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加利亞」人想著漫遊太空的情景
2024-10-02 06:01:43
作者: (法)凡爾納
一個月過去了,「加利亞」帶著那群人一起在繼續運轉著。這確實是個小小的世界,但是,直到今天為止,他們仍舊未受到人的欲望的影響。只有哈卡布特這個可悲的人類典型表現出貪婪和自私來,他是這群離開了人類的人中唯一的一點兒污漬。
不過,不管怎麼說,他們也只是把自己視作匆匆的過客,聚在一起做一次漫遊太陽系的旅行而已。因此,這些「加利亞」人覺得待在這顆彗星上儘可能地讓自己舒適一些,但這只不過是個臨時的安置罷了。離開地球兩年後,這趟漫遊太陽系的旅行就結束了,他們的這艘「飛船」就將靠近自己昔日的星球了。如果教授的計算絕對正確的話——他的計算必須正確無誤才行——他們就會離開「加利亞」,返回地球。
這艘「加利亞」號到達地球,到達「它的停泊港」,的確會遇到種種極其嚴重的困難,以及令人膽寒的危險。不過,這個問題是以後需要解決的,到時候它會不請自來。
蒂馬塞夫伯爵、塞爾瓦達克上尉和普羅科普二副都信心滿滿地覺得,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會與自己的地球同胞相見了。因此,他們根本就沒想太遠,沒想著儲存些食物,趁夏季到來,開墾古爾比島上的那些肥沃的土地,保留一些牲畜,以便繁殖。
然而,不知有多少次,他們在聊天時談到如果有一天不可能離開「加利亞」的話,他們就該試圖將它改變為可以居住的地方。為了保證這一小群人的生存,有多少計劃要付諸施行,有多少活要干,但是一個漫長的二十個月的冬季讓他們多麼犯難呀!
1月15日,彗星與太陽的距離將達到最大值,也就是到達遠日點。越過遠日點之後,它將逐漸增速,向太陽行進。可是,等太陽的熱力讓海水解凍,讓土地肥沃,還得等上九到十個月。只有到了那個時候,「多布里納」號和「漢莎」號才有可能將「加利亞」人和動物運到古爾比島去。「加利亞」的夏季極其短暫,極其炎熱,必須抓緊時間耕種。及時播種,這塊土地就有可能在幾個月之內生產出草料和糧食來供應大家,收割草料和糧食在冬季到來之前就可以完成,大家在島上就能過上踏實、健康的生活,好像獵人和農民一樣。隨後,冬季來臨,大家又會回到火山岩洞中過那暖烘烘的日子,在「尼娜蜂巢」中度過那嚴酷而漫長的冬季。
是啊,他們會回到他們溫暖的住所去。不過,他們難道就不想去探測一下煤礦,找找容易開採的煤層?難道他們不想在古爾比島上為自己構建一個更加舒適、更加符合大家需求以及溫度更適宜的住處嗎?他們當然想。他們至少會嘗試一下,以便逃脫在這「熱土地」的洞穴里長期封閉的生活,這種生活對大家的精神和肉體都有損害。只有帕爾米蘭·羅塞特這個只知道擺弄數字的怪人才會對這種難以忍受的封閉的日子沒有感覺,只有他會希望永遠在「加利亞」的這種條件下去生活。
此外,有一個可怕的可能性始終在威脅著「熱土地」的居住者們,那就是整個山洞都靠它取暖的那座火山會不會在哪一天突然熄滅。一旦火山停止噴發之後,「尼娜蜂巢」的居民們能抵禦住宇宙空間的寒冷嗎?誰能確信太陽將他們所需要的那些熱量送達居住者們所在的彗星上之前,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呢?這個問題很嚴重,並且為了現在而非未來,眾人曾不止一次地討論過,「加利亞」人希望能夠逃過這一劫,讓他們安然無恙地返回地球。
很顯然,在他們假定的那個遙遠的未來,「加利亞」的命運大概會像宇宙中所有的星球一樣:球體裡的火將會熄滅,成為一顆死亡的星球,如同現在的月球和將來的地球一樣。不過,目前這種遠景倒並不讓加「利亞人」擔心——他們至少是這麼認為的——而且他們也打算在它成為一顆無法居住的星球之前,離開這顆「加利亞」彗星。
然而,火山噴發可能隨時會停止,正像地球上所有的火山那樣,它們甚至可能在「加利亞」較為靠近太陽之前熄滅。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去哪裡尋找為他們供熱的岩漿呢?什麼樣的燃料能夠供給他們足夠多的熱力,使得他們居所的平均氣溫達到能夠抵禦零下六十攝氏度的寒冷而又不致讓他們喪命或受傷呢?
