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淮海戰役
2024-10-02 04:38:00
作者: 姜濤,卞修躍,虞和平;謝放等
跨江蘇、安徽、河南、山東四省交界處的徐淮地區,地扼要衝,拱衛京滬,向為兵家必爭之地,亦為國民黨軍事部署的中心。徐淮地區的守備任務主要由第一綏區(淮陰)、第三綏區(台兒莊)、第四綏區(菏澤)、第九綏區(海州)擔任,另有4個強大的機動兵團倚隴海和津浦鐵路部署在其周邊地區,其中第2兵團邱清泉部4個軍駐徐西商丘,第7兵團黃百韜部3個軍駐徐東新安鎮,第13兵團李彌部2個軍駐徐南固鎮,第16兵團孫元良部3個軍駐鄭州,總兵力達到70萬人,統由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指揮,是當時國民黨各戰區中兵力最多最強的一個戰略集團。此外,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指揮下的第3兵團張淦部、第12兵團黃維部、第14兵團宋希濂部可自華中隨時馳援徐州,與徐淮方面配合作戰。濟南戰役結束後,中共在山東已無後顧之憂,部隊即將揮師南進,如何應對徐淮地區迫在眉睫的軍事危機成為國民黨統帥部亟待解決的問題。
1948年9月24日,國民黨軍失守濟南,次日蔣介石即在南京主持緊急軍事會議,討論戰局。面對嚴峻的軍事形勢,國防部提出兩個方案,其一是以兩個兵團出擊魯西,打擊山東共軍,同時以孫元良兵團配合華中「剿總」進攻中原共軍。這個方案得到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的支持,因為他認為,此時國民黨軍在徐淮地區還有兵力優勢,而中共在濟南戰役後需要休整,因此可以先尋華東野戰軍決戰,在擊滅其主力後,盡力恢復山東。其二是首先肅清蘇北共軍,徐州主力則暫時待機。這個方案得到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的支持,因為他始終顧慮徐州的安全,將徐州的安全考慮放在首位。就當時的實際情形而言,杜聿明的設想確實有些冒險。如果說兩年前國民黨軍尚不能「擊滅」中共,那麼現在就更不可能了。但杜聿明的設想較具進攻性,所謂以攻為守,如果確切實行,或可暫時緩解徐州方面的壓力。而劉峙其人庸碌無能,出任徐州「剿總」之職後,並未有所作為,只是一味強調保守徐州安全。經過討論,會議決定採用修正後的國防部第一案,即由白崇禧指揮孫元良、黃維、張淦兵團進攻豫西,杜聿明指揮邱清泉兵團進攻魯西南,黃百韜兵團進攻蘇北,李彌兵團掃蕩津浦路兩側。這實際上是一個多頭用兵的方案,在實戰中無法徹底集中兵力。為此,杜聿明另行提出集中徐州3個兵團北進的方案,也得到了蔣介石的批准,但由於10月中旬杜聿明受命飛東北指揮作戰,而劉峙本來就不同意此案,杜走後即暫時中止執行。及至東北戰事結束,11月中旬杜聿明再回徐州時,實行此案的時機已過。
10月下旬,國民黨統帥部判斷中共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將指向徐淮地區,而此時徐州「剿總」所轄部隊分布在隴海路西起鄭州東至海州的近千里戰線上,成一字長蛇陣布局,態勢不利,國防部因此主張將部隊向徐州集中。10月23日,何應欽和顧祝同指示郭汝瑰飛北平,向蔣介石匯報,得蔣首肯,並指示採取攻勢防禦,放棄鄭州、開封等地。24日,國防部下令孫元良兵團放棄鄭州,向徐西撤退;劉汝明部放棄開封,向蚌埠撤退;將黃百韜、李彌兵團部署於徐東,邱清泉、孫元良兵團部署於徐西,第三、四綏區部隊守備台兒莊和商丘,以徐州為核心,構成十字形陣勢,實施內線作戰;同時令黃維兵團追隨中原野戰軍跟進,配合徐州作戰。蔣介石認為劉峙的才幹與人望不足以指揮未來的大戰,他屬意白崇禧指揮徐州作戰,24日任命白崇禧統一指揮華中和徐州戰區。但白崇禧對在徐淮地區指揮作戰積極性不高,而且徐淮地區多為蔣介石嫡系部隊,白崇禧事實上也指揮不動,因此婉拒了蔣的命令。28日,蔣介石又電白崇禧謂:「華中與徐州軍事,必須統一指揮,方能收效,兄兼顧華東,對於華中之進剿任務,仍可進行無礙也。」結果白崇禧仍未接受,而杜聿明又遠在東北,徐州前線數十萬部隊就這樣在作戰方案不明、指揮不定中又耽誤了若干時機。
國民黨軍雖開始向徐州集中,但對於是否固守徐州,其內部又爭論不休。不少人認為,徐州乃四戰之地,易攻難守,而且後方聯絡線較長,又受到中共部隊的威脅,後勤支援不易,主張放棄徐州,退守淮河一線,以徹底集中兵力,依託長江為安全可靠之後方,進可攻退可守,萬一情況不利時,亦可保存主力,屏障京滬,保有江南半壁河山,徐作後圖,所謂「守江必守淮」是也。為此,國防部在10月底提出兩個方案,一為徐州僅留少數部隊防守,主力放棄隴海路,集中於津浦路徐蚌段兩側,實行攻勢防禦;二為部隊全部退守到淮河以南,依託河川,實行防禦作戰。但因為「退守淮河,則爾後不便於向平漢路或蘇北方面機動;且共軍打通隴海路後,向東西方向調動兵力,非常靈便,對我軍更為不利」,且徐州向被視為南京門戶,放棄徐州勢必震動京滬,加劇國民黨後方之動盪。因此,國民黨統帥部最後決定採用第一案。11月5日,參謀總長顧祝同匆匆趕到徐州,召集軍事會議,部署徐蚌會戰,決定徐淮地區的部隊由杜聿明指揮(在11月底徐州「剿總」撤到蚌埠前,杜聿明的指揮仍受到劉峙的牽制),將第16兵團孫元良部3個軍從商丘調到蒙城,保障徐蚌段西側;第2兵團邱清泉部4個軍集結在安徽碭山和河南永城,掩護徐州西翼;商丘第四綏區劉汝明部2個軍移駐臨淮關(後改為第8兵團);第13兵團李彌部2個軍由徐東碾莊南移至安徽泗縣、靈璧機動;撤銷海州第九綏區,所屬1個軍海運撤上海(後因運輸工具不足改歸黃百韜部);第7兵團黃百韜部5個軍(加入徐州和海州各1個軍),由徐東新安鎮移至運河西,掩護徐州東翼;第三綏區馮治安部2個軍放棄山東臨城和棗莊,退守台兒莊及其以南運河地區,掩護徐州北翼;第一綏區周喦部3個軍防守蘇北淮陰和揚州一線;徐州「剿總」直接指揮的4個軍部署在徐州、蘇北、淮北與蚌埠;第12兵團黃維部4個軍自駐馬店開往阜陽集結,由國防部直接指揮;東北第39軍和第54軍轉運蚌埠,準備加入徐淮作戰。國民黨統帥部在徐淮地區集結重兵,擺出了一副決戰架勢(國民黨戰史由此將此次作戰定名為「徐蚌會戰」),但他們對中共將要開始的作戰行動的規模與打法仍缺乏準確的估計與判斷,調整部署的時間過遲,各部隊的行動也不夠迅捷,在部署尚未完成之時即被迫倉促應戰,處於不利地位。
