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孔子的意義

2024-10-02 06:33:31 作者: 何善蒙

  孔夫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受到了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推崇,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是毋庸多言的。體現其思想觀念的《論語》,亦由此被視為中國人的聖經,而為歷代知識分子所誦讀。在某種意義上,是孔夫子確立了中國傳統的道德價值和生命意義,傳統的道德維度是由孔夫子開啟的,並由此確立了一種獨特文明形態的基本價值內涵和思維特質。古人也曾經評價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就非常直觀地表現出孔子對於中華傳統而言所具有的獨特意義。

  誠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夫子很深刻地影響(塑造或者束縛)了後世中國思想的基本特質。比如過分地強調現實、人事和實用,從而輕視了抽象和思辨的純理論體系,缺乏純粹學術的追求和興趣,往往將人事和學術結合,認為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於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文化具有審美的精神境界,而缺乏科學精神境界。同時,由於過分強調義務,缺少了個人權利的空間,這使得道德論述更多傾向於理想化和浪漫主義。而且,孔夫子的理論核心是關於人的學問,關注的重點是現實的人,對於超越層面「存而不論」,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的缺失。

  當然,如果以簡單的方式來評價孔夫子,可以說在中國思想史上是他第一次將道德的重要意義給予了人類,即以道德作為人類社會的基礎予以重視。從這個角度出發,當時社會之所以出現種種悖亂的現象,根本原因就在於道德淪喪。而孔夫子想要進行的改變,是將道德之根重新在現實中培植起來。在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背後,所透露出來的無疑是道德理想的崇高性。孔夫子試圖將道德的原則確立為人類社會的基礎,並為之付出畢生的努力。

  對於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來說,孔子所倡導的道德理想仍然是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的,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非常平凡,但正是那種道德理想給予了我們特別重要的精神支撐,這是我們精神世界的重要構成部分,是我們能夠在平凡的生活中挺立出自身價值和尊嚴的所在。康德曾經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這個說法,跟孔子的立場其實是一致的。孔子或者說儒學,最為重要的價值即在於要求我們堂堂正正做人,做一個真正快樂的人!但是,孔子與康德最大的不同在於,孔子是要讓道德真正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去仰望。

  [1] 佾,就是隊列的意思,古時一佾為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的樂舞,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2]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賀麟、王太慶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7頁。

  [3] 關於這一點,其實中國的文字也有類似的作用,我們使用的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具有圖畫信息的,它所呈現的就是一個真實的場景。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4] 雖然關於《論語》的編撰有著種種不同的說法,但是,當我們選擇把某一章置為全書的第一章的時候,應當是有非常明顯的編撰意圖的,絕不至於是任意的。

  [5] 雖然關於儒學,在後來的發展中,有各種層面的展開,尤其是自漢代以來,儒學在傳統政治格局中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由此政治儒學的提法也成了比較通行的說法。當然,從儒家本身的義理和歷史的基本事實來說,這個提法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從孔子和顏回的這種形象來考察,從上述的論述來說,個人認為對儒家的定位首先應該基於現實生活層面。也就是說從今天的意義上,儒家留給我們的最大的精神財富就是其對於人心的意義,以及由此而來的對於經驗生活的態度——快樂的精神。如果我們說儒學有其現代意義的話,這種意義首先應當是在人心上發生共鳴。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現代人的內心當中找到根據,是儒學能否實現現代轉化的重要前提。由此,與其說政治儒學,倒不如說生活儒學,更加能夠呈現出儒學對於現實人生的關注,在這個意義上,也更加能夠實現儒學的現代轉化。

  [6] 這一點在後來儒家那裡得到了非常直接的闡釋,比如王陽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