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儒學神話向皇室先挑戰後皈依
2024-10-02 07:34:25
作者: 田兆元
11.1 由異端走向正統
傳統儒學雖大體不語怪力亂神,但經書中的神秘色彩難免。《詩》《書》《禮》《易》《春秋》,大都含有神話成分,只是儒學祖師孔子能以理性的態度對待這些神話,故先秦儒學以理性從容的面目出現。戰國時「尚以詐力」,儒學不得其用,難以滲透到主流神話中去。秦始皇重法家,儒學更遭打擊。漢初崇黃老,儒生屢遭絀貶,故自春秋戰國以至漢初,儒學甚不得意,是一股受壓的異端勢力。
自鄒衍時儒學之仁義道德開始滲透陰陽五行學說,濡染方士色彩。秦取方士退仁義,行陰陽又兼仙道,剝離了方士身上的原儒成分。此時儒生竟以封禪說取悅秦始皇,實將自己置於方士的地位。高祖時的儒生,只能操攻伐兵戰之術以見,難行儒業,如酈食其、陸賈等,可以縱橫家視之。陸賈一言詩書,則遭高祖詬罵;叔孫通因著儒服,則遭漢王憎恨,乃變短為楚製衣服,方得高祖喜愛。儒生們實在是夾著尾巴過日子,當然得權變以求生存,投皇帝之所好。如叔孫通最初「專言諸故群盜壯士進之」,後群臣因無禮義節之,混亂無序。叔孫通為定禮儀,使高祖「知為皇帝之貴也」。後高祖崩,又為定宗廟儀法。[1]此時之叔孫通又為巫史一類的角色了。漢初時儒生多以言鬼神方得近皇帝,他們被任用,多是問鬼神之禮,文帝時的賈誼也是如此。漢儒早在讖緯大盛之前已跟鬼神結緣,儒學已開始神學化。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武帝時大尊儒生,董仲舒進儒學,將仁義與王霸刑名之學交雜,裹上一層神學外衣,這便是神學化的新儒學。
董仲舒講三統循環,講災異之變,求雨止雨,都是神話與迷信。這些行為,使得董仲舒成了一個巫師,西漢儒學之神化在董仲舒那裡達到了第一個高潮。
儒學之神化是一個把神化了的孔子及其經書同現實的符瑞與讖語相結合的過程,所以,神化孔子是儒學神話的前奏,這股風最初還是由董仲舒刮起來的。《春秋繁露·符瑞》:「有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西狩獲麟,受命之符是也。然後托乎《春秋》正不正之間,而明改制之義。」這是說麟為孔子瑞。孔子不王,而受天之命作《春秋》以垂法,為素王。董仲舒災異說源自《春秋》,所以對《春秋》大加推崇:「《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2]在董仲舒心裡,如果說孔子是教主,《春秋》就是一部充滿神性的啟示性的聖典。這樣,神話同現實緊密結合起來,現實感也十分強烈。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這儒術已不是理性的原儒,而是神學化的新儒。它在現實政治生活中第一次真正地發揮了作用。這時,儒學擺脫了漢初以來的異端角色而開始正統化。雖然離真正的正統思想還有差距,但總歸是爭得了一個名分,是儒學第一次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