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善敗者劉備> 第七章 終點 做人不能太高調

第七章 終點 做人不能太高調

2024-10-02 06:06:47 作者: 劍眉枉凝

  當領導的必備素質之一是團結人、會用人。

  為體現一榮俱榮休戚相關的團結精神,做了漢中王、大司馬的劉備,自然要對手下的文臣武將大加封賞。

  其中最為光輝奪目的是六個人。兩個文臣,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四員猛將,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許靖雖然加盟劉備集團的時候極不光彩,但在擔任劉備政府秘書長(左將軍長史)的時期,許老先生認認真真、兢兢業業,不顧年過七十高齡,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仍然為劉備政府的人才評價工作發光發熱。

  作為一個出色的老闆,劉備對員工的工作情況向來了如指掌。看著許老先生工作這麼賣力,劉備老闆終於一笑泯成見,對他刮目相看,給予漢中王太傅的高級官職,位列文官之首。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法正則因為攻取漢中的精彩建議,以身擋箭的耿耿忠心,定軍山之戰的超群謀略,更加受到劉備的信任和器重。尚書令的工作職責,主要是參與機要,掌管並處理領導的奏章文書,可見法正此時的受信任程度。

  至於前、後、左、右四位四星上將的人選,劉備和諸葛亮等人著實費了一番思量。

  諸葛亮指出,黃忠以軍功升遷,名望遠遠比不上關羽和馬超。如果他們四人一起升為四星上將,那麼馬超和張飛都上過漢中前線,親眼看到了黃忠的功勳有多大,不會有什麼話說,但關羽就不一樣了,既沒見黃忠的大功,又一向心高氣傲,恐怕會心裡不爽。

  諸葛亮的這番話,雖然說得有理有據,卻不排除有為趙雲爭取四星上將名額的用意。以劉備手下武將的資歷和名望來看,黃忠的名額如果空缺下來,遞補的一定是趙雲。

  但諸葛亮的建議被劉備否決了。換句話說,劉備不同意趙雲出任後將軍。

  這裡有一個疑問,劉備為什麼不提拔趙雲。

  趙雲追隨劉備的時間不可以說不早,二十年縱橫南北建立的功勳不可以說不多,以至於近年來的影視作品當中,趙雲的風頭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蓋過了關羽,成為劉備手下的第一名將。

  趙雲的武勇、忠義、謀略,當領導的劉備不可能不清楚,但為什麼在奪取益州之後給了趙雲一個翊軍將軍的官職,此後長達九年一直沒有提拔呢?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見仁見智,有多種不同的理解。

  有人就拿這件事作為證據,認為趙雲在劉備後期其實不受重用。這個論調很容易推翻,最有力的證據在於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古今刀劍錄》。書中記載劉備在稱帝後的第一年鑄造了八柄寶劍,一把自己佩戴,三把給了三個兒子劉禪、劉理、劉永,其餘四把分別賜給了諸葛亮、關羽(此時關羽已死,應當是賜給了關羽之子關興)、張飛和趙雲。可見,趙雲是劉備最為器重的四位心腹大臣之一,在劉備心中的位置遠在馬超、黃忠等人之前。

  既然趙雲如此受劉備器重,那為什麼偏偏得不到提拔呢?

  我的看法是,劉備不提拔趙雲,與唐太宗臨終前把名將李勣(即徐世勣,傳說中的徐茂公)貶到偏遠地區的用意明顯是一致的——讓自己的接班人對大將有恩,大將就會對接班人更加忠誠。

  所不同的只是李勣被貶的原因明確載於史書,而趙雲不被提拔的原因是個歷史空白。所幸歷史不只是白紙黑字,即便史書上有許多空白,我們還可以從字縫裡讀出一點東西。

  劉備不提拔趙雲,其實是一種帝王權術。

  後來劉禪即位,立即加封趙云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很可能就是遵循劉備生前的安排。如此一來,劉禪對趙雲的救命之恩算是有所報答(老闆不能一直欠著員工的人情),而趙雲受到封賞就會對劉禪更加忠誠。

  這個推測,還有一樣東西可以作為佐證——年齡。

  雖然趙雲和黃忠的確切出生年月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趙雲的年齡要遠遠小於黃忠,而且小於劉備。所以劉備將趙雲看作可以輔佐兒子的大將是非常靠譜的。

