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自學大全> 精讀 Close Reading

精讀 Close Reading

2024-10-02 03:02:05 作者: (日)讀書猴

  方法41 讓讀書與思考接軌【刻讀(Marked Reading)】

  ① 先粗略地閱讀一遍,了解整本書的結構和概要

  最好先整體地了解一下自己要讀的書,如果時間不充裕的話,這一步也可以跳過。有些內容我們在閱讀時會覺得很重要,但是從整本書的角度來看卻顯得不值一提。

  ② 一邊閱讀,一邊在必要的位置做標記

  遇到自己感興趣或是覺得比較重要的內容,可以在下面畫線,或是用馬克筆來做標記,也可以貼上小標籤。

  大家一開始可能會在顏色的區分上多費一些功夫(並且覺得這樣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隨著讀書的經驗值不斷增長,這種顏色的區分自然而然也會發生改變。因此,我們在最初的階段不必過分在意顏色問題,獲得知識和經驗、不斷成長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我在刻讀時,會使用3M的塑料標籤和最細的黑色簽字筆

  

  ③ 讀完一遍後,再從頭開始重溫那些留下標記的部分

  在重溫的過程中,可以將不必要的標籤撕掉。

  把做過標記的內容和頁碼摘抄下來,我們就得到了一份自製的索引。在重溫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與文章的內容共同記錄下來,對寫讀後感和小論文也會有幫助。這是我們在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論述前必不可少的一步(單憑記憶是不可靠的)。在摘抄時可以適當地做一下篩選,不必把所有標記過的內容全部抄下來。

  一切思考方式的基礎

  角筆文字的出現是為了能夠在不弄髒紙面的前提下留下印記,這一點我在指讀一節中已經向大家做了介紹。與之相反,刻讀則是特意在紙上留下痕跡的閱讀方式。

  自古以來,就有許多自學者使用刻讀的方式來推開精讀的大門。刻讀能夠使書的內容和閱讀者本人的思考發生化學反應,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閱讀方法。

  現如今,許多人在學習時依然會在文字的下方畫線。至於這種方式是否有效,人們則持有不同的意見。阿里·安瓦爾·安默(Aly Anwar Amer)就曾經做過一個相關的實驗,他讓大學生分別用「整理樹狀知識導圖」和「畫下畫線」這兩種方式來閱讀科學類文獻,結果發現兩種方式都對閱讀有一定的促進效果(其中知識導圖的效果要更好一些)。然而薩拉·E.皮特森(Sarah E.Peterson)的實驗卻得出了相反的結果。薩拉將實驗對象分成了三組,第一組在閱讀時畫線,然後再重新閱讀畫線後的文章;第二組在閱讀過程中畫線,然後重新閱讀未畫線的文章;第三組則是完全不畫線,將文章閱讀兩遍。讀過文章後,再讓實驗對象回憶文章中的內容,回答一些需要通過文章內容來進行推測的問題,從而對其閱讀的效果進行對比。實驗結果發現,第一組的正確率要低於剩下的兩組,薩拉由此推斷出這種畫線的學習方式對記憶和推論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使用元分析(meta-analysis)來對諸多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結果是閱讀時畫線會比單純的閱讀更有效。

  事實上,刻讀並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法。

  閱讀文本,在感興趣的語句下面畫線,針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思考,寫下評論,這一系列的步驟可以說是所有思考方式的基礎。

  我們的大腦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容易分心」的機制,這是為了隨時對外界的風吹草動保持警惕,以備在第一時間逃走。想要違背大腦的天性,全神貫注地思考一項事物,並且達到其他人從未觸及的深度,我們必然會需要一些外部的幫助。而寫在紙張上的文字,正是人類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腳手架。

  那麼,當閱讀者想要與書本上的內容展開辯論,形成自己的思考時,應該如何做呢?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在任何情況下,前文中所提到的「閱讀文本,在感興趣的語句下面畫線,針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思考,寫下評論」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驟。無論我們是在寫關於某本書的讀後感或書評,還是需要寫關於某一主題的論文,或是整理訪談和田野調查的記錄,都需要使用同樣的方法。

  由於這種方法的應用過於廣泛,人們已經將其看作理所當然,不會特意去把它當作一種方法來專門介紹。這就導致一些不了解這種方法的人只會將書從頭讀到尾,然後憑藉著自己模糊不清的記憶來撰寫讀後感或是小論文,還有的人會從訪談和田野調查的記錄中隨便抓出幾句話來排列組合,湊成一份報告。如果一個人沒有做過閱讀理解和記憶的專項訓練,那麼他從文本中提取出來的關鍵詞必然不會很精確,數量也不會很多。這樣一來,他在寫文章時也只會寫一些仿佛是在哪裡聽說過的老套的說辭,或是反反覆覆用意思差不多的句子來湊字數。

