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亞諾墓

2024-10-02 06:30:40 作者: 威廉·華萊士

  米開朗琪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1519—1534年

  大理石

  高度:6.3米

  佛羅倫斯聖洛倫佐大教堂美第奇家族小教堂

  美第奇家族小教堂或「新聖器收藏室」中安息著這個顯赫家族的四位成員:豪華者洛倫佐(Lorenzo the Magnificent)和他被謀殺的兄弟朱利亞諾(Giuliano)以及與他們同名的兩個後代,即烏爾比諾大公洛倫佐(Lorenzo, Duke of Urbino)和內穆爾大公朱利亞諾(Giuliano, Duke of Nemours)。兩位輩分較高的「豪華者」被合葬在未完成的雙穴墓中;而埋葬兩位晚輩大公的墳墓,如今成了這座家族小教堂的主要裝飾。

  美第奇家族小教堂首次實現了米開朗琪羅長久以來的抱負,他渴望將建築、繪畫和雕塑結合在一起。雖然教堂的繪畫部分被迫中止,雕塑也只完成了設想的一小部分,但整體來看令人十分滿意,仍然可以說是這位藝術大師的偉大傑作之一。他塑造了一個奢華的環境,大理石紀念碑從牆壁上凸出,裝飾在石碑上的人物仿佛是從支架上滑落下來的。兩位大公坐在石棺上方的淺壁龕中,石棺內盛放著他們的遺體。有人批評米開朗琪羅,兩位大公的雕像看不出與本人有相似之處,米開朗琪羅回應說,一千年後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容貌。才過了五百年,我們如果想回憶這幾位大公的模樣,就只能靠這些虛構的肖像了。通常,人們不把他們看作個體的歷史人物,而是將其視為彌爾頓式的、帶有寓意的二人組:一個是「快樂的人」(l' Allegro),一個是「沉思的人」(il Penseroso)。

  四個裸體的寓言人物斜倚在波浪形的石棺蓋上。傳統上,這兩對人物代表著《日》《夜》《晨》《昏》,是對時間進行沉思後,再以符號呈現。米開朗琪羅並未依賴外觀上的特徵(只有《夜》用了外觀特徵)來表現作品主題,而是運用了肢體語言及不同程度的完成度和拋光度來暗示這四個人的身份。

  

  《日》是四個人中肌肉最發達的,其身體的扭曲動作也是最不可能的。他那令人難以忘懷的面容如同從海角升起後的太陽,望向自己碩大右肩的後面。頭部有意呈現未完成狀態,採用這種手段的目的在於運用石材使人們感受到光的不確定性和時間的模糊性。《昏》中,人物的頭部也處理成類似的未完成狀態,其粗糙的五官與經過拋光的身體表面形成鮮明對比。《晨》中,人物光滑的肢體像冰川一般沿著石棺的彎曲表面滑下,而掀開她的面紗則暗示著從黑暗的斗篷下冒出的第一縷光。弓起的眉毛下,一雙空洞的眼睛和張開但同樣空洞的嘴巴讓觀看者的情緒游移不定,禁不住欲言又止,如同黎明介於黑暗和光明之間。

  來到教堂的任何一位遊客都會同意,這四個寓言式的人物牢牢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即使從藝術家最初構想的一鱗半爪中,我們仍然能夠感覺到這是一件完整而令人滿意的作品,這充分證明了米開朗琪羅藝術構思的偉大力量。儘管小教堂並未完工,但米開朗琪羅創作的建築物既是對死者的紀念和致敬,又雄辯地表達了美第奇家族的政治野心和建立王朝的主張。因他的作品不朽,這些人物也成為不朽。與此同時,這座小教堂也促使我們所有人開始反思過眼雲煙般的世俗的生活和功名。

  米開朗琪羅

  美第奇家族小教堂

  1519—1534年

  佛羅倫斯聖洛倫佐教堂

  米開朗琪羅最初設想的許多元素都未能運用在美第奇家族小教堂:每座墳墓下方都應該有河神,半月形拱頂上應該有繪畫,還有最重要的元素,即埋葬著豪華者洛倫佐和他被屠殺的兄弟朱利亞諾·德·美第奇的主墓。雖然成品嚴重縮水,但這座小教堂仍然是世界上最宏偉、最令人滿意的建築和雕塑群之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