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自學者的記錄 英語
2024-10-02 03:03:54
作者: (日)讀書猴
主人公簡介
·大學畢業後直接工作,如今已經是第8個年頭。
·多次想要學習英語,然而都沒能堅持得下來。
·認為自己沒有什麼特長和優勢,感到自卑和焦慮。
一本新的學習方法書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在下班回家的電車上,我猛然一抬頭,發現眼前張貼著英語會話教室的開業GG,再一轉頭,又看到了一本財經雜誌的GG,內容正好是「重新開始學英語」特輯。我知道自己之所以會注意到這些,是因為內心的自卑感。
我這個人既沒有什麼特長,也沒有什麼優勢,簡歷平平無奇,性格也呆板無趣。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感到焦慮,然後跑到書店去買幾本英語教材和講學習方法的書,認認真真地畫線、貼便箋。短短几周之內,這些書就會被我冷落,堆到房間角落的紙殼箱裡。還有那麼兩三次,為了逼迫自己學習,我狠下心來買了非常昂貴的教科書,但最終的結果卻並沒什麼兩樣。
「……今天在外面吃完飯再回家吧。」
一不小心,消極的想法又一次向我襲來,使我放棄了去便利店買便當回家吃的想法。我在家的前一站下了車,想在車站樓里找一個可以待久一點的餐廳。
這個車站的檢票口對面是一家書店,店門口的推車一直是用來陳列首選推薦的新書。
「啊,又出了新的學習方法書。」
我喃喃自語著,感覺自己消沉的情緒中似乎燃起了新的動力。
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話,那就是「讓人提不起勁來」。因為書的開頭一上來就寫著自學堅持不下去是很正常的,連雞血都不給讀者打。
再往後翻,作者又寫道,無論是放棄還是重新開始都是個人的自由,想學的時候重新開始學就行了。
「這也太不負責任了。」
我深知,每一次的失敗,都會使人的內心蒙上一層沉重的陰影。
學習動機圖
這本書還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儘管遭受了這麼多次打擊,我們依然還會重新開始學習?在這個問題的背後,就隱藏著學習動機的核心(對話1「為什麼我們不會放棄學習」)。
我從來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一次又一次買回家的學習方法書,還有將這些書隱藏起來的大紙殼箱,我一直將它們看作自我厭惡的源頭,從未想過它們可能會成為學習動力的源頭。
說起來,為什麼儘管每次都會失敗,我卻依然想要重新開始學習呢?還有,為什麼想學的偏偏是英語呢?是因為大家都說英語很重要嗎?可是學生時代的我明明一直都不願意在英語學習上付出努力,只是把最低限度的分數拿到手而已。就像是在暴風雨來襲時默默地低頭忍耐,一直等到雨過天晴一樣。
想著想著,一件事突然闖進了我的腦海。那是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一天,我正因收集不到畢業論文要用的資料而苦惱,偶然在食堂里碰到了上一屆剛畢業的學長。學長主動向垂頭喪氣的我打招呼,解釋說「最近花不少錢買了東西,手頭比較緊,正好學校食堂離公司近,還便宜,就來這裡吃飯了」,並邀請我坐下。
「原來是這樣,那我來教你一招吧。你以前用英語寫過郵件嗎?沒有的話,可以先這麼寫,結尾處再把自己已經調查到的內容和收集到的論文一條一條地寫下來。」
學長一邊說著,一邊(在當時的我看來)飛快地在餐巾紙上寫下了一篇範文,然後起身準備離開。
「好啦,我得回公司繼續戰鬥了,咱們有緣再見吧。夏天吃這裡的甘地套餐的確很爽口,但是天天吃也是會膩的。」
學長給我的郵箱地址是紐約的一所圖書館。
一周後,我收到了圖書館的回信,郵件的附件里添加了10多篇論文。而我則在英語辭典和翻譯軟體的幫助下將它們艱難地讀完了。如今,我已經想不起來這些論文的具體內容,但是卻對大洋彼岸迅速伸出的援手和幫我推開新世界大門的學長記憶猶新。這些,應該就是我的學習動力吧。
於是,我翻開了手帳,寫下了只有我自己能看懂的幾個詞——「學長、NYPL、郵件」。
