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西夏神話:從白仙鶴、太陽腿姑娘到倫理神話
2024-10-02 07:36:08
作者: 田兆元
西夏為我國西北党項族所建立的政權,由於沒有專史,故文獻記載不如遼、金等政權的事跡詳細。近代以來,西夏文書的發現與破譯,為研究西夏的歷史與社會提供了嶄新的材料。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党項自漢時即聞於中國,南北朝時與中原有較多的接觸。《北史·党項傳》稱党項為党項羌,是三苗之後,自稱獼猴種,每姓為一部落,尚武力,無法令,養犛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穡。「其俗淫穢蒸報,於諸夷中為甚。無文字,但候草木以記候,三歲一聚會,殺牛羊以祭天。人年八十以上死者以為令終,親戚不哭,少死者則雲夭枉,共悲哭之。」党項於南北朝時尚明顯處於原始部落時期,原始宗教氣氛濃烈,神話必當甚為流行。唐時党項附降,因吐蕃所逼而內遷,唐賜李姓,宋時則賜趙姓。唐宋時,党項與內地的關係日趨密切,文化交流更為廣泛,而党項也逐漸強大。
1038年,元昊稱帝,建都興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國號大夏,統治區域大抵在寧夏、陝西、甘肅、內蒙古一帶,這也是一個地方民族政權。從元昊稱帝到蒙古滅西夏,其間傳十代皇帝,共一百九十年。在這一時期,党項族發生了深刻變化,文化上有突飛猛進的發展。
西夏除仿唐宋官制建立了一套行政機構外,更重大的事是文字的創製,它是党項文化的載體,對於其文化發展與傳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關於西夏文,古史多稱為元昊所創。《遼史·西夏傳》說元昊曉佛書、通法律,嘗觀《太乙金鑒訣》《野戰歌》,制蕃書十二卷,又制文字符篆。《宋史·夏國傳》記載與此同。二史為元時脫脫等所著,早於脫脫的宋人著述里也稱蕃書為元昊所制,如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與曾鞏的《隆平集》都有記載。元昊作西夏文大抵為事實。西夏文在西夏得到了廣泛運用,許多西夏神話賴西夏文得以保存。西夏滅亡後,西夏文也逐漸失傳,幸有埋於地下者得以保存。
自清朝史地學家張澍於19世紀初在西北發現西夏文《重修涼州護國寺感應塔碑》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西夏文重見天日後的破譯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經過中外幾代學者的辛勤勞動,人們終於能把許多湮沒的材料破譯後重新公之於世,西夏的神話也得以重現尊容。
在西夏文的類書《文海》里,有許多關於鬼神的條目。鬼主惡,謂之「損害」,神主善,謂之「守護」。鬼有餓鬼、虛鬼、孤鬼、妨害鬼、殺死鬼等。神有天神、地神、富神、戰神、守護神、大神、護羊神、山神、水神、龍神、樹神等。[9]這本西夏文的類書中如此眾多的鬼神名目說明,在西夏建國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多神崇拜是宗教活動的主統。
西夏的原始神話十分豐富,漢典所載十分有限,但在西夏文里,那些色彩斑斕的神話故事卻十分龐雜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就西夏文典《大詩》《夏聖根讚歌》《聖立義海》等文獻進行歸納分析,可得知西夏原始神話的大致內容[10]。
在原始的空虛中生出來一個具有生育能力的石頭,它可能生出了一座山,也許是自己變成了一座山,山具有生長壯大的能力,它的頂峰成了神仙居住的地方。後來,不知在哪裡冒出了兩個分別代表陰極和陽極的生物,接著有了空氣、風、鳥、白仙鶴以及同月亮和西方有關的奠定了宇宙開端的面如滿月的英雄。白仙鶴是西夏古神話里一個影響很大的神靈,他跟太陽腿姑娘嬉戲,這也是一場陰極和陽極的嬉戲,與創造世界有關。太陽腿姑娘企圖制服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大象。天穹是白仙鶴創造的,而後來又說是黑頭造天,似乎黑白有矛盾,但有文獻說白仙鶴頭是黑的,這兩者就統一起來了。創造大地的則是「紅臉」,這紅臉恐怕就是那太陽腿姑娘,因為太陽是紅臉。由白仙鶴和太陽腿姑娘創造天地的神話轉為黑頭紅臉的神話,於是,始祖的神話也就誕生了。請看《大詩》中的描述:
黑頭像旋風一樣在造天,
紅臉在霧氣瀰漫的紅色土地上大踏步行進,
紅臉在修地,在鋪設雲道,
紅臉喜歡通宵達旦地嬉戲,
紅臉大白天也在嬉戲,
大臉盤的子孫們一代代地不請自來,
大臉盤子孫的隊伍絡繹不絕!