這就是那個嚴重的問題。幸好,直到目前為止火山噴發的物質尚無任何改變。火山仍在正常地活動著,而這種狀況是個好兆頭。因此,在這個方面,既用不著擔心未來,也無須為現在著急。這就是始終滿懷信心的塞爾瓦達克上尉的看法。
12月15日,「加利亞」運行到離太陽二億一千六百萬法里處,幾乎到了它的軌道的中心軸的最遠端。它只是按月平均一千一百萬到一千二百萬法里的速度在運行。
這時,一個新的世界展現在「加利亞」人的面前,特別是在帕爾米蘭·羅塞特的眼前。在從未有人在他之前這麼近地觀察木星之後,羅塞特教授現在正在集中精力觀測土星。
然而,鄰近的情況並不相同。「加利亞」彗星與木星邊界相距只有一千三百萬法裡,但與這顆奇特的星球——土星的距離則是一億七千三百萬法里。因此,根本不必擔心土星的運行會對「加利亞」造成什麼影響。
不管怎樣,反正帕爾米蘭·羅塞特仍終日用望遠鏡觀測土星,仿佛這顆行星離他近在咫尺。
現在,沒有必要去問教授有關土星的詳細情況了,昔日的老師已經不需要再講授了。要想讓他輕易地離開他的觀測站是不可能的,好像他的望遠鏡白天黑夜全都舉在他的眼前。
幸好,「多布里納」號上的圖書室里有幾本初級的天文學書籍,多虧了普羅科普二副,「加利亞」人中對那些天文問題感興趣的人得以了解了土星邊界的情況。
首先,當大家告訴本-佐夫說,如果「加利亞」遠離太陽,在土星運轉的那個距離上,他就不可能用肉眼看到地球了。大家都知道,勤務兵本-佐夫特別希望他的地球永遠出現在他的眼前。
「只要能看見地球,就什麼都沒有失去,包括蒙馬爾特!」他一再說道。
其實,在土星與太陽間隔的那個距離,是不可能看見地球的,即使眼力再好也看不到。
這時候,土星在離「加利亞」一億七千五百萬法里的空間運行著,而離太陽則是三億六千四百三十五萬法里。在這樣的一個距離上,它頂多只能獲得太陽供給地球的熱量和光度的百分之一而已。
他們手裡拿著初級天文學書籍,得知土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二十九年零一百三十七天,在一條二十二億八千七百五十萬法里的軌道上,以每小時八千八百五十八法里的速度運行著,正如本-佐夫所說,「總是不算零頭的」。土星的圓周為九十三萬零八十法裡,其面積為四十億平方千米,它的體積為六千六百六十億立方千米。總之,土星是地球的七百三十三倍,但還是小於木星。土星自轉一圈是十小時二十九分,它的一年就是二萬四千六百三十天,而它的四季,鑑於它的軸與軌道平面有一個很大的夾角,所以它的每一個季節都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
不過,給土星人——如果有土星人的話——帶來一些燦爛夜空的原因是它的那八個衛星[18]都在圍繞著它轉。這八個衛星都有一個神話般的名字:米達斯、昂斯拉德、特蒂斯、迪奧娜、雷阿、蒂坦、伊帕里翁、雅佩特。如果說米達斯環繞土星一圈需要二十二個半小時的話,那麼雅佩特則是七十九天。如果說雅佩特是在距離土星九十一萬法里處圍繞它轉的話,那麼米達斯就只是在離土星三萬四千法里處轉動,差不多是月球圍繞地球轉動距離的三分之一。儘管太陽的光芒在這裡相對弱一些,但是,土星的這八個「月亮」的存在,使土星的夜空燦爛輝煌。
讓這顆行星更加美麗多姿的是,它那無法比擬的環繞著它的三圈光環。土星像是被嵌進一個閃亮的框框裡了。一個觀測者如果正巧待在這個光環下面,而這個光環卻高高地掛在天穹上,在觀測者的頭頂上高達五千一百六十五法里的地方通過,那他只能看到一條窄窄的光帶,赫歇爾曾估計它只有一百法里寬。它仿佛是一條光亮閃閃的細帶伸展在宇宙中。但是,如果觀測者站在它的這一邊或另一邊的話,他就能看到三道同心光帶在彼此逐漸展開,靠得最近的那一條,發暗呈半透明狀,有三千一百三十六法里寬,中間的那一條,寬達七千三百八十八法裡,而且比土星本身還要明亮,最外邊的那一條,寬三千六百七十八法裡,看上去呈淺灰色。