中共方面,舉行淮海戰役的設想最早由粟裕提出。他認為國民黨軍在蘇北兩淮(淮陰和淮安)地區的兵力較為空虛,攻打兩淮可以迫使國民黨軍分兵增援,為以後渡江南進創造條件,因此,他於8月23日提出華東野戰軍南下攻占兩淮的方案。濟南戰役結束後,9月24日,粟裕致電中共中央軍委和華東局及中原局,建議舉行淮海戰役,第一步攻占兩淮,第二步攻占海州、連雲港,以此逼使國民黨軍分兵增援,改善中原戰局。劉伯承和陳毅亦同意粟裕的意見。25日,毛澤東致電粟裕等,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但對作戰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第一階段應打黃百韜兵團,第二階段再打兩淮,第三階段打海州、連雲港,以此作為一個大戰役,「可以打通山東與蘇北的聯繫,可以迫使敵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衛長江」,便於下一步進行徐州作戰。28日,毛澤東又致電粟裕、劉伯承、陳毅等,進一步明確「淮海戰役第一個作戰並且是最主要的作戰是鉗制邱李兩兵團、殲滅黃兵團」。這樣,毛澤東就將粟裕原先提出的舉行戰術規模的兩淮作戰即「小淮海戰役」,初步改為進行戰略規模的徐淮會戰即「大淮海戰役」,以首先殲滅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作為戰役的中心任務。毛澤東的設想體現了他的戰略眼光,黃百韜兵團地處徐東,態勢較為孤立,有利於分割殲滅,而在不動黃兵團的情況下,無論是打兩淮還是打海州都將受到其牽制,不如首先打黃兵團更為有利;打黃兵團又將面對邱清泉、李彌兵團的增援,戰役規模勢必擴大,有可能發展成兩軍的大規模會戰。因此,10月11日毛澤東致電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領導人,提出了關於淮海戰役各個階段作戰中心、兵力部署、作戰步驟等等的全盤構想:第一階段集中兵力殲滅黃百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第二階段攻殲海州和連雲港;第三階段在兩淮方面作戰;戰役全過程須歷時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兵力部署以攻擊和打援並重為基本原則,並造成圍攻徐州態勢,引致對手錯判,使邱、李兩兵團不敢全力東援;同時以中原野戰軍進行戰略配合,牽制白崇禧集團,得手後即開闢蘇北戰場,打通蘇北和山東聯繫,再以主力西出淮河流域作戰,次年春夏打到長江邊,秋季進行渡江作戰。10月22日,毛澤東又提出由中原野戰軍「舉行徐蚌作戰,相機攻取宿縣、蚌縣(蚌埠),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破毀津浦路,使敵交通斷絕,陷劉峙全軍於孤立地位」。中原野戰軍在淮海戰役中的作用也從廣大地域內的戰略配合改為一定區域內的戰役協同,最後又改為直接加入戰場作戰。在毛澤東的決策下,由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協同一致,共同舉行大規模的淮海戰役,在徐淮地區殲滅國民黨軍重兵集團的設想逐漸成形。
11月上旬,根據當面國民黨軍正在調整部署的情況,粟裕、劉伯承等均判斷徐州國民黨軍可能南撤,戰場形勢將出現重大變化,因此提出進行淮海戰役的新設想。8日,粟裕致電中共中央,認為「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殲敵,則造成今後渡江的更有利條件」;建議華東野戰軍在殲滅黃百韜兵團後,不必以主力向兩淮進攻,「而以主力轉向徐(州)固(鎮)線進擊,抑留敵人於徐州及其周圍,爾後分別削弱與逐漸殲滅之」;「在戰役第一階段之同時,應即以一部破壞徐蚌段鐵路,以阻延敵人南運」。粟裕等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視。9日,中共中央軍委兩次致電陳毅、鄧小平和粟裕,指示他們「徐州敵有總退卻模樣,你們按照敵要總退卻的估計,迅速部署截斷敵退路以利圍殲是正確的」;部署華東野戰軍迅速殲滅黃百韜兵團,中原野戰軍立即出擊宿縣,截斷津浦路宿(縣)蚌(埠)段;提出「現在不是讓敵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長江以南的問題,而是第一步(即現在舉行之淮海戰役)殲敵主力於淮河以北,第二步(即將來舉行的江淮戰役)殲敵餘部於長江以北的問題」;「望你們按照上述方針,堅決執行,爭取全勝」,「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11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電示中明確提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至此,淮海戰役由中共最初設想的攻克兩淮海州的局部戰役,發展為殲滅黃百韜兵團並開闢蘇北戰場、打通蘇北與山東聯繫的具有決戰性意義的戰役,再發展為以徐州為中心,在東起江蘇海州、西至河南商丘、北起山東臨城、南至安徽淮河的廣大地域內,以連續作戰方式主動尋殲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基本消滅國民黨軍江北主力,為全國勝利奠定基礎的大規模戰略性決戰。
由於即將舉行的淮海戰役的規模大大超出了粟裕原先的設想,已經成為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兩軍共同參加的大規模會戰。10月31日,粟裕主動提出請陳毅和鄧小平統一指揮此次戰役。11月1日,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整個戰役統一受陳鄧指揮」,指揮部署「由陳鄧臨機決定」。次日,陳鄧復電提出,因通訊工具太弱,粟裕方面仍由軍委多直接指揮。11月16日,隨著戰役規模的擴大和形勢的發展,中共中央軍委電示,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必須準備在現地作戰3個月到5個月,彈藥、民工需要巨大,必須統籌解決,指示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以劉、陳、鄧為常委,鄧小平為總書記,「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淮海戰役的指揮機構於此確定。
淮海戰役的關鍵一役是圍殲黃百韜兵團,因為圍殲黃兵團且在大範圍內調動國民黨軍,打亂其部署,暴露其弱點,才能有後續的戰機。因此,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對圍殲黃兵團自始即極為關注,指示粟裕速赴前線指揮,按預定時間發起戰鬥,力求首戰必勝。10月23日,粟裕發出淮海戰役預備命令;11月4日,發出戰役命令,要求各部按預定部署行動,於6日黃昏向前線開進,8日晚統一發起戰鬥,「如發現守軍收縮集結徵候,應不失時機地展開挺進截擊,各個殲滅,或就地分割包圍,勿使其收縮集結」。11月7日,中共中央軍委致電粟裕,指示:「非有特別重大變化,不要改變計劃,愈堅決愈能勝利。在此方針下,由你們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由此可見對前方指揮員的高度信任。
11月5日,徐州「剿總」發現華東野戰軍主力南下徵象,遂令各部按當日剛剛決定的戰役預案開始轉移行動。6日,華東野戰軍各部開始戰役行動,10個縱隊從山東南部浩浩蕩蕩分多路南下,西線3個縱隊直插徐東,分割黃百韜兵團與徐州的聯繫;東線主力7個縱隊由隴海路東段直指新安鎮兩側;3個縱隊自蘇北北進隴海路。此時,第三綏區馮治安部在華東野戰軍的強大壓力下退守台兒莊運河線。第三綏區副司令何基灃和張克俠均為中共秘密黨員,根據中共的指示,他們在8日率所部第59軍和第77軍23000餘人在徐州以北的賈汪起義,致運河防線門戶洞開,華東野戰軍主力迅速經此南下,從而贏得了重要戰機。
