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六 秦紀一
2024-10-02 03:26:48
作者: 華杉
(公元前255年—公元前228年,共28年)
主要歷史事件
荀況論道
呂不韋任相國
東周滅亡
嬴政即位
李牧大破匈奴
嬴政誅殺嫪毐
春申君之死
李斯《諫逐客書》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呂不韋之死
韓非之死
主要學習點
民心可用,軍隊才可用
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不追求最好的結果
兵法的關鍵不在於勝,而在於不敗
君子的三個不變
學會與小人共存
等待,本身就是一種軍事行動
人們總是低估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時間
志在必得者死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
1 河東郡守王稽,因為跟諸侯勾結,斬首棄市。應侯日夜不安。
【胡三省曰】
王稽是范雎推薦的,如今被處死。之前他舉薦的鄭安平,又在戰場上投降了趙國。所以他身上已經背了兩條罪。
秦王在朝堂上嘆氣。應侯問原因。秦王說:「武安君白起死了,鄭安平、王稽又都叛變。內無良將而外多敵國,我非常憂慮!」應侯聽了,心中恐懼,又拿不出辦法來。
燕國人蔡澤得到消息,於是西行來到秦國。先派人向應侯宣稱:「蔡澤是天下雄辯之士,他見了秦王,一定對你不利,要奪你的相位。」應侯怒,派人去把蔡澤召來。蔡澤見了應侯,態度非常倨傲。應侯不快,說:「聽說你宣稱要代我為相,讓我聽聽你的說法吧!」蔡澤說:「啊!你醒悟得太晚了!春夏秋冬,四時更替,各成其功而相更替,成功者就要急流勇退。您沒看見秦國的商君、楚國的吳起、越國的文種,他們的結局是您希望有的嗎?」應侯說:「有何不可!這三位,都是盡忠盡義的表率,君子殺身以成名,死而無憾!」蔡澤說:「人要立功,難道不也期待保全自身嗎?身名俱全為上,成名而身死者為次,身全而名裂者為下。商君、吳起、文種,為人臣而能盡忠,能成功,那是了了心愿。那閎夭、周公,不是更加成功還成聖嗎?您是想做商君、吳起、文種呢?還是做閎夭、周公呢?」應侯說:「好!」蔡澤又說:「您覺得您的君上,他的寬厚念舊,與秦孝公、楚王、越王相比如何?」應侯說:「不知道。」蔡澤問:「您的功勳跟商君、吳起、文種相比又如何呢?」應侯說:「不如。」蔡澤說:「那你還不急流勇退,恐怕你的災禍比這三人還大吧!俗話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進退早晚,與時變化,聖人之道也。如今您的大仇已報,恩德圓滿,還想再進一步,又無計可施,我覺得您現在就已經處於險境啊!」
應侯被說服,把蔡澤舉薦給秦王。秦王和蔡澤談話,大為喜悅,拜為客卿。應侯則稱病退休。秦王開始時喜歡蔡澤的策劃,任命他為相國。過了幾個月,又把他免職了。
2 楚國春申君以荀卿為蘭陵縣令。
荀卿,名荀況(就是著名的荀子),是趙國人,曾經和臨武君一起,在趙孝成王跟前一起論兵。趙王問:「請問軍事的關鍵?」臨武君說:「上得天時,下得地利,後發先至,這就是用兵之要術。」荀卿說:「不對!我聽說古人之道,用兵攻戰的根本,在於『一民』(團結人民,上下一心)。弓和箭沒有調和,那就是后羿也射不中,六匹馬如果相互不配合,就是造父也跑不遠,如果士民沒有親附主君,那就是商湯、周武王也不能戰勝。所以,善附民者——善於得到人民擁護的,就是善於用兵的,所以用兵之要,在於附民而已。」
【華杉講透】
荀況所論,是標準的《孫子兵法》。《孫子兵法》第一篇,就是論能不能戰,比較了道、天、地、將、法五個方面。臨武君講的是後面幾點,先講了天時地利,說後發先至就是將領的本事了得。而荀況講的是第一條——道。《孫子兵法》對道的定義,是「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就是上下一心。上下一心,才能戰,其他的,是後一步的事,所以用兵之要,先講能不能用,再講怎麼用。要一民、附民,民心可用,軍隊才可用。
臨武君說:「不對!兵之所貴,勢利也,在於製造形勢,逼著人趨利避害,所行的都是變詐之事。所以,善於用兵之人,恍惚神秘,敵不可測,不知道他會從什麼地方衝出來。孫子、吳起就是用這套辦法,無敵於天下,哪裡還需要等待人民親附了才能作戰呢?」
【華杉講透】
臨武君說的,也是《孫子兵法》的內容,《孫子兵法》有《勢篇》,說:「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人都是趨利避害,你只要製造出那形勢,有那機制,啥人都能戰。比如置之死地而後生,你把他們攆到那絕境裡去,必死的形勢和求生的欲望,會讓一個平時懦弱的人,也變成亡命徒去戰鬥。
所以,荀況和臨武君講的,是不同維度、不同層面的兵法,並沒有矛盾。荀況講的是發動戰爭之前的事,臨武君講的是戰爭中的事。如果用克勞塞維茨的話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那麼荀況講的是政治,臨武君講的是戰爭。
荀況說:「不對!我所說的,是仁人之兵,王者之志。您所稱道的,是權謀勢利。仁人之兵,是不可以使詐的。那些能被你的詐術對付的,都是他自己粗心怠慢,防備不周,或者君臣上下之間離心離德的。所以說,如果雙方都是桀紂之君,以桀詐桀,那還可以僥倖。如果桀去詐堯,那就是以卵擊石,就是把手指伸進滾水裡,就是身赴水火,進去就被燒焦淹沒了。所以說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臣之於君,下之於上,就像子之事父,弟之事兄,就像手臂要保護頭部和眼睛,要保護胸腹。你用詭詐去襲擊他,就像先警告他然後再攻擊一樣,有什麼用?況且這仁人治十里之國,就有百里的眼界耳目;治百里之國,就有千里之眼界耳目;治千里之國,就有全天下的眼界耳目,聰明警戒,團結一致,誰詐得了他呢?所以這仁人之兵,集結起來,就是勇猛的團隊;分散開來,就成整齊的行列;延伸時,就像莫邪的長劍,碰上它就要被斬斷;短兵相接時,就像莫邪的利鋒,遇到立即死亡;平時築營扎守,堅如磐石,誰膽敢上去衝撞,也是撞壞自己而退。反過來,那些暴虐之國的國君,誰肯為他作戰呢?他能帶領的,也只能是他的人民吧!而他的人民,對我歡喜如父母之親愛,喜好如椒蘭之芬芳,對他自己的國君,反而像將要被處以黥刑的人看見烙鐵,像一個被迫害的人看見壓制他的仇人。人之常情,就算他是暴君夏桀、大盜柳下跖那樣的人,又豈肯為他痛恨的人作戰,而傷害他所喜歡的人呢?這就像你要孩子去攻打他的父母一樣,他一定會來向我國報告他們的陰謀,那他還能對我們使什麼詐術呢?所以仁者執政,國家日漸光明,其他諸侯各國,先歸順的能安定,後歸順的有危險,和他對抗的會削弱自己,反叛他的會滅亡。《詩經》上說:『武王高舉旗幟,手持斧鉞,如火烈烈,誰敢阻遏。』就是這個意思。」
趙王、臨武君說:「先生說得有道理,請問王者之兵,應該用什麼樣的機制,又如何運用呢?」
