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身出發,獲得背靠菩提樹的安全感
2024-10-02 06:24:18
作者: 里克·漢森
釋迦牟尼背靠菩提樹悟道時,大腦空明得甚至可以裝進一塔樓的士兵,這些士兵在佛陀的大腦里幫助他集中精神,保持洞察力。你也可以——
你的大腦會不停地掃描你的內部環境和外在世界,檢查是不是有威脅存在。一旦發現威脅,你的緊張反應系統會立刻啟動。
有的時候這種警惕性確有必要,但大多數情況下完全多餘。這是你大腦中的杏仁核-海馬體對以往不幸事件的反應,雖然已經過去了,但它們的影響會始終持續。其結果就是完全沒必要的焦慮和不開心,讓你的大腦往往對小事情也反應過度。
此外,這種警惕性和焦慮心態會讓你很難集中注意力保持靜觀,或者進入冥想的深層狀態。所以毫不奇怪,傳統的冥想方法往往鼓勵修行者找一個與外界隔絕、能避免傷害的地方進行冥想修行,就像佛陀那樣。
不過,在我們開始摸索增加安全感的技巧前,有兩點很重要。
第一,在正常的現實世界裡,沒有所謂的絕對安全。生活總在不停地發生著變化,汽車會闖紅燈,人會得病,有些國家會崛起,震撼整個世界。沒有哪個地區是絕對穩定不會地震的,沒有哪個掩體是絕對完美的。接受這些事實是一種智慧,擁抱它,並帶著愉悅繼續你的生活。
第二,對某些人而言,尤其是對那些以往受過傷害的人而言,降低其焦慮感本身就是一種威脅,因為降低警戒水平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更容易受傷害。所以我們在這裡說「更加安全」或者「增加安全感」,而不說絕對「安全」,你得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尋找合適的技巧。
放鬆身體
放鬆可以驅散你的焦慮,就好像你把浴盆的出水口打開一樣,焦慮會流得乾乾淨淨,詳見第50頁的「數呼吸冥想法」。
使用圖景想像技巧
大腦右半球掌管形象思維的部分,和情感處理過程關係密切。要想感到更加安全,你可以想像一些能夠給你提供保護的人或事,比如特別關愛你的祖母,或者一個守護天使;或者乾脆想像自己被一圈保護力環繞;有時候為了趕時髦,我可以想像自己聽到科克船長(《星際旅行》中的人物)說:「思考迪,升起護盾!」
和支持你的人多聯繫
要學會識別真正的朋友和家人,看看到底誰才是真的關心你,要多花時間和這些人相處。如果暫時和這些人分開了,可以試著想像以前和他們在一起的情形,然後把美好的感覺吸收進來。友誼,哪怕僅僅是想像出來的友誼,也可以啟動你大腦控制依附感和社交協調的神經迴路群。和那些關心自己的人以及身邊的其他人保持物理接觸和情感接觸,激活這種接觸的感覺可能會讓你感到更加安全。
對恐懼進行靜觀
焦慮、恐懼、憂慮、擔心,甚至是驚恐,和其他精神狀態一樣,僅僅是一種精神狀態而已。當恐懼感升起的時候,識別它,觀察它,注視著它,看它怎樣變化,又如何在你的身體內流竄。用語言描述整個過程中你的感覺,這能增強大腦前額葉對邊緣系統的調節能力。
仔細體驗你意識深處的恐懼感,其實這種恐懼感本身並不讓人恐懼。保持對恐懼感的客觀觀察者的身份,緩慢退回到自己廣大的意識空間裡,同時看著恐懼感像一陣風一樣消失。
啟動內在保護者機制
實際上,在每個人的意識中同時存在三種類型:內在兒童型、挑剔父母型和慈愛父母型;另外一種類似的三分法則把自我分為:犧牲者型、迫害者型和保護者型。
慈愛父母型,或者說保護者型,可以寬慰、鼓勵和安撫你。當內在的聲音或者外界的聲音貶低你的時候,它就會挺身而出,與之對抗。它並不是站出來誇耀你,或者讓事情變得順利。它只是實事求是,像個可靠的、充滿關愛之情而又從不廢話的老師或者教練一樣,提醒你關注自己的良好品質和美好的外界環境,讓那些卑劣的人都靠邊站,不來煩你。
隨著我們逐漸長大,那些本應該成為我們更好的保護者的人,往往會一個接一個讓我們失望。最深沉的沮喪往往並不是來自那些傷害你的人,而是那些本應該阻止傷害發生的人。他們可能是那些與你聯繫最為緊密的人,但是他們卻給了你最深的傷害。正因如此,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內在保護者機制變得越來越差。你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回想那些關愛你、會為你挺身而出的強者們在一起的情形,對這部分經歷和體驗給予特別的關注。把這些經歷都搜集起來,吸收其中的美好,然後再想像一下,或者直接說出來或寫出來,堅信他們會強有力地向你提供支持和保護。
小心大腦的定向偏見
用你的大腦回想一下:什麼情況下讓你恐懼的事情會發生?情況會有多糟?傷害會持續多長時間?應該怎麼應對?誰能夠幫助你?
