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05 孔子為什麼說「老而不死是為賊」?

05 孔子為什麼說「老而不死是為賊」?

2024-10-02 07:37:35 作者: 豆子

  所謂「仁者愛人,義者尊老」,人們尊敬老人,是因為老人閱歷豐富而身體日衰。閱歷豐富,則在對人性的見識上有許多可取之處。身體衰弱,則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與此同時,人們希望自家的長輩在外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幫助,便因此以己推人,去尊重、幫助社會上的其他老人。

  然而,有一句對老人很不客氣的話,叫「老而不死是為賊」,是用來罵那些年老而無德的人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拿它來攻擊整個老年群體。陸士諤《新水滸》中,時遷說:「豈不聽見孔夫子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那壽長的人都是賊子。」就直接把所有長壽之人說成賊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是孔子的話,但這句話其實是有背景的。

  事情的起因,是孔子去探望自己的老相識原壤。當時原壤的娘死了,孔子去弔唁。與弟子來到原壤家,看到的景象卻讓他大吃一驚。只見原壤的屋裡、院子裡,亂七八糟,臭氣熏天,說是狗窩都侮辱了狗。

  原壤本人也是一副頹廢的樣子,孔子在外頭沒看見他,因為他躲在屋裡。客人來了,沒見孝子迎賓,還以為孝子因悲傷過度暈了過去。但其實原壤倚在屋裡的牆上,蹺著個二郎腿一動沒動。

  孔子非常生氣,還是忍著怒火問:「棺槨呢?」原來自打進門就沒看見棺材,也不知道他這個喪是怎麼發的。

  只見原壤隨手指了指擱在一邊的棺槨,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那落滿灰塵的板子就是棺材,剛才愣是沒看出來。於是,孔子就和弟子一起把棺材擦了一遍。擦完以後,棺材很亮,原壤就高興了。他突然站起來,走到棺材旁說:「好久沒唱一首悲傷的歌了!(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沒等孔子和學生們反應過來,他就拍著棺材扯著破鑼嗓子唱:「狸貓的腦袋上有花斑,而我牽著你的手好柔軟!(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

  這大概是一首情歌。

  不唱不要緊,一唱就真把孔子給氣壞了。但孔子還是決定不與他一般見識,裝作沒聽見走開了。這時,孔子的弟子受不了了,問道:「老師,您能和他絕交嗎?」孔子說,還是別了,親人終究是親人,故友終究是故友。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罵原壤「老而不死是為賊」,就發生在孔子進門以後,原壤唱歌以前。當時的孔子非常生氣,於是罵他:「年輕的時候你不孝順,不友愛,長大了一事無成。老不死的,你可真是個害人精!(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他還氣得拿拐杖敲原壤的小腿。

  原壤原本也是個大好青年,當年同孔子的關係很好。但是他陷入了虛無主義的泥淖,整個人都很頹廢,無論是家庭還是自己的生活都不去經營,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親朋之間的關係也不維繫,總覺得什麼都沒意思。以前的朋友見他那樣,都離他而去。這不他母親死了,親朋都沒來弔喪的,只有孔子帶著學生來了。

  孔子知道他後來差勁,卻沒有和他絕交。再次見面,孔子就把話說得很重,氣的就是他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還做坑人鬼。我們無法確知原壤到底是怎麼坑人的,但親朋確實嫌他坑人而紛紛遠離。母親死後,他連棺材都懶得擦一下,也不知道人死了多久才通知到孔子,結果還得等孔子師徒來幫忙收拾。

  原壤是自在的,可自在只是自己的。在孔子看來,這是不仁、不孝、不友、不悌的體現,是在給別人添堵。這種人年輕時還好,老了又能怎麼辦呢?還能怎麼辦,誰關心他他就繼續跟著誰唄。

  故而孔子罵他「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實質上是老友之間的辛辣的諷刺和鞭策,就好比你的一個朋友太不像話了,你便教訓道:「你天天不干正事,上課不學習,罵人家學習好的都是書呆子。你有別的特長也行啊,什麼都沒有!一天到晚吃了睡,睡了吃,醒了就知道玩手機,還瞧不起別人,男女老少都不愛搭理你,活著有什麼意思?」

  後來你出名了,經常有人引用你的語錄,逢人便講:「活著有什麼意思?」還說這是你說的,你說你有多冤枉?

  不過,話說出去,成了語錄,解釋權就不在說話者那邊了。後世的一些人,便老拿「老而不死是為賊」去罵老人,對於真正的老年賊子,就更不客氣了。

  古人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親慈祥了,兒子才會孝順,兄長友愛了,弟弟才會恭敬。老年人如不慈,對家裡無德,是不配贏得「孝順」的。人們早已把孝當成法律去遵守,老而不慈,就更讓人鄙夷了。

  中國曆朝歷代都提倡孝道,孝是與「忠君」並列的。在皇帝垂範為臣民榜樣的時代,百姓孝順尊長,就如同臣子服從君父,這有利於統治的穩定。為此,《周禮》有「不孝之刑」,漢代《孝經》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統治者為「孝」出台了法律,「孝」也就成了有法律依據的固定的倫理,造成了權利和義務的不對等。即便君父不慈,臣子也要盡忠、盡孝,否則君父就可以降罪於臣子。

