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自學大全> 速讀 Rapid Reading

速讀 Rapid Reading

2024-10-02 03:01:49 作者: (日)讀書猴

  方法36 同文獻對話【問讀(Q&A Reading)】

  

  ① 將文獻(書或是論文)中的章節標題轉換為問題的形式

  例如,目錄中如果出現了「馬爾薩斯陷阱」這樣一個小標題,而我們又不知道「馬爾薩斯陷阱」究竟是什麼,那麼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馬爾薩斯陷阱是什麼」。

  ② 從標題對應的章節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尋找答案的時候可以跳過無關(或是關係不大)的部分。

  ③ 回答問題,製作一份「摘要」

  找到①中所有問題的答案後,該文獻的「摘要」也就製作完成了。

  用問讀的方式來閱讀《10萬年的世界經濟史》

  格里高利·克拉克著 久保惠美子譯《10萬年的世界經濟史·上》(日經BP社,2009)

  用問讀的三個好處

  問讀,就是向書提出問題,然後找到答案的閱讀方式。

  比起直接拿起書來從頭讀到尾,這樣的讀書方式有許多優點。因此我們的自學也會主要以這種方式為中心來展開。

  首先,使用問讀的方式來讀書,速度會比較快。在問讀的過程中,我們只需要提出問題,然後找到答案即可,因此花費的時間要比通讀全文更短一些。

  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自由地調節閱讀的速度與深度。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目的來調整問題的數量和密度,既可以只提一個問題,從書中尋找答案,也可以準備許多細緻入微的問題,將書中的內容詳細地提取出來。因此,有時我們只需要用一張紙,就可以總結一本書的內容,而還有的時候我們則能夠用一整本書的篇幅來討論一篇論文。

  最後,問讀還能夠促進理解和記憶。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讀者需要積極地去提煉和運用書中提供的知識和信息,而這種深度處理可以促進記憶的鞏固和理解的深化(方法48)。

  伊本·西拿的閱讀方法

  在伊斯蘭世界中,一位名叫伊本·西拿(拉丁名:阿維森納)的學者被人們稱為是「神存在的證據」(Hujjat al-Haq),托馬斯·阿奎那、羅傑·培根等許多歐洲的學者也都深受他的影響。他很早就展露出了各方面的天賦,許多學問都是靠自學得來,因此他也同樣是一名自學者。

  據傳,伊本·西拿早在10歲時,就已經能夠背誦各類文學作品,跟賣菜的人學會了算數。再後來,無論是學習哲學、天文學、邏輯學、自然學、形上學還是醫學,他都能夠很快超越自己的老師。到了16歲,伊本·西拿就已經能夠以醫生的身份為患者治療,並且因為治好了薩曼王朝君主努哈二世的病而深受信賴,得到了出入王宮圖書館的許可,18歲就讀完了圖書館中所有的書籍(包括希臘語文獻),精通了所有的學問。

  有一個名叫阿魯·朱扎傑尼的弟子深受伊本·西拿的寵愛,並為他撰寫了傳記。傳記中有一段話專門講述了伊本·西拿的閱讀方法。

  「關於這名偉大的學者,有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在我作為老師的同伴與僕從與他一同度過的這25年間,我從未見他將一本新書從頭到尾認真地閱讀過一遍。老師會直接翻開比較難懂的章節或是錯綜複雜的部分,看作者都有哪些見解。」

  也就是說,伊本·西拿的閱讀方法是將書中比較難懂(應該也是比較重要)的部分轉化為問題,看作者給出了什麼樣的答案。

  開始閱讀前,先通過「預讀」來認識一下文獻

  當我們拿到一部新的文獻(書或是論文)時,可以先提出三個問題:

  ·這本書是圍繞著什麼主題來寫的?

  ·關於這一主題,作者提出了什麼樣的主張?

  ·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方式來為自己的主張提供依據?

  想要知道擺在自己眼前的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文獻(書或是論文),我們至少應該先找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通過閱讀來回答這些問題,對文獻進行預習,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稱為「預讀」(preview)。

  這些問題的答案需要從文獻(書或是論文)中來尋找,但是也沒有必要將文獻全部讀完。如果我們要讀的是一本書,那麼問題的答案可能就藏在書的序文、後記、目錄,或是腰封上的文字中。如果我們要讀的是一篇論文,那麼只要看一看題目和摘要,應該就能夠得到必要的信息了。

  搞清楚自己即將要讀的文獻大概具有哪些性質,會決定之後我們閱讀文獻時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通過預讀,我們能夠判斷出一部文獻究竟是需要詳細閱讀,還是可以先放下,直接去讀下一部文獻。

  除此之外,預讀還能夠為我們提供其他必要的判斷依據,讓我們在真正開始閱讀前做好準備與預估。例如,通過預讀,我們能夠知道文獻的難易程度如何,想要理解其中的內容需要掌握哪些前提性知識,這些知識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以及以自己現在的實力,完全讀完並理解其中的內容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勞力。

  無論接下來究竟採用什麼方式來閱讀,預讀都能夠對我們有所助益。

  預讀後,接下來正式開始讀的過程就仿佛是在重讀這本書。換句話說,預讀可以讓我們先認識一下這部文獻,之後能否成為朋友雖然還不一定,但是至少我們與文獻已經不再是陌生人了。

  另一種問讀——應該讀,還是不應該讀

  世界上有著不計其數的文獻(書、論文)。僅是在日本一個國家,每年就會有8萬種圖書出版發行。全世界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更是超過了200萬篇。沒有人能夠將這些文獻全部讀完,即使是將範圍縮小到某一學科領域或是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數量也仍然多如牛毛。

  「應該讀什麼」要比「如何讀」重要得多(這一點我在本書的第2篇中也提到過),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判斷自己手中的文獻是否值得一讀。

  應不應該讀——這個問題要比實際閱讀一部文獻高出一個層級,我們可以稱之為讀書的元問題。那些帶著問題來讀書的人,只需要想一想「這部文獻能否幫助我解答心中的疑問?」,心中自然就有了定論。

  想要具備這種判斷能力,我們需要對接下來要讀的文獻有一個大致的預判。這也不算是什麼方法,更像是一種習慣。

  如果我們接下來打算讀的是一篇論文,那麼可以先從論文的題目出發,對研究對象、結論和推導出結論的過程進行預判,然後再進行預讀。通過閱讀摘要和序文,來確認自己的預判是否正確。

  如果是一本書,那麼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對整本書,以及各個章節的內容進行預判和確認。

  即使預判與實際不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不斷地去挑戰。熟練的讀者能夠靈活地運用這種最高級別的問讀方式。所謂最高效的速讀法,就是只去閱讀自己需要的部分。

  〈練習〉

  ·找到一部自己接下來想要閱讀的文獻,提出問題並尋找答案,製作一份摘要。


關閉