隨著你年齡的增長和逐步深入生活,大腦會根據你現有的經歷和經驗對未來做出預期,對於負面預期尤其如此。當和以前負面經歷相似的情形發生時,哪怕兩者差得很遠,你的大腦也會自動給出負面的預期。如果你預想了痛苦或者損失,或者僅僅是痛苦和損失的威脅,大腦就會發出恐懼的信號。但是因為大腦的負面偏見,很多對痛苦或者損失的預期,其實都過分誇大了,或者完全沒有根據。
小時候,我很害羞,總覺得自己比班上的其他孩子小,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都覺得自己是個外來者,非常孤獨。後來,當我成年以後,我加入了一個新的團體(一個工作團隊或者某個非營利性組織),這時候我又覺得自己是個外來者,總是感覺不舒服,但是實際上這個團體的其他人都特別熱情,非常歡迎我。
兒童時期形成的習慣性預期往往最為強大,但它們的準確性往往很可疑。當你小的時候:
你的社交圈子非常有限,只有你的家庭、學校,還有同齡人;
你的父母以及和你相處的其他人往往都比你強大得多;
你自己沒什麼可以利用的資源。
當你長大後,現實卻是:
你的生活中可選擇的社交圈子非常廣闊;
你並不比你生活中接觸的其他人弱小;
你有很多內部和外部資源(比如處理事務的技巧、其他人對你的善 意等)。
所以,當恐懼感襲來的時候,問問你自己:「我到底都有些什麼選擇?怎樣技巧性地運用自己的能力,讓我能夠挺身而出保護自己?我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
我們總是試圖看清楚這個世界,不帶任何曲解、混亂或者偏見。研究結果顯示,越是精準地讚揚某種事物,越是能夠帶來積極樂觀的情緒。在佛教中,無知被認為是痛苦的根本原因。如果有什麼事真的需要你擔心的話,那就盡你的最大努力去處理(比如付帳單、看醫生等)。不論如何,只要做點什麼,就能對解決問題有所幫助,而且即便不考慮結果,這種行為本身也能讓你寬慰不少。
培育你安全的依附感
童年時期,你和父母的關係,或者和其他照顧你的人之間的關係,可能對你成年以後處理人際關係時的預期、態度、情感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科學家對依附感的神經科學基礎進行了深入研究,如果用一句話對他們一整套研究工作做一個總結的話,那就是,兒童和父母相處的經歷會決定他/她的依附感。依附感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安全型、不安-逃避型、不安-焦慮型和無組織型(最後一種非常少見)。
兒童時期形成的依附感類型通常會保持到成年,成為這個成年人在處理重要人際關係時優先默認的模板。當然,和大部分人一樣,如果你在兒童時期形成的是不安-逃避型或者不安-焦慮型依附感,你仍然有機會改變。只要修正你處理人際關係的模板,就能讓你享有更具安全感的人際關係。下面我們就介紹幾個這方面的技巧。
要充分理解你小時候,特別是幼年時期,和父母的關係是什麼樣,要認識到這種家庭氛圍對你長大成人後的性格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如果你自己有不安型的依附感,要正視這一點。
在面對不安全感的時候,要對自己表現出同情。
儘可能去找那些能夠給你關愛的可靠的人,多體驗和他們在一起相處時的感覺。同時,要儘可能維持好你現有的人際關係。
多靜觀,多關注自己的內在狀態,必要時可以運用冥想來實現這一點。從效果上說,你這樣做實際上是在感受那些遲到的關注和情感,這些應該是你在兒童時期就得到的。靜觀可以激活你的大腦,幫助你協調大腦前額葉和邊緣系統之間的關係。這是形成安全型依附感的關鍵性神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