駐守徐東隴海路新安鎮一帶的黃百韜兵團在戰前的處境最為危險,黃百韜認為其「四面八方均有敵情,備左則右寡,備前則後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而且「國防部作戰計劃一再變更,處處被動,正是將帥無才,累死三軍」。不過,他仍寄希望於被圍後別的兵團來救,因為「這次戰事與以前戰役性質不同,是主力決戰,關係存亡」,不然「同歸於盡,誰也走不了」。但事實與黃百韜的期望相距甚遠。在接到徐州「剿總」的轉移命令後,因等候接應第九綏區自海州西撤,黃兵團在新安鎮多留了一天,至7日才開始向徐州方向運動,白白浪費了一天的時間。開始西撤後,由於自海州隨行的機關、學校、「難民」等地方人員數萬人夾雜其間,致撤退隊伍臃腫,行進緩慢,在通過運河鐵橋時又因通行能力不足,而且事先缺乏周密準備,沒有架設更多的浮橋,大大影響了行進速度。部隊過河時因爭先恐後,秩序混亂,落河而斃者為數不少。為了分流經運河鐵橋的部隊,加快行進速度,黃百韜命令第63軍南進至窯灣渡河,結果被華東野戰軍蘇北兵團北進部隊截擊,於11日被殲,軍長陳章自斃。華東野戰軍迅速南下後,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驚慌失措,為保證徐州的安全,令部署在徐東曹八集的李彌兵團西撤,拉大了與黃兵團的距離,也使黃兵團失去了有力的掩護與接應,致其完全陷於孤立。9日,黃兵團大部渡過運河,並於當晚到達碾莊圩地區。由於部隊倉促撤退,在行進途中隊形混亂,黃百韜下令在原地休整一天,結果又浪費了一天的時間。所謂兵貴神速,在對手大軍逼近時,黃兵團卻因人為的原因犯下一個又一個錯誤,行動遲緩,態勢愈加孤立不利。10日晚,華東野戰軍西線部隊占領徐東大許家至曹八集一線,並與自蘇北北上的部隊會合,截斷了黃兵團向徐州的退路,東線部隊則自隴海路兩面迅速進擊,於11日基本完成了對黃兵團的包圍。此時黃兵團第63軍在窯灣被殲,加上行進途中的損失,大戰尚未開始,已經損失了2萬餘人。當時華東野戰軍對黃兵團的包圍圈仍較為鬆散,如果黃百韜決策堅決向徐州突圍,加上徐州方面的大力接應,或仍可有一線生機,但黃兵團內部意見不一,第64軍軍長劉鎮湘主張就地作戰,國防部又於此時電令擊退當面共軍後再走,黃百韜遂決策在碾莊圩地區固守待援,從而註定其覆滅命運。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黃兵團被圍後,剛從東北回到徐州接過戰場指揮權的杜聿明,主張先以李彌兵團守徐州,而以在徐西的邱清泉、孫元良兵團並調中原的黃維兵團出擊外線,合力先擊破劉伯承部,再回頭援救黃兵團。杜的方案沿襲了他早先的思路,即只有先擊破中共一路,才能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進而掌握戰場主動權。但國民黨將帥多數早就沒有了像杜聿明這樣所余不多的「進取心」,尤其是杜的頂頭上司、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堅決反對杜的方案,認為太過冒險,將置徐州和黃百韜兵團於危境。杜聿明雖被賦予戰場指揮權,但畢竟劉峙的資歷與職務均高於杜,加上還須國防部的首肯,而且執行此案的前景如何杜也無法肯定,所以杜聿明並未堅持自己的意見。11月10日,蔣介石在南京主持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戰局,決定仍進行內線作戰,令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圩固守,邱清泉和李彌兵團一部自徐州東援;李彌兵團主力守徐州;孫元良兵團推進至津浦路夾溝至符離集地區,屏障徐州側翼安全;劉汝明兵團集結在固鎮、宿縣地區,保障津浦路的安全;調中原的黃維兵團至徐淮地區,將淮北的兩個軍和東北調來的兩個軍組建為第6兵團,由李延年指揮,自蚌埠北進。這樣,國民黨軍就在徐淮地區集結了7個兵團,包括第2、第12兵團精銳之師,為全面內戰爆發以後國民黨軍最大的一次集結行動,企圖在徐淮地區與中共部隊決戰,挽救日漸嚴峻的軍事形勢。10日的會議結束後,蔣介石親函黃百韜:「此次徐淮會戰,實為我革命成敗國家存亡最大之關鍵,務希嚴督所部,切實訓導,同心一德,團結苦鬥,期在必勝,完成重大之使命,是為至要。」他同時電示黃維:「徐州會戰業已開始,情況至為緊要,黃兵團應兼程急進,務期於十三日前到達阜陽太和地區。」但劉峙在如此關鍵時刻卻貪生怕死,一味誇大徐州以西的中共力量,提出「我軍作戰基本方針,應採取攻勢防禦,先鞏固徐州,以有力部隊行有限目標之機動攻擊,策應黃百韜兵團作戰」,致邱清泉、李彌兵團行動不如預期之速。蔣介石認為「徐州城防兵力太多,未能分用於前方,劉經扶(劉峙)之指揮無方,令人不勝憂慮」,批評劉峙的部署「過於消極」,要求他「集中全力,迅速擊破運河以西之共軍,以免第七兵團先被擊破」。
黃百韜兵團退守的碾莊圩地區位於隴海路北側,在方圓十餘公里的範圍內分布有大小不等的若干個村莊,由於地處徐淮平原開闊地帶,缺乏制高點的支撐,對於防守並不十分有利,但李彌兵團在此駐守時築有比較完善的工事,黃兵團入駐後又加以改進,構成了以地堡為骨幹、以交通壕相溝通的環狀防禦陣地。黃兵團在4個月前的豫東戰役中,有過在帝丘店固守待援的經歷,對於防守作戰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此次經過調整部署,加上國民黨統帥部正調動邱清泉、李彌兵團增援以及空軍的支持,因此起初自信可以堅守相當時日。華東野戰軍本希望以連續攻擊打散黃兵團的部署,如同東北殲滅廖耀湘兵團那樣爭取速戰速決,自11日起以5個縱隊在特種兵縱隊的炮火支持下向黃兵團發起猛烈攻擊,結果卻遇到黃兵團的頑強防守,傷亡較重,進展不大,不得不轉入逐點爭奪的陣地攻堅戰。據粟裕報告,「因其部隊密集,並已築好了工事,不易分割,必須逐一攻擊,且因後方炮彈接濟不上,致延時日」;作戰一周之後,參戰各縱至少已傷亡5000人,原有戰鬥人員所剩無幾,不少連隊只剩10餘人,一般每班只剩下一兩個老兵(濟南戰役中被俘者已為老兵);幹部傷亡較大,班、排、連級已有因傷亡更換五六次者,營級幹部傷亡亦不少。所以,在某些人數原來極不充實而傷亡極大的縱隊中,幾乎有不能繼續作戰的嚴重情況,出現了「少數鬆勁泄氣表現」。14日,粟裕召集參戰各部主官會議,傳達中共中央軍委關於此役準備20萬人傷亡,以及戰爭可因此縮短一年的指示;嚴厲批評「有些幹部,特別是少數營連幹部存在並發展著右傾的保命思想」;強調在此次對全國戰局具有決定意義的戰役中,不應顧惜任何傷亡,除隨時縮編連隊外,還應準備每個縱隊於必要時縮編為5-6個團。會議總結了戰鬥打響後的經驗,調整了部署,決定採取先打弱敵、亂其部署的戰法,首先攻殲較弱的第44軍和第100軍;在作戰方法上,強調進行夜戰和近戰,以大膽穿插瓦解對手的防守,並集中炮火支持。經過調整後,16日晚華東野戰軍發起新的攻勢,戰至18日,殲第44軍和第100軍,俘第44軍軍長王澤浚等,第100軍軍長周志道脫逃,同時縮小了對第25軍和第64軍的包圍圈。