這就是土星的那個光亮的延伸部分,它圍繞土星轉動一圈的時間為十小時三十二分。這個延伸部分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它為何能經久不衰?這誰也不知道,但造物主之所以讓它存在下去,似乎是想告訴世人天體是以什麼方式逐漸構成的。確實,土星的這個延伸部分是星雲的剩餘部分,它在漸漸地聚集起來之後,便聚在了土星上。有一個無法知曉的原因:它很可能是自己凝固起來的,如果它突然碎裂了,它將或者呈小塊狀落在土星上,或者它的這些碎塊給土星提供了一些新的衛星。
不管怎麼說,對住在南北緯四十五度和赤道之間的土星人來說,這三條光環構成了最奇特的現象。忽而,它們在遠方地平線上變成一條巨大的拱橋,拱頂被土星在天穹中投射的陰影截斷,忽而又完整地出現,呈半個光輪狀。最常見的是,土星的這個延伸部分將太陽遮住,它出現的時間非常準確,土星觀測的愛好者們想必對此是非常高興的。如果在這種奇特景象之中,再加上這八個月亮的升起、落下,有的呈滿月狀,有的呈上下弦月狀,有的是光亮閃閃的圓盤,有的是彎鉤狀,那麼,土星的天空在夜間就顯得無可比擬、美不勝收。
「加利亞」人無法觀看到土星世界的全部美景,它離得太遠太遠。地球上的天文學家們舉起高倍望遠鏡觀看土星也要比「加利亞」人看得清楚些,因此,塞爾瓦達克上尉和他的同伴們不是依靠自己的眼睛,而是通過「多布里納」號上的有關書籍了解土星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抱怨,因為與這些大星球靠得太近,對於他們的這顆「加利亞」小星來說,危險太大了,所以還是敬而遠之吧。
他們無法更多地進入天王星那遙遠的世界,但是,有人提到過,那個世界主要的行星——天王星比地球要大八十二倍,離地球最近時,肉眼才能隱約看見,但那看上去也只不過是一顆六等星而已。然而,它吸引到其橢圓形軌道上來的那八顆衛星[19],人們卻一個也看不見。天王星的公轉周期為八十四年,離太陽的平均距離高達七億二千九百萬法里。
至於太陽系中那最後的一顆行星海王星[20]——在未來某個「彩繪玻璃工」[21]發現太陽系裡的另一顆更遠的行星之前,它是最遠的——「加利亞」人是無法看到它的。帕爾米蘭·羅塞特想必從他的望遠鏡中看到了它,但是,他並沒有將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告訴任何人,因此,大家只好從天文學書籍中「觀測」海王星了……
海王星與太陽間的平均距離高達十一億四千萬法裡,它的公轉周期為一百六十五年。它在七十一億七千萬法里長的軌道上,以每小時兩萬千米的速度遠行著,它的體積比地球要大一百五十倍,而它的一顆衛星[22]則在一個離它十萬法里的軌道上運轉著。
海王星遠離太陽運轉的那將近十二億法里的距離似乎是太陽系的終端了。然而無論太陽系有多麼大,要是與無邊無垠的銀河系中的各星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太陽系的確是銀河系中的一員,但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亮度只不過是一顆四等星而已。如果「加利亞」逃脫了太陽的引力作用,那麼它能去哪兒呢?它在恆星世界中會依賴哪個新的引力中心呢?也許會靠近銀河系中離太陽最近的那顆恆星——半人馬座的α星,而光的速度為每秒七萬七千法裡,從α星到太陽系光速要用三年半的時間才能到達。那麼,這個距離到底有多大?天文學家們如果要計算的話,得用「十億」作為單位,因此,α星離太陽系的距離就是八千個「十億法里」。
