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結和利亞》

2024-10-02 06:31:17 作者: 威廉·華萊士

  米開朗琪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1505—1545年

  羅馬聖伯多祿教堂儒略二世墓

  

  儒略二世墓的委託始於1505年,一個吉利的年份。當時教皇承諾向米開朗琪羅支付10000達克特金幣(足以建造一座小教堂)的天文數字,以建造一座裝飾有約四十座大理石雕像的巨大墓碑。四十年過去了,墓碑的規模雖然大大縮水,但仍然十分宏偉,它最終被安放在聖伯多祿教堂,而不是原計劃中的位置——儒略二世的領銜教堂,即聖伯多祿教堂。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米開朗琪羅至少畫了六種不同的設計圖,簽署了不少於四份合同,並多次改變想法。他還雕刻了許多原打算用於該項目的雕塑,但是只有三件人物塑像——代表摩西、拉結和利亞——今天仍作為墓碑的裝飾。

  《拉結和利亞》是為墓碑設計圖定稿(1542年簽訂的合同)所雕刻的寓言式雕像。現代觀眾的情緒大多被《摩西》的表現力所吸引,因此它們常被認為是蒼白或平庸的。確實,它們在摩西的崇高感面前相形見絀,泯然於墓碑下層的密集裝飾中,我們很難完全欣賞人物身上無聲的尊嚴感。米開朗琪羅有意刻畫了端莊甚至是矮小的女性形象,目的是象徵信仰和善行,或者象徵沉思和積極的生活。米開朗琪羅用這些題材代替早期的奴隸(尤其是現存於學院美術館的《奴隸群像》),其建築語言也從誇張的肉體表達轉變為精神上的渴望,從異教徒的語言轉變為基督教的寓言故事,藉由穿著得體的女性優美軀體寓言性地表達出來。雕像放置在壁龕的狹小環境中,女性嬌小的軀體和謙卑的表情非常令人驚嘆,尤其是人們傾向於認為米開朗琪羅偏愛用巨大的造型突破石料的束縛和限制。

  《聖經》中利亞不像她的妹妹那樣迷人,但上帝卻偏愛她。一團垂下的布讓觀看者注意到她的子宮,令人聯想到她的生育能力和她為雅各生下的六個兒子。仿佛要表達她內在精神的美,米開朗琪羅創造了他整個藝術生涯中最華麗、最可愛的人物之一。

  在講述教皇儒略二世墓碑漫長而曲折的歷史時,阿斯卡尼奧·康迪維稱其為「悲劇」。毫無疑問,他也同米開朗琪羅和其他許多人一樣感到沮喪並發出過悲嘆,說這座比預期規模大大縮水的墓碑雖然雄心勃勃,但付諸實施後卻令人失望。儘管如此,如果我們耽於想像這座墓碑可能的樣子,就等於對米開朗琪羅的成就視而不見。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創造出文藝復興時期最壯觀、最高貴的葬禮群像。康迪維最後得出結論:「這座墳墓是羅馬乃至其他任何地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墳墓。」聖伯多祿教堂每日遊人如織的盛況證明此言不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