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圩苦守待援,一心盼望援軍的到來。蔣介石也不斷為黃百韜打氣,令其堅持到底。11月12日,蔣致電黃,告以「正督促大軍增援,日內當可夾擊殘匪於預定地區」;次日,蔣又致電令其「激勵官兵,鼓起最後五分鐘之精神,堅守待援」。14日,黃電蔣告急,稱己部「傷亡慘重,糧彈兩缺,懇促邱兵團急進」。但黃百韜期盼的援兵雖已集結東進,卻遲遲不見蹤影,令黃有度日如年之感。
黃百韜兵團被圍後,邱清泉兵團和李彌兵團一部受命東進援救黃兵團。11月12日,邱、李兩兵團完成集結,以邱部在隴海路南、李部在隴海路北,出動5個師的兵力東進。華東野戰軍以3個縱隊擔任正面阻擊,另以3個縱隊位於徐州東南方向,威脅邱、李兵團的側翼,並可隨時策應作戰。在華東野戰軍的堅強阻擊下,加之擔心側翼安全,邱、李兵團的推進速度緩慢。13日,蔣介石嚴令徐州「剿總」減少徐州守備部隊,「傾全力東援」。參謀總長顧祝同也到徐州視察戰況,「促邱兵團迅速東進」。15日,邱、李兵團出動7個師向東攻擊,並以1個軍自徐州東南潘塘方向迂迴,但仍未有突破。與顧祝同同赴徐州的郭汝瑰感覺「徐州無乾坤一擲,向東解圍之魄力」,「各將領均對於徐州安全感甚大,無肯冒險挺進者」,「咸欲求徐州安全,不誠意援救黃百韜」。為了給下一步作戰創造條件,中共中央軍委一度曾指示華東野戰軍放緩對黃百韜兵團的攻擊,並將阻擊部隊適當後撤,以此誘使邱、李兵團東進,切斷其與徐州的聯繫,「徐圖殲滅」。此舉使劉峙、杜聿明判斷華東野戰軍「有全面潰竄可能」,令邱、李兵團迅速擊破當面共軍,與黃兵團會師。17日,邱、李兵團進至徐東大許家一線,同時黃維兵團已進至徐西南蒙城,劉汝明兵團進至徐南固鎮,李延年兵團在其後跟進。中共根據國民黨援軍正向徐州集中的情況,為了確保殲滅黃百韜兵團的戰役第一步目標,決定改變原定計劃,令華東野戰軍堅決阻擊邱、李兵團,同時儘快解決黃百韜兵團。19日晚,華東野戰軍以4個縱隊對碾莊圩黃兵團部發起總攻,黃百韜隨後被迫率殘部轉移到大院上第64軍軍部,企圖繼續固守待援。因黃兵團處境危急,19日,蔣介石嚴令劉峙和杜聿明,應不顧犧牲及損失,嚴督所部兼程東進。但黃百韜兵團已無力再堅持,21日晚,第25軍殘部在突圍中被殲,軍長陳士章脫逃。22日黃昏,黃百韜率第64軍殘部突圍失敗,黃自殺身亡,軍長劉鎮湘等被俘,黃百韜兵團5個軍12萬人至此被全殲。距黃兵團不過40餘公里的邱清泉、李彌兵團共5個軍的兵力,在經過11天的攻擊,付出傷亡萬餘人的代價後,僅僅前進了20餘公里,於炮火相連中坐視黃百韜兵團的覆滅。
在華東野戰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的同時,中共中央還在部署下一步的作戰任務。津浦路是徐州同南京聯絡的交通要道,也是徐州國民黨軍的補給大動脈。位於津浦路徐蚌段中段的宿縣,北距徐州70餘公里,南距蚌埠90餘公里,扼津浦路通往南京之門戶,又是徐州國民黨軍的後方補給基地,但只駐有第25軍148師(以接領的新兵為主)及交警第16總隊,防禦十分薄弱。中共在戰役尚未開始時即注意到宿縣的重要戰略地位,賦予中原野戰軍「相機攻取宿縣」的任務。隨著淮海戰役規模的擴大,為了切斷國民黨軍退守淮河的通路,全殲徐淮地區的國民黨軍,11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指示陳毅和鄧小平:中原野戰軍「應集中全力攻取宿縣,殲滅孫元良,控制徐蚌段,斷敵退路,愈快愈好,至要至盼。"15日,中原野戰軍發起對宿縣的攻擊,並於次日下午全殲守軍,從而切斷了徐州國民黨軍的後方補給線和退路,置其於十分被動的地位。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攻占宿縣是中共在淮海戰役期間下出的又一著好棋,國民黨軍最終將為輕易丟失宿縣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國民黨統帥部在徐蚌會戰開始後,決策調駐守中原的第12兵團4個軍及1個快速縱隊共12萬人馳援徐淮戰場。第12兵團所轄的4個軍多為國民黨軍精銳部隊,尤其是第18軍更為國民黨軍精銳主力,全副美械裝備,能攻善戰,自全面內戰開始後一直是中共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的勁敵。但是第12兵團在9月編成時,由新制軍官學校校長黃維出任司令,原本呼聲甚高的原第18軍軍長胡璉只被任命為副司令。胡璉其人善謀能戰,內戰中率部與中共部隊多次交手,在南麻等地的惡戰中還占了些便宜,具有相當的作戰經驗,而且他長期在第18軍任職,上下關係較為協調,本為以第18軍為中堅的第12兵團司令的適當人選,結果卻出人意料地落選,遂在失意中稱病告假未赴任。黃維也曾任第18軍軍長,但抗戰中期即離開第18軍,自抗戰後期直到此次任前,多數時間不在野戰部隊任職,缺乏和中共部隊作戰的經驗,也不太了解中共的戰法,加以為人態度嚴峻,固執專斷,出任兵團司令後不易得到下屬的認同,從而或多或少影響到第12兵團的作戰行動。11月8日,第12兵團自駐地河南駐馬店、確山一帶出發,一路向東北方向,經新蔡、阜陽、蒙城直奔徐州。但因為所攜重裝備較多,道路崎嶇,又需要涉過多條河流,且不斷受到中共地方部隊的襲擾,行動並不快捷,14日才到達阜陽。此時黃百韜兵團在碾莊圩處境危急,邱清泉、李彌兵團的援救行動進展不大,徐州國民黨軍甚感兵力不足,蔣介石和劉峙均將黃維兵團視為救急的生力軍,因此連電黃維,令其「努力排除萬難」,「兼程急進」。但直至黃百韜兵團被殲時,黃維兵團仍在徐州百餘公里開外。所謂遠水不解近渴,這支被蔣介石視為救急的勁旅,不僅沒能解黃百韜之圍,而且很快就陷入自身難保之境。
得到黃維兵團出動的情報後,11月中旬,中共中央軍委要求中原野戰軍在部署跟進、扭擊、側擊,盡力延遲其行進速度的同時,必須正面阻擊黃維兵團,「不得誤事」。中原野戰軍遂部署在黃維兵團行進所經之地的地方武裝徹底破壞沿途的道路、橋樑和渡口,並以各種方式襲擾黃維兵團,遲滯其行進速度;同時,部署2個縱隊在蒙城方向正面阻擊黃維兵團,1個縱隊自渦陽方向出擊黃維兵團側翼,2個縱隊位於宿縣西南,準備對付劉汝明兵團並策應對黃維兵團的攻擊,1個縱隊位於宿縣與固鎮之間,準備阻擊自蚌埠北進的李延年兵團。劉伯承率中原野戰軍司令部也於此時到達河南永城,同陳毅、鄧小平等會合,共同指揮下一步的作戰行動。