荀況說:「國君賢能,國家就治理得好;國君無能,國家就會亂;尊崇禮義,國家就治理得好;不講禮義,國家就會亂。治理得好的國家就強,內亂的國家就弱,這是強弱的根本。在上位的人有威信,就可以驅使百姓;在上位的人沒威信,民心就不可用。百姓可用的就強,不可用的就弱,這是強弱的常理。
「如今各國的賞罰機制,齊國注重個人技擊,凡斬得一顆人頭,政府出錢購買,給賞金。而不論這一仗是打勝還是打敗,都按人頭給錢,仗打贏了,斬首少的,獎金就少。仗打敗了,那斬人頭多的士卒,照樣領賞。這樣的軍隊,碰上敵人弱的,都衝上去斬人頭跟搶錢一樣;遇到強敵,看看沒錢賺,就一鬨而散了。就像飛鳥一樣,只會各自逞能,這是亡國之兵,不過是在街上招募的一群打手而已,沒有比這更弱的軍隊了。
「魏國呢,注重選拔武卒,通過考試,選那身體條件好的武勇之士,穿上上身、大腿、小腿三重盔甲,還能拉開十二石的強弓勁弩。身背五十支羽箭,扛著長槍,頭戴鐵盔,腰懸寶劍,自己背著三天的乾糧,一天還能行軍一百里。一旦通過考試,政府就免除他家的賦稅徭役,配給好的耕地和住宅。但是,幾年之後,他的體力開始衰退,已經免除的賦稅,不能再徵收;已經給出去的田宅,不能再收回,重新選拔,也不能改變這個政策。所以魏國土地雖大,徵兵越多,稅收越少,這是危國之兵,軍隊越多,國家越危險。
「再看秦國,秦國地勢險惡,政府對人民非常殘酷,讓他們隱蔽於險惡的地勢,脅迫驅使他們作戰,戰勝則賞功,戰敗則刑罰,人民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只有戰鬥殺敵一條路。功勞和賞賜成正比,只要砍下敵人五個人頭,就可以成為五甲之首,管轄五家人家。這是最為長久強盛的機制。所以秦國自從採取這個政策以來,經歷四代君主,而有今日之強。這不是運氣,而是必然的。
「所以,齊國的技擊,敵不過魏國的武卒,魏國的武卒呢,又敵不過秦國的銳卒。但是,秦國的銳卒,敵不過齊桓公、晉文公的節制之師。齊桓、晉文的節制之師呢,又不能阻擋商湯、武王的仁義之師,碰上就是以卵擊石。因為各國培養的都是追求名利的將領和戰士,打仗就像當僱工或做買賣,沒有誰敬愛他的君王而願意效死,安於制度而自不逾越,節於禮義而心中沒有雜念。諸侯各國中,如果有一國能微妙地理解這種仁義的原理和精髓,並加以運用,那其他國家就危險了。所以招募也好,選拔也好,獎懲激勵也好,都是功利至上,把勢詐功利漸漸習染成俗。而利義教化,是齊民之道,讓人民團結一心。以詭詐對付詭詐,還有巧有拙,能比試比試;以詐遇齊,就是以詭詐對付團結,那就是拿一把錐刀去戳泰山了。所以商湯誅桀,武王誅紂,從容進軍,暴君的人民都願意協助,誅殺桀、紂,就是誅他一個孤家寡人,獨夫民賊罷了。《泰誓》說『獨夫紂』,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士兵能大齊,團結一心,就能王天下,小齊,程度低一點呢,也能制服鄰國。那些招募選拔、激勵獎懲、崇尚功利的軍隊,則勝敗無常,有時擴張,有時收縮,有時救亡,有時覆滅,互爭雌雄,起落不定,這叫『盜兵』,跟強盜一樣,君子不走這條路。」
【華杉講透】
荀子所論,用現在的話說,是團隊和團伙的區別,團隊有願景,有價值觀,有理想,有文化,有愛。團伙就只有崗位職責和激勵機制。戰國各國,都是武裝團伙。
趙孝成王、臨武君說:「很好!請問將領又怎麼選拔呢?」
荀況說:「知莫大於棄疑,行莫大於無過,事莫大於無悔,事至無悔而止矣,不可必也。」
【華杉講透】
荀子這段話,非常精彩,非常本質,特意留下原文,仔細講解一下。
知莫大於棄疑——最大的智慧,就是不用疑謀,不用什麼奇謀巧計。很多人對兵法的誤解,就是奇謀巧計,但是,你用奇謀巧計,別人也用奇謀巧計,大家互爭短長,互有勝敗而已。遇上一個不用奇謀巧計、堅如磐石的,你弄啥也沒用,像荀子說的,那是用錐刀去戳泰山。普魯士軍事家克勞塞維茨在他的名著《戰爭論》中也說:打仗不靠複雜的巧計,靠簡單直接的動作。因為準備複雜的巧計需要時間,而在你的準備過程中,如果對方先簡單地來那麼一下子,優勢就轉到他那一邊了。所以,與其靠複雜的巧計勝過對方,不如在簡單直接上始終走在敵人前面。克勞塞維茨甚至不贊成佯動和迂迴,他說佯動的兵力如果少吧,不痛不癢沒什麼用,如果大呢,大兵力沒法佯動,是真動。戰略迂迴呢,他說拿破崙從來沒有搞過戰略迂迴,都是直來直去,猛打猛衝。
行莫大於無過——最了不起的行動,不是一舉成功,而是從不犯錯。事莫大於無悔——做事的原則,是一經決定,就不會後悔。不後悔,說明沒有僥倖心理,事至無悔而止,決策的時候,決策到只能這樣,不管什麼結果我都不後悔就行了,因為你不可以期待必勝。
無過和無悔,就是沒有反覆。最高的效率,不是你動作快,而是從不返工;最快的進步,不是你學得快,而是從不退步。誰能做到每一步都是前進呢,往往走著走著又倒退了,前功盡棄。
無悔,還有一個原理,就是《孫子兵法》說的,勝可知而不可為,你可以知道有沒有勝算,有多大勝算,但是沒有勝算的事,不可強求,你不能說你一定會勝利。所以,「善戰者,能為己之不可勝,不可使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我們能做的,只是自己修道保法,立於不敗之地,我們管不了別人,不能說一定能戰勝他。我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那是我可以說了算,可以安排好的。敵人什麼時候可以被打敗,那得看他的情況。他如果也搞得好好的,那咱們相安無事,他如果自己作死,那咱們就趕緊衝上去幫忙,這叫「不失敵之所敗」——他露出敗相的時候,我不要錯過機會。
荀子說的無悔,不是豁出去了,敗了也不後悔,而是把事情安排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不出這個範圍,所以叫「事至無悔而止矣」。
不出這個範圍,就是不要有僥倖心理,就是「無悔而止,不可必也」。不可必,是儒家的價值觀,不可「期必」,你不能期待結果一定會怎樣。一期必,你就容易貪巧求速,就要拔苗助長,就要僥倖冒險,就出疑謀奇計,就會犯錯,就會後悔。
這裡有一種「消極的智慧」,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消極的,不是積極的。消極是知道自己的極限和能力邊界,是一種謙卑和敬畏。積極呢,就什麼都想搞定,就會貪巧求速,就會上當受騙。「無悔而止,不可必也」,就是不追求最好的結果,確保那最不壞的。止於至善,就是止於最不壞。你想像中那個最好的,客觀上不存在。
荀卿接著說:「為將者要做到六條:第一,制定號令,要嚴厲並且有威信;第二,賞功罰罪,要確實而有信用;第三,陣地營壘,糧秣財物,要周密嚴固,讓敵人不能陵奪;第四,調動行軍,無論挺進還是撤退,都保持秩序,安穩而迅速;第五,派出斥候偵察敵人,一定要深入到敵人內部,甚至和敵軍隊伍相參,直接探聽到他們的消息;第六,和敵人遭遇決戰,一定打有把握的仗,不要在情況不明時作出決策。這六條,叫六術。
「另有五條:第一,不要我喜愛他就任用他當將領,不喜歡的人就不用;第二,不要打了勝仗就疏忽怠慢,忘了隨時可能再被敵人反擊打敗;第三,不要對內威嚴,對外輕忽;第四,不要只見其利,不顧其害;第五,凡考慮問題,一定要成熟,凡使用財物,一定要寬裕。這五條,叫五權。
