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王陽明為什麼否定佛家的出世?
2024-10-02 07:37:44
作者: 豆子
佛教產生於古印度,創始人釋迦牟尼是個王子。他經歷過一番困苦後,向人們傳播自己悟出來的道理。經700年的傳播,佛教已經在中國的西域形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彼時正值東漢末年,出使漢朝的大月氏王使伊存,將佛教描繪釋迦牟尼形象的《浮屠經》口授給了漢朝博士弟子景盧,又由景盧進行傳播。從那以後,佛教便以點帶面,由上層傳播到了底層。幾百年後的南北朝時期,天下男女多半信佛。
對普通百姓來說,佛教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講究出家,人一旦出了家,也就斬斷了紅塵眷戀,在形式上脫離家庭,到寺院生活、修行,以求解脫。
佛教講究不為名利所染,不貪圖金帛與田產,「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然而,歷史中的佛門並非完全的清靜之地,由此形成的勢力,引發了統治者的忌憚。
南北朝時期,大量的寺院占據了海量的田產與資源。而由於出家人歷來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有大量百姓投靠,使得國無納稅之人,錢財競相往寺院流去。北魏的太武帝在太延四年(438)開啟了第一次國家層面的「滅佛」行動,強令凡50歲以下的沙彌(和尚)一律還俗。
不過,當時南北劃江而治,僧尼可以越境逃脫。北朝滅佛,僧尼們就往南朝跑。南朝不滅佛,佛教就在南朝繼續發展。
140多年後,北方政令鬆懈,佛教徒又返回北邊,恢復了當年的昌盛。當時有不少人占著教門的便宜,大肆侵吞、兼併百姓的農田,形成了強悍的利益集團,使佛教成為當時的「五橫」之一。他們「名掛編戶而浮游卒歲」「執政居勢而漁食百姓」「肆暴奸虐而動造不軌」,變成了難以監管和約束的集團。於是,北周武帝再度宣布滅佛。拆毀佛像,收回土地,強令300萬僧尼還俗。這個數字占當時的人口很大的比例,且全是壯年,在社會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佛教追求精神解脫,只要百姓生活困苦,佛教就有很深的群眾基礎,依然能頑強地發展下去。佛教到唐初達到了的鼎盛。唐太宗李世民雖然並沒有與十三棍僧真的有過什麼故事,但他與佛教的情緣並非虛造。
李世民摯愛的長孫皇后名為觀音婢,意思就是觀音菩薩身邊的婢女。而後玄奘西天取經,受到了李世民的熱烈送迎。在李世民死後,未育的妃嬪都要出家,武則天作為李世民的才人也就進入寺廟信了佛教。
唐朝中期的唐憲宗,本身就是佛教徒,曾專門舉辦盛大的迎佛骨儀式。人們紛紛往寺廟裡投錢,傾家蕩產也要這麼幹,不免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韓愈因此上表反佛,由於言辭激烈,差點被唐憲宗處死。
到唐武宗時,國家又開始滅佛。一共拆掉了近5000所大型寺院,40 000餘所私人寺廟,迫使26萬人還俗,收回上好的農田幾千萬頃,史稱「會昌滅佛」。
佛教將其稱為「會昌法難」,是佛教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災難。不過,唐武宗死後,佛教又迅速復甦了。雖然經歷了五代周世宗的毀佛行動,戰亂時佛教典籍被焚毀,再也無法重現當初的風光,但佛教依然在中國紮下了根基,因為千年的傳承使得佛教早就中國化了,沒有水土不服的毛病。
明清時期,佛教信徒依然不少。他們沒有了昔日的狂熱,有的是佛教對人心的教化。
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王陽明年輕的時候,也一度痴迷於佛教,要尋求精神寄託。然而,他苦思冥想,發現了信佛者之所以糾結,是因為佛教本身就有矛盾。人是割捨不掉人世間的感情的,更不可能視親為遠,視骨肉為陌生人。躊躇之際,他頓悟:「孝悌的念頭,是從孩提時就有的啊!這個念頭如果去除了,不就成斷種滅性了嗎?」
自此,他與佛教分道揚鑣。他認為佛教的形式本身就是錯的,學佛者的困惑是有道理的,「佛家說不著相,實際上是著了相。我們儒生著相,其實是不著相」。所謂著相,就是執著於外相、虛相或個體意識,而偏離了本質。
學生黃直不明白,請王陽明進一步闡述一下。王陽明說:「佛教怕父子關係的牽累,於是逃避了父子關係。怕君臣關係拖累,於是逃卻了君臣關係。怕夫妻關係拖累,於是逃避了夫妻關係。都是為君臣、父子、夫婦著了相,想要逃避。我們儒生有父子關係,就給它個仁愛。有君臣關係,就給它個忠義。有夫妻關係,就給它個禮節。什麼時候著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了呢?」
王陽明反對佛教教義,實際上與古時許多百姓對和尚、尼姑充滿提防的原因是一致的。佛家以剃髮、離家、念經的形式來區別於其他人,說是不著相,實際上全是著相。要求斬斷紅塵,更是不被普通人認可。
在王陽明看來,人的厭惡之心、歡喜之心,是本能的。對母親的感恩,對朋友的思念,對美好的追求,是正當的。佛家講究「眾生平等」,將人人有靈性,拓展為人人都是佛;將至親視為普通施主,將普通人視作釋迦牟尼佛。但人不可能對所有人同等對待,對惡霸與善者同樣禮貌,不生鄙夷,也不生歡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是根本,及人之老是枝葉。失卻根本,想得到枝葉,是行不通的。
佛家求清淨,是犯了「將迎意必」的毛病,信眾往往執著而又固執,為了脫離苦海而不顧別人,帶著負罪感逃避到寺院、荒山,看似沒有私情雜念,實則只是滿足了自我的私心。
王陽明有所感悟後,曾勸杭州虎跑寺的和尚還俗。
他遇見一個打坐三年,不聽也不看的老和尚,突然問道:「和尚!你在聽什麼,又在看什麼?!」
老和尚非常生氣:「我三年來,從來不聽也不看,你怎麼能亂講?」
他笑了,問老和尚是哪裡人,父母是否健在。得知老和尚的母親還在,於是他問道:「那你想不想念自己的母親呢?」出家人不打誑語,老和尚黯然失色:「怎麼能不想呢?」
王陽明說:「你說你不聽也不看,但你的心裡聽到了(她的哭泣),也看見了(她的身影),怎麼能說不聽、不看呢?」他又說:「想她,就該去看她啊!」
老和尚歷經三年修行,沒有戒掉塵俗,反而一直處於極大的痛苦之中,平日裡總是感到鬱悶。他這才意識到道理所在,想念一個人的確是私慾,但這私慾,乃是光明而又正當的欲望,那麼就是天理。
一時間,他淚流滿面,第二天就還俗,回家看老娘去了。
不過,一如對朱熹的態度,陽明心學本身起造於佛教的「本體」說,也就是認知「本心」的「明心見性」,因此陽明心學與佛教並非勢不兩立。但它徹底解決了佛家的矛盾之處,讓人正視內心,講究出世,又教人如何出世,如何收拾精神,做自我的主宰。王陽明正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成了心學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