11月18日,黃維兵團到達安徽蒙城地區,李延年兵團亦在準備自蚌埠北進。此時,華東野戰軍在北線對黃百韜兵團的圍殲正進入最後時刻,而邱清泉和李彌兵團在救援黃百韜兵團時,採取密集部署陣勢,其後尾始終不脫離徐州後方,使華東野戰軍一時無法徹底切斷其後路,尋得下一步戰機。粟裕擔心「同時兼顧,恐都成膠著狀態」;劉伯承等亦認為,中原野戰軍如單獨對付南線黃維、李延年兵團「困難頗多」。盱衡諸戰場情況,黃維兵團系遠道而來,態勢相對孤立,較易圍殲。因此,劉伯承、鄧小平和陳毅在19日致電中共中央軍委,認為華東野戰軍打黃百韜兵團「必已相當疲憊,刀鋒似已略形鈍挫,以之殲擊較黃為強的邱、李,誠非易事」,建議華東野戰軍力爭迅速殲滅黃百韜兵團,然後以一部兵力監視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兵團,而以尚未使用的部隊協同中原野戰軍殲擊黃維、李延年兵團,並認為「這個步驟最為穩當」,「似為上策」,而「馬上打邱、李,既無勝利把握,且可能陷入被動」。軍委於當日回電同意劉、鄧、陳的意見,指示粟裕抽出部分兵力對付李延年兵團,以使中原野戰軍可以全力殲擊黃維兵團。11月23日,劉伯承、鄧小平和陳毅根據北線黃百韜兵團已被全殲,南線李延年、劉汝明兵團遲遲不進的情況,致電中共中央軍委,認為「殲擊黃維之時機甚好」,提議以中原野戰軍全部及華東野戰軍一部攻殲黃維兵團,認為「只要黃維全部或大部被殲,較之殲滅李(延年)、劉(汝明)更屬有利」。次日,軍委復電「完全同意先打黃維」,要求華東野戰軍「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並指示「情況緊急時,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合力先打黃維兵團的方針由此確定,淮海戰役的進程亦由初戰而進入中盤。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淮海戰役總前委以殲擊黃維兵團為中心,決定了戰役第二階段的兵力部署,即以中原野戰軍2個縱隊在南坪集地區正面與黃維兵團接戰,並故意示弱而將其誘進至澮河以北,同時以5個縱隊隱蔽集結在澮河以南,俟黃維兵團渡過澮河後,即行包圍攻擊;華東野戰軍派出1個縱隊參加中原野戰軍方面作戰,另以5個縱隊部署在宿縣,擔任阻擊蚌埠方向北進之李延年、劉汝明兵團,8個縱隊部署在夾溝、符離集間,擔任阻擊徐州方向南進之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
對於中共方面調整部署以黃維兵團為下一步殲擊重點的情況,國民黨統帥部一無所知。11月23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集國防部高官會議討論戰局。此時,黃百韜兵團已覆滅,徐州部隊的態勢不利,與會者多主張退守淮河,但因宿縣丟失,徐蚌交通中斷,如何將徐州部隊撤到淮河一線又成了新的問題。24日,國防部提出,以徐州主力南進,黃維、李延年兵團北進,南北夾攻宿縣,打通津浦路,實行守江必守淮的戰略。為此,國防部命令已進至蒙城的黃維兵團繼續向宿縣方向前進,正好落入中原野戰軍預設戰場內。黃維兵團進至蒙城後,因有感於態勢孤立,其屬下建議他暫守蒙城,視戰場形勢變化再動,可是黃維不敢違背國民黨統帥部的嚴令。本來他還可以令部隊先向東南轉進到懷遠,依託蚌埠後方再行北進,但因未得國防部同意,只好令部隊渡過渦河,向宿縣方向前進。結果其兵團後尾離開蒙城後,與蚌埠方向的己方部隊漸行漸遠,態勢更趨不利。在黃維兵團正面阻擊的中原野戰軍部隊根據統一部署,自23日起從南坪集且戰且退,於24日中午誘使黃維兵團主力渡過澮河。過河後,黃維即發現中原野戰軍部隊出現在其兵團四周,對其形成包圍態勢,遂急令部隊回頭渡過澮河,向雙堆集集結,企圖迅速脫離戰場,向蚌埠方向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靠攏,避免被圍殲之命運。但是黃維在下令部隊轉進時犯下了重大錯誤,他沒有按照一般軍事常識,在後撤時以後尾變前隊,由後尾未經接戰的第14軍和第85軍先走,並由前隊第10軍和第18軍掩護,而是令部隊來了個大掉頭,以第14軍和第85軍掩護,而由已經接戰的第10軍和第18軍先走,結果造成行進秩序十分混亂,而且在中原野戰軍部隊陣前作橫方向移動,也使部隊脫離戰場非常困難,耽誤了所余不多的時間,於25日被中原野戰軍包圍在宿縣東南的雙堆集地區。
第12兵團被圍之初,黃維決定在中原野戰軍的包圍圈尚不夠嚴密之際向南突圍。26日,他下令集中4個師,於次日晨首先向雙堆集東南方向打開通路。擔任先頭突圍任務的第85軍110師師長廖運周,是長期潛伏在國民黨軍內部的中共秘密黨員,他在得到突圍命令後即與中共聯繫,於27日晨突圍發起時率部起義,跟進其後的突圍部隊猝不及防,遭到中原野戰軍部隊的截擊,突圍行動以失敗告終。此後,黃維每天均派出數團兵力向東南方向作突圍嘗試,但始終未能打開缺口。28日,參謀總長顧祝同改令黃維就地固守待援,致黃維兵團又成一盤死棋。郭汝瑰評論:「此次黃維兵團孤立向宿縣挺進,為我戰略上之失策……黃百韜渡運河後,國軍原可依內線作戰要領,各個擊破曹八集一帶共軍,但邱清泉等不機動,不了解此次戰略意義,未能執行。現共軍則由甚遠途程集中優勢兵力,以圖各個擊破我黃維兵團,陳毅之部隊由碾莊及徐州外圍各戰地轉用,動作如此迅速,執行任務如此堅決,國共兩方將領對照之下,不必戰鬥,而勝負已可見矣!」
黃維兵團突圍失敗,部隊轉入就地固守,侷促在以雙堆集為中心、方圓十餘公里的狹小地域內。此地為平原地帶,缺乏制高點,兵團部所在地雙堆集,因高不過十餘米的尖谷堆和平谷堆兩個土堆而得名,而且還不及黃百韜兵團被圍時的碾莊圩有李彌兵團留下的工事。黃維兵團被圍後,即下令構築以雙堆集為中心、以地堡為支撐、以壕溝相連接的環狀工事網。為了解決築工材料不足的困難,又利用所攜的重裝備,將隨行的汽車、坦克裝上泥土,構成較為堅固的核心工事。11月30日,蔣介石致電黃維:「弟部占領區域狹小,如被匪多方炮火圍擊,則狀至危險,故應積極向外擴展陣地……總之,必須以攻為守,方能持久,萬不可消極株守也。」黃維不是不想向外擴張,而是在四周中共部隊的強大壓力下,無能力向外擴張,只能株守於雙堆集地區,一面固守,一面心急如焚地期待增援部隊的早日到來。
黃維兵團被圍後,國民黨統帥部決定調邱清泉和孫元良兵團自徐州向南,李延年和劉汝明兵團自固鎮向北,沿津浦路南北對進,既解黃維兵團之圍,又可打通津浦路,撤退徐州部隊。11月26日,邱清泉和孫元良兵團各出動2個軍,分在津浦路東和路西向南攻擊。華東野戰軍在殲滅黃百韜兵團後,即調動8個縱隊的兵力南下,在徐州南面津浦路沿線構築了寬數十公里的弧形陣地,采縱深梯次配備,阻擊國民黨援軍。雙方展開激烈戰鬥,至29日邱清泉兵團全部4個軍均投入攻擊,但前進速度每日僅1公里有餘,離雙堆集仍在50公里開外。此後,由於國民黨統帥部決定棄守徐州,北線國民黨軍暫停攻擊,準備轉進。南線李延年兵團2個軍位於離雙堆集不到30公里的龍王廟,劉汝明兵團2個軍在固鎮,對中原野戰軍構成的壓力最大。但李延年和劉汝明擔心己部安全,不願出力作戰,尤其是劉汝明,因為出身於西北軍,自覺一直不受國民黨信任,視手中的部隊為其個人地位之保障,作戰更是滑頭,輕易不願打硬仗。劉和李同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但李因為兼蚌埠指揮所主任,壓過劉一頭,使劉很不滿意。劉的部隊常被分割使用,其屬下的第68軍一度劃歸李指揮,部隊裡還有督戰官監督劉部的行動,為此劉汝明憤憤而言:「蔣總統指揮我劉某這麼多年,無役不從,現在還把我當雜牌來看,能不令人灰心!」自徐蚌會戰打響後,劉汝明一直避戰,稍遇戰鬥即後撤,力圖保存實力。劉部南撤固鎮時,劉峙曾叮囑他務必在宿縣留下一個師,以加強宿縣的防禦,他卻陽奉陰違,並說:「他們老是想宰割我這點部隊,如果要派一個師出擊,我這個兵團還有什麼作戰力量。」李延年、劉汝明兩部雖受命北進援救黃維兵團,但作戰非常謹慎,始終不願脫離蚌埠後方。粟裕曾計劃集中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分割李、劉兩部,爭取割離並包圍李延年兵團再圖殲滅,但李延年發現華東野戰軍企圖後,在11月26日下令迅速後退,放棄固鎮,撤至淝河以南蚌埠一帶,劉汝明兵團則撤至懷遠及淮南礦區,拉大了與黃維兵團的距離。12月4日,因杜聿明集團在北面被圍,自身難保,蔣介石嚴令李延年、劉汝明兵團繼續北進。隨後李延年以3個軍猛攻華東野戰軍防線,重占固鎮。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各投入1個縱隊及部分地方部隊,頑強阻擊李部之北進。李延年兵團雖有所進展,但至15日黃維兵團覆滅時,距其還有30餘公里。黃維兵團覆滅後,顧祝同於16日令李部迅速脫離,轉進淮河,實行機動守備。李延年兵團隨後退至臨淮關和懷遠,劉汝明兵團退至蚌埠以南。