「又有三條,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三種情況:第一,寧願被處死,也不可聽上級命令而把部隊帶到不安全的險境;第二,寧願被處死,也不可聽上級命令出戰去打不可能打勝的仗,導致全軍覆沒;第三,寧願被處死,也不可聽上級命令而傷害平民百姓。這三條,叫三至。
「受命於君王,上任為主將,率領上、中、下三軍,三軍既定,各級將校尉官各就其位,糧秣軍械財物各得其正,則君王的賞賜不能讓他喜悅,敵人的挑釁不能讓他憤怒,心中有主見,外物不能動搖,這就叫至臣。
「任何事情,都實現謀慮周全,保持敬畏,慎終如始,始終如一,這就叫大吉,沒有覆敗之禍。凡事能成功,總是因為他一直保持敬畏謹慎,失敗呢,總是因為輕忽懈怠。所以,敬畏心始終壓倒懈怠心的,就是吉兆;懈怠心壓倒敬畏心的,就是凶兆;保持敬畏,謀劃周詳,克制自己求勝的欲望,不存任何僥倖心理。計勝欲則從,欲勝計則凶,謀劃定計超過欲望的,就可從心所願;欲望超出了謀劃定計的範圍,就是凶兆。戰時如防守,行軍如作戰,戰勝了也不驕慢,只當那是運氣。要敬謀、敬事、敬吏、敬眾、敬敵,保持敬畏,小心謀劃,不可懈怠;敬慎行事,任何大事小事都不懈怠;敬自己的部下官吏,不可對他們怠慢;敬自己的士兵,不能自己高高在上;敬敵人,一分一秒也不懈怠。這五個敬,叫『五無曠』——五個不懈怠。
「謹慎地遵循以上我說的六術、五權、三至,再處之以恭敬、無曠,這就是天下之將,與神明相通了。」
【華杉講透】
荀子講的將道,核心在一個「敬」字,保持敬畏心,小心謹慎,謀劃周詳,在基本面上保持不敗。兵法的關鍵不在於勝,而在於不敗。敗的一方,總是因為自己先犯錯,被對方抓住了他的錯誤,他就敗了。軍事上不能試錯,因為試錯成本太高,試不起。所以,計勝欲則從,欲勝計則凶,絕對不可僥倖。僥倖是人性的大弱點,人們願意相信一些事情,其實不過是因為自己希望那是真的。要杜絕僥倖心理,相信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這樣才能帶兵打仗。
臨武君說:「好!那麼,再請問王者之師的軍制呢?」
荀卿說:「將死鼓,御死轡,百吏死職,大夫死行列。為將者,建棋擂鼓以令三軍,不可棄鼓而奔,死也要死在那鼓旁;駕戰車的,不可拋棄韁繩而逃,死也要抓住韁繩;各級軍吏呢,就死在你的職位上;士大夫就死在行列之中,絕不棄職而逃。聽到鼓聲就前進,鳴金收兵就撤退,一切行動聽指揮。服從命令最重要,奪取戰功則次之。沒有命令你前進你就前進,與沒有命令你撤退你就撤退同罪。不殺老弱;不毀壞莊稼;不戰而退的,不去追殺他;負隅頑抗的,格殺勿論;奔走來投降的,不要囚禁他。凡誅殺,不是誅殺百姓,而是誅殺那些亂百姓的亂賊;而百姓中如果有為虎作倀的,那也是民賊了。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奔走逃命的給予赦免安置。所以,當初武王伐紂,微子曾經是向紂王進諫的忠臣,武王就將他封為宋國的國君。而曹觸龍是諂諛紂王的奸臣,武王就把他斬首於軍中。對於商朝歸服的百姓,一律給予國民待遇,和周國百姓一樣。所以近處的人民,歡欣喜悅,謳歌而樂之;遠方的百姓,跌跌撞撞來投奔,無論多麼落後偏僻的國家,都安心快樂地做周朝的屬民,樂於聽周朝的命令,四海一家,凡能通達之處,人民莫不服從,這就叫『人師』。《詩經》上說:『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就是說這情況。王者之師,只有誅殺,沒有戰鬥,無需發動攻城,也不用對陣血戰,我大軍抵達,敵軍上下歡喜慶祝,不屠城,不偷襲敵營,不勞師過久,動員軍隊,不超過農閒時期,就順利結束戰爭。為什麼呢,因為敵國百姓都痛恨他們的國君和政治,盼著我們的軍隊來解放他們。」
臨武君說:「說得好!」
陳囂問荀卿說:「先生論兵,總是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理,那為什麼還要談兵呢?凡事興師動眾,都是為了爭奪利益嘛!」
荀卿說:「這真不是你能理解的了。仁者愛人,愛人,就痛恨那害人的壞蛋;義者循理,循理,就痛恨那亂理的奸人。軍隊,是用來除暴安良的,不是用來爭奪利益的。」
【華杉講透】
陳囂一句提問,荀子鴻篇大論,全都對牛彈琴了。這是理念和價值觀的差距,戰國君臣心中,只有利益爭奪,沒有王道理想,結局就註定了。
3 燕孝王薨,子姬喜繼位。
4 周國人民不願意做秦國人,向東逃亡。秦國人把周朝國寶重器搬走,又把西周公遷到憚狐聚(古代村落地名)。
5 楚王把魯國遷到莒,占領魯地。魯國滅亡。
昭襄王五十三年(丁未,公元前254年)
1 秦將摎伐魏,攻取吳城。韓王入秦朝見。魏國則舉國歸附秦國,接受秦王命令。
昭襄王五十四年(戊申,公元前253年)
1 秦王在雍行天子祭天之禮,祭祀上帝。
2 楚國又遷都,遷到鉅陽。
昭襄王五十五年(己酉,公元前252年)
1 衛懷君到魏國朝見,魏國人把他抓起來殺了,立他的弟弟為衛元君。衛元君是魏國女婿。
昭襄王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251年)
1 秋,秦王薨。秦孝文王繼位,尊唐八子為唐太后,以子楚為太子。趙國將子楚的妻子兒子送回。韓王穿著喪服入祠堂祭奠。
2 燕王姬喜派粟腹去趙國結交友好關係,還送了五百金給趙王做酒錢。粟腹回來報告說:「趙國青壯年都在長平之戰死光了,剩下的小孩都還沒有成年,可以攻打趙國。」燕王一聽來了精神,召昌國君樂閒來商量。樂閒說:「趙國是四戰之國,人民習於爭戰,不可伐。」燕王說:「我用五倍兵力打他。」樂閒說:「還是不行。」燕王發怒。而群臣都認為有機會,可伐。於是興兵兩千乘,大概一萬五千人軍隊,兵分兩路,由粟腹攻打鄗城,卿秦攻打代城。將渠進諫說:「本來派使臣去跟人交好的,還送人五百金酒錢,使臣回來報告說人家虛弱,突然又要攻打人家。這是不祥之事,肯定是無功而返啊!」燕王不聽,還要親自出征,自己再帶一支軍隊跟著準備擴大戰果。將渠拉著燕王佩掛印信的綬帶,不讓他走。燕王拿腳踢他。將渠哭著說:「我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大王您啊!」燕軍到了宋子縣,趙國以廉頗為將,逆擊燕軍,敗粟腹於鄗城,敗卿秦、樂乘於代城。燕軍敗逃,廉頗一路追擊五百里,包圍了燕國首都薊城。燕國請和。趙國說:「必須將渠來談。」於是燕王任命將渠為相國,主持和議,趙軍才撤軍。
3 趙平原君卒。
【華杉講透】
燕王姬喜,就是一個戰國國君的典型標本,貪婪、愚蠢、不義、無恥、短視、盲目、僥倖。
孝文王元年(辛亥,公元前250年)
1 冬天,十月,孝文王繼位,三天就去世了。子楚繼位,是為秦莊襄王,尊華陽夫人為華陽太后,尊生母夏姬為夏太后。
2 燕國一位將領(姓名不詳)攻打齊國聊城,成功占領。有人向燕王進讒言說,這位將領將自擁聊城。燕將害怕,不敢回燕國,只好在聊城固守。齊國田單攻打他,一年多也攻不下來。魯仲連就寫了一封信,用箭射進城去,陳述利害說:「我為您打算,不是歸燕,就是歸齊,如今您固守孤城,齊國不斷增兵,而燕國救兵不至,您準備怎麼辦呢?」燕將讀了信,痛哭三天,不能決斷,回燕國吧,已經有了嫌隙;投降齊國呢,之前殺戮太多,血債難還,怕投降之後受辱。最後悲嘆說:「與其被人殺,不如自殺!」於是自殺了。主將一死,城中混亂,田單乘勢攻克聊城。回國後,田單向齊王推薦魯仲連,要封他爵位。魯仲連避而不受,逃到海島上,說:「與其身享富貴,而屈人之下,我寧願貧賤而輕視世事,自在自我。」
