主。他的為人行事也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建安十八年,曹操進軍濡須口,號步騎共四十萬。孫權率領七萬兵士與曹相持月余,曹操見吳兵軍伍整肅,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豚犬耳!」於是撤軍北歸。

  這是一段有名的英雄對英雄的讚嘆。曹操與孫堅同年,都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155),算來是孫權的父輩,難怪其有「生子當如」之嘆。後來,南宋詞傑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還詠嘆了這一著名公案:「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稼軒顯然不滿於南宋政府對金廷屈膝求和,於是借歌頌孫權能夠守住東南,戰勝強敵,發千古之浩嘆,澆自己之塊壘。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