到現在為止,人們能夠知曉多少顆恆星與地球的距離呢?計算過的頂多只有八顆而已。這八顆恆星主要有織女星(天琴座α星),位於五萬億法里處;天狼星是五十二萬二百個十億法里;北極星是十一萬一千六百個十億法里;五車二(御夫座α星)是十七萬零四百個十億法里。這最後一個數字已經達到十一位數了。
為了對這些距離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根據權威學者們的看法,我們以光速為基礎,可以做如下的一種推論:「假設有一個人,其視力強到無可比擬的地步,我們將他放在御夫座α星上。如果他朝地球望去,他所看到的,將是七十二年前在地球上發生的事情。如果他移動距離再遠些,到達距離超過這個距離十倍以上的星球上,那他在那上面就將看到七百二十年以前在地球上所發生的事件。如果再遠一些,讓他在光速需要一千八百年才能到達的那個距離上,他就能看到地球上耶穌受難的場面了。如果站到更遠處,光速需要六千年才能到達的地方,那他就能看到地球上的大洪水時代了。若是再往遠處走,因為宇宙空間是無限大的,他就會看到根據《聖經》上所說的上帝創造世界的那個時代了。確實可以說,宇宙空間裡一切都是永恆不變的,一旦在天體世界中發生過的事情,是永遠磨滅不掉的。」
也許喜歡冒險的帕爾米蘭·羅塞特想要漫遊銀河系是不無道理的,因為那裡有無數的新奇美景在吸引著他。如果他的彗星相繼地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話,那他可能會觀測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星系。「加利亞」可能就會同那些恆星一起移動,因為這些星球看似固定不動,其實是在運動著的,如同那個每秒運動速度達到二十二法里的御夫座α星一樣。太陽也在以每年六千二百萬法里的速度朝著武仙座行進著。但是,這些星球彼此間相距甚遠,儘管運動得極快,地球上的觀測者們並沒能看出它們的位置有所變動。
然而,這些成百上千年的運動肯定有一天會使星座的形狀發生改變的,因為每一顆星球都在以一種並不相等的速度運動。若干年後,天文學家們就能夠測算出這些星球相互間的新的位置來。某些星座的圖像再過五萬年就能繪製出來了。比如,大熊星座呈現在眼前的不再是不規則的四邊形了,而是一個懸掛在天空中的十字形,而獵戶座的五邊形也將變成一個簡單的四邊形。
但是,無論是「加利亞」現在的居民們,還是地球上的人們,都不可能親眼看到這些星座相繼出現的變化了。可帕爾米蘭·羅塞特想要在銀河系中尋覓的並不是這種現象。如果出現什麼狀況把彗星從它的引力中心拽走,讓它成為其他星球的「俘虜」,那麼教授就會高興異常,因為他可以看到太陽系未來讓他觀賞到的奇異美景了。
在遠處,確實有一群行星並非是被唯一的太陽控制著,「專制政體」在太空的某些地方似乎是不存在的。那裡常常會有一個太陽、兩個太陽、六個太陽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相互依存著、運轉著。這些星球顏色各不相同,有紅的、黃的、綠的、橘黃的、靛藍的,等等。當它們將這些顏色投射在各自星球的表面上時,那五顏六色的色彩真令人讚嘆不已!說不定「加利亞」在其遠方地平線上看到的白晝是像彩虹一般相繼變換著顏色的,那是多麼令人心醉神迷啊!
但是,如果「加利亞」無法進到銀河系中某個環繞新引力中心運轉的星系的話,那它就不可能在那神秘的星座中漫遊了,也無法混跡在那密集的星星群中,更不可能進入那神秘的密集的星雲中去——天文學家知道有五千多個星雲團存在於宇宙空間中。
不!「加利亞」絕對不可離開太陽系,也不能離開地球。而且,在留下一個近六億三千萬法里的圓形軌跡之後,它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只不過是做了一次不值一提的漫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