魏安釐王問子順天下還有什麼高士。子順說:「現在沒有這一類人了,如果退一步說,魯仲連算一個吧!」魏王說:「魯仲連也是勉強裝出來的,不是天性自然。」子順說:「人都是做出來的,如果他始終堅持這樣做,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君子。始終堅持,從不改變,就習慣成自然,就是天性自然了。」
【華杉講透】
君子的表現,有三個不變:一是他的觀點、立場始終不變,二是他始終堅守做事的原則,三是他做的事情一直堅持在做。這三條,魯仲連都符合。魏安釐王要找高士,找出一個,他又不服,說人家「裝」,這也是一種原型人物的典型話語——把對別人要求的標準無限拔高,好像那是他自己做人的標準似的,其實他自己什麼都不準備做。他若能知行合一,切己體察,對照自己想一下,別人做的這些,自己能不能做到,他就不會這麼輕佻地說話了,以至於還被寫進史書里,示眾三千年,讓大家引以為戒。
還有一條,就是俗話說的:「不服高人有罪。」不服就是罪,因為你不學習。
莊襄王元年(壬子,公元前249年)
1 呂不韋為相國。
2 東周君與諸侯共謀伐秦。秦王派相國呂不韋率師討滅之,把東周君流放到陽人聚。周朝的祖先祭祀至此就斷絕了。東周亡的時候,還剩有七個城邑:河南、洛陽、轂城、平陰、偃師、鞏、緱氏。
3 以河南洛陽十萬戶,封相國呂不韋為文信侯。
4 蒙驁伐韓,占領成皋、滎陽,設置三川郡。
5 楚滅魯,遷魯頃公於卞,貶為平民。
莊襄王二年(癸丑,公元前248年)
1 發生了日食。
2 蒙驁伐趙,占領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
3 春申君對楚王說:「淮北之地與齊國接壤,軍情緊急時難以應對,請在江東設置郡縣,作為我的封地,也作為戰略腹地。」楚王同意了。於是春申君在吳國舊都姑蘇的廢墟上建設新城,宮室極為壯盛。
【胡三省曰】
宮室,四面穹隆為宮,儲藏財物曰室,室就是實,殷實。春申君為楚相,楚弱而秦強,不能為國謀,而是營建自己的都邑而盛其宮室,何足道也!
莊襄王三年(甲寅,公元前247年)
1 王齕攻上黨諸城,全部占領,設置太原郡。
2 蒙驁率師伐魏,占領高都、汲。魏國軍隊屢戰屢敗,魏王憂慮,派人去趙國請信陵君回國。信陵君還擔心之前竊符救趙、斬殺晉鄙的事被問罪,不敢回去,對門客們說:「有敢與魏國使臣來往的死罪!」賓客都不敢進諫。毛公、薛公見信陵君說:「公子您之所以為諸侯各國所看重,是因為有魏國啊!如今魏國有難而公子見死不救。一旦大梁被秦軍攻克,先王之宗廟被夷平,公子還有什麼面目立於天下呢?」話沒說完,信陵君臉色大變,火速回國。魏王拉著信陵君的手,泣不成聲,拜為上將軍。信陵君派人求援於諸侯。諸侯各國聽說信陵君重新出任魏國大將,都派兵救魏。信陵君率領五國聯軍,在黃河以南打敗蒙驁,蒙驁逃走。信陵君一直追到函谷關,然後才還師。
安陵人縮高之子在秦國做官,秦國派他把守管城。信陵君攻管城,久攻不下,派人對安陵君說:「你把縮高給我送來,我任命他為五大夫,擔任執符節的軍尉。」安陵君說:「安陵,是一個小國,我說話縮高也不一定聽,請您的使者自己去請吧。」於是派官吏帶信陵君的使者到縮高家。縮高說:「信陵君這麼看得起我,是要派我去攻打管城吧!兒子把守,父親去攻打,這是為人所恥笑了;而如果我的兒子看見是我攻打就投降呢,那又是他背叛主君,父親教兒子背叛,也不是信陵君所願意見到的事吧!希望您幫我推辭!」使者回去向信陵君匯報。信陵君大怒,派使臣到安陵君處說:「安陵本來也是魏國國土,魏襄王封給弟弟的。如今我攻管城而不下,那麼秦軍就會攻打我,魏國社稷就危險了。希望您把縮高給我捆來。如果不來,我十萬大軍將到安陵城下!」
安陵君說:「我的先主成侯,受詔於襄王,以守此城,當時襄王親手授予魏國憲章,憲章上篇說:『臣弒君,子弒父,常法不赦。就算國家有大赦,那舉城投降和逃亡之子,也不在其中。』如今縮高辭掉官位,以保存父子之義,而您說:『一定要把他抓起來。』這是要我負先王之詔而違背魏國憲章,我就算死,也不敢聽從。」縮高聽說後,說:「信陵君的為人,兇悍勇猛,剛愎自用,我已經保全了自己的父子之義,又怎麼能違背君臣之義呢?我不能讓我的主君被魏國攻打啊!」於是自己到使臣館舍,刎頸而死。
信陵君聽說後,深受震動,身穿縞素,不住正堂,派使者向安陵君謝罪說:「無忌是個小人,困於自己的焦慮,向您亂說話,請再拜辭罪!」
【華杉講透】
這是一個道德困境,也是一個價值觀問題。縮高到底應該怎麼做,縮高之子又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用《孟子》的一段話來做一個討論: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通海濱而處,終身然,樂而忘天下。」
弟子桃應問:「舜為天子,皋陶是法官,假設舜的父親瞽瞍殺了人,皋陶應該怎麼辦?」
孟子說:「那當然是把他抓起來。」
桃應問:「那舜不能阻止他嗎?」
「舜怎麼能阻止呢?皋陶是按職責辦事,皋陶所執之法,是有所傳授的先王法典,不是可以私意廢除的,舜雖然貴為天子,也不能以天子之命,廢天下之公義。」
「那舜應該怎麼辦呢?」
「舜應該拋棄天子之位,就像拋棄一隻破鞋一樣,然後偷偷背負父親逃走,跑到天涯海角住下來,一輩子欣然自樂,把曾經做過天子的事忘掉。」
這是儒家價值觀,家庭優先,家國不能兩全時,顧家。你不能叛國,但是你可以不參與。所以縮高不參與,而縮高之子,不應該害死他的父親,他也應該帶著父親,都逃隱了吧。
秦王派人帶了萬金去大梁,離間信陵君,找到當初被殺的晉鄙的賓客,讓他對魏王說:「信陵君流亡在外十年了,如今回國為將,諸侯都聽他號令,天下人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啊!」秦王又屢次派人去向信陵君道賀:「先生當上魏王沒有?」魏王每天都聽到各種詆毀讒言,不能不信,於是派人收取了信陵君的將印。信陵君知道自己又中了離間計,於是稱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娛自戕,只求速死,過了四年就死了。韓王準備親自來弔祭,信陵君的兒子覺得很榮耀,告訴子順。子順說:「你應該根據禮節加以辭謝!鄰國君主來弔祭,這應該是國君做主的事,不是你自己可以接受的。現在國君並沒有命令你接受韓王弔祭,你就不能接受。」信陵君之子於是辭謝韓王。
【華杉講透】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幹活的人被詆毀,有家破人亡之禍;而你不幹活,每日花天酒地,反而能得到君王的歡心。信陵君應該認識到,這是合理的,遊戲規則就是這樣。你若想幹活,就得有本事對付這些事。之前我們看到,齊國的田單,他就做到了,田單的功高震主,遠甚於信陵君,齊王的昏庸,恐怕也不亞於魏王。但是田單一方面有對付小人的人事安排,有預案;另一方面也有袒身請罪,讓齊王安心的表現。信陵君之敗,還是在於他的出身太高貴,不能不把自己當回事,又如縮高說的,為人悍猛而自用,那麼,他這樣的人,太容易被離間計解決了。而且悍猛之人,沒有韌勁,容易自暴自棄。
當然,責任主要在魏王。但是,怪魏王有用嗎?
