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善敗者劉備> 有沒有常識很重要

有沒有常識很重要

2024-10-02 06:06:53 作者: 劍眉枉凝

  曹操又坐不住了。

  從漢中敗退長安沒多久,襄陽方面就吃緊,曹操感慨人生真是變化無常,若干年前只有他打劉備的份兒,打得劉備滿世界亂跑,現在卻只有劉備打他的份兒,打得他捉襟見肘;若干年前關羽還在他手下吃過飯,現在關羽卻不想讓他吃下飯。

  感慨歸感慨,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的曹操,財大氣粗,還是有辦法的。何況他手裡還有一支壓箱底的預備軍隊——七軍,有三四萬人,拿去救援曹仁是綽綽有餘的。

  畢竟是六十大幾的人了,曹操這次不打算親自上前線,他要為這支軍隊挑選一位統帥。

  曹操看中的是曹魏五子良將中官階最高、名望最重、以毅重著稱的左將軍于禁。

  于禁,字文則,泰山郡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在曹操得到兗州的時候開始追隨,此後征戰一生,立下無數汗馬功勞。要認識這個人物,可以看看以下兩個典型事件。

  事件一:曹操在宛城因為睡了張繡的嬸嬸,而被張繡偷襲軍營,軍隊四散逃命,只有于禁率領的軍隊還保持戰鬥力,有組織地撤退。但夏侯惇率領的青州兵一向軍紀很差,遇到這種混亂局面,不少人都開始趁亂搶劫。有一群青州兵正搶得不亦樂乎,不幸遇到了于禁,當場被斬殺。事後,僥倖逃回去的青州兵向曹操報告,說于禁那小子反了。

  青州兵惡人先告狀的事情,于禁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但他此時的做法,體現出了一位名將的風度。他不是先跑到曹操那裡為自己辯解,而是率領部下布防,擊退張繡的進攻,等到局勢穩住之後,才回去向曹操請罪。

  這件事讓曹操大為感動,立即為于禁升官封侯,還稱讚說:「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事件二:劉備殺死車胄奪回徐州的時候,響應劉備的昌豨,在劉備失敗後,接受張遼勸說再次投降了曹操。但沒過幾年,這個造反將軍昌豨又背叛了曹操。這次前去攻打昌豨的是他的老朋友于禁。昌豨看是老朋友來了,也許出於僥倖心理就又投降了。于禁身邊的下屬都認為,應該把昌豨綁起來送給老闆曹操處理。

  

  于禁的做法卻讓眾人大吃一驚,他又是先斬後奏。他的依據是曹操有軍令——被包圍後才投降的人都要殺,所以即便是老朋友,我也不能不殺,然後流了幾行眼淚就把昌豨給砍了。

  依常理來看,就算有軍令,把俘虜送給領導處理也沒有什麼不對,何況是老朋友,更應該這樣做,說不定還能救人一命,在不違背公家利益的原則下保全私人友誼。

  曹操對這件事的反應十分耐人尋味,他先是感嘆說:「昌豨不投降我而投降于禁,看來是命里該死啊!」(豨降不詣吾而歸禁,豈非命耶)

  言外之意,曹操是說昌豨投降了他就可以不死,他還要再赦免昌豨一次。胸懷是何等寬廣!

  但曹操的做法是「益重(於)禁」,提拔于禁為虎威將軍。

  在這個世界上,靠得住的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話,而是一個人的心。

  很明顯,曹操雖然嘴上那麼說,實際上卻在心底給于禁的做法點讚。畢竟曹操不是好好先生,心裡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昌豨一類人早就鬱悶到家了,只是要擺出胸懷寬廣的高姿態而已。

  只有于禁最明白曹操的心思,他殺了昌豨,既能對反覆無常的人起到殺一儆百的震懾作用,又無損於老闆的寬廣胸懷。

  為了大局,為了老闆,什麼朋友,什麼義氣,統統都是狗屁,完全可以拋棄!

  說到底這是一個善於揣摩領導意圖的冷血將軍的所作所為!

  別人看不穿,這就是他們與于禁之間的差別所在。

  通過這兩件事,可以看出于禁不但是名將,還是一位工於心計且善於揣摩領導意圖的名將,曹操對他非常器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何況此時,五子良將中最先升任右將軍的樂進已死,張遼、張郃、徐晃三人不論官階還是名望都比不上于禁,因此于禁出任七軍總司令,著實有點捨我其誰當仁不讓的意味。

  于禁在進發襄樊的路上,看著浩浩蕩蕩的大軍,躊躇滿志,認定此去定能建不世功業,博青史留名!

  于禁的躊躇滿志是有原因的,此前他率領的軍隊數量一直不多,尚且博得拜將封侯;如今手下有三四萬步騎大軍,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他萬萬沒有想到,此去雖然沒有建立不世功業,卻同樣贏得了青史留名,只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遺臭萬年。救援襄樊成為他人生的滑鐵盧,從此再無翻身的可能。

  滑鐵盧來得太快太突然,讓人猝不及防。

  于禁剛剛到達樊城附近,剛剛紮好營盤,還沒怎麼打仗(下雨打不了),就發現平地洪水三丈,營地一片汪洋,七軍將士皆為魚鱉。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于禁與一部分將士進行爬山比賽,登高望水。

  確切說來不是登高望水,而是登高望船,望眼欲穿。

  沒過多久,于禁就看到船了,心底一陣激動。但他很快就不激動了,取而代之的是絕望,前所未有的絕望,令人窒息的絕望。

  因為開過來的不是曹仁將軍派來接應的船隻,而是前所未見的大船。

  作為七軍統帥,于禁清楚曹軍中沒有這樣的大船,它們的歸屬有且只有一個可能——關羽!

  大船的確是關羽的大船。

  甚至洪水也是關羽的洪水。當然,關羽不可能製造出洪水,他只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洪水(這個問題下邊分析)。

  當于禁統率七軍聲勢浩大地開赴襄樊前線的時候,關羽十分鬱悶地發現,這仗沒法打了。對付曹仁和龐德等人,他已經感到有些吃力,甚至還中了龐德一箭。如今再來三四萬生力軍,他明顯處在劣勢,想要攻克襄陽和樊城更是難上加難。

  但一向做人高調、做事要強的關羽,從來就沒有知難而退的習慣。他還想堅持幾天,看看能不能找到對手的破綻,抓住機會擊敗曹軍。

  機會是沒有的,有的只是大霖雨。

  這樣的雨天,別說打仗,就是撤退也無法進行。

  關羽看著從天而降的雨水,心情一如陰暗的雨天,十分鬱悶。

  換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別有洞天。眼看大雨連綿不斷地下了十多天,關羽的心情不但不再鬱悶,反而豁然開朗。

  但關羽來到荊襄一帶已有二十年,這些年的生活常識告訴他,十多天大雨之後有什麼——洪水!

  同時,關羽發現不論是于禁還是龐德,這幾位乾旱地區出來的將軍就是不一樣——大腦中壓根兒就沒有下雨發洪水的常識,他們的軍營駐紮的地方地勢都低,洪水一來將會全部成為魚鱉。

  那麼,就讓大霖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於是,在漢水水位持續高漲的某一天,漢水突然決堤了(人為造成),平地水高五六丈,樊城一帶成了一片汪洋。

  輪到關羽出手了。他率領早就準備好的水軍大船,首先開往于禁和龐德的營地,前去捕魚捉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