  明代葛天民的《明鏡公案》中有一樁依據真實案例改編的案子,其中有言:「母欲治子,如俯地拾芥。但告他不孝,令官府打死他。」意思是在古代,一位母親想修理自己兒子,只要告他不孝就可以了,官府真的能把兒子打死。當時的長官李太府提醒狀告兒子的洛氏:「母告子死,無有不死。」

  回看這個案子,原來是一個名叫樊見的少年,見寡母洛氏與道士萬允正私通,就不許萬允正登門。母親去道觀的時候他也跟著,生怕他們約會。現代離婚或夫死再嫁是天經地義的,在古代卻不是這樣。古人以守寡為德,少年樊見的行為,就是這種思想作祟。但樊見的做法是符合古人道德操守的,沒想到這卻惹惱了洛氏和萬允正。

  他們見面的機會很少,因此非常氣惱。在萬允正的建議下,洛氏便去官府狀告兒子,好讓官府把兒子打死。此事經李太府細心審查,才沒釀成冤案。如果是不耐煩的糊塗縣官,真的會把人打死了結。

  現成的例子就有一個。《刑案匯覽三編》記載,道光二年(1822),一個名叫江泳青的青年因忤逆父親被判死刑。

  起因是他的父親江玉鐀外出飲酒,喝得酩酊大醉,走到家門口,亂罵一氣。到屋裡又喊餓,讓媳婦曾氏給他煮飯。恰逢曾氏外出,沒人應聲,於是他又開始破口大罵。

  這時候江泳青從外面回來,見父親又喝那麼多,很生氣,勸他歇歇再說。江玉鐀一聽就不樂意了,開始怒罵兒子。江泳青說父親,家裡那點錢你全拿出去喝酒,不如多買幾個饃饃吃,也不至於忍飢挨餓!

  江玉鐀被兒子忤逆了,暴怒起來,大罵兒子不孝,摸起一根棍子(鋤柄)就打。江泳青抱頭鼠竄,江玉鐀則在後面追趕,結果一個不小心被絆倒,腦袋恰好磕在了石頭上,左側額角被磕壞,兒子立即折返把他搬到床上,躺了四天,死了。

  這種非正常死亡的案子,官府都會過問。經過審理,縣官按照「子不孝致父自盡」處置,說是因為兒子不孝順導致父親自殺。如果真是這樣,應該判「斬決」,直接砍頭。

  但這個案子明顯就不該如此,因此審案的官員又酌情判了個「絞候」。江泳青「忤逆」父親,導致父親生氣,才有了磕死的後果。兒子還是得死,只不過要等到秋後或朝審後再執行。好在朝里有明白人,部里覆核的時候,大臣們發現江玉鐀之死根本怨不著江泳青,於是「另行審擬,以昭慎重」。

  總之,從這樣可怕的例子足以見得,如江泳青確實「忤逆」了他的父親,勸他少喝酒省點錢買乾糧,導致江玉鐀想不開上了吊,那麼江泳青是一定會被砍頭。這在現在簡直難以想像。

  在我小時候,我總聽老人們說以前(特指民國及以前)的人再壞也都很孝順。這並非虛言,正是法律長期的偏向,使民間形成了「不孝死罪」的觀念,確實再渾的人也不敢拿父母怎麼樣。反過來,如果父母因小事去告兒女,則輿論反而不偏向父母。因為一旦這麼幹,兒女就會死,導致了一些兒女欺善怕惡的風氣。

  孝敬的觀念,因為法律加持而影響深遠。古時的官員,總拿「天下無不是底(的)父母」替皇帝的錯誤開脫,也經常藉此委婉表達對皇帝的不滿。

  除去法律與制度規定,多數情況下,父母對於兒女的愛是真誠的。

  中國很早就有養老院以及養老制度,「凡三王養老,皆引年」,夏、殷、周,三朝天子舉辦老人宴,都要根據戶籍核查老人的年齡,還規定家中有老人可依法免除部分徭役。因此才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觀念。

  但在現實中,尤其是所謂「禮崩樂壞」的時代,多數百姓根本沒有養老保障,全靠兒子孝順(女兒通常外嫁,因此無法近前侍奉)。人到了一定年紀,干不動活,又因為戶籍限制,沒有退休金,創造不了價值,被一些人視為累贅。在這樣的嫌棄、擠對下,老人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他們或是看見了孝順孩子拼命幹活,而覺得自己只是個累贅,產生負罪感,有了「壽有何罪?老而不死是為賊!」的感慨。或是在遭遇事情時,行為變得扭曲。譬如自己不小心跌倒,就拼命抓住無辜的路人,一口咬定是被人家撞的,以免再度增加兒女的負擔,再度驗證自己的無用。如此不僅不怪自己不小心,還能為家裡多帶來些錢,有了用,就能活得下去了。這樣扭曲的價值觀,長期存在於毫無保障的老人群體中。

  近幾十年,宗族社會全面瓦解,老齡化社會逐漸形成。原子化的人們,更多地要依靠政策抵禦風險。養老體制的完善,有助於解決現代社會的新問題。

  而提倡「孝道」,是制度保障不可及之時,最為穩健的養老方式。現代社會,對老人來說,更需要的已經不是金錢、食糧的支持,而是精神上的陪伴與心靈的慰藉。他們曾年輕,我們也將老去,尊重他們,也就是尊重我們的未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