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善敗者劉備> 第五章 強大 不入京口,焉得荊州

第五章 強大 不入京口,焉得荊州

2024-10-02 06:05:21 作者: 劍眉枉凝

  隨著劉琦的噩耗傳來,劉備終於等到了機會。

  劉琦,這個正值壯年的大公子,毫無徵兆地說掛就掛了。普遍認為,劉大公子無心軍事政治經濟事業,熱衷音樂舞蹈好酒美女,最終為推動三國娛樂事業的不斷發展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劉琦死後,荊州人士紛紛推舉劉備擔任荊州牧,時間是建安十四年(209年)冬十二月。

  十多年前麋竺、陳登等人勸說劉備接任徐州牧,劉備的做法是推辭。

  此時手下員工擁戴劉備出任荊州牧,劉備的做法是接受。

  面對一個相似的問題,劉備做出兩種不同的舉措,只是依據一樣東西——實力。

  劉備很清楚,在這樣一個天下為公的亂世,如果實力弱小卻坐上了好位子,眼紅的人有很多。比如當年他接任徐州牧之後,袁術、呂布等人的眼睛就紅得要噴血。

  今非昔比,經過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劉備的實力已經遠遠不是在小沛擔任豫州刺史那個層次了,如今他要出任荊州牧,放眼天下,眼紅的人有且只有一個——孫權。

  除了孫權,別人沒機會也沒資格眼紅。

  不過有人眼紅自己,總不是一件好事,往往會找機會向自己下黑手(比如呂布)。如果孫權不同意劉備上任,這個荊州牧的位子他是坐不安穩的。何況劉備此時雖然實力壯大許多,卻遠遠比不上孫權,萬一鬧翻臉動起手來凶多吉少。

  劉備最終決定先斬後奏,接受員工推舉擔任荊州牧,先把生米做成熟飯,再想辦法取得孫權的同意。到那時候就輪到孫權為難了,承認也不是,不承認也不是。

  為獲得孫權同意,劉備決定親自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對東吳進行友好訪問。

  諸葛亮在赤壁戰前見過孫權,對孫權的為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極力勸說劉備不要去,到了東吳的地盤就由不得自己,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萬一年輕人孫權一衝動把劉備軟禁起來,麻煩就大了。(《三國演義》中則是劉備不敢去,諸葛亮使勁勸他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劉備決意前往,東吳就算是狼窩虎穴,也得闖一闖。

  劉備認為,曹操是孫劉兩家共同的敵人,只有兩家團結一心,聯合抗曹,才能保障利益最大化。在出任荊州牧這個問題上,自己與孫權確實有矛盾,但也只能算是內部矛盾,應該讓位於敵我矛盾。孫權眼紅歸眼紅,總不會不顧大局跟自己翻臉吧?

  此時劉備的官階是左將軍、豫州牧,剛剛兼任荊州牧。而孫權只是討虜將軍、會稽太守,比劉備低了好幾個檔次。

  為避免兩人見面時的尷尬,並表達自己的誠意,劉備在出發之前就高調宣布推舉討虜將軍孫權出任車騎將軍,兼任徐州牧。

  車騎將軍的官階比左將軍還高一級。劉備這樣做的用意很明確,推戴年輕有為的孫權擔任盟軍總司令,自己願意團結在以孫權為核心的抗曹聯盟周圍,一同從事抗曹大業。

  此時,劉備年屆五十歲,孫權年方二十八歲。老江湖劉備,主動向官二代孫權低頭。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

  劉備乘船順江東下,很快到達京口,見到了年輕有為的孫權盟主。

  兩方陣營的首腦人物見面,梟雄見梟雄,自然是處處機鋒。

  劉備先是受邀參觀孫權的軍馬陣容。那意思就是在開會前讓劉備搞清楚雙方的實力對比,掂量明白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劉備則乘勢說,軍馬很雄壯啊,這一帶風水也很好嘛,有帝王之氣,我看作為都城很不錯。