英語的學習動機圖
接下來,我又思考了一下這件事給我帶來了哪些影響。首先,它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讓我對「會說英語的人」產生了憧憬。而間接影響應該就是讓我對英語這扇「大門」背後的世界也同樣產生了嚮往。這兩種影響對我來說應該都是正面的。雖然我在學英語的過程中失敗了許多次,也產生了不少負面的情緒,但是它們卻無數次讓我重新站回了賽場上(方法1「學習動機圖」)。
把間接影響寫下來以後,我發現了一件事。也許我並不是想要學習英語,而是對另一邊的世界產生了好奇。
那麼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重新回到一直沒能堅持下來的英語會話學校里學習嗎?總感覺哪裡不太對。
如何才能像那時候的自己一樣充滿學習的動力呢?如何才能推開這扇還沒有完全打開的大門,探訪另一邊的世界呢?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我先是試著用線把自己的現狀和尚且模糊不清的目標連了起來(方法3「學習路線圖」)。
我現在的英語水平頂多也就是和高考的時候差不多。雖然不至於一竅不通,但是距離應用自如還差得很遠。
目標的話,雖然現在還不是很明確,但是我希望能夠把英語當作工具,用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量。
那麼,這二者之間應該如何聯繫起來呢?
仔細一想,說自己的英語能力是「高考水平」,似乎有些模糊不清。既然目標是「使用英語來查資料」,那麼現狀的部分也應該寫和查資料有關的內容才行。這樣的話,才能更清晰地看出二者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於是我把現狀的部分修改了一下,具體如第646頁圖所示。
說起來有些慚愧,當我在查閱英文版的維基百科時,一旦遇到比較長的詞條(幾千詞),我就根本讀不下去。不過既然我的目標(終點)是「使用英語來查資料」,那麼無論如何都得從這裡跨出第一步才行。
接下來就要思考起點和終點之間應該有哪些步驟。經過了反覆的修改後,我按照從簡單到困難的順序完成了一張路線圖,具體如下圖所示。
最終,我決定將路線分為兩條,一條是「從短文閱讀逐漸向長文閱讀過渡」,另一條是「學習閱讀英語長文的方法」。
把模糊不清的目標寫下來(學習路線圖)
跳讀(方法35「跳讀」)這種方法我早就有所耳聞,但是在閱讀英語文章時並沒有積極地去應用過。這次我希望自己能夠熟練應用這種方法。
為了實現「從短文閱讀逐漸向長文閱讀過渡」,可以先從比較簡單的百科全書(Simple English Wikipedia)入手,一點一點地增加文章的長度。實踐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某兩個步驟之間的難度差距太大,還可以隨時修改,再向其中添加新的步驟。
擠出時間
決定了自己需要做哪些事以後,接下來還要做好時間安排。
於是,我就把用來記錄每天日程的手帳掏了出來。這本手帳正好能夠把一周的日程記錄到左右對開的兩頁中。我先是在起床時間和就寢時間的位置分別畫了一條線,然後把吃飯的時間和除了工作以外的所有行動全部寫了下來(方法6「行動記錄表」)。這樣就能大概看出哪些時間可供自己支配。
「果然還是上班路上的時間最長啊。周六周日的時間又該怎麼利用起來呢……嗯,再說吧。」
學習路線圖 ver.2
我平時都是乘坐電車上下班。早上從家門口的車站到換乘的車站大概是40分鐘的時間,這段時間就算是沒有座位也能站著看看手機。換乘到下一輛車以後就會變得很擁擠,沒法再看手機了,不過戴著耳機聽音頻應該還是可以的(要是有音頻類的教材就好了)。可以試一試手機的語音閱讀功能,如果語音閱讀功能很好用的話,就不用專門去準備音頻教材了(方法7「淨化灰色時間」)。
利用行動記錄表來尋找可用的時間
用Simple English Wikipedia來做閱讀和聽力練習
Simple English Wikipedia是我在學習路徑圖中設置的第一站,也是難度最低的一站。首先,我需要從Simple English Wikipedia中尋找合適的閱讀材料。
