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聖伯多祿大殿

2024-10-02 06:31:26 作者: 威廉·華萊士

  米開朗琪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請記住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1546—1564年

  羅馬梵蒂岡

  1547年1月1日,教皇保羅三世任命米開朗琪羅為聖伯多祿的總建築師,而米開朗琪羅「非常沮喪,完全硬著頭皮」。這是一個可疑的榮譽。他所接手的,是一群死腦筋的工人和幾個頭腦發昏的監督者,這些人老是跟米開朗琪羅對著幹,他們熱情地忠於上一任總建築師安東尼奧·達·桑加洛(Antonio da Sangallo),對這個新來的建築師並不信任。米開朗琪羅當時已經七十一歲了,他將把餘生的十七年全部獻給了這項工程。

  舊聖伯多祿大殿的改建始於15世紀中葉,但真正承擔起建造新大教堂工程的卻是教皇儒略二世(1503—1513年在位)統治期間的多納托·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在裝飾教皇的墓碑或是為西斯廷教堂穹頂繪製壁畫時親眼見過君士坦丁皇帝所修建的古老教堂遭受過多麼冷酷的破壞,也看到過人們想要取而代之的努力,只是這些努力有時不夠,而更多的時候則完全看不到。

  儘管米開朗琪羅偏愛宏偉的建築,但他對新教堂的最大貢獻也包括忠實地體現布拉曼特的最初設計理念,並糾正該項目的工程缺陷。米開朗琪羅拆除了大量畫蛇添足的建築,扭轉了近四十年的建築史,完成這一壯舉的前提是藝術家和贊助人都必須有巨大的信心、勇氣和遠見。拆除多餘建築後,大教堂的重點更為突出,外部和內部均條理分明。從外部看,大教堂是一個結構緊湊的巨型雕塑;教堂內部則是一個開闊、明亮、令人振奮的空間。

  聖伯多祿大殿的外層如同某種「建築構造」:巨石板如地殼板塊般上升、下沉、滑動、卡死。牆壁表面層次分明、重疊,並因移位而一圈圈向外漾開。密集排列的立柱、窗簾和開放壁龕彼此交錯形成的韻律感,都容易令人忽略其表面的簡潔。米開朗琪羅發明了一種墓碑比例的「巨式結構」。石灰華質地的壁柱拉長了垂直方向的維度,越過一個含有兩個巨窗的分隔位,然後是三個巨窗的分隔位。垂直向上的噴發感極為震撼,只有閣樓和檐口的沉重之感才能壓得住這股勢頭。圓形的頂棚延續合併了這些垂直方向上的力。從地面到天窗,整個建築拔地而起,一氣呵成。沉重的實感和複雜的外牆表面與寬闊、明亮的室內形成反差,這一點類似哥德式教堂。在這座巨型建築物的中心,安放著聖伯多祿的墳墓;在這個尊貴地點的上方是華麗的、溢滿陽光的穹頂。

  儘管有挫折,儘管科西莫·德·美第奇大公執意勸說米開朗琪羅回到佛羅倫斯,但是他仍然堅定地投身於這個項目中。他為大殿投入的時間接近二十年,但在這期間,他糾正了之前的錯誤,並為未來鋪平了道路。從那時起,聖伯多祿大殿一直縈繞在米開朗琪羅的心頭,也是他解脫罪孽的最大希望所在。儘管聖伯多祿大殿有著一百五十年的歷史,其間,修繕頻仍,但我們仍然有理由認為它是屬於米開朗琪羅的傑作。它是基督教世界規模最大的教堂,是教皇權威的顯赫標誌,也是米開朗琪羅藝術生涯的巔峰之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