  事實上,趙雲確實是蜀漢五虎大將中,在後劉備時代還活著的唯一一人,堅強地活到了最後,輔佐了劉禪整整六年。

  當然,諸葛亮的建議雖然被劉備否決了,但他的顧慮絕不是多餘的。

  作為一個辦事穩妥之人,諸葛亮從來不說沒意義的廢話。

  作為一個修史嚴謹的人,陳壽也從來不記沒意義的廢話。

  不是諸葛亮對黃老將軍存有偏見,而是有一個人做人太高調了。他的高調,不只是諸葛亮知道,後來的陳壽也知道,甚至全天下人民都知道。

  這個人正是關羽。

  關羽如此高調是有資本的。闖蕩江湖幾十年,關羽早已名滿天下,他是劉備帳下第一大將,勇猛蓋世,忠義無雙,博取封侯已近二十年,鎮守荊州也有八年。陣斬顏良,辭曹歸劉,這幾個近似神話的故事,都是確鑿無疑的史實。這一切讓本就自命不凡的關羽,感覺更加良好。

  當初馬超歸順劉備之後,關羽很想跟這個風流一時的人物切磋切磋。但關羽長期鎮守荊州,偏偏見不到在益州的馬超,想來想去寫了一封意味深長的信,送給諸葛亮。

  作為一個不世出的人才,諸葛亮當然不是吹的,他看懂了關羽的意味深長,於是寫了一封回信。他的回信可以說是和稀泥、玩平衡的教科書式的榜樣,既不得罪任何人,又能讓關羽滿意。信中回答說:

  「孟起(馬超)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英布)、彭(越)之徒,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

  關羽見到信後,心中懸著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心情愉悅地把信拿給大夥看。那意思是說,大夥都來看看,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來了誰,我關某都是劉備帳下毫無疑問的第一名將!

  當加封前將軍的使者費詩一路風塵從成都趕到荊州後,關羽不但沒有升官的喜悅,反而有幾分不爽。因為他發現,第一名將一下子有了並列四個,雖然自己依舊排名靠前,但究竟誰輕誰重?還是不分輕重?他實在有點搞不懂了。張飛還罷了,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馬超也罷了,人家是當過一鎮諸侯的歷史風流人物;黃忠算什麼?一個一輩子沒闖出名堂的老兵!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便放話出去不想當這個前將軍。

  費詩開導關羽說,作為一個幹大事的老闆,劉備要用的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就像當年劉邦重用韓信,但說到底還是蕭何、曹參等一起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們關係更鐵。關將軍你在老闆的心中,同樣「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何必太計較官位誰高誰低、薪水誰多誰少?

  費詩這麼說,絕不是因為他口才棒、應變能力好,而是出發前曾被老闆劉備指點迷津。

  當諸葛亮提出質疑之後,劉備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關羽的高調,全天下都知道,一路相隨走過三十多個春秋的劉備更是一清二楚。

  費詩遵循老闆劉備的指點,除了帶來上面那一番話之外,還奉命帶著兩樣重要的東西前來——符節和黃鉞。

  這兩樣東西,我們在讀古代史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比如,蘇武牧羊時,手中拿的那件裝飾有旄尾的棍狀物品就是符節,蘇武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周武王攻入朝歌后,商紂王已經自焚而死,不過武王還是把紂王的頭給砍了下來,用來砍紂王頭的武器有點像我們砍柴的斧頭,不過它是明黃色的(以金或銅裝飾的緣故),它的學名就是黃鉞。

  想想這兩件事,我們就能明白,符節和黃鉞簡單來說都是皇權的象徵,把他們授予大臣,一般稱為「假節」和「假節鉞」,作為加重權力的信物,與古裝戲中的尚方寶劍有點相似。不過符節和黃鉞的用途以及代表的權力,是有很大差別的。簡單來說,大臣「假節」可以斬殺中級幹部以下的人,「假節鉞」則甚至可以斬殺「假節」的高級幹部。可見,「假節鉞」的大臣地位和權力遠在「假節」之上。

  此時,關羽就得到劉備授予的「假節鉞」殊榮,而且是唯一一人(張飛、馬超兩人只是「假節」)。也就是說,此時在劉備集團中,關羽的地位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劉備對關羽的器重,可見一斑。而關羽仍然對黃忠與自己平級一事不大高興,就只能說明他實在高調得有些過分了,連自己人都看不起,不會搞團結。

  古人的處世哲學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高調。

  關羽高調的作風,透露出高傲的性格,也為他人生最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不過在悲劇之前,他將迎來人生的高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