他們是人類產生的開端,一支門第高貴的中流砥柱。[11]
黑頭與紅臉所產的大臉盤的子孫從此繁衍生息。這些神話跟漢族的傳統神話很少有相同的地方,只是其中如石頭創生及山頂居神與漢神話的模式有些相似。至於白仙鶴與太陽腿姑娘、黑頭與紅臉,都是奇特新穎的神話。《大詩》的歌唱,大概就是薩滿的神歌,它保存著純粹的西夏党項族人的神話。
這些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十分鮮明的神話沒有越過西夏的統治區域而主要在本民族範圍內流行,西夏滅亡後它們就不傳於口頭了,幸虧被記錄在案而倖存下來,至今日才重見天光。史稱西夏人好鬼神,從這些西夏文的遺典里能清楚地看出。
這種多神崇拜因佛教與儒教的傳入受到影響,史稱西夏開國主元昊「曉浮圖學,通蕃漢文」,他於繼位後第三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向宋求賜佛經一藏,這些漢文佛經進入西夏後即被譯為西夏文,在党項族中流行,各類佛寺在西夏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來了。其中,承天寺是當時最大的佛教工程,宋皇所賜的《大藏經》即藏於此。
西夏的佛教,形成了以寺廟為主的幾個中心:一、興慶府中心,這裡有著名的承天寺,是西夏佛教的中樞;二、賀蘭山中心,賀蘭山是西夏的三大神山之一,佛教名剎多建於此;三、涼州中心,有涼州感應塔及護國寺、聖容寺、崇聖寺等建於此;四、甘州中心,有臥佛寺、崇慶寺、誘生寺和十字寺等建於此,甘州還是西夏重要的譯經所;五、瓜州和沙州中心,此即敦煌一帶,亦西夏的一大佛教中心;六、黑水城中心,這是西夏北部重鎮,城內有許多寺廟遺址。[12]這遍布西夏大地的佛寺,將佛教的神話散布到西夏大地,哪裡有寺廟,哪裡就有佛菩薩,因而哪裡就有關於佛菩薩的神話傳說。在西夏我們無法找到如遼的以白衣觀音為家神的這種神話發展的具體樣式,但佛教鬼神信仰普遍模式在西夏傳揚已毫無疑問,它成為變革原始西夏宗教神話的重要外來力量。白仙鶴與太陽腿姑娘黑頭與紅臉的神話就是在佛教神話的打擊下逐步退出神話主流的。
儒學在西夏的地位也很高,尤其是在仁宗時期,人慶元年(1144年)始建學校於國中,立小學于禁中,仁宗「親為訓道」,各地生員達三千人,第二年,建大漢太學。仁宗親自參加祭奠先聖孔,又「尊孔子為文宣帝」[13]。仁宗時期,儒學在西夏達到了頂峰,有名儒主持內學,行科舉制,禮樂文章遂大行於西夏。
夏代的祀典,史載有闕,對孔子的祭祀成為我們所知的最重要的祀神活動。孔子在西夏被尊為「帝」,這是在以往任何朝代都沒有得到過的殊榮,《宋史·夏國傳》讚頌曰:「乾順建國學,設弟子員三百,立養賢,務仁孝,增至三千,尊孔子為帝。設科取士,又置官學,自為訓導,觀其陳經立紀,傳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可見古來對西夏的儒學都有充分肯定。我們把西夏的崇儒與遼的崇儒加以比較,發現夏重學而遼重教,夏的儒學水平高於遼,而遼的宗教崇拜活動則多於學理探索。儒學經典中的天地祀禮部分似未為西夏皇帝所重,他們重視的只是對孔子本人的祭祀。《聖立義海》有時令行事的記載,在這個西夏的「月令」里,除了一處提到黃帝以外。儒經四季神典里的帝與神皆未出現。這說明儒典中的宗教體系未得西夏人的重視。