3 五月二十六日,秦王薨。太子嬴政繼位,當年十三歲,國事都由文信侯呂不韋決定,號稱「仲父」。
4 之前秦國攻下的晉陽,發生了反叛。
始皇帝元年(乙卯,公元前246年)
1 蒙驁平定晉陽叛亂。
2 韓國想到一條計策,讓秦國民疲財盡,無力東伐,就派水利工程師鄭國到秦國做間諜,向秦國獻計,在仲山開鑿水渠,引涇水沿著北山注入洛水。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陰謀被發覺。秦國人要殺掉鄭國。鄭國說:「我的所作所為,可以為韓國延長數年壽命,但功成之後,也是秦國萬世之利啊!」於是讓他繼續主持工程,用淤泥濁水灌溉鹽滷地,得肥田四萬多頃,一畝田可收穫六斛四升,關中更加富饒。
始皇帝二年(丙辰,公元前245年)
1 秦國麃公率軍攻打魏國卷城,斬首三萬。
2 趙王以廉頗為假相國,有相國之名而無相國實權,率師伐魏,攻取繁陽。
趙孝成王薨,子悼襄王繼位,派武襄君樂乘去代替廉頗,廉頗大怒,直接出兵攻打武襄君。武襄君走避。廉頗也在趙國待不下去了,投降魏國。在魏國待了很長時間,魏王並不信任他。趙國這邊呢,總是被秦國打敗,趙王又想念廉頗了。廉頗也想回趙國。於是趙王派使者去看廉頗還能用不。廉頗的仇人郭開,重金買通使者,讓他詆毀廉頗。廉頗見了使者,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馬,以示可用。使者回報趙王說:「廉將軍雖老,飯量還很大。只是和我坐在一起,一會兒就上了三次廁所。」趙王於是認為廉頗老了,不再召他回來。
楚國聽說了,秘密派人去把廉頗接到楚國。廉頗做了楚將,無法建立功勳,說:「我思念能用趙國士卒!」最後,在壽春逝世。
【華杉講透】
廉頗還是受不了委屈,之前不服藺相如,如今又不服樂乘,不服到了直接發動內戰的地步,太驕橫了。著史讀史者,都稱頌忠臣,貶斥小人,告誡君王要親賢臣,遠小人。但是,小人是永恆存在的,不是你能解決掉的,出了問題罵小人,沒有用。必須要求自己,學會與小人共存。如果認為自己有功、有理,就可以任性,又怎能說是忠臣?
始皇帝三年(丁巳,公元前244年)
1 發生了大饑荒。
2 蒙驁伐韓,攻取十二座城池。
3 趙王派李牧為大將,伐燕,攻取武遂、方城。
李牧是趙國北部邊境的良將,曾經駐守代、雁門,防備匈奴,有權自己任命官吏,賦稅收入不用上交中央政府,直接給邊防將軍幕府做軍費。李牧每天都宰幾頭牛給士兵吃,操練騎馬射箭,設置烽火台,大量派出間諜,但是,就是不出戰。規定說:「匈奴如果入侵,即刻收拾畜產財物,進入堡壘固守,有敢出戰者斬!」
如此,匈奴每次來,都早早地看見烽火,全部進堡壘不戰,也不損失畜產財物,這樣過了好幾年。匈奴都認為這任邊將膽怯,連趙國邊防軍也覺得我們李將軍有點膽怯。趙王生氣責備他,李牧一如既往,還是不戰。趙王怒,派人把他給撤換了。
新將上任一年多,屢次出戰,邊境戰報絡繹不絕,都是失利,人畜財物損失很多,邊境不得安寧,種田放牧都沒法搞了。
趙王只得再去請李牧出山。李牧稱病不出。趙王強迫他重任舊職。李牧說:「一定要用我,那我還是過去的老辦法,您同意聽我的,我就干!」趙王同意了。
李牧回到邊關,一切照舊,匈奴又是好幾年沒仗打,也沒東西搶,都認為趙牧膽怯。趙軍這邊呢,邊關將士,成天領賞,卻沒有什麼戰功,都憋足了勁想要一戰。於是李牧精選戰車一千三百輛,戰馬一萬三千匹,能擒敵殺將的驍勇之士五萬人,弓箭手十萬人,訓練精良,準備出戰。先大縱牧人和牛羊,漫山遍野都是,匈奴先來了小隊人馬試探,李牧假裝戰敗,讓他們俘虜了幾十個人。單于聽說了,傾巢出動來搶掠。李牧多設奇陣,大張左右兩翼攻擊,大破匈奴軍隊,斬殺匈奴十餘萬騎兵,乘勝追擊,攻滅襜襤,擊破東胡,林胡投降,單于遠遁,十幾年都不敢接近趙國邊境。
【華杉講透】
李牧之計,在於一戰而定。戰鬥的目的,不在於戰勝,而在於平定,在於取得和平。戰而不定,則戰鬥無意義,徒自損兵折將,耗費錢糧。要一戰而定,就要創造一戰而定的條件,條件不成熟,就不戰。所以說,兵法首先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不是戰勝之法,而是不敗之法;不是以少勝多之法,而是以多勝少之法。李牧數年不戰,那也是數年不敗,毫毛無損,這有什麼問題呢?但是趙王就認為這是問題,這是「不作為」。很多人不理解,等待不是不作為,等待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行動。不能等,是一種焦慮,一焦慮,就亂動作。吃了虧,才想起不如不動。
開始的時候,天下冠帶文明之國有七個,其中秦、趙、燕三個國家與戎狄野蠻部落接壤。秦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翟、豲,在岐山、梁山、涇水、漆水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而趙北有林胡、樓煩;燕北有東胡、山戎。
這些野蠻部落,各自分散居住在溪谷中,各有君長,往往一百多個部落聚集在一起,卻沒有一個共同的領袖。其後,義渠開始修築城池,而秦國開始逐漸蠶食義渠。到秦惠王的時候,攻占義渠二十五座城。秦昭王的時候,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到甘泉,將他殺死,接著發兵攻打義渠。義渠滅亡。於是秦國開始在隴西、北地、上郡修築長城以抵禦胡人。
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從代郡經陰山南麓,直到高闕,修築長城,設置要塞。又設置雲中郡、雁門郡、代郡。
其後燕將秦開在東胡做人質,東胡很信任他。秦開回國後,率軍攻擊東胡,東胡大敗,向北撤退一千餘里。燕國也修築長城,從造陽一直到襄平。也設置郡縣,設置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東郡,以抵禦胡人南侵。
到了戰國末年,匈奴才開始強大起來。
始皇帝四年(戊午,公元前243年)
1 春,蒙驁伐魏,攻取畼、有詭。三月,才開始撤退。
2 秦國在趙國做人質的王子返回秦國。趙國太子在秦國做人質,也返回趙國。
3 七月,秦國發生蝗災,又發生瘟疫。下令百姓繳納一千石糧食的,拜爵一級。
4 魏安釐王薨,子景湣王繼位。
始皇帝五年(己未,公元前242年)
1 蒙驁伐魏,攻取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等三十城,設置東郡。
2 當初,劇辛在趙國,和龐煖是好朋友。劇辛後來到燕國做官。燕王后來見趙國總是被秦國攻打,廉頗走了,龐煖為大將,就想乘人之危,攻打趙國。問劇辛怎麼樣,劇辛說:「龐煖不行!好對付!」燕王於是以劇辛為將,攻打趙國。龐煖迎戰,殺劇辛,俘虜燕軍兩萬人。
3 諸侯各國都擔心秦國攻伐不止。
【胡三省曰】
為明年合縱伐秦埋下伏筆。
【華杉講透】
兩條總結:
第一是重複前面講的,兵法不是戰法,是不戰之法;不是戰勝之法,是不敗之法。燕王應該考慮的,是一個長期的戰略,自己修道保法,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是看到有點戰勝攻取的機會,就去打別人,只見其利,不見其害。兩次要乘人之危攻打趙國,都搞得自己丟盔棄甲,還是不醒悟。
第二,若要合縱抗秦,合縱不是關鍵,關鍵還在於自己有一以貫之的戰略,而不是指望「大家團結一心」,只有你自己始終不變,最後大家才都團結在你周圍。打仗永遠不能指望「友軍」,要靠自己。
