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奴隸》
2024-10-02 06:30:26
作者: 威廉·華萊士
米開朗琪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約1513—1516年
大理石
高度:215厘米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巴黎羅浮宮
在教皇儒略二世墓的最初構想中,米開朗琪羅要用大理石製作四十件比真人還大的雕塑。藝術家喜歡從一些不太重要的元素著手,他似乎希望慢慢地朝著更困難的任務推進,這是他的特點。另一個典型特徵是,他會為這些次要人物創作傑作,而項目卻沒法整體完成。不管我們如何讚揚《反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這兩個人物都只是一個大型群像的一小部分而已。
米開朗琪羅在教皇陵墓的裝飾中加入奴隸或囚犯的意圖尚不確定。瓦薩里曾寫道,「這些俘虜,可以代表所有被教皇征服並臣服於使徒教會的省份」。阿斯卡尼奧·康迪維想得更深,也許他的說法更為準確,他說這些囚犯代表「七藝[1]」,而這些文藝復興時期之前的技術就像已故的儒略一樣,已經成為死神的階下囚。我們把《反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分開欣賞和討論,但二者很可能是同時創作的。米開朗琪羅可能想讓它們表現出鮮明的對立,但是在缺乏背景的情況下,加上現代人賦予它們的作品名稱,使它們的二元性反而更加突出。
《反叛的奴隸》中扭轉的動作與《聖馬太》相似,但扭轉方向相反,動作也更加有力。《聖馬太》創作於更早的時期,其生動的左右對立平衡有助於表達一種神啟的狀態,而本作中的人體卻被束縛了起來。一條布帶橫過胸口,緊緊綁住左臂,使肌肉隆起。隱含的痛苦並未表現在人物的臉上,他面朝天,仿佛在向上帝祈求。粗壯的脖子、軀幹和肩膀上遒勁的肌肉通常暗示著爆發性的能量,但人物幾乎沒有動作。米開朗琪羅表現出掙扎和停滯的對立統一狀態。
貫穿雕塑的面部、頸部和左肩的是一條難看的黑色紋路。儘管米開朗琪羅對大理石了如指掌,卻永遠無法確定一塊石料內部是否有瑕疵或雜質。為了避開石料的污點,他讓人物的頭部好像被往後拉扯著一樣,但這塊大理石的厚度不夠,沒法避開那道瑕疵。同樣,雕刻右臂時,米開朗琪羅似乎沒有足夠的石料可用,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右邊的一側看上去如此平坦,以及為什麼大多數照片都傾向於從左側拍攝。
《反叛的奴隸》和兄弟雕塑《垂死的奴隸》從未裝飾陵墓,成為單獨的「孤兒」作品(現存於羅浮宮)。這些人像脫離了最初的創作目的後,在未完成且看不出題材或原型人物的情況下仍然為人們作為獨立雕塑接受和欣賞,這有力地證明了米開朗琪羅藝術的偉大力量。它們自成一類,被直接叫作米開朗琪羅的「作品」。
[1] 教會學校的教學內容,指「三科」「四學」,全稱「七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