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發燒不要隨便用烏梅湯
2024-10-02 03:54:42
作者: 范怨武
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大家不要吃了烏梅再來找我麻煩。
夏天,暑氣重,濕氣也重。暑氣和濕氣是最常見的兩種邪氣。
兩種邪氣混雜在一起,就是如油入面,難解難分。
一旦染上了,我們不僅要透熱透暑氣,還要淡滲利濕氣,分消濕與熱。
可是烏梅呢?它酸斂,以收為主,把濕邪熱邪緊緊地包裹起來,不讓邪氣走。
我們看看陳士鐸[1]怎麼說:
烏梅味酸,氣平,可升可降,陽也,無毒。收斂肝氣,固澀大腸,止血痢,安蟲痛。乃止脫之藥,備之以斂滑脫可也。
按:烏梅止痢斷瘧,每有速功。然效速者,取快於一時,往往有變生久病而不能愈,不可不慎也。世有夏日將烏梅作湯以止渴者,腹中無暑邪者,可以斂肺而止渴。倘有暑邪未散,而結閉於腸胃之中,及至秋冬,不變為痢,必為瘧矣。烏梅治蛔厥,蛔上入膈,故煩而嘔,用之即定矣。
我們挑一句重點來看:
世有夏日將烏梅作湯以止渴者,腹中無暑邪者,可以斂肺而止渴。倘有暑邪未散,而結閉於腸胃之中,及至秋冬,不變為痢,必為瘧矣。
看到了嗎?身上沒有暑邪,你吃沒關係,它也生津止渴。
怕就怕,倘有暑邪未散,這個時候吃進去了,就麻煩了。
有暑邪,幾乎很少不挾點濕邪。
這濕與熱,一旦裹進了腸子,那就變成了大腸濕熱,很多患者的症狀馬上變成了排便黏膩伴肛門有灼熱感,然後就肛裂便血,要麼痔瘡也跟著發作。
倘若出現這種現象,可以用葛根芩連湯加味來解決:葛根15克,黃連3克,黃芩6克,生甘草6克,地榆10克,槐花10克。
平常用煮法就可以了。
若是把濕熱斂到上部去,就容易出現流鼻血。倘若發現這種現象,可以用瀉心湯來解決。
黃連3克,黃芩3克,大黃10克。用剛煮沸的水泡來喝。
其實,烏梅並非不能用於外感,問題是你不能單用,你要用,就要斂藥與散藥結合著用。
比如,血熱受風,內風外風一起發作起的風疹瘙癢,就可以用過敏煎[2]。
銀柴胡、烏梅、五味子、防風。
你看烏梅、五味子兩味酸斂藥,把內風給收了;銀柴胡涼血就把內風息了一半並能抵消你斂的熱,再加上防風把外風給散出去,整個方子就顯得非常合理。
比如,哪怕是酸梅湯,也是搭配得非常合理。你看烏梅要是斂了暑氣容易腸風出血,酸梅湯里就有桂花這個散藥來抵消這個烏梅的不足。
桂花,溫肺化飲,散寒止痛,用於痰飲咳喘,脘腹冷痛,腸風血痢,經閉痛經,寒疝腹痛,牙痛及口臭,它本身就治腸風血痢。
哪怕沒有桂花,也有陳皮這個理氣之藥。
哪怕沒有陳皮,還有山楂這個消導之藥。
所以呢?你煮個烏梅加個白糖,你是想怎樣?
白糖是甘甜,本身就是容易滋膩,你是想怎樣?
怕不夠壅塞嗎?
[1].陳士鐸,浙江紹興人,清初著名醫學家。
[2].過敏煎由祝諶予所制,藥凡四味,由銀柴胡、烏梅、五味子、防風組成。盧祥之《名中醫治病絕招》有載該方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