中原野戰軍包圍黃維兵團後,對其固守能力一度估計不足,準備以速戰速決方式解決黃維兵團,結果造成了較大的傷亡。11月29日,毛澤東致電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提出:「解決黃維兵團是解決徐蚌全敵六十六個師的關鍵,必須估計敵人的最後掙扎,必須使自己手裡保有餘力,足以應付意外情況。」根據圍殲黃百韜兵團的經驗,12月4日,毛澤東又指示劉、陳、鄧:「對於戰鬥力頑強之敵,依靠急襲手段是不能殲滅的,必須採取割裂、偵察、近迫作業、集中兵力火力和步炮協同諸項手段,才能殲滅。」鑑於國民黨統帥部正調動徐州、蚌埠兩個方向的援軍救援黃維,攻擊黃維兵團的部隊面臨著兩方面的壓力,如不能及時圍殲黃維兵團,俟國民黨援軍趕到後,可能陷於被動;而中原野戰軍部隊經過在大別山區的轉戰,實力受到一定的影響,總兵力大略等同於黃維兵團,人數不占優勢,裝備則完全無法相比,在短時間內圍殲黃維兵團有一定難度。因此,總前委決定,從北線華東野戰軍部隊中再抽調部分兵力及其全部炮兵增援中原野戰軍,爭取在較短時間內殲滅黃維兵團;同時,由華東野戰軍在北線繼續圍住杜聿明集團,在南線盯住李延年、劉汝明兵團,俟解決黃維兵團後,再由中原野戰軍對付南線,華東野戰軍解決北線。這一方針被劉伯承形象地解釋為:吃一個(黃維兵團)、挾一個(杜聿明集團)、看一個(李延年、劉汝明兵團)。經過對攻擊重點和攻擊戰術方面的調整,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合力對黃維兵團發起最後的攻擊,不斷壓縮包圍圈,黃維兵團的處境日漸危急。
12月5日,總前委發出對黃維兵團的總攻令,以中原野戰軍3個縱隊為東集團,擔任主要突擊;中原野戰軍2個縱隊及華東野戰軍1個縱隊為西集團,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各1個縱隊為南集團,擔任協同進攻;得手後各部合力總攻雙堆集;要求「各部應不惜以最大犧牲保證完成任務,並須及時自動的協助友鄰爭取勝利」。6日下午,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對黃維兵團發起有重點、多方向的總攻擊,不斷向其核心守備陣地推進。第12兵團副司令胡璉,在兵團被圍後於12月2日乘坐小飛機降落於包圍圈內的臨時機場,與黃維共商應對之方。4日和7日,胡璉兩次去南京,督促國防部大力派兵增援。但面對南北援兵幾無進展之狀況,蔣介石亦無良策,他指示胡璉可以考慮突圍,並「可以自行決定攻擊方向,局部殲滅共軍,以待李兵團夾擊」。9日,胡璉又回到雙堆集,鑑於周邊中共大軍壓境,援軍相距還遠,突圍沒有把握,黃維決定繼續固守。13日,黃維兵團已被壓縮至雙堆集周邊數里的核心陣地,糧彈盡絕,軍心動搖,胡璉提出突圍的建議。當日,總前委調整部署,再調華東野戰軍2個縱隊加入南集團,由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陳士榘指揮擔任主攻。14日夜,南集團攻占雙堆集臨時機場,黃維兵團部受到直接威脅。至此,黃維和胡璉決定「四面開弓,全線反撲,覓縫鑽隙,衝出重圍」。兵團司令黃維、副司令胡璉和吳紹周(兼第85軍軍長)各乘一輛戰車,於15日黃昏率餘部分頭突圍(黃維所乘戰車後來發生故障,吳紹周沒有乘坐戰車)。但在突圍途中,部隊隊形混亂,已無力衝出嚴密的包圍圈。至15日晚,第12兵團4個軍12個師及1個快速縱隊共12萬人被全殲(其中1個師起義),黃維、吳紹周、第10軍軍長覃道善、第18軍軍長楊伯濤等被俘,第14軍軍長熊綬春戰死,只有胡璉僥倖脫逃。
國民黨軍黃維兵團被圍,南北兩線援軍均無進展,津浦路交通斷絕,徐州又成死棋,所謂徐蚌會戰難以為繼。11月28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集軍事會議,研討戰局。杜聿明認為:「目前挽救黃維的惟一辦法,就是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兵力與敵人決戰,否則黃維完了,徐州不保,南京亦危矣!」但蔣介石已將可用之兵全部投入徐淮戰場,華北部隊正面臨中共東北野戰軍進關的強大壓力,進退兩難;西北部隊調動緩不濟急;惟一可調用兵力的華中地區,白崇禧又對蔣的命令陽奉陰違,軟磨硬抗,一時也調不出更多的兵力。為了保住徐州所余的3個兵團,蔣決定「放棄徐州,出來再打」。杜聿明認為「要放棄徐州,就不能戀戰;要戀戰,就不能放棄徐州」,否則徐州的3個兵團也完了。他建議由黃維兵團繼續固守雙堆集吸引共軍,徐州部隊避開華東野戰軍在徐州南面的阻擊陣地,先向西轉進,經河南永城再轉向南進,撤至安徽蒙城、阜陽間,依託淮河和蚌埠後方,再向北進,解黃維之圍。杜聿明認為,這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案,不過他雖未明說,但這個方案實際是以犧牲黃維兵團為代價的,因為等徐州部隊撤到淮河一線,黃維兵團恐早已被殲滅了。事已至此,蔣介石也只有同意杜的方案,決定由劉峙率徐州「剿總」機關空運撤蚌埠,督促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加速北進,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彌和孫元良兵團經徐西蕭縣第一步撤至永城,第二步轉進蒙城;同時,調鄂西北宋希濂兵團3個軍轉運蚌埠,準備投入後續作戰。但蔣介石同意杜聿明的建議較為勉強,他並未完全放棄救援黃維兵團的意圖,這為其後他改變主意埋下了伏筆。
11月29日南京軍事會議甫結束,劉峙即率先乘飛機飛蚌埠,杜聿明則於當晚飛回徐州,召集邱、李、孫等兵團主官開會,大家均認為只要實行「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則,撤退是可以成功的,遂決定於30日先行全面攻擊華東野戰軍部隊,迷惑對手,然後以邱清泉第2兵團為右翼,李彌第13兵團和孫元良第16兵團為左翼,實行「滾筒戰術」,各部逐次掩護,保持隊形,滾動前進。30日晨,國民黨軍部隊、機關和隨軍撤退的學生、市民30餘萬人開始撤離徐州。為了儘快脫離戰場,各兵團爭先恐後撤離既設陣地,既未發動大規模佯攻,掩護部隊又未盡到職責,李彌和孫元良甚至在行進途中避免與杜聿明聯繫,以免耽誤行程,結果數十萬人馬擁擠在徐州至蕭縣、永城公路沿途,行進緩慢,聯絡困難。12月2日,杜聿明到達蕭縣西南的青龍集、瓦子口地區,和邱清泉、李彌建立了聯繫。邱、李均建議,部隊行進隊形十分混亂,應當稍事休息,整理部隊,杜聿明也擔心夜間行軍較為危險,決定就地休整一夜,結果又耽誤了本已不多的撤退時間。