  我們無法通過寫作將自己的思考百分百地還原出來。當我們回頭去讀自己寫下的文字時,必然會發現一些分歧與違和。而這些就是我們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內容,也就是將我們的思考向前推進的契機。

  將這種違和感寫下來,然後讀一讀自己所寫的內容,從中繼續捕捉違和感,再寫下來。這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就是所謂的「思考」。綜上所述,「閱讀文本,在感興趣的語句下面畫線,針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思考,寫下評論」這一連串的行為就是我們在「思考」時的具體步驟。

  使用摘抄作為腳手架

  在文章中做好標記後的下一步,就是摘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標記出的語句抄寫到另一個筆記本上。為了方便日後回顧,可以把頁碼和摘抄的理由也備註下來,這樣我們在寫文章時也可以引用。

  這些備註主要有兩大功能,一個是有助於記憶和回想;另一個則是可以以摘抄的語句為核心形成一種「結晶」,而結晶的體積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增大。這些備註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部「作品」。

  南方熊楠做的摘抄(倫敦摘記)

  如果我們以年為單位堅持做摘抄,隨著摘抄的文字越積越多,我們會開始懷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只是單純在收集可用的語句。

  對於所有寫作者來說,摘抄不僅是一種基礎的練習,還是提升自我修養的重要方式。我們甚至可以說,從他們摘抄的語句和選擇語句的標準中就能夠看出他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而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正是由這些因素構成的。

  摘抄筆記是一種能夠增強人類認知能力的腳手架。回顧自己的摘抄筆記,將聯想到的內容添加進去,如此循環往復。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並不是單純在用自己的大腦來思考,而是在和這些摘抄內容的作者一同思考(方法14)。只要能夠堅持下去,相信你的摘抄筆記一定會成為一份充滿生命力的知識財產。

  讓一本書成為自己的「座右書」

  做完摘抄後,再多花一點兒心思,我們能夠自己製作出一份索引。摘抄筆記中已經標註了頁碼,因此我們只需要將從同一本書中摘抄出來的語句按照首字母順序排列起來即可。

  或者,我們也可以在給全書做完標記後,從第一頁開始按順序將標記的語句摘抄出來。

  有了自製的索引,我們就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直接拿出刻讀後的書,找到其中相關的內容。這樣一來,這本書就變成了一個可以隨機訪問的資料庫,我們可以任意調取自己想要的內容。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讓書變得像辭典一樣可以隨時查閱。

  如果一本書我們只會讀一遍,不會再去重溫,那麼就沒有製作索引的必要了。

  大多數真心想要求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只讀一遍根本無法吸收書中所有的信息和知識,除了從頭到尾通讀全書以外,還有許多不同的讀書方式。這些都是從平時學習中遇到的挫折里總結出來的經驗。

  B6卡片索引

  右上角的索引卡是我在電車中讀書時使用的工具。用書在下面墊著的話,即使是在沒有桌子的地方也可以做摘抄,B6大小的卡片也可以夾在A5大小的書中,對那些比較忙碌,只能在坐車的時候學習的人來說會比較方便。

  所謂的「座右書」,就是指人們放在手邊時常翻閱的書。而自製索引就是將一本書改造為「座右書」的有效手段。如果您擁有過目不忘的天賦,自然不需要製作索引。但如果您的記憶力與常人無異,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想不起來自己閱讀過的內容,那麼只有自己來製作一份索引,才能真正地將書中的內容化為己用。

  任何一種交流都是雙向的,人與書之間的交流也是同樣。在改造書籍的過程中,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在書籍中留下的印記,同樣會鐫刻在我們的記憶中。這就是書籍贈予讀者的最好的禮物。

  〈練習〉

  ·選擇一段文本,篇幅不要太長(比如論文或書的一個章節,也可以選用報紙上的專欄文章),用馬克筆之類的工具一邊畫線一邊閱讀。與單純的閱讀相對比,看一看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程度是否會有區別。

  ·用畫線、貼標籤的方式來閱讀這本《自學大全》。從頭讀到尾後,再將畫線處和貼過標籤的部分摘抄下來,標上頁碼。這樣一來,您就擁有了一份自製索引,以及一本自己專屬的《自學大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