在Simple English Wikipedia的首頁上有一個名叫「Selected article」的專欄,用來刊載推薦閱讀的詞條。在我開始自學的第一天,專欄中推薦的詞條是一部芭蕾舞劇,名叫「Le Spectre de la Rose[6]」(玫瑰花魂)。正巧,日語版的維基百科中也有相應的詞條,只是內容更加簡略而已。更令人欣慰的是,這個詞條頁面的最下方還有一個小方框,寫著「Listen to this article」。由於許多英語學習者都會利用這個網站來學英語,因此有些詞條的下方會附上網友的朗讀音頻。這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比起電腦合成的語音,人聲朗讀聽起來會更輕鬆,也更容易理解一些。
在Wikipedia:Spoken articles這個網站上能夠看到有哪些詞條附有人聲朗讀的音頻。因此我打算先從這些附帶音頻的文章開始讀起。這裡列出的文章基本都曾經在「Selected article」中出現過,且篇幅也都比較長,因此讀起來會有些困難。但是好在有許多詞條都能在日語版的維基百科中查到,所以讀起來不至於太累。
於是,我決定利用上班路上的時間來完成四件事:①在Spoken articles上選擇一個詞條;②閱讀日語版的維基百科上對應的詞條解釋(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從kotobank等在線辭典網站上查詢);③閱讀Simple English Wikipedia上的詞條解釋;④(換乘下一輛車後)聽詞條的朗讀音頻。
由於①~③必須在換乘下一輛車前完成,所以也屬於一種限時閱讀(方法37)。有了時間的限制後,閱讀時注意力也會更集中一些。
刻讀和朗讀
在下班回家的電車上,我又把早上學習過的詞條拿出來重新讀(聽)了一遍。
吃完晚飯後,還要在餐廳里把今天讀過的詞條粘貼到谷歌文檔(Google Document)中,把不懂的地方和有趣的表達方式標記出來,再利用注釋功能把自己查到的相關信息添加到文章的旁邊(方法41「刻讀」)。
我本打算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和表達方式,就將它們整理到手機的Anki應用程式中,再利用無法戴耳機聽音頻的間隙時間來複習,但是實際做起來卻又經常會偷懶,結果一直拖到周末才統一整理(這裡的做法需要再重新考慮一下)。
理解了文章的內容後就收拾東西回家。等洗完澡再把今天學過的文章拿出來朗讀一下(因為在餐廳里無法出聲朗讀)。
遇到不會讀的詞就查一下讀法,反覆朗讀(方法39),直到能讀得很流暢為止。
就這樣,每天我都會從Simple English Wikipedia上找一個新的詞條來學習。就算當天遇到的新單詞沒有查完,文章的內容沒有完全理解,第二天也會重新開始學習新的詞條(有時我會利用周末的時間來補上,但是也補不完)。
谷歌文檔的文件都是統一按照「學習的日期+詞條名」來命名。這樣一來,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的記錄也能夠積攢下來(方法12「學習日誌」),為我提供堅持學下去的動力。
使用谷歌文檔來刻讀
讓自己無法中斷學習的方法
這樣堅持閱讀了兩個星期以後,雖然方法上還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但我已經漸漸地有了自信,覺得這樣繼續下去應該沒什麼問題。每天都學習新的詞條,就算前一天沒有看完也要果斷放棄,這種不被完美主義所束縛的做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每當前一天加班到很晚,或是當天身體有些不舒服的時候,我就會特意去找篇幅比較短的詞條來讀,這也是我能夠堅持下去的一個原因(反而是當我覺得自己狀態比較好,想要挑戰長篇詞條的時候經常以失敗告終,令我懊悔不已)。
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心中又有一個聲音開始逐漸放大:「這些以前不是也同樣能做到嗎?現在只是還沒到時候而已,過不了多久就會失敗的。」