在中原野戰軍包圍了黃維兵團,邱清泉兵團南援又被華東野戰軍阻擊之際,中共已經估計到徐州國民黨軍撤退的可能性,對其撤退路線的估計,或是向東南走兩淮,或是向東往連雲港,或是向西轉南至蚌埠。東嚮往連雲港,可以背靠海岸防禦,但海運船隻不足;西進徐西轉蚌埠,需要繞一個大圈,路途較遠;而向東南走兩淮似為捷徑。因此,中共中央軍委和前線指揮員起初均判斷其向東南方向走兩淮的可能性較大,在阻擊部署方面以徐州東南為重點,部署了6個縱隊,另在徐州南面的靈璧、固鎮地區部署了3個縱隊,在徐州西南部署了2個縱隊。當華東野戰軍判明杜聿明率部經徐西撤退時,其主力部隊的位置距杜集團大約還有一天的路程,粟裕當即於12月1日命令在杜集團正面的豫皖蘇軍區部隊用一切方法遲滯其行進,同時命令華東野戰軍主力9個縱隊,分北中南三路,以尾隨追擊、平行追擊和迂迴攔截的方式,晝夜兼程追擊杜集團;再以2個縱隊為二線、三線部隊,跟進追擊。在一望無際的淮北大平原上,國共兩軍的千軍萬馬展開了一幅逃與追的壯觀畫面。杜聿明集團由於有大量機關及地方人員隨行,行進速度慢於華東野戰軍追擊部隊,又因為種種原因耽誤了一些時間,至4日已在永城被華東野戰軍追上。如果杜聿明此時決心輕裝急進,還有脫離包圍的可能,但蔣介石卻又改變主意,於2日和3日連續電示杜聿明:「切勿再作避戰迂迴之圖」,「此時應決心速覓匪之主力而殲滅之」,「務望嚴督各軍,限兩日內分路擊破當面之匪,嚴令其達成所賦予之任務」。他指示杜停止西撤,向南面濉溪口方向前進,解黃維兵團之圍。杜聿明明知實行此舉的嚴重後果,但又不敢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態度違抗蔣的命令,只好召集兵團司令會議,由大家共同決定如何應對。他認為打不見得有把握,如果大家敢共同負責就走,保住這支部隊也算對得起蔣;不敢負責則打,反正最後無非是犧牲全軍而已。與會的第2兵團司令邱清泉個性強悍,自恃其部隊為精銳主力,尚可一戰,主張聽從蔣的命令向南打。在邱清泉的強勢態度面前,李彌和孫元良雖不主張打,但亦不便多說。至此,杜聿明亦只能決策遵蔣命改向南攻擊前進。4日,杜電告蔣:「職不問狀況如何嚴重,決采逐次躍進戰法,三面掩護,一面攻擊,向東南作楔形突進,以與黃維會師。"6日,蔣電示杜聿明:「此時應覓匪主力所在方向,先行決戰,必須消滅匪之主力,乃可解決一切問題,南下自不成問題矣。」蔣介石的決策使得杜聿明集團停止在永城一帶改向南進,也使華東野戰軍有更充裕的時間包圍杜集團,從而註定了杜集團其後被圍殲的命運。
杜聿明集團改變撤退部署後,杜聿明決定採取「三面掩護、一面攻擊」之戰法,令李彌兵團在左,孫元良兵團在右,擔任掩護,以邱清泉兵團居中,自青龍集向濉溪口方向猛力攻擊前進。華東野戰軍則集中主力,以正面阻擊遲滯其進攻,以三面圍堵縮小對杜集團的包圍,至6日已將杜集團全部包圍在永城東北的陳官莊、青龍集地區。此時,杜聿明集團已基本失去攻擊力,即使是最為好戰的邱清泉,也不再堅持向南打的主張。6日中午,杜聿明再度召集邱、李、孫開會,孫元良提議突圍,得到邱清泉的同意,李彌雖不置可否,但表示願聽從命令。杜聿明遂決定,3個兵團於當日黃昏同時向西南方向突圍,到阜陽後再集結。因為突圍畢竟有違蔣介石的命令,會後不久杜聿明又覺此計不妥,擔心無論成敗蔣均將怪罪於己,決定撤銷計劃,而孫元良自作主張,自行率部突圍,結果所部第41、第47軍大部被殲,軍長胡臨聰、汪閘鋒被俘,僅孫元良隻身化裝脫逃。至此,杜聿明部2個兵團8個軍20餘萬人被圍在以陳官莊為中心、方圓不過10公里的狹小地域,重蹈黃百韜、黃維兩兵團之覆轍。
杜聿明本為國民黨將領中較具軍事眼光和指揮才能者,在全面內戰初期的東北戰場出了不少風頭,但在徐蚌會戰期間,他上受國防部、參謀本部和徐州「剿總」劉峙的掣肘,下有邱清泉等的牽制,始終不能獨立自如地貫徹自己的主張,尤其是國民黨軍最高統帥蔣介石,獨斷專行,胡亂指揮,朝令夕改,使得杜聿明無所適從,加之其個人在關鍵時刻優柔寡斷,終使全軍陷入被圍的困境。杜在被圍後電告蔣:「現各兵團重重被圍,攻擊進展遲緩,以現有兵力解黃兵團之圍絕對無望,而各兵團之存亡關係國家的存亡,鈞座既策定與共軍決戰之決策,應即從西安、武漢等地抽調大軍,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力量與共軍決戰。」但蔣在回電中卻告杜:「現無兵可增,望弟不要再幻想增兵。應迅速督率各兵團攻擊前進。」蔣介石曾計劃再從華中調動第14兵團宋希濂部增援徐蚌戰場,但因白崇禧從中作梗,部隊遲遲不能成行。12月15日黃維兵團被殲後,國民黨統帥部因擔心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再遭圍殲,令其後撤至淮河以南布防,杜聿明集團已完全陷於孤立無援之絕境。16日,蔣介石指示杜聿明:「弟部須以積極手段求匪弱點予以擊破,並向外擴展,以求脫離包圍,總之弟萬不可固守一地,坐待圍困也。"19日,杜聿明派其參謀長舒適存飛南京要求調兵增援,但蔣介石告訴他:我已想盡辦法,華北、華中、西北所有部隊都被共軍牽制,無法抽調。目前惟一辦法就是在空軍掩護下集中力量,擊破一方,實行突圍,哪怕突出一半也好。27日,國防部指示杜聿明:「貴部於糧彈補足後,尋匪弱點,選擇有利地形及方向,集中主力,先擊破一面之匪,逐次躍進轉移脫離匪軍包圍,易地與匪作戰。」但杜聿明認為在沒有接應的情況下突圍是死路一條,又適值自20日起連續多日天降大雪,空投補給無法進行,杜集團數十萬人缺糧少彈,困守於一片冰天雪地之中,外有華東野戰軍部隊的層層包圍,內則將無良策,兵無鬥志,所謂突圍之舉自無從提起。
當華東野戰軍部隊追擊杜聿明集團之初,毛澤東曾指示他們:「應大膽插入敵各軍之間,分離各軍,以利殲擊。……務必不要使敵結集成一個大集團,曠日持久,難於殲滅。」但因杜聿明集團在撤退中始終以群集滾動方式行進,華東野戰軍部隊經調整部署,分頭追擊,實際未能達成分割杜集團並一鼓而殲之任務。杜聿明集團被圍後,華東野戰軍部隊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續作戰,部隊減員較多,相當疲勞。據華東野戰軍報告:「現除團以上幹部可勉強維持外,營連幹部若要補齊,至少需要五千以上。」打黃百韜兵團時的俘虜參軍後,此時已有人當上了連長,可見部隊基層幹部缺額之大。加上糧彈等亦須補充,華東野戰軍此時再要立即殲滅數十萬人的杜集團有一定困難。同時,平津戰役已經開始,如果迅速殲滅杜集團,有可能使國民黨決策海運華北部隊南撤。從戰略與戰術、內與外多方面考慮,毛澤東在12月11日令淮海前線「於殲滅黃維兵團之後,留下杜聿明指揮之邱清泉、李彌、孫元良諸兵團(已殲約一半左右)之餘部,兩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14日,毛澤東指示粟裕:「整個就現陣地態勢休息若干天,只作防禦,不作攻擊。」