  劉備雖然說的是實情,京口、建業(今江蘇南京)一帶確實是好地方,孫權後來果真也建都於此,但他的用意是讓孫權把戰略重心放在東線,向徐州發展,不要老惦記(他的)荊州。

  一番例行公事之後,雙方開始切入正題,進行意義重大決定天下局勢向何處去的會談。

  會談的核心內容是孫權和劉備雙方各取所需,劃分地盤。孫權想要劉琦原本在江夏的地盤,將長江中下游的地盤連成一片。劉備想要孫權承認自己的荊州牧身份,同時承認自己在江南三郡的實際地位。

  說白了,這是一樁交易。交易能否達成,要看是否對雙方都有利,如果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虧,那是肯定做不成的。交易的標的物是地盤,對地盤的劃分起決定作用的則是實力。

  劉備占領江南四郡,是作為聯軍江南方面軍司令員執行任務,得來的地盤名義上屬於整個聯盟而不屬於個人。最關鍵的,盟主是孫權。最終地盤怎麼劃分,要孫權說了算,至少得點個頭。

  孫權點了這個意義重大的頭。不過,孫權聽從魯肅的建議,玩了個文字遊戲,這些地盤不是給你的,是「借」給你的。給你的就是你的,借給你的不一樣,借了是要還的。

  什麼時候還?原則上講是孫權想什麼時候要,劉備就得什麼時候還。

  對這個「借荊州」的協議,劉備雖然心裡有些不爽,卻不得不答應。

  只因為實力不濟。不答應能怎麼辦?打又不能打,打也打不過。借也罷給也罷,好歹名正言順地當上了荊州牧,有了三郡地盤。好漢不吃眼前虧,就這麼著吧。

  實際上這是一種微妙的平衡。鑑於曹操的存在,孫權與劉備不能撕破臉。既然不能撕破臉,孫權就得讓劉備日子過得去,劉備就得讓孫權有個台階下。

  借荊州,就是根據雙方實力,和稀泥、玩平衡的產物。絕不是孫權對劉備的慈悲(政治沒有慈悲),也與孫權是否猜忌周瑜無關(後面專門討論這個問題)。

  孫權一心要讓劉備成為東吳的附庸。為達到目的,除了做「借荊州」的文章外,他還操辦了一樁政治婚姻。得知甘夫人過世後劉備內室空虛,孫權決定將待嫁的妹妹許配給年近半百的劉備。這近似於招上門女婿。

  根據生活經驗,我們知道上門女婿一般是在女方家過生活的。這就是孫權的目的。不但荊州是我孫家的,你劉備也是我孫家的。只要你願意,我們孫家待你不薄,以後兩家人就像一家人一樣開開心心地過日子。當然,家長有且只有一個,只能是我孫權。

  蛟龍豈是池中物。劉備從來就不甘心給別人打工,但他沒有拒絕這樁政治婚姻。原因有二:一是不能拒絕,做上門女婿也罷,老夫少妻也罷,怎麼說都是孫權的好意,不能給臉不要臉;二是根據人生體驗,劉備總結出名義上是誰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實際上是誰的。前段時間的荊州名義上是大公子劉琦的,後來不是照樣成了他劉備的?如今的皇帝名義上是漢獻帝劉協,實際上不是曹操這廝?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劉備既能光明正大地當上荊州牧,又能娶個年輕貌美的新娘子,何樂而不為?

  交易圓滿達成,結婚順利完畢,劉備此行的外交任務宣告完成。孫、劉京口會談勝利落下帷幕。

  整體來看,這是一次團結的會談,勝利的會談。其勝利程度,可以從第三者曹操的反常表現得到印證。正在揮毫寫文章的曹操聽說此事後,一隻提劍掃天下的手哆哆嗦嗦,連一支小小的毛筆都拿不穩,掉地上去了。

  讓敵人曹操認為很糟的事情,對孫劉聯盟來說必然就是好事。不過,孫劉聯盟有一個人認為不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