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眾人反映中

2024-10-12 23:28:56 作者: 汪曾祺

  用文字來為人物畫像,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中外小說里的人物肖像都不精彩。中國通俗演義的「美人贊」都是套話。即《紅樓夢》亦不能免。《紅樓夢》寫鳳姐,極生動,但寫其出場時之相貌:「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實在不美。一種辦法是寫其神情意態。《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具體地寫了焦仲卿妻的容貌裝飾,給人印象不深,但「珊珊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卻使人不忘。「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不寫容貌如何,而其人之美自見。另一種辦法,是不直接寫本人,而寫別人看到後的反映,使觀者產生無邊的想像。希臘史詩《伊里亞特》里的海倫王后是一個絕世的美人,她的美貌甚至引起一場戰爭,但這樣的絕色是無法用語言描繪的,荷馬在敘述時沒有形容她的面貌肢體,只是用相當多的篇幅描述了看到海倫的幾位老人的驚愕。用的就是這種辦法。漢代樂府《陌上桑》寫羅敷之美: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少者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用的也是這種辦法,雖然這不免有點喜劇化,不那麼誠實(《陌上桑》本身是一個喜劇,是娛樂性的唱段)。

  釋迦牟尼是一個美男子,威儀具足,非常能攝人。諸經都載他具三十二「相」,七十(或八十)「種」好,《釋迦譜》對三十二「相」有詳細具體的記載,從他的腳後跟一直寫到眼睛的顏色。但是只覺其繁瑣,不讓人產生美感。七十「種」好我還未見到都是什麼,如有,只有更加繁瑣。《佛本行經·瓶沙王問事品》(朱涼州沙門釋寶雲譯),寫釋迦牟尼入王舍城,寫得很鋪張(佛經描敘往往不厭其煩),沒有用這種開清單的辦法,正是從眾人的反映中寫出釋迦牟尼之美,摘引如下:

  見太子體相,功德耀巍巍。

  所服寂滅衣,色應清淨行。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人民皆愕然,擾動懷歡喜。

  熟視菩薩行,眼睛如顯著。

  聚觀是菩薩,其心無厭極。

  宿界功德備,眾相悉具足。

  猶如妙芙蓉,雜色千種藕。

  眾人往自觀,如蜂集蓮表。

  …………

  抱上嬰孩兒,口皆放母乳。

  熟視觀菩薩,忘不還求乳。

  舉城中人民,皆共競歡喜。

  這寫得實在很生動。「眾人往自觀,如蜂集蓮表(花)」,比喻極新鮮。尤其動人的是:「抱上嬰孩兒,口皆放母乳。熟視觀菩薩,忘不還求乳」,真是虧他想得出!這不但是美,而且有神秘感。在世界文學中,我還沒見到過寫嬰孩對於美的感應有如此者!

  這種方法至少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是一個老方法了。但是方法無新舊,問題是一要運用得巧妙自然,不落痕跡,不能讓人一眼就看出這是從什麼地方學來的;二是方法,要以生活和想像做基礎的。上述嬰兒為美所吸引,沒有生活中得來的印象和活潑的想像,是寫不出來的。我們在當代作品中還時常可以看到這種方法的靈活運用,不絕如縷。

  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