此後,華東野戰軍部隊在20天的休整期內,以8個縱隊繼續包圍杜聿明集團,以消耗較大的7個縱隊調至二線休整,補充兵員與幹部缺額,充實糧彈儲備,並加強對被圍國民黨軍官兵的政治攻勢。12月17日,毛澤東親筆為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司令部撰寫了廣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以淋漓酣暢的文字,敦促他們:「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軍可以保證你們高級將領和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你們想一想吧!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好,就這樣辦。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
杜聿明集團撤離徐州時,為減輕負擔,只帶了一周的補給,被圍後,糧彈補給全靠空投,因多日風雪交加,空投停止,糧食供應不上,為了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包圍圈內的糧食和馬、牛、羊、豬等家畜均被搜刮一空,最後甚至連狗、貓、田裡過冬的麥苗等等,舉凡可食之物均被搜刮吃光。時值天寒地凍,多數士兵饑寒交迫,逃亡投誠者甚眾。1949年1月,天氣放晴,空投恢復,蔣介石亦重提突圍計劃。3日,杜聿明和邱清泉致電蔣介石,認為如不加強空投,官兵饑寒交迫,體力銳減,彈藥不繼,不僅不能突圍,而且目前防禦亦無法鞏固。就在杜聿明集團是走是留一籌莫展之際,粟裕提出應乘杜集團未得充足糧彈補給、疲憊動搖之際發起總攻,得到中央中央軍委的批准。1月2日,粟裕下達總攻令,以4個縱隊為東集團(主攻),3個縱隊為南集團,3個縱隊為北集團,向杜聿明集團發動總攻,並首先以位於青龍集的李彌兵團為攻擊的重點。1月6日下午,華東野戰軍各集團同時發起總攻,迅速突入李彌兵團的陣地,第8軍軍長周開成、第9軍軍長黃淑先後被俘,李彌率殘部於次日被迫退至邱清泉兵團的防區,合力作最後的抵抗。6日,蔣介石致函杜聿明,指示其「應覓匪之主力所在處,對其正面用有力部隊進攻,而我主力則在其主力之兩翼接觸部,分組兩大支突進,先衝破其各道工事」;衝出重圍後,應「向目的地迅速前進,脫離敵人之追擊」。蔣的指示實在是脫離戰場實際,此時杜聿明集團在華東野戰軍的猛烈攻擊下,防區一縮再縮,各部隊紛紛失去聯絡。1月9日,杜聿明、邱清泉電告蔣介石稱:「部隊精銳傷亡殆盡,目前狀況,已無法達成決戰任務,只有督率所余將士與匪死拼到底。」蔣回電告將派飛機到陳官莊,企圖接回杜聿明這位對他忠心耿耿的戰將,而由邱清泉指揮殘餘部隊。但戰場形勢間不容髮,杜聿明集團此時已處於全線崩潰狀況。當晚,杜聿明、邱清泉、李彌等率部分頭突圍,華東野戰軍發起戰場圍殲戰。至10日下午,杜聿明集團全部被殲,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第70軍軍長高吉人和鄧軍林、72軍軍長余錦源、74軍軍長邱維達、115軍軍長司元愷等被俘(高吉人後脫逃),第2兵團司令邱清泉戰死,第13兵團司令李彌、第5軍軍長熊笑三、12軍軍長舒榮等脫逃。
淮海戰役(徐蚌會戰)是國共兩軍戰略決戰的關鍵一役。此役歷時66天,國民黨軍動員了7個兵團2個綏靖區34個軍82個師80餘萬人,結果損失了5個兵團1個綏靖區22個軍56個師共55萬餘人,其中傷亡17萬人,被俘32萬人,投誠3.5萬人,起義2.8萬人;而中共華東野戰軍動員了16個縱隊1個軍4個地方軍區,中原野戰軍動員了7個縱隊3個地方軍區,共65個師旅60餘萬人,結果損失了13.7萬人,其中陣亡2.6萬人,負傷9.9萬人,失蹤1.2萬人。國共雙方兵力損失之比約為4比1.中共在淮海戰役期間動員的兵力實際少於國民黨,武器裝備也不如對手,結果卻是完勝國民黨,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毛澤東曾經興奮而形象地比喻說: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煮熟,硬是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綜觀國共兩軍在淮海戰役中的戰略戰術,中共首先勝在戰略得當,通過慎選初戰對手,打亂國民黨軍的部署,又通過攻占宿縣,掌握了國民黨軍進退之鎖鑰,此後則步步進逼,區分不同對象,最終將國民黨軍分期分批包圍殲滅之;其次勝在後方中央和前線指揮部上下一心,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兩大野戰軍通過總前委的指揮協調一致,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不斷總結經驗,適時調整戰役目標和戰略戰術,終至取得完全的勝利;再次勝在戰術運用得當,每戰之圍堵、分割、攻堅、打援、追擊等等,部署周密,有張有弛;最後勝在強有力的政治動員和民眾支持,參戰部隊幾經艱苦戰鬥,仍保持了高昂的士氣,後方民眾則以近乎原始的運輸方式,為如此大規模的戰役提供了幾乎是源源不絕的後勤供應,此役動員民工543萬人,也創下了中共戰爭動員之最。更重要的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能夠把握大勢,敢於在徐淮戰場中共的軍事實力尚未完全超過國民黨軍時,以過人的膽識、周密的部署、精確的調度,發動與國民黨軍的戰略決戰,並最終戰而勝之。
國民黨方面在徐蚌會戰中的表現,首先失在戰略失當,始終不能準確判斷中共軍隊的攻擊意圖何在,攻擊重點何在,無計劃,無準備,進退遲疑,坐失戰機;其次失在戰術低能,雖然在防守作戰方面有一定表現,但攻擊戰術毫無改進,無非是重複過往一再失利的先以固守待援,然後再以東西對進、南北夾攻解圍,但稍遇頓挫即停滯不前,三次解圍作戰均未成功,且為救黃百韜兵團,斷送了黃維兵團,又為救黃維兵團,斷送了杜聿明集團,毫無瞻前顧後的戰略眼光與戰術素養,可謂一錯再錯;再次是協同太差,各戰區、各兵團之間以至各兵團內部,多以保守自身利益為中心,不願出力解救友鄰,所謂對進、夾攻的戰術之不能有效,蓋因如此;最後是軍心低落,不敢亦不願猛力出擊,守方坐等援軍解圍,攻方則坐視友軍被圍;再加上國民黨統帥部及蔣介石在戰役期間不明下情,經常無端干預下屬的指揮,決策又常常是錯上加錯,何能不敗。國民黨戰史總結失敗的主要原因「乃為戰略錯誤,其次為戰術仍缺乏改進,難以支持戰略。其他如持續戰力保持,戰力統合發揮及反情報等,均有重大錯失。」「結果國軍主力兵團,全部被殲,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匪軍主力決戰。」「影響全局,最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