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20 清代狀元張謇為什麼選擇「冒籍」考試?

20 清代狀元張謇為什麼選擇「冒籍」考試?

2024-10-02 07:38:22 作者: 豆子

  同治十年(1871),已經中了秀才3年多的張謇悶悶不樂。事實上,從16歲開始的10多年裡,他都生活在極端的抑鬱與憤懣中。

  主要原因,就是他在考試時選擇了「冒籍」。

  所謂「冒籍」,就是用假的籍貫參加科舉考試。之所以這麼辦,是因為清朝末年,很多地方有「冷籍」的說法。

  冷籍,是指家庭三代以內沒有人做過官,也沒有人考中過秀才。本來科舉的目的就是選拔民間人才,是不拘泥於出身的,只要不是胥吏、倡優等賤籍出身,就都能應試。可是,隨著時間的推進,許多地方的既得利益者對普通家庭的限制越來越多,對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要求越來越苛刻,才出現了所謂的「冷籍」。

  許多資料都說冷籍是因為三代以內沒功名,所以不能參加考試,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冷籍是地方上的學官和縉紳,也就是「學閥」篡改現成的規章,私造出來的一項制度,目的就是設置本來沒有的門檻,使科考入圍的大權掌控在少部分人手中。

  冷籍家庭出身的考生本來都可以參加考試。可是,朝廷又規定,平民子弟若想參加考試,需要族裡的頭面人物認保,考前還須本縣的廩生(能領廩膳的生員)派保。這種擔保的工作並不歸縣官統轄,而歸學官統轄。因此,一些不肖秀才與學官發現了商機。他們達成默契,將擔保做成了一門生意,發明「冷籍」的說法來恐嚇、訛詐普通考生。他們掌握著學生的入試許可以及中生員後的名次排序,便以此要挾考生拿錢給他們。

  據張謇自述,一個秀才名額,少則要花費數百緡(貫)錢,多則幾千緡。這些錢,足以讓好幾個中產之家破產。

  

  張謇是少年天才,是中國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可當初卻連初試都不能參加,他便和父親一起請老師幫忙想想辦法。

  他的老師宋璞齋,應當也是當時「吃考生」環節中的一員,他介紹張謇父子認識了鄰近的如皋縣一個名叫張駧的老人。張駧有個哥哥,叫張駒。張駒有個兒子,叫張銓,此人剛剛去世,戶口還沒有註銷,宋璞齋就讓張謇假冒張銓的兒子。

  張謇考試的時候填了三代,張駒、張銓、張育才(張謇)。因為這家人里本身就有秀才,所以子孫可以隨意參加考試,不用為了花錢買考試資格而破產。而約定付出的費用也較少:如考上,就給二百千錢,也就是20萬文;如果沒考上,則只需要支付張駧的兒子張鎔和孫子張育英的考試費(他們也要一同考試)。

  結果張謇順利地考中了秀才,想著趕緊恢復原籍,可張鎔並不同意。他告訴張謇,這時候暴露了身份,是不想要功名了嗎?建議還是先繼續考,等中了舉人再說。

  年少的張謇就這樣上了賊船,他對張鎔,不僅沒懷疑用心,還重重地感謝。後來張謇幾次考舉不中,神魂不寧,全拜這戶張家所賜。因為經常被他們敲詐勒索,五年來,他每天都過得提心弔膽。張家人知道張謇珍惜自己的人生,不想因為冒籍被革除功名,就開始大肆勒索。

  除了一開始的24萬(文)外,張鎔又勒索了一筆「學官認派保費」,為龍洋(銀圓)150塊。沒過多久,他又來問張謇要錢,先要了80塊,後來又要了220塊。而那些作保的鄉賢、秀才、學官,也都來敲詐張謇。

  忍無可忍的張謇父子,決定向宋老師求助,請宋老師幫忙疏通,改回原籍,卻被宋老師一頓嘲笑。宋老師可不管學生被敲詐的事,還讓他們好自為之。他們只好回家,繼續忍受這幫人的敲詐和騷擾。

  原本的小康家庭,經過這些年這麼多人的敲詐,竟負債1000餘兩。最後張謇實在是拿不出錢來了,還來敲詐的張鎔非常生氣,便串通學官誣陷張謇,說張謇不孝順,還要張貼他的大字報,大罵張謇忘恩負義,不認他這個親爹。