始皇帝六年(庚申,公元前241年)
1 楚、趙、魏、韓、衛五國合縱以抗秦,以楚王為盟主,春申君擔任總指揮,攻取壽陵,直抵函谷關下。秦軍開關迎戰,五國軍隊全部敗走。楚王歸咎於春申君,從此疏遠他了。觀津人朱英對春申君說:「人人都認為楚本來是強國,在您領導下卻變弱了,我卻不這麼看。先君在時,秦國與楚國交好,二十年沒有攻打楚國,為什麼呢?因為秦國如果取道黽阨塞攻楚,交通線十分不便;如果借道於東、西兩周,越過韓、魏兩國而攻楚,怕韓、魏抄他後路,更加不可。如今形勢變了,魏國隨時會滅亡,顧不上他的許邑、鄢陵,隨時可能割讓給秦國。到那時候,秦軍距離陳丘就只有一百六十里。在我看來,秦國與楚國,很快就要短兵相接,交戰不休了。」
楚國於是再次遷都,搬到壽春,命名為郢。春申君封到吳地,繼續行使宰相職權。
【華杉講透】
人們總是低估了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時間,總是一廂情願,貪巧求速,拔苗助長,動作越快,失敗就越快,自暴自棄就越快。合縱抗秦這件事,需要花多少時間呢?一百年積攢下來的問題,需要再花一百年吧。但是諸侯各國,不處理的時候,成天渾渾噩噩混日子;一發奮想起來要處理的時候,又想打一仗就滅了秦國。
再重複前面講的道理:兵法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不是戰勝之法,而是不敗之法。當諸侯各國終於醒悟,擔心秦國吞併全天下之心——這本來是路人皆知的,他們一直裝睡看不見罷了——然後終於決定不能坐以待斃的時候,首先應該是搞好自己國內政治,上下一心,保家衛國,然後訓練軍隊,建立盟國互救機制。兵法云:「攻則不足,守則有餘。」先守住,再圖長遠之計。而不是要合縱抗秦,就馬上拼湊聯軍去打秦國,然後一觸即潰,又放棄了。如果打一仗就能解決,這仗早就打了。而匆忙一戰,結果只能是輸掉所有人的信心。信心沒了,一切都完了。
2 秦國攻占魏國朝歌,並攻陷衛國首都濮陽。衛元君率領他的部屬遷居野王,憑藉險要山勢地形,保有魏國黃河北岸。
始皇帝七年(辛酉,公元前240年)
1 秦伐魏,攻陷汲。
2 夏太后薨。
3 蒙驁卒。
始皇帝八年(壬戌,公元前239年)
1 魏國把鄴城割讓給趙國。
2 韓恆惠王薨,子韓安繼位。
始皇帝九年(癸亥,公元前238年)
1 秦伐魏,占領垣、蒲。
2 夏季,四月,秦國遭遇寒流來襲,百姓有凍死者。
3 秦王嬴政到故都雍縣離宮暫住。
4 四月十七日,秦王二十歲,行加冠禮,開始攜帶寶劍。
5 秦國大將楊端和伐魏,攻取衍氏。
6 當初,秦王嬴政繼位時年少,太后時常與文信侯呂不韋私通。隨著秦王一天天成年,呂不韋擔心私情敗露,大禍將引向自己,於是把自己的隨從嫪毐假裝成宦官,進獻給太后。太后寵幸嫪毐,還生了兩個兒子,封嫪毐為長信侯,以太原為嫪毐的封地,政事都交由嫪毐決定。投奔嫪毐為賓客隨從的人非常多。秦王左右有與嫪毐有衝突的,告訴秦王,嫪毐不是宦者。秦王大怒,下令把嫪毐交給有司治罪。嫪毐恐懼,矯詔用秦王御璽發動兵變,準備攻打秦王所居的雍縣蘄年宮。秦王派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兵攻打嫪毐,戰於咸陽,斬首數百,嫪毐敗走,被抓獲。秋,九月,夷滅嫪毐三族,黨羽皆以車裂之刑處死,並滅族。隨從舍人罪輕者,流放到蜀的有四千多家。把太后遷居軟禁到雍縣萯陽宮,殺掉太后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兒子。下令說:「有膽敢來以太后之事進諫的,一律捅死,斬斷四肢,堆到宮門外!」死者二十七人。齊國來的客卿茅焦上謁請諫。秦王派人對他說:「宮門外堆積的屍體你沒看見嗎?」茅焦說:「看見了,我聽說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現在才二十七具屍體,我想來湊個整數!」使者回報秦王。茅焦的同鄉青年,都趕緊收拾包裹逃亡,怕被連累。秦王大怒,咆哮說:「這人是故意來冒犯我的,哪能讓他堆在宮門外,給我架起鍋把他煮了!」
秦王按劍而坐,氣得口吐白沫,派人召茅焦進殿。茅焦慢慢走進來,再拜謁起,說:「我聽說有生命的人不忌諱討論死亡,有國家的人不忌諱討論國亡。忌諱討論死,並不能讓人得生,忌諱討論亡國,也不能讓國家得存。這生死存亡的道理,是聖主最急切想聽到的,不知道陛下您想不想聽呢?」
秦王說:「你說啥?」
茅焦說:「如今大王您有狂悖之行,自己不知道嗎?車裂假父,又把兩個弟弟裝在布囊中摔死,就算是桀紂的暴行,也不至於此!天下人聽說了,人心立即瓦解,沒人再嚮往秦國了。我很為陛下擔心!我的話說完了。」於是解下衣服,爬到刑台上,準備受刑。
秦王急忙走下殿來,親手將他扶起,說:「先生請穿衣!我願意聽您的!」於是封茅焦為上卿。秦王自己駕車,空著左邊座位,去雍城離宮迎接太后回咸陽,母子感情和好如初。
【柏楊曰】
嬴政誅殺嫪毐,並不過分,嫪毐也算不上「假父」。茅焦的言論並沒有說服力量,而只有激怒力量,竟然發生說服效果,讓我們懷疑經過的真實性。
7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很憂慮,找了很多看起來能生育的婦女獻上去,還是沒有兒子。趙國人李園想把他的妹妹獻給楚王,聽說楚王沒有生育能力,擔心時間長了會失寵,於是應聘去做春申君的隨從舍人,然後一次請假回趙國探親,故意晚了幾天才回來。春申君問他。他說:「齊王派人要娶我妹妹,與使臣飲酒,所以耽誤了幾天。」春申君問:「下聘了嗎?」李園說:「還沒有。」春申君於是把李園妹妹娶進自己府里去了。很快有了身孕。
李園教他妹妹對春申君說:「楚王對您的寵幸,就算是親兄弟也趕不上。如今您在楚國為相已經二十餘年,而楚王沒有子嗣。楚王百歲之後,就只能是他的兄弟們繼位了。新君有他自己的親信,您怎麼還能繼續掌權呢?不僅如此,您掌權這麼久,身份尊貴,對楚王的兄弟們也多有失禮得罪之處。等他的兄弟繼位了,您的禍事就來了。如今我剛剛懷孕,還沒人知道。您把我獻給楚王,他一定會臨幸我。假如上天保佑,生了男孩,那就是您的兒子繼位為楚王了。楚國就是您的了,和身臨不測之禍相比,哪個好呢?」
春申君深以為然,馬上把李園妹妹送回家,單獨給她安排館舍居住,隆重推薦給楚王。楚王召而臨幸她,於是真的生了一個男孩,立為太子。
李園妹妹做了王后。李園也身份貴重起來,怕春申君泄露了他的陰謀,秘密結交亡命之徒,準備謀殺春申君滅口。這李園妹妹在春申君家一進一出的事,楚國人也有不少知道的。楚王病重。朱英對春申君說:「世上有不期而至之福,也有不望而至之禍。如今您身處生死無常之世,事奉喜怒無常之主,怎麼能沒有應對這禍福無常之事的朋友呢?」
春申君問:「什麼是不期之福?」
朱英說:「您在楚國為相二十餘年,雖然名為相國,實際上您就是王。楚王如今生病,旦暮將死。一旦楚王薨逝,您輔佐幼主,繼續執政。新王成年之後,您再還政於他。如果不想交權,乾脆自己南面稱孤。這不是不期之福嗎?」
「那什麼又是無望之禍呢?」
「李園貴為國舅,卻不能掌權,那就是您的仇人了。他不負責軍事,卻長久以來秘密豢養勇士,那都是為您準備的。一旦楚王薨逝,他作為國舅,一定是第一個被召進宮中的。他預先布置,您再進去的時候,矯詔將您殺害滅口,這就是您的無望之禍。」
「那應對這禍福無常之事的朋友又是誰呢?」
「就是我啊!您安排我做掌宮廷門戶的郎中。大王薨逝,李園進宮,我就先下手為強,把他殺掉!我就是您應對這無常禍福的朋友了。」