現在的我,應該就是站在了一個分歧點上。究竟是繼續堅持自學,達成目標,還是和以前一樣中途放棄,逐漸將學習拋之腦後,成敗在此一舉。
於是我決定,把自己從剛開始自學時就一直在考慮的「撒手鐧」給使出來。
「學長您好,好久不見。
最近出於一些原因,我決定重新開始學習英語。
迄今為止,我已經有過許多次開始學習,卻又中途放棄的經歷。每次失敗後,我都會為自己找藉口,認為自己天生就缺乏毅力,覺得堅持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無法強求。
這一次,我很想堅持下去。
但是有了之前的那些經歷後,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自己的意志有多麼薄弱。
給學長您寫這封信,就是希望您能夠答應我一個請求。
我在一本書讀到了寫承諾書(方法13『讓他人來把關』)寄給別人的做法,所以希望學長能夠成為我的收件人。
我會每周把學習計劃發給您,但是您不用看,也不必回信,只要成為我的『收件人』即可。
此次突然向學長提出這麼莫名其妙的請求,實在是非常抱歉,但是希望學長能夠答應我。
祝學長一切順利。」
發完郵件的一瞬間,我的心臟就開始狂跳了起來。
當我忍不住撲倒在床上開始踢腿時,新郵件的提示音突然響了。
「哈哈哈,你這個做法還挺有意思的嘛。我這邊跟你有時差,可能沒辦法隨時給你回信,但是當你的『收件人』完全沒問題。——來自冰天雪地里的問候。」
郵件的附件里還有一張極光的照片。
「時差?冰天雪地?學長現在究竟是在哪裡?」
重新繪製學習路線圖
現在我已經把自己逼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戰的地步,擺在我面前的選項只有兩個,要麼自學,要麼毀滅。於是,我決定先重新繪製學習路線圖,把具體的書名給加進去。
我目前比較了解的學科就是大學時學過的經濟學,所以我挑選了一本經濟學辭典和一本經濟學百科全書作為閱讀材料。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是一本再版了許多次的經濟學用語辭典,一共有700頁左右,每一頁都是由左右兩欄構成,一個詞條大概5~10行,人物的介紹也不過只有20~30行,比Simple English Wikipedia上面的詞條還要簡短。我想以後在閱讀其他經濟類文章時應該也會用得到,所以就挑了辭典中最簡明扼要的一本。
另一本The Fortun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則是經濟學百科全書,大概有900頁,每一頁同樣也是由左右兩欄構成。這種專業性百科全書大部分都是由好多卷構成,想要自己購買一整套會比較困難(不僅價格昂貴,還會占很大的空間)。因此我覺得這種入門級的百科全書會比較適合我。雖然它的體積比較小,但畢竟是一部百科全書,所以裡面的詞條要比辭典長得多,一個詞條可能會長達好幾頁。雖然篇幅仍不及論文,但也同樣相當於是在閱讀一篇多段式構成的文章。我當前的目標,就是先達到能夠查閱這部百科全書的水平。
學習路線圖 ver.3
故事中用到的方法
·對話1 為什麼我們不會放棄學習
·方法1 學習動機圖
·方法3 學習路線圖
·方法6 行動記錄表
·方法7 淨化灰色時間
·方法37 限時閱讀
·方法39 朗讀
·方法12 學習日誌
·方法13 讓他人來把關
故事中用到的學習資源
·Simple English Wikipedia ()
·Simple English Wikipedia Spoken articles ()
·日語版維基百科()
故事中登場的書籍
·Donald Rutherford (2012)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3rd Edition), UK: Routledge
·David R.Henderson ed.(1993) The Fortun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Warner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