  他假裝自己就是死去的兄弟張銓,上告如皋縣的學官,說張謇對他這個親爹不孝順,請學官做主,懲罰張謇。學官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把張謇傳喚拘留,讓他寫一篇揭露自己骯髒的心靈的反省文,並說明以後到底該怎麼孝順自己的父親張銓。

  張謇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選擇了逃跑。那天深夜,他穿著破鞋,提著燈籠,冒雨出城,跑回了老家南通。正巧江蘇學政大人彭余久到南通任職,張謇直接向他自首,請求將自己的秀才功名革斥。

  彭余久是溫厚的長者,惋惜張謇的才華,吩咐通州知州孫雲錦徹查此案。(古時有兩個通州,北京通州和江蘇通州,為避免混淆,人們就將南邊的通州叫作南通。)

  孫雲錦早就知道有這回事,他以前就頗為賞識張謇的才華,奈何地方上盤根錯節,實在難辦。既然此時有了上面的命令,便開始層層遞交申請,幾經周折和反覆,終於在同治十二年(1873)經禮部核准,讓張謇改回了原籍,得以繼續參加考試。

  後來,張謇獲得鄉試第二名,在會試中得進士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狀元。在這期間,張謇已經開始施展實業救國的宏偉抱負,堅定地支持國家重工業的發展。他一生中創辦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之崛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謇冒籍,實則並沒有在考試難易程度上占任何便宜,只是想要一個考試的資格,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然而,就算這樣的機會,在帝國晚期時,也被既得利益者阻撓,他們為平民子弟的上達渠道設置了層層壁壘,儘可能地阻止平民子弟參加考試,使張謇不得已選擇了偽造身份這條道路。

  有資料記載,太平天國領袖馮雲山就是因無法考試才憤慨地說:「考試無錢,難考得到!」許多人以為馮雲山說的是路費和考試費,實際上是要傾家蕩產繳納的資格費。

  在古代,偽造籍貫是要遭到革斥的,張謇只能任由知情者勒索。好在他最終擺脫了泥潭,得以發揮自己的能力。

  張謇不是第一個冒籍考試的人,也絕非最後一個。早在他之前,人們也曾為了獲取考試資格,或為了享受更少的競爭,轉投到別的省份和地區參加科舉。這種現象唐代就有了,到宋代達到鼎盛,並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

  每個地方的人口不一樣,但錄取的名額可不是按照人數多少定的。譬如順天鄉試一次錄取100個,浙江鄉試才錄取50個。現實是順天的考生少,而浙江的考生多,錄取的比例根本就不一樣。江南人文甲於天下,考生水平很高,數量也多,可江南(安徽及江蘇)鄉試也只錄取100個,如果去順天考試,很容易就能被錄取。

  之所以這樣做,朝廷也有自己的考慮。科舉考試其實是官員選拔考試,倘使放棄分省錄取,直接按照名次排序,那麼天下的舉人、進士,就會有七成來自江浙。如果這地方再有大批考前突擊輔導班、魔鬼訓練營,那麼就會壟斷所有名額。同一個地區的人往往會形成合力,壟斷官場,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朝廷才按照省份給名額,而解額幾乎是按政治勢力平攤下去的。

  可在考生看來,這顯然很不公平。大家學的都是同樣的知識,考的也都是相似的內容,所謂「學而優則仕」,學得好自然應該被優先錄取,憑什麼要分籍貫呢?

  可事情已經這麼定了,為了脫穎而出,他們自然而然地選擇冒籍,在競爭激烈的地方學習,到競爭小的地方參加考試。

  冒籍的方法花樣百出,總體來講,無外乎異地落戶或冒充他人。儘管歷朝歷代打擊力度不小,可冒籍的現象依然相當嚴重。如明代某個時期,福建福清地區共有120名秀才,其中本縣的20名,剩下的全都是外地的,這幫人一般考完就走。除了受到影響的本地考生家庭,人們其實對冒籍並不反感。但冒籍畢竟是違法的,不肖子弟便可以抓住某人冒籍的把柄死命地敲詐。

  冒籍現象的出現,本質上是古時候人們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一種應對。在一些朝代,它並不違法,只是不被官方鼓勵。但在科舉成為士子唯一出路的時代,這件事就變得嚴肅起來。為了獲得更加優質的資源,更加輕鬆的人生晉級方式,人們花招百出,把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一遍。在這樣的博弈中,許多人的命運也就此改寫。

  [1] 南宋牙刷俗稱牙刷子。

  [2] [英]呤唎著,王維周譯《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華書局,1962年,第47頁。

  [3] 同上書,第57頁。

  [4] 同上書,第58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