春申君不以為然,說:「你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這事不用你管。李園不過是個軟弱無能的人,我又對他那麼好,何至於此!」朱英知道春申君不聽他的,害怕惹禍,逃走了。
過了十七天,楚王薨逝。李園果然先進宮,在壽春城棘門內埋伏死士,春申君毫無防備進門,伏兵一擁而上,殺死春申君,將頭拋出城門外,然後派官兵將春申君全家搜捕誅殺。太子繼位,是為楚幽王。
揚雄《法言》寫道:有人問:「信陵君、平原君、孟嘗君、春申君是不是有益於國家的人呢?」我說:「君王失政,奸臣竊國,有什麼益!」
8 秦王因為呂不韋事奉先王有大功,不忍心誅殺他。
始皇帝十年(甲子,公元前237年)
1 冬天,呂不韋相位被免,遣返到他的封國。
秦國宗室大臣會議說:「各國來秦國做官的客卿,都是為他本國服務,離間我秦國君臣,請大王把所有客卿全部驅逐出境!」秦王同意。於是大舉搜捕,驅逐客卿,楚國人李斯也在被驅逐之列,將離開前,向秦王上書說:「以前秦穆公訪求人才,從西邊的戎部落請來由余,從東邊的宛城請來百里奚,到宋國迎來蹇叔,到晉國請來丕豹、公孫支,於是兼併二十個國家,稱霸西戎。到了秦孝公,用衛國人商鞅之法,諸侯歸服,至今國家治強。秦惠王又用魏國人張儀之計,瓦解六國合縱聯盟,讓他們都事奉秦國。秦昭王呢,用魏國人范雎,強化王室權位,杜絕貴戚利益集團。這四位先王,都以客卿而成功。這樣看來,客卿有什麼辜負於秦國的地方呢?女色、音樂、珠寶、美玉,都不是秦國出產,而大王您所用的各國美女、音樂、珠寶、美玉都極多,對於人才,則不問他行不行,不論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國本地人都不用,都驅逐嗎?難道說,大王您重視的是女樂珠玉,輕視的是人才嗎?我聽說,泰山不拒絕土壤,所以能成其大;河海不拒絕溪流,所以能成其深;王者不拒絕人民,所以能明其德,這是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於天下的原因。如今秦國把諸侯各國來的移民都攆回去,給各國增加人力,把諸侯各國來的客卿都攆回去,給各國成就事業,那不就是把士兵借給賊寇,把糧食借給強盜嗎?」
秦王醒悟,召見李斯,恢復了他的官職,並且即刻廢除了逐客令。李斯走到酈邑,接到秦王詔書,回到咸陽。秦王用李斯之謀,派出大量辯士間諜到各國活動遊說。各國名士,可以用錢財買通的,就厚幣結交,不肯就範的,就利劍刺殺。對內離間他們的君臣,對外再派良將攻打,數年之間,就兼併了天下。
【華杉講透】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李斯《諫逐客書》。
始皇帝十一年(乙丑,公元前236年)
1 趙國伐燕,占領狸陽。燕趙之間的戰事還沒結束,秦將王翦、桓齮、楊端和伐趙,進攻鄴,攻取九座城。王翦攻打閼與、轑陽,桓齮攻取鄴、安陽。
2 趙悼襄王薨,子趙遷繼位,是為趙幽繆王。趙遷的母親是倡優女子,受悼襄王寵愛,廢掉嫡子趙嘉而立了他。趙遷在趙國,一向以品行惡劣而著名。
3 呂不韋回自己封國一年多,諸侯各國使節賓客來往不絕,聲勢依然顯赫,秦王擔心他生變,給他下一道詔書說:「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呢?竟然封你在河南,讓你享有十萬戶的采邑?你又和秦國有什麼親屬關係呢?竟然號稱我的仲父?現在,令你全家遷到蜀地去!」呂不韋知道秦王開始步步緊逼,最後一步就是誅殺自己。
始皇帝十二年(丙寅,公元前235年)
1 呂不韋飲毒酒自殺。家人悄悄把他埋葬。秦王將凡參加弔喪的隨從賓客全部流放,並且下令說:「從今往後,凡是操國事如嫪毐、呂不韋那樣荒淫無道的,財產全部沒收,家屬收為官奴,以此為例!」
揚子《法言》曰:有人問:「呂不韋算智慧吧?他把人作為貨物來交易。」我說:「誰說他智慧呢?他敢圖謀得到一個國家,但卻換來了宗族夷滅。呂不韋是一個竊國大盜,就像那穿牆行竊的盜賊一樣,只是別的賊,只看到財物擺設,呂不韋卻能看到洛陽那樣的大封邑。」
2 從六月開始就天旱不雨,一直到八月。
3 徵發關東四郡兵馬,協助魏國伐楚。
始皇帝十三年(丁卯,公元前234年)
1 桓齮伐趙,在平陽擊敗趙將扈輒,斬首十萬,殺死扈輒。趙王以李牧為大將軍,再戰於宜安、肥下,秦軍戰敗,桓齮逃回秦國。趙王封李牧為武安君。
始皇帝十四年(戊辰,公元前233年)
1 桓齮伐趙,攻取宜安、平陽、武城。
2 韓王恐慌,割讓土地,獻出王璽,請求做秦國的藩臣,派韓非出使來秦國覲見。
韓非,是韓國宗室公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擅長刑名法制之術,看到韓國日益削弱,數次上書韓王,但韓王不能用他。韓非憎惡韓王治國不能舉賢任能,反而將輕浮享樂的蛀蟲,加之於實學功臣之上。太平無事的時候,就寵幸沽名釣譽之人;危急的時候呢,又起用能征慣戰的勇士;平時尊養的,不是國家要用的人;關鍵時候要用的人呢,平時又不搭理。韓非悲憤啊,那廉潔耿直的人,為奸妄之臣所不容!於是觀察歷史上得失成敗的經驗教訓,寫了《孤憤》《五蠹》《內儲》《外儲》《說林》《說難》等五十六篇,十餘萬字。
秦王聽說韓非子的賢名,想見他,韓非出使到秦國,就上書秦王說:「如今秦國地方數千里,擁有百萬雄師,號令嚴明,賞罰公平,天下不如。臣昧死願見大王,向您陳述破天下合縱之計。如果大王願意從我所言,而天下合縱不破,趙國不投降,韓國不滅亡,楚國、魏國不稱臣,齊國、燕國不親附,秦國霸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來朝見,我請求大王斬殺我以殉國,來警戒那些為主謀而不忠的人!」
秦王聽了很高興。但是李斯聽了很嫉妒,說:「韓非,是韓國宗室公子。如今他說要兼併天下諸侯,一定是為韓國謀劃,而不是為秦國著想,這是人之常情。如今大王您既然不用他,又讓他久留秦國而歸韓,那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找個法子殺掉他!」
秦王認為有理,將韓非下獄治罪。李斯馬上派人送毒藥給韓非,逼他自殺。韓非想向秦王申訴,但不得進見,無奈自殺。秦王很快後悔,派人去赦免他。韓非已經死了。
揚子《法言》曰:有人問:「韓非寫了一篇《說難》,講遊說君王之難,最後呢,他自己正是死於遊說君王之難,請問他的所說和他的所行,怎麼相反呢?他不是遊說君王的理論專家嗎?」
我說:「說難,正是他的死因。」
問:「為什麼呢?」
「君子依禮而動,據義而止,合則進,不合則退,根本不擔憂我說的是否與君王心思相合。如果遊說他人,還老擔心跟人家心思是否相合,那就各種手段無不用盡了。」
問:「韓非既然遊說君王,擔心和君王心思不合,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不!說不由道才是應該擔憂的。我只說和正道相合的話,他用就用,不用就算。我說的是正道,他不用,這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沒什麼好擔心的。」
【華杉講透】
揚子是儒家價值觀: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不期必,不用就算了。韓非子呢,是法家價值觀,不擇手段,志在必得。韓非子的《說難》寫了什麼呢?我們讀一段看看:
