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讀 Plain reading
2024-10-02 03:01:56
作者: (日)讀書猴
方法38 閱讀方法的寂靜革命【默讀(Silent Reading)】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不出聲地閱讀文章(也不要在心裡讀出來)
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讀書的速度超過說話的速度(大約每分鐘300字),那麼就必須學會不出聲地閱讀文章。這裡的「不出聲」不僅是指嘴上,還包括心裡。
在默讀文章時,我們可以將手指放在喉嚨的位置上。有的時候,雖然我們沒有發出聲音(vocalization),但是嘴唇還是會動,或是喉嚨處還能夠感受到震動,這就意味著我們的身體依然在「構音」(articulation)[8]。此時我們並非完全在默讀,而是處於一種近似於朗讀的狀態。想要擺脫這一習慣,可以試著不斷在口中重複無意義的音節,比如拼音表的某一行,或是發出「啦啦啦啦」的聲音,讓舌頭反覆運動。
在以前,讀書只有出聲朗讀這一種方式
默讀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技術,意思是指不出聲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的含義。大多數人都是先學習如何說話,能夠理解話語的意思後,再開始學習書面的語言。因此我們需要先學習文字對應的發音,將文字讀出來,通過聽聲音來理解文字的含義。等到熟練後,即使不再讀出聲來,我們也能夠理解文字的意思。這就意味著我們學會了默讀。
出於以上原因,對於不太會默讀的幼兒和小學生來說,讀文章時出聲朗讀要比默讀更容易理解,記憶也更加牢固。
對於掌握了默讀技術的成年人來說,結果卻是相反的,默讀無論是在速度[9]、理解程度[10]還是記憶[11]方面,都要比出聲朗讀更加有效。朗讀的速度最快也只有每分鐘300字左右,如果一本書共有300頁,每頁400字,那麼就需要花費6小時40分鐘。相比之下,默讀的速度能夠達到每分鐘2000字左右,同樣的書可以用1小時讀完。
由於默讀在速度、理解程度和記憶等方面都要比朗讀更加有效,所以現如今,默讀已經成了我們讀書的標準方式。
縱觀歷史,在進入近代市民社會後,默讀才逐漸普及開來,成了主流,因此它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全新的讀書方式和習慣。
在那之前,很久以來,讀書都只有出聲朗讀這一種方式。當時,人們不會自己與書獨處,而是需要讀出聲音來,讓周圍的人和自己都聽得到才行。這種閱讀其實是一種社會性行為。
我們閱讀的內容和方式,都要對周圍的人公開。如果有人自己在家裡悄悄地讀書,不讓其他的人知道(默讀),那麼他就會遭人非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們讀書不能讀得太快,否則聽眾會跟不上,也不能只挑自己想讀的部分讀,或是跳過自己覺得不重要的部分,這樣的行為會被看作投機取巧。正如在古典音樂界,演奏者可以展示出自己對樂曲獨特的理解,但是絕不可以擅自對樂曲進行剪切和改編。
西方的活字印刷術是由德國人古登堡發明的。然而在活字印刷術普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只有富裕階層的人才能夠將書籍作為私有物保存。畢竟在當時,大部分人都沒有接受過基礎教育,識字率非常低,因此書籍的銷量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有明顯的增長。
即使是在工業革命導致機械化印刷快速發展的英國,書籍的普及也十分緩慢。
由於書籍的價格比較昂貴,因此通常是以租借的方式流通,人們也習慣從書店租書來看。誕生於19世紀英國的虛構作品中,有八成都是以租書者為目標客戶。店鋪遍布全國的大型連鎖租書店是書籍的主要買家,對出版社和作家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直到狄更斯等作家嶄露頭角的19世紀中期,人們依然是以家庭為單位從外面租書,而讀書則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共同享受的娛樂活動。這和日本昭和年代,一家人聚在一起聽廣播看電視時的場景十分相似。
家中的男主人,或是正在上學的長子等識字的人會承擔朗讀的職責,而不識字的人(年級較小的孩子、年輕時沒能上學的老人)則會坐在旁邊傾聽。在家庭朗讀中,適合一家人共同欣賞的作品會比較受歡迎。情節跌宕起伏,主題是懲惡揚善,結局又十分圓滿的故事就能夠做到老少皆宜。在這樣的流通方式和價格設定的影響下,書籍的價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出現明顯的下調,因此讀書也很難成為一種獨自享受的樂趣。
由於在朗讀的過程中,周圍的人都能夠聽到我們所閱讀的內容,因此人們也就無法去閱讀一些包含反社會性內容的書籍(例如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在家人的面前朗讀色情小說)。
一個人享受讀書時光的革命
當大多數人開始購買書籍作為自己的私有物品,從共同體的紐帶中解放,迎來可以獨自閱讀的時代後,低俗的現實主義文學和有殺人情節的推理小說(在英國人們直接稱其為犯罪小說)才興盛了起來。
在日本,直到六七十年前,人們還會聚集在一起聽書中的男女情事。一個人讀書,其他的人就圍坐在他的身邊,跟著故事的情節歡呼雀躍或是扼腕嘆息。
在明治初期的日本,報紙還是一種新型的媒體,家裡的一家之主會將報紙上面的內容朗讀給其他的家族成員聽。後來到了明治中期,雜誌登上了歷史舞台後,讀書才開始作為一種個人行為普及開來。從明治末期到大正年間,讀書行為逐漸遍及了日本社會的各個階層,這些讀書的人共同組成了讀者群體。
現如今,在虛構文學作品中,喜歡讀書的人一般都會被塑造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從這一點中也能夠看出,現在大家都認為讀書應該是獨自一人完成的行為。雖然在現代也依然存在集體性的讀書方式,比如讀書會,但參加讀書會的人通常都會自己先將書讀完,然後再一起討論讀後的感想。
在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中,默讀已經戰勝了朗讀,成了標準的讀書方式。
我在轉讀那一節中也提到過,冊裝書的出現將讀書從序列性中解放了出來,使人們可以直接翻到自己想讀的位置。同樣地,默讀的出現也是一種解放,讓獨自讀書成了可能。在欣賞音樂時,我們必須按照演奏者演奏的速度來聽,觀看視頻時,我們也必須花費與視頻相同長度的時間。如果我們自己可以一個人默讀,不需要照顧其他聽眾,那麼閱讀的速度就可以擺脫髮聲器官極限(300字左右/分鐘)的限制。
在默讀這場寂靜的革命之後,人們才能夠不受周圍人的束縛,擺脫髮聲器官的制約,用自己喜歡的速度、順序和理解方式來與書籍對話。
〈練習〉
·默讀一篇短文,測一測需要花費多長時間,計算一下自己的讀書速度。再與朗讀(方法39)和指讀(方法40)進行比較。
·報紙上的專欄文章一般字數和難易程度會比較固定,還能夠一下子找到許多篇,因此很適合用作比較的材料。
·閱讀後,試著回答一些問題,看看自己對文章的內容理解了多少(與朗讀和指讀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