但是,西夏人卻發展了儒學的道德神話。《孝經》是較早傳入西夏的一部儒家經典,它被譯成西夏文後很快被西夏統治者大力宣傳。西夏對於孝道的宣傳,並不僅僅實行倫理說教,還採用了神話故事,在這些故事裡,天理與孝道融為一體,也就是說,神話與倫理二者是水乳交融的。這些故事不少來自漢典,只是在西夏文里,它們的神話色彩更重一些。
在《聖立義海》中,有很多的篇幅談論孝道。作者在舉出一個孝道的理念後,便引出故事來加以闡述。這種故事的開頭總是冠以「往昔」二字,是為了宣傳孝道而進行神話創作的作品,試舉數例如下:
母畏天雷 往昔一人,母在時畏天雷,母亡守陵。夏季,天雷震,孝子抱母墳而哭,天慈雷息。其後帝聞,迎賞賜,天下揚孝名。
孝女護父 往昔,父女二人相偕行於道,宿山中。惡虎欲傷父,孝女驟騎執耳,求天助。依德伏虎,父莫被傷。
因孝為帝 往昔,一人至孝,先母亡,後母妒其才藝,欲害。孝子周德,莫能殺戮。行郊,象豕耕地,諸鳥運種貯糧。天荒旱,孝養父母,父瞽□□,帝聞,以二女妻之為後,因德襲位為帝。
賣身奉母 往昔一人,奉先父喪,後無財貧。母喪,未能孝順,賣身為母奉孝。歸趨途中,得遇智婦,相偕為夫妻。夫言:「織絹五百匹則可回。」智婦半日織絹五百匹足。其婦曰:「因汝孝,前來助汝也。今返天宮。」言訖,駕雲往天。[14]
這類故事,多不勝舉,看上去跟漢民族的傳統故事似曾相識,如「因孝為帝」顯然是關於舜的傳說的演繹,而「賣身奉母」則是天仙配故事的改寫。傳統故事的主題並不完全著眼於孝,而《聖立義海》卻完全是在孝上做文章。並且,這些故事把孝道與天道結合起來,便成了典型的倫理神話,它不僅在規範社會行為上起到獨特的作用,而且由於神的屬性帶上厚重的倫理道德色彩,對原始神話也形成瓦解之勢。儒家的倫理神話在西夏廣為流行,從文化心理上加深了党項族與民族文化傳統的聯繫,為民族間的理解與融合奠定了基礎。
西夏神話是一種多元構成體,党項族的原始神話在佛教和儒教尚未傳入時占統治地位,即使在佛教和儒教已廣泛流行時,西夏原始神話跟佛儒神話交織成一片,也並未完全消失。西夏建國以後所編撰的《聖立義海》這部西夏文化百科全書,第一卷至第七卷解釋天地日月四季萬物等自然現象,其中多數殘缺,在所存的部分內容里,這些自然神有西夏的民族神,如先祖吳浪住在太陽那裡,穀神叫「波女」,這些都是漢典及漢民族中未曾有過的神話。但同時也有「中央黃帝」「十月屬亥、五行屬水、牧白鶴季、北方寒降」「北極黑帝」等說法存乎其間,顯然已帶有陰陽五行色彩的儒家神系的內涵。第十三、十四兩卷保存著豐富的儒家倫理神話,第十卷已缺失,從目錄看,是介紹佛法、佛殿、法物、濟法、濟法殿等內容的篇章,其中必有佛教神話。
西夏原始神話、儒教的倫理神話和佛教神話的三足鼎立是西夏神話的基本結構,儒教神話、佛教神話逐漸上升則是西夏神話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