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這段話意思是說,大凡進諫遊說的困難,不是難在我的表達能力,也不是難在我敢毫無顧忌地把看法全部表達出來,而是難在了解所想說服的對象的心理,以便投其所好。這個對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卻用厚利去說服他,就會顯得節操低下而得到卑賤待遇,棄而遠之。對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卻用美名去說服他,就會顯得沒有心計而又脫離實際,必定不會被接受和錄用。對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進說,他就會表面上錄用而實際上疏遠進說者;用厚利向他進說,他就會暗地採納進說者的主張而表面疏遠進說者。這是不能不明察的。
這就是韓非研究的事。他不研究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合乎正道,只研究怎麼讓對方上他的道。而且試圖窮盡所有情況,都有應對的預案。結果呢,當他的遊說君王之術開始實踐的時候,根本不只是他和秦王之間的事,還有一個第三方——李斯。李斯把他害死了。這就叫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韓非的教訓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我們能控制的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主要是控制自己,別想控制別人。就像揚子說的:「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無可無不可,絕不志在必得。志在必得者死,今天李斯害死了韓非,明天他就會被趙高害死,而趙高呢,最後也被子嬰殺了。這就是遊戲規則。
【司馬光曰】
我聽說君子親其親以及人之親,愛其國以及人之國,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如今韓非為秦國謀,而想要覆滅他自己的祖國,目的只是證實他的學問和才能。他的罪惡,罪不容赦,他的遭遇,不值得憐憫。
始皇帝十五年(己巳,公元前232年)
1 秦國大舉興師伐趙,兵分兩路,一路抵達鄴城,一路抵達太原,攻取狼孟、番吾;直到遇到李牧部隊,才班師而還。
【胡三省曰】
秦軍怕的就是李牧。之後趙國自己殺掉李牧,加速滅亡。
2 當初,燕太子丹曾經在趙國做人質,與秦王關係很好。秦王繼位之後,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秦王對他很傲慢無禮。太子丹非常憤怒,逃回了燕國。
【胡三省曰】
秦王的父親異人在趙國做人質,所以秦王少年時在邯鄲和燕太子丹有交集。秦王繼位之後對太子丹無禮,為後來荊軻刺秦王埋下伏筆。
始皇帝十六年(庚午,公元前231年)
1 韓國將南陽獻給秦國。九月,派軍隊到南陽接收。
2 魏國也獻地給秦國。
3 代郡地震,從樂徐以西,向北到平陰,高台房屋和牆垣,一半以上都毀壞了。地面從東到西裂開有一百三十步寬。
始皇帝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
1 內史勝滅韓,俘虜韓王安,以韓國土地設置潁川郡。
2 華陽太后薨。
3 趙國發生大饑荒。
4 衛元君薨,子衛角繼位。
始皇帝十八年(壬申,公元前229年)
1 王翦率領上地部隊進軍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兵馬配合,一起攻打趙國。李牧和司馬尚率趙軍抵禦。秦國間諜賄賂趙王寵臣郭開,給了他很多黃金,讓他向趙王進讒言,說李牧和司馬尚謀反。趙王聽信,派趙蔥和齊國將領顏聚去替換二人。李牧拒不受命,被捕殺。司馬尚被廢。
始皇帝十九年(癸酉,公元前228年)
1 王翦擊破趙軍,殺死趙蔥,顏聚逃走,於是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至此滅亡。秦王親自到邯鄲城,搜捕過去和他母親家有仇怨的,全部殺掉。取道太原、上郡回國。
2 太后薨。
3 王翦屯兵中山,圖謀燕國。趙國公子嘉率領他的宗族數百人逃到代,自立為代王。趙國滅亡之後,有的大夫們去歸附代王,代王與燕國合兵一處,駐軍在上谷。
4 楚幽王薨,國人立他的弟弟羋郝為王。三月,羋郝的庶兄羋負芻殺掉羋郝,自立為王。
5 魏湣王薨,子魏假繼位。
6 燕太子丹對秦王的無禮十分怨恨,想要報復,問他的太子傅鞠武,鞠武建議他向西約定韓、魏、趙,向南結盟齊、楚,向北聯合匈奴,以對付秦國。太子丹說:「太傅的計策,曠日彌久,讓人煩悶,我等不了!」
沒過多久,秦國將領樊於期得罪於秦王,逃亡到燕國,太子丹收留他住在賓館裡。鞠武進諫說:「以秦王的暴虐和對燕國的積怨,已經讓人心驚膽寒了,更何況讓他聽說樊將軍在燕國呢!這就像把肉扔在餓虎經過的小路上。希望太子趕緊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去!」太子丹說:「樊將軍窮途末路,來投奔我,正是我應該用生命來保護他的時候,怎麼能把他攆走呢!希望您想想別的辦法!」鞠武說:「做危險的事來求平安,惹禍來求福,謀略膚淺而仇怨很深,為了一個人感恩戴德,而不顧國家之大害,這就是滋長冤讎,助長禍患啊!」
太子丹聽說衛國人荊軻賢能,卑辭厚禮去求見,對荊軻說:「如今秦國已俘虜韓王,又舉兵南伐楚,北攻趙,趙國支持不住,禍患就到燕國了。燕國弱小,屢次遭到兵困,怎麼擋得住秦國!諸侯各國都屈服於秦國,不敢合縱。我私底下想,如果能得天下之勇士出使秦國,劫持秦王,讓他歸還各國侵地,就像當初曹沫劫持齊桓公一樣,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不從,就當場殺了他。他的大將擁兵於外,而內有國亂,則君臣相疑,這段時間,諸侯各國就可以合縱抗秦,必定成功!希望先生您考慮一下這件大事!」
荊軻承諾充當刺客使者。於是太子丹請荊軻住在上等館舍中,太子每天登門探訪,奉養服侍荊軻的,應有盡有。等到王翦滅趙,太子丹恐懼,希望荊軻馬上行動。荊軻說:「如今要去見秦王,卻沒有信物,希望能得到樊將軍的頭和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獻給秦王,這樣秦王一定會親自接見我。那我就有機會報答您了。」
太子丹說:「樊將軍窮困來歸,我不忍心啊!」
荊軻沉默不語,之後私下去見樊於期,說:「秦國和將軍您,那是深仇大恨啊!父母宗族都被屠滅,今天還懸賞先生您的頭顱,聽說竟然到了一千兩黃金,封萬戶!將軍準備怎麼辦呢?」樊於期長嘆一聲,說:「怎麼辦呢?」荊軻說:「我希望能得到將軍的頭,獻給秦王,這樣秦王一定高興,願意接見我。這時候,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持劍刺進他的胸膛,這樣先生您大仇得報,燕國受到欺凌的恥辱也消除了。」樊於期說:「這正是我日夜切齒痛心而求之不得的事啊!」於是自刎而死。太子丹聽說了,奔往撫屍痛哭,但是已無可奈何,於是砍下樊於期的頭裝在木匣子裡。太子丹事先已經找到天下最鋒利的匕首,讓工人用毒藥浸泡,用人試驗,只要沾上絲縷般的血跡,沒有不立即死亡的。於是將匕首和樊於期的頭交給荊軻,派燕